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號小行星表面,有座海拔21000米山峰,灶神星隕石來源之謎

2020-11-15 網易新聞

2020-11-15 08:13:27 來源: 娛樂認同感

舉報

  

紫蘇輝石無球粒隕石
鈣長輝長無球粒隕石

  灶神星,小行星序號為4 Vesta,又稱第4號小行星,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平均直徑525千米(326英裡),是德國天文學家海因裡希·歐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發現的。

  

  HED族隕石,是地球上目前發現最多的無球粒隕石,根據流星公報統計的公布數據,到文章發表前,共計記錄了2328條HED族隕石。大量的HED族,灶神星隕石被地球捕獲,表明了灶神星曾遭受過巨大而又密集的強烈撞擊,產生了大量的灶神星碎片被拋射到宇宙中。

  

灶神星紫蘇輝石無球粒隕石

  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於2011年7月進入小行星灶神星軌道時,科學家滿懷期望能夠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景象,但沒有人會想到一座13英裡(約21千米)高、海拔是珠穆朗瑪峰2.5倍的山峰屹立於灶神星表面,正是這座高聳山峰將揭曉大量灶神星的殘骸碎片墜落在地球表面的秘密。

  

鈣長輝長無球粒隕石-太古哥圖

  多年以來,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在全球各地搜尋灶神星的隕星碎片,隕石的化學成分將作為有利證據,揭示它是否來自灶神星。地球表面分布著大量灶神星的殘骸隕石,人們能夠真實目擊到隕石碎片划過大氣層所形成的火球,例如近年來觀測到的隕石墜落事件:1999年10月非洲Bilanga Yanga村附近墜落的隕石;1960年10月澳大利亞Millbillillie地區外部發現的隕石。

  

鈣長輝長無球粒隕石-太古哥圖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黎明號」首席科學家克裡斯-拉塞爾說:「這些隕石很可能是灶神星表面,高聳山峰形成時的底部碎石。」他認為,這座高聳山峰是被一顆較小星體「猛烈碰撞」所形成的,這座山峰取代了碰撞濺射的物質,向上堆積形成一座高聳山峰。此次猛烈碰撞在形成高聳山峰的同時還向地球濺射大量的灶神星隕石碎片。

  

古銅鈣長無球粒隕石-王子堯圖

  拉塞爾說:「灶神星的許多隕石樣本都存放博物館和實驗室中,它們是碰撞中形成的灶神星碎片,與這座高聳山峰的形成物質相同。」為了證實這一理論,科學小組將試著證實灶神星隕石樣本來自於這座山峰的附近,這是一個與年代和化學成分相關的「配對遊戲」。

  

  奧長古銅無球粒隕石-王子堯圖

  拉塞爾指出,灶神星形成於太陽系黎明時期,歷經數十億年太空巖石體的碰撞,使其表面密集遍布著隕坑。然而在這座高聳山峰附近的表面卻非常光滑平整,拉塞爾認為,形成這座山峰的隕星碰撞事件抹平了附近的隕坑,研究人員通過計算在該區域累計的碰撞隕坑,將大概評估出這個山峰的形成時間。

  

古銅鈣長無球粒隕石-王子堯圖

  使用放射性探測法,研究人員能夠計算出這座山峰表面的大致形成時間,並能揭示什麼時間隕石從灶神星表面被「釋放」出來,這些數據的匹配關係將是獲得隕星和山峰之間關聯性的證據。科學家還可將隕石樣本與這座山峰地區的巖石成分進行對比,從而獲得更多的證據。

  

紫蘇輝石無球粒隕石-太古哥圖

  灶神星地質結構上還存在著輕微的色彩差異,「黎明號」探測器的傳感器能夠探測到灶神星礦物質有輕微的色彩變化,因此研究人員能夠通過繪圖呈現灶神星表面區域化學物質和礦物質分布,可以用它與灶神星隕石樣本的礦物質色彩變化進行對比。

  

