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礎醫療保障就是我們所說的新農合。新農合對於我們農民朋友來說非常重要,全家老少都要參加新農合。2020年新農合開始徵繳了,最低繳費標準又漲了30元,今年徵繳新農合一人是250元,前段時間我們村有一家人沒有交新農合,家裡有5口人,這樣就省了1250元。像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還有很多家庭會選擇不交新農合,為此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是否有必要繼續交新農合?
在我個人認為,新農合繳費標準上漲,也非常有必要參加新農合。其實我要知道,為什麼新農合繳費標準又漲了,是因為新農合保障待遇水平又提高了。比如常見的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常用藥都納入了醫保,其報銷比例不低於50%。還有我們所說的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由原來的50%提高到60%,對咱們農民來說非常有意義,所以我認為有必要參加新農合。
為什麼有人不願意交新農合呢?
這我們就要從新農合報銷角度考慮,很多年輕人身體好,一年到頭來也不生病,即使有個頭疼感冒買點藥就好了。看門診時,因為不滿足門診的報銷標準,所以門診不給報銷。因為沒有沒住院,所以每年花幾百塊錢交新農合,也沒真正地用上,有人認為交新農合太吃虧,沒用上那就索性就不交新農合了。
對於家裡的老人和孩子必須要參加新農合,孩子上學一般由學校統一徵收新農合。而老人因為年齡增大,更需要新農合,不像年輕人,身體力壯,一年到頭不生病。換一句話說,吃五穀雜糧,哪有不生病的,既然生病了,不管是門診還是住院,符合醫保報銷條件,交新農合就不吃虧。
當然了,如果年輕人已經在城市交職工社保,那這種情況完全不必要交家裡的新農合。便重複參保,也只能選擇一種享受保障待遇。往往我們都會選擇職工醫保看病就醫報銷,農村老家的新農合可以不交了。
新農合出新政策了
大家都知道,早在今年4月份的時候,發布《關於做好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提到要取消一個重要帳戶,為全面實現門診統籌做好充足的準備。實行個人(家庭)帳戶的,應於2020年底前取消,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已取消個人(家庭)帳戶的,不得恢復或變相設置。
很多人不理解,新農合這新規定取消這個帳戶是什麼意思?
新農合出新政策非常有意義,部分地區新農合個人帳戶被取消後,為實現門診統籌做好提前準備。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實現限門診統籌後,門診報銷門檻降低後,越來越多的人看門診也能報銷,所以說個人帳戶的取消是為了大家的利益,為此我們農民更應該交新農合了。
關於新農合大家有哪些不同的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感謝大家收藏點讚轉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