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特色心理學研究水平

2021-01-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三大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時代帶來新課題。立足我國當下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從心理學角度回應、研究社會變革和社會變遷帶來的當代中國人精神層面的巨大變化,總結提煉中國特色心理學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不僅是構建中國特色心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且能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現實助力。

直面社會轉型期心理變化

用中國文化理解中國現象是對中國心理學研究者的基本要求。中國人民大學心理研究所所長俞國良表示,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社會變遷提供了動態、豐富、特殊、具體的現象資源,為心理學研究者提供了「實驗靶場」。我們必須以轉型期中華文化為背景,整理並吸收優秀的文化傳統,研究社會文化變遷中需要面對的心理與行為現象和問題。中國在急劇的社會變遷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新變化和新現象,它們不僅具有本土獨特性,還具有全球啟發性,能夠為心理學學科發展注入活力,從根本上對學科進行創新,為全球心理學研究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研究者要有民族立場和為社會服務的價值導向,有面向中國社會改革開放實踐的問題意識,以及對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深切關懷。

對轉型期心理現象和行為的研究,為推進心理學本土化提供了契機。東南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所長馬向真認為,我國社會轉型呈現出的社會心態與行為,無法用西方心理學進行解釋。本土化的根本方向和目標就是完善中國心理學的知識體系。近年來,學界圍繞社會變化、經濟變革、文化變遷等系列主題探討轉型的影響,推動了當今中國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繁榮發展。

四川師範大學腦與心理科學研究院院長李紅認為,社會發展以及社會轉型,使人類習以為常的社會變得越來越陌生,快速發展帶來的「環境陌生感」導致很多人無法適應。因此,相關心理學研究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當前,心理學獲得良好發展空間和機遇,同時也面臨巨大挑戰。比如,心理學專業人才數量不足和質量不高,社會上「偽心理學」大肆流行,而那些真正對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有用且得到科學研究證明的「真心理學」,不是被湮沒在信息爆炸的海洋之中,就是被局限於高校教學系統之內。加強高校心理學科建設、擴大人才培養規模、提升人才培養速度是扭轉這種局面的首要措施。

走多學科融合發展之路

心理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融合的學科,強化不同學科研究範式的有機結合,構建跨學科的交叉融合式研究新範式,是深化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人的人格、能力等主要由遺傳決定還是環境決定,是發展心理學研究中爭論不止的話題。山東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文新認為,深化心理學研究既需要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也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知識。針對「遺傳與環境」之爭這一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張文新團隊採用分子遺傳學的研究範式,首次證明了基因與環境在青少年反應性攻擊與主動性攻擊中的交互作用。

在李紅看來,今天的心理學站在了人類文明的交匯點,廣泛關注、影響著人類生存的一切領域,這種現狀對構建心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李紅認為,一方面,自然科學的高度發展使心理學有了更先進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思路。比如,腦科學的進展讓「傳統心理學」的發展道路越來越多元融合,信息科學的快速發展使心理學將大數據方法作為支撐自身發展的必要手段,生命科學的快速發展讓心理學也越來越關注心理現象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心理學已經走過100多年的歷史,心理學在拓展到人類生活各方面的同時,自身也獲得深入發展。研究大腦怎樣和社會環境交互影響而產生種種心理現象和行為的問題早已深入人心,因此,心理學必須走多學科交叉、多學科融合發展之路。

在人類科學知識體系中,心理學起到整合多種學科知識的樞紐作用。俞國良告訴記者,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對社會現實的密切關注是其呈現鮮明活力的顯著特徵。以中國社會實際為基點,遵循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背景,既研究群體心理現象,也研究個體心理發展;既重視實驗、實證研究,也重視經驗描述、定性分析,把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結合起來,把新學科、新方法、新理論和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這是心理學未來發展的基本方向。第二,對嚴謹科學方法的追求是心理學現在和將來不變的發展態勢。比如,「社會認知神經科學」代表了心理學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第三,將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各學科進行交叉融合研究。心理學研究會越來越重視以人的發展為研究核心、以現實問題為導向,不斷強化不同學科研究範式的有機結合,構建跨學科的交叉融合研究新範式。