鈣長輝長無球粒隕石衝擊熔融

  未來灶神星的隕石樣本,將有助於揭曉灶神星的更多的秘密。

  編輯:太古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灶神星最高山峰形成時向地球濺射了大量隕石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於2011年7月進入小行星灶神星軌道時,科學家滿懷期望能夠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景象,但沒有人會想到一座13英裡高、海拔是珠穆朗瑪峰2.5倍的山峰屹立於灶神星表面。
  • 最新3D照片顯示灶神星南極有21000米高聳山脈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最新拍攝圖像顯示,巨大小行星灶神星南極區域一座山脈高度竟是珠穆朗瑪峰的3倍,該圖像清晰地呈現了這座神秘最高峰的3D圖像。  在這張圖片中灶神星南極最高峰位於圖片中部,它比周圍地形平均高度高大約21000米(13英裡)。圖片右側是巨大的峭壁狀斜坡,黎明號探測器研究科學家認為該特徵可能是山崩滑體形成的。  這張三維照片形成於灶神星形狀模型,顯示灶神星南極區域地形的傾斜遠景圖像,該圖片的解析度為每像素300米。
  • 太陽系最高山峰高度超過2座珠峰,它在哪個星球?答案讓人很意外
    在喜馬拉雅山脈一共有110座山峰的海拔高度超過了7350米。其中珠穆朗瑪峰海拔高度8844.43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水星上的山峰大多都是隕石撞擊形成的環形山。據統計,水星上的環形山數量有上千個,它們有的高度超過了3000米。對於撞擊形成的環形山來說,這樣的高度已經是比較高的了。月球的地貌看上去和水星很相似,也是遍布環形山。根據嫦娥一號獲得的數據來看,月球上最高的山峰高度可達9840米。
  • 灶神星,地球可見的最亮小行星
    根據黎明號飛船的探測資料,可以推算出灶神星的內部結構:有一個經由金屬鐵鎳所組成的內核,直徑約為214~226km,佔總質量的18%,外面是橄欖巖石的幔和最外部的巖殼。質量雖比智神星大但體積較小,是體積排行第三的小行星。 灶神星的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形明顯不同。哈勃太空望遠鏡影像的初步光譜分析顯示: 灶神星的東半球有幾種高反射率的地區,伴隨著老年風化層的沉重坑穴高地地形,和深度足以探測火成巖地層的坑穴。
  • 灶神星擁有與地球類似鐵核更似迷你行星(圖)
    它擁有與地球類似的鐵核,是已知唯一一顆從太陽系誕生之初一直倖存至今的小行星  北京時間5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根據美國宇航局「黎明」號飛船對灶神星進行的觀測,這顆小行星更像是一顆迷你行星。它擁有與地球類似的鐵核,形成方式也與地球和月球相似。灶神星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是小行星帶內的第二大天體。
  • "黎明"號探測器創歷史 灶神星神秘面紗終被揭開
    灶神星與其他小行星質量對比神秘的灶神星  灶神星直徑約為531公裡,是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天體。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科學家通過地面以及太空望遠鏡拍攝了灶神星大量圖片,但對其表面詳細狀況卻知之甚少。本次黎明號完成了一個創舉,天文學家終於可以觀測最清楚的表面。雷蒙德說:「灶神星的許多隕石樣本都存放在我們的博物館和實驗室中,它們是碰撞中形成的灶神星碎片,與這座高聳山峰的形成物質相同。」  「黎明」號2007年9月發射升空,去年7月進入灶神星軌道,它將對灶神星進行為期一年的觀測,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太陽系的早期歷史。隨後,它將趕往穀神星,預計在2015年抵達目的地。
  • NASA探測器發現灶神星表面12英裡深巨大深溝
    ,從照片中可清晰的看到令人震驚的滑坡後景象,在該照片的中心能夠看到一個從頂部裂到底部的12英裡(約為1.93萬米)深巨大滑坡深溝,甚至比地球上的比科羅拉多大峽谷還要深10倍。  考慮到灶神星上的表面重力很低,僅為地球的百分之二,因此科學家相信該滑坡並不是一剎那發生的,發生時的速度應該非常緩慢。至今,灶神星上此處懸崖的起源仍然是個謎,但是美國宇航局的天文學家指出該懸崖旁出現的多處火山口,足以說明該懸崖的某些部分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據了解,灶神星是太陽系中最明亮的一顆行星,也是體積最大的行星之一,其直徑可以達到320英裡(約為51.49萬米)長。
  • 廈門灶神星隕石
    廈門灶神星隕石, 然而在太空船著陸的平坦平原上,精神號既沒有發現湖泊的沉積,也沒有發現其他跡象顯示卡西佛隕石坑內曾經有水。我國的南極隕石回收工作不但實現了零的突破,而且成為繼日本和美國之後擁有南極隕石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熔融金屬扔下整個區域作為一個霧蒙蒙,成為微小的金屬粒子在目前發現的隕石坑周圍的土壤。
  • 中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灶神星隕石 可研究類地行星起源
    灶神星是木星和火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的第4號小行星。一般認為它具有類似地球的核幔殼結構,是認識類地行星起源的理想研究對象,也是國際深空探測的重要目標之一。 類地行星是以矽酸鹽石作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們跟類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別,因為那些氣體行星主要是由氫、氦和水等組成,而不一定有固體的表面。類地行星的結構大致相同:一個主要是鐵的金屬中心,外層則被矽酸鹽地幔所包圍。
  • 比珠穆朗瑪峰現高的山峰,其它天體也有會噴發的活火山
    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是地球海拔最高的山峰,按2005年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的巖面高為8,844.43米(29,017.2英尺),尼泊爾則使用傳統的雪蓋高8,848米(29,029英尺),2010年起兩國官方互相承認對方的測量數據。除去是海拔最高的山峰之外,它也是距離地心第五遠的高峰。然而放眼整個太陽系,珠穆朗瑪峰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 科普:HED隕石揭示灶神星內部複雜地質過程
