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一個問題,我們農民朋友為什麼要交新農合?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就是新農合是農民的基礎的醫療保障,按規定在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看病就醫時,新農合會按比例報銷一部分,新農合報銷後,農民看病時就減小很大的經濟負擔。
2020年新農合徵繳陸續開始了,有一位農民表示今年新農合徵繳標準又上漲了30元,人均新農合繳費標準達到250元,像大連市地區新農合徵繳標準成年人是400元,如果未成年人是310元,一家4口人都要一千多塊錢,為此有很多網友表示參加新農合不吃虧嗎?2019年新農合出新規定了,從這三點考慮,參加新農合一點也不吃虧,轉告給家人吧;
第一點從新農合保障能力方面考慮
2019年新農合新規定,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新增30元,城鄉居民醫保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20元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於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
其實咱們農民收入水平不是特別高,生活中一般都是小病忍,大病拖,最終拖成重大疾病,然後因病去世。如果農民參加新農合以後,還有大病醫療保險,醫療救助等多層次醫療保障。農村家庭如果家人得大病,在沒有社會援助,真的很難承擔幾十萬的醫藥費用,大病保險起著重大保障作用,改善了農民看不起病的情況,而新農合新規定提升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對於每一位農民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
第二點從大病保險保障考慮
2019年新農合新規定後,要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按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50%確定,大病保險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由50%提高至60%。
注意大病保險二次報銷時,只要一個自然年度內累計自付的醫藥費用,超過大病起付線標準就可以申請大病保險二次報銷。舉一個例子:某地區上一年度居民收入是3萬元,大病起付線標準就是15000元,出院時,只要看病超過15000元,就可以申請大病二次報銷,超出部分醫藥費用去掉不在報銷範圍內的醫藥費用,剩下的可以報銷60%。
第三點對貧困人員加大保障能力考慮
2019年新農合出新規定,大病保險對貧人口實施傾斜支付起付線降低50%,支付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全面取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大病保險封頂線。
之前有一位親屬因疾病住院做手術,花掉7萬多塊錢。出院時新農合給報銷一部分,後來又申請大病保險二次報銷,因為屬於貧困戶,政府給予醫療救助,最後一共花費1.5萬元醫藥費用,可以說新農合是必不可少的醫療保障。
除此之外,2019年新農合出新規跟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比如我們農民出門在外打工,好不容易掙點錢,擔心的就是生病住院。之前異地就醫報銷非常麻煩,不僅需要墊資而且回到參保地申報手續。如今多個省市地區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並且接下來要完善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優化異地就醫備案流程,推進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一窗口辦理、一單制結算」
可想而知,新農合已經不是10面前的保障能力水平。隨著新農合相關規定不斷完善,繳費標準的提高,保障能力也不斷提高,最後提醒農民朋友們不要錯過新農合集中繳費的時間,避免造成損失。
關於新農合新規定就分享到這裡,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感謝大家收藏點讚轉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