推動中國特色心理學理論創新

開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研究,要從中國現實出發,提出具有現實關懷、能夠解決社會發展具體問題的心理學研究課題,推動中國特色心理學理論創新。張文新表示,心理學研究要努力做到「頂天立地」,一方面要進行高水平的原創性研究;另一方面要紮根中國大地,回應國家和社會現實需要。

針對青少年成長的宏觀社會環境變化是否會帶來青少年家庭價值觀及親子關係的變化這一現實問題,張文新通過比較我國城鄉青少年對父母權威認同、對自主性的期望以及親子關係的差異,用實證的方法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與青少年家庭價值觀和親子關係間的聯繫。結果顯示,經濟社會發展的確能導致青少年在親子關係上和自主期望上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個體主義文化價值觀特徵,但其核心文化價值觀並未發生變化。該研究是迄今為止國際發展心理學界少有的揭示經濟社會發展這一宏觀環境因素對青少年發展影響的研究之一,對於科學認識我國改革開放進程中青少年心理發展以及青少年價值觀教育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構建中國特色心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新時代心理學發展的重要任務。李紅表示,一種流行觀點認為,心理學是舶來品。然而,從古到今,中國從來都不缺心理學,缺的只是系統而「學科化」的心理學。心理學是哲學社會科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是當前中國心理學發展的緊迫任務。

我們理應迎頭趕上,走出一條既有中國特色又能與世界對話的學術發展之路。俞國良表示,心理學「三大體系」建設應堅持以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為指導、以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為歷史背景、以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揭示人類心理發展規律為基本任務、以服務社會現實為主要方向,選擇中國人熟悉的概念、術語,尋找適合中國人的心理測量工具,發展解釋中國人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的模式理論,以此來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學知識體系。

馬向真認為,以往對現實問題的研究往往側重於問題本身,缺乏理論框架支撐,更缺乏我們自己的理論建構。未來,心理學應圍繞如何突破「碎片化」研究以及理論建構下功夫。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張杰

相關閱讀:

心理學的向西傳承與傳播

心理學是一種文化形式

反思統計方法在心理學領域的應用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的研究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角度。兒童發展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的研究涉及到(1)患者常見問題的案例分析:通過用數據研究心理疾病發生(2)變量發展與動力的關係:研究跨文化差異,或不同文化視野下的受試者發展過程(3)「鼓勵與罰款」研究,特別是抑鬱症的研究更加廣泛。還有更多的角度可以分析,比如其他學科科研也涉及到和心理相關的問題。
  • 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成立
    原標題: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成立 在喜迎新中國成立65周年之際,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於9月29日在南京成立。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王燕文出席成立大會並講話。
  • 中國心理學專業十大名校
    Elsevier 2015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中,心理學院人數(4人)位居大陸心理學教學科研單位之首。基礎心理學是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傳統優勢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北京市特色專業、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學院現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可授予理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
  • 以「四個導向」提升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四力」
    這就要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進一步突出「四個導向」、提升「四種能力」,以具有思想性、時代性、科學性、前瞻性的思想產品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體現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使命擔當。突出問題導向,提升社科理論研究「腦力」問題是時代的聲音。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著極為複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大變局的演變。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意義作了全面、系統闡釋和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首次明確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意義作了全面、系統闡釋和說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涉及很多方面,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有一個總攬全局、牽引各方的總抓手,這個總抓手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 心理學:探索人類心理奧秘的學科
    開設了心理學專業的高校,核心課程大體包括: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心理測量、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變態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認知心理學等。各高校課程根據自身的辦學特色又略有不同,如北京師範大學有教育心理學、浙江大學有工程心理學。
  • 「蓄力一紀 可以遠矣」 四川文理學院全方位提升辦學層次和水平
    四川文理學院一角(圖由四川文理學院提供)  四川新聞網達州9月20日訊(姜仕華 張莉)四川文理學院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川東北地區的唯一所省屬本科院校,2006年升本以來,學校緊密結合國家戰略發展需求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堅持以新理念、新舉措推動各項事業改革發展,全身心投入新校區建設、質量工程、迎評促建、內涵建設、轉型發展等重大工程,全面夯實改革發展基礎,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辦學水平
  • 鄭州金水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出實招
    確保大課間內容有質有量     2012年,金水區在河南省率先實行每天上午、下午兩個大課間制度,並列入學校總課程表,做到大課間活動進課程,採用「社團開發教材—課堂學習技能—課外練習鞏固—課間強化提高—社團提升水平
  • 淺析人工智慧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前景
    淺析人工智慧在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前景 胡薇 發表於 2018-08-17 16:21:30 心理學同人工智慧聯繫緊密,自1956年人工智慧的概念提出以來,心理學家同人工智慧研究者進行了很多合作研究。
  • 我國心理學專業排名前三的高校,考上以後羨煞旁人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物質條件得到滿足以後,人們慢慢開始關注精神世界的豐富和愉悅。同時心理學在生活中應用的越來越廣泛,就這次疫情來說,病人醫學上康復很重要,病人和醫生的心理健康同樣很重要。那麼心理學到底學什麼呢?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統2年專業課程
    中科院心理所是國家辦的我國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心理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重點支持的所屬創新工程單位之一,也是全國第一批被批准的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的科研教學單位。心理所自195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有六十餘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不僅是我國心理科學實驗研究和創新工程基地,也是我國心理科學知識傳播和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 江津白沙鎮上榜「中國特色小城鎮品牌傳播百強」
    江津區委宣傳部供圖人民網重慶5月8日電 近日,2020中國特色小城鎮品牌傳播百強榜發布會,江津區白沙鎮從全國403個特色小城鎮中脫穎而出,成功上榜「2020中國特色小城鎮品牌傳播百強」,成為重慶市唯一獲此稱號的城鎮。
  • 【理論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科學內涵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有著豐富深厚的思想內涵。
  • 中國生活滿意度研究
    儘管要想精確地比較這段研究區間內的生活滿意度是不可能的,但這段時期的生活滿意度總體上看起來沒有提升或許還有所下降。U型走勢下降部分的證據來自世界價值觀調查組織(WVS),世界價值觀調查組織所研究的時間跨度是最長的。其他時間跨度較短的研究結果也列在了圖1中。
  • 心理學考研:應用心理學專業分類和就業方向
    ▶人力資源管理心理學   報考熱度分析:   有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有近400萬人在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但大多數人的從業經驗只有3~5年,其整體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大部分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缺乏科學性,不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
  • 中國信通院李敏:農業數位化轉型發展研究
    2 農業數位化轉型基礎進一步堅實2.1 網絡基礎設施基本覆蓋2013年,「寬帶中國」上升為國家戰略,寬帶作為國家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開始被大力推廣,其中尤其注重推動寬帶在農村的覆蓋。工業和信息化部於2015年啟動電信普遍服務,進一步推動寬帶在偏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的建設工作,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持續提升農村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
  • 心理學入門:6個方面的研究取向 I
    心理學入門Introducing Psychology –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科學;心理學的基本任務是探索和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心理學的研究領域不斷擴大,正在成長為一顆枝葉繁茂的科學大叔;研究心理學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的意義
  • 華東師範大學 | 心理學類專業
    現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4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個本科專業(心理學、應用心理學);1個國家理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1個心理學理科人才培養基地;1個教育部心理學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1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2012年獲批上海市一流學科(B類)和上海市重點學科。
  • 未來展望|在七個方面先行示範 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政事業最佳...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莊瑞玉)全力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政事業的最佳樣本、精彩範例,更好滿足民政領域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全市民政工作者為之奮鬥的目標。廖遠飛表示,全市民政系統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工作和民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立足新發展階段,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圍繞「三個聚焦」,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通過法規政策引領、體制機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