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號探測器創歷史 灶神星神秘面紗終被揭開

2021-01-10 央廣網

灶神星與其他小行星質量對比

神秘的灶神星

  灶神星直徑約為531公裡,是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天體。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科學家通過地面以及太空望遠鏡拍攝了灶神星大量圖片,但對其表面詳細狀況卻知之甚少。本次黎明號完成了一個創舉,天文學家終於可以觀測最清楚的表面。雷蒙德說:「灶神星的許多隕石樣本都存放在我們的博物館和實驗室中,它們是碰撞中形成的灶神星碎片,與這座高聳山峰的形成物質相同。」

  「黎明」號2007年9月發射升空,去年7月進入灶神星軌道,它將對灶神星進行為期一年的觀測,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太陽系的早期歷史。隨後,它將趕往穀神星,預計在2015年抵達目的地。如果不辱使命,「黎明」號將成為第一個環繞兩顆不同天體運行的無人探測器。

相關焦點

  • "黎明"號探測器揭開灶神星"面紗"
    新華網華盛頓5月10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航天局10日宣布,通過分析「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對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徵以及它與太陽系行星的關係等有了新認識。
  • 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進入灶神星軌道
    新華網華盛頓7月17日電 美國航天局17日宣布,「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該探測器已於16日被灶神星捕獲並進入其軌道,它也成為首個進入太陽系小行星帶主要小行星軌道的探測器。
  • 「黎明」號首次進入灶神星軌道 明年奔赴穀神星
    灶神星(資料圖片)據美國《大眾科學》7月17日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歷史上首次進入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目前已被灶神星捕獲進入其軌道。藉助離子推進器,「黎明」號探測器在太陽系中已經飛行了4年。NASA科學家表示,它將圍繞灶神星運行1年,對這塊巨大的太空巖石進行拍攝研究。太陽系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其中存在大量種類各異的小行星。灶神星是與地球類似的巖狀天體,也有地核、地殼和地幔,是小行星帶中僅次於穀神星的第二大小行星。
  • 黎明~灶神星上的「流星」
    黎明號  Dawn (spacecraft)作者:譚  巍編輯:曾躍鵬2018年1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直在小行星帶的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軌道上運行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壽終正寢。
  • 美「黎明」號探測器將先探灶神星再赴穀神星
    新華網華盛頓9月27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於該國東部時間27日早晨順利發射升空,它將遠赴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首先探測灶神星,此後再趕往穀神星繼續觀測,幫助專家尋找太陽系誕生的線索。
  • 同位素分析再現灶神星幾十億年前「受創」史
    作為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最亮的那顆星」,灶神星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它不僅個頭大,是小行星帶中的第二大行星,而且和地球一樣具有殼、幔和金屬核等圈層。科學家認為,對它的研究有助於揭開行星演化的奧秘。
  • 灶神星最高山峰形成時向地球濺射了大量隕石
    騰訊科技訊(悠悠/編譯)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於2011年7月進入小行星灶神星軌道時,科學家滿懷期望能夠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景象,但沒有人會想到一座13英裡高、海拔是珠穆朗瑪峰2.5倍的山峰屹立於灶神星表面。
  • 美黎明號探測器灶神星入軌成功
    (圖片提供: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 本報訊 隨著美國宇航局(NASA)在7月14日發布了黎明號探測器拍攝的最新圖像,小行星灶神星再也不是一顆模糊的、幾乎沒有任何特徵的球體了;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年輕世界,從地質學的角度上來講,它依然蘊涵著一些神秘的特徵。