    鈣長輝長無球粒隕石切片三、灶神星灶神星(Vesta),是太陽系主小行星帶的一顆小行星,由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於1807年3月29日發現。也是人類發現的第四顆小行星,因此也稱為「第4號小行星」。美國的「黎明號」探測器於2011年7月到2012年9月對灶神星進行了探測,發現灶神星是一顆具有核-幔-殼結構俱全的小行星。HED隕石巖石學屬於玄武質(巖漿)無球粒隕石是完全熔融的產物,代表玄武質巖漿形成的火山巖和深成巖。它們通常被放在一起研究小行星玄武巖的成分。HED隕石通過大量科學分析與認為來自灶神星。因為灶神星不尋常的玄武巖成分,尤其是其光譜和HED隕石完全吻合。
  • 銀幣中的太陽系,紐埃2018年太陽系灶神星隕石鑲嵌銀幣
    紐埃自2015年開始發行太陽系隕石鑲嵌仿古銀幣,繼月球、水星、火星後,太陽系系列的第四枚隕石鑲嵌銀幣是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之一「灶神星」。銀幣的反面(凸面)邊緣「SOLAR SYSTEM-VESTA」翻譯成「太陽系-灶神星」。灶神星和NWA 4664灶神星隕石:灶神星的小行星序號為4 Vesta,是太陽系小行星帶第二大的天體。它的形狀有些不規則,大約是一個扁球體的樣子。它是海因裡希·歐伯斯在1807年3月29日發現的,以羅馬神話中家和壁爐的女神Vesta命名,中文翻譯為灶神星。
  •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在太陽系的所有山峰當中,能排第幾?
    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米,在太陽系的所有山峰當中,能排第幾?大家都知道,因為地球表面的地殼處於不斷的運動當中,所以才造就了地球地形的多樣性,所以才有了許許多多的高山,而目前我們地球上的最高峰,正是位於喜馬拉松山脈的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的高度達到了8844米,在地球上面,珠穆朗瑪峰是最接近天空的一直高峰,但是如果將珠穆朗瑪峰放在太陽系當中,和其他星球的山脈卻相比,能夠排到第幾?
  • 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的珍貴灶神星隕石
    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的珍貴灶神星隕石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3-23 15:31 來源: 新華社我國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的珍貴灶神星隕石新華社上海3月23日電(記者 張建松)除月巖外,隕石是人類獲得的唯一地球外巖石樣品,堪稱「天外珍寶」。在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中,我國科考隊員在南極發現一塊1300克的隕石,經科學檢測為珍貴的灶神星隕石。
  • 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進入灶神星軌道
    新華網華盛頓7月17日電 美國航天局17日宣布,「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該探測器已於16日被灶神星捕獲並進入其軌道,它也成為首個進入太陽系小行星帶主要小行星軌道的探測器。
  • NASA在小行星Bennu上發現可能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塊狀物
    據外媒CNET報導,小行星Bennu是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 任務的主題,而其似乎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紀念品」。在一個宇宙「CSI」的案例中,研究人員已經追蹤到Bennu表面的一些明亮巨石的來源,是一顆名為灶神星的不同小行星。
  • NASA在Bennu上發現可能來自小行星灶神星的塊狀物
    據外媒CNET報導,小行星Bennu是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 任務的主題,而其似乎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紀念品」。在一個宇宙「CSI」的案例中, 研究人員已經追蹤到Bennu表面的一些明亮巨石的來源,是一顆名為灶神星的不同小行星。
  • 德媒:「月亮之謎」隕石拍出60餘萬美元高價
    參考消息網10月22日報導 德媒稱,一名買家在拍賣會上出價60多萬美元拍下一塊月球隕石。美國RR拍賣公司提供的信息顯示,這塊名為「月亮之謎」的隕石由6個隕石碎片組成,總重量接近5.5公斤。據猜測,它的形成是因月球遭撞擊後表面物質脫落,隨後這些物質飛向大約38萬公裡以外的地球,並最終降落在地球表面。
  • "黎明"號探測器揭開灶神星"面紗"
    新華網華盛頓5月10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航天局10日宣布,通過分析「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對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徵以及它與太陽系行星的關係等有了新認識。
  • NASA宇宙飛船超低飛過灶神星 發現恐怖波紋表面
    「黎明」號的數據還表明灶神星是地球隕星的最大單一來源。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人很難想像飛越過小行星系的第二大天體——灶神星表面的感覺。  據報導,黎明號」對灶神星進行的將近一年的觀測,使這個天體類似地球的特性更加明顯,並且展示了人類和這個夜空中的明亮天體之間的聯繫。  科學家現認為灶神星是一個分層的、有著有鐵元素組成的內核的模塊構造行星,是已知唯一經歷過太陽系古老歲月的小行星。灶神星地理環境複雜可以歸咎於45.6億年前將這個天體分離為地殼、覆蓋物和有鐵元素組成的半徑約為68公裡的內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