  • NASA宇宙飛船超低飛過灶神星 發現恐怖波紋表面
    「黎明」號的數據還表明灶神星是地球隕星的最大單一來源。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球人很難想像飛越過小行星系的第二大天體——灶神星表面的感覺。  據悉,美國宇航局拍攝的錄像顯示灶神星是一個分層的,類似地球的模塊構造,有著鐵元素組成的內核,並且和地球與月亮的形成方式相似。  這段錄像是「黎明號」2011年7月進入軌道後採集的圖像形成的,包括第一次更清楚看到由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到的神秘大坑。
  • 灶神星上或曾有水
    灶神星表面的坑洞意味著曾有水從小行星的內部向外排出。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UCLA/MPS/DLR/IDA作為小行星帶中第二大的天體,灶神星曾被認為是極其乾燥的。然而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發現的證據表明,一些更小的、富含水的小行星曾把它們自己熔入了灶神星的表面。這些水被鎖定在水合礦物的內部,直到後來的天體碰撞產生了足夠的熱量,進而熔化了這些巖石,並將水分以氣體的形式揮發掉,最終在小行星表面留下了坑坑窪窪的洞穴。
  • 灶神星擁有與地球類似鐵核更似迷你行星(圖)
    2011年7月,「黎明」號飛船進入灶神星軌道,隨後拍攝了大量照片,其中包括展現哈勃太空望遠鏡首次發現的神秘隕坑的第一組照片。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黎明」號項目首席研究員卡羅爾-雷蒙德表示:「『黎明』號對灶神星的觀測發現證實了我們有關這顆巨型小行星歷史的一系列理論,能夠填補我們對灶神星的認識空白。
  • 揭開「藏傳天珠」的傳說與製作工藝的神秘面紗
    揭開「藏傳天珠」的傳說與製作工藝的神秘面紗天珠可謂是文玩界的扛把子,為什麼是扛把子?揭開「藏傳天珠」的傳說與製作工藝的神秘面紗言歸正傳,這麼神秘又稀有的天珠到底是什麼呢?它是天然的嗎?又是什麼東西做的呢?天珠的來歷是什麼?為什麼價格可以高到一顆珠子能換二線城市一套房?
  • 4號小行星表面,有座海拔21000米山峰,灶神星隕石來源之謎
    大量的HED族,灶神星隕石被地球捕獲,表明了灶神星曾遭受過巨大而又密集的強烈撞擊,產生了大量的灶神星碎片被拋射到宇宙中。   灶神星紫蘇輝石無球粒隕石  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於2011年7月進入小行星灶神星軌道時,科學家滿懷期望能夠發現一些令人驚奇的景象
  • 最新3D照片顯示灶神星南極有21000米高聳山脈
    326英裡,黎明號探測器在完成對灶神星一年的探測任務之後,將運行至穀神星進行勘測。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用一年時間來繪製灶神星表面結構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宇航局黎明號探測器最新拍攝圖像顯示,巨大小行星灶神星南極區域一座山脈高度竟是珠穆朗瑪峰的3倍,該圖像清晰地呈現了這座神秘最高峰的3D圖像。
  • 科學網—NASA呈上灶神星3D大片
    美國宇航局(NASA)剛剛製作了一部3D電影,凸顯了灶神星的一些最神秘的特徵,其中包括一座高大的山脊,以及深槽環繞的赤道。 這些圖像採集自今年7月至8月,當時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正在接近灶神星,並隨後在距離小行星表面2700千米的高度環繞其運行。
  • 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原標題:揭開她的「神秘面紗」   近日,在馬村區白鷺湖溼地公園附近的空地上,張愛香和幾個姐妹正伴隨著輕快舒緩的音樂舞起了太極扇。
  • 無主之城大結局是什麼 本周將會揭開神秘面紗
    :原標題:無主之城大結局是什麼本周將會揭開神秘面紗 由愛奇藝出品,杜淳、劉奕君、許齡月、代旭、寧理、陳雨鍶出演的孤島冒險劇《無主之城》本周即將迎來大結局。該劇講述了一群擁有不同背景的旅客誤入孤島空城逃生的故事,緊湊高能的敘事節奏讓整個劇情撲朔迷離,引發 :原標題:無主之城大結局是什麼本周將會揭開神秘面紗
  • 揭開「日凌」的神秘面紗
    揭開「日凌」的神秘面紗新聞中心-中國網 news.china.com.cn   時間: 2013-03-01   發表評論>>讓我們一起來揭開「日凌」的神秘面紗。究竟何為「日凌」?「凌」是侵犯、幹擾的意思,「日凌」即太陽侵犯、幹擾之意。
  • 神奇的四氧化三鐵,揭開奇異現象的神秘面紗
    雖然故事眾說紛紜、誇大離奇,充滿了恐怖色彩,但我們用科學揭開奇異故事的神秘面紗,真像不僅讓我們領略了科學的魅力,而且對我們的現代生在活也有積極意義。大家可能聽說過1992年故宮的靈異事件:那是一個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的下午,遊客們突然看到故宮的紅牆邊出現了行走的宮女,並用相機拍下了這靈異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