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黎明」號探測器將先探灶神星再赴穀神星

2020-11-24 央視網

  新華網華盛頓9月27日電(記者張忠霞)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於該國東部時間27日早晨順利發射升空,它將遠赴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首先探測灶神星,此後再趕往穀神星繼續觀測,幫助專家尋找太陽系誕生的線索。

  「黎明」號最初定於今年7月發射,但由於一系列技術問題和天氣原因一拖再拖。美國東部時間27日7時34分(北京時間19時34分),「黎明」號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由一枚德爾塔2型火箭運載,順利升空,開始了它長達8年超過50億公裡的星際探索之旅。

  按計劃,它將於2011年飛抵環灶神星軌道,在結束對其為期6個月的觀察後啟程繼續趕往穀神星,預計在2015年抵達穀神星。如果不辱使命,「黎明」號將成為第一個環繞兩個不同天體運行的無人探測器。

  根據2006年8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的新定義,穀神星已經從小行星升格為矮行星,但美國宇航局沒有改口,仍稱「黎明」號為小行星探測器。

  不少科學家認為,小行星是處於萌芽期但未得到機會成長起來的「行星嬰兒」。而小行星帶中的灶神星和穀神星在太陽系形成的最初幾百萬年中經歷了不同的進化歷程,因此它們是研究太陽系天體形成奧秘的絕佳對象,將有助於了解45億年前太陽系早期的情形和演化過程。

  「黎明」號於2001年立項,去年3月由於「經費超支以及技術問題」,美國宇航局下令取消了這項探測計劃,「騰出資金進行重返月球乃至登上火星等載人探測項目」。但一些專家不忍「黎明」號就此夭折,經多方遊說後宇航局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內又同意恢復。

  據「黎明」號探測器項目首席科學家魯塞爾介紹,灶神星是與地球類似的巖狀天體,太陽系中距太陽較近的天體大多為巖狀天體。而穀神星則是典型的冰態天體,這類天體主要位於距太陽較遠的軌道上。魯塞爾說:「這兩個極不相同的天體竟然可以位於同一個小行星帶中,這是『黎明』號需要揭示的奧秘之一。」

  另外,利用「黎明」號上的同一套科學儀器探測兩個不同目標,能便於科學家將兩套探測數據進行準確的對比分析,並根據它環繞灶神星和穀神星的運行軌道數據,對比測算這兩個天體的引力場等參數。

責編:孫潔

相關焦點

  • 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進入灶神星軌道
    新華網華盛頓7月17日電 美國航天局17日宣布,「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傳回的數據顯示,該探測器已於16日被灶神星捕獲並進入其軌道,它也成為首個進入太陽系小行星帶主要小行星軌道的探測器。
  • 「黎明」號首次進入灶神星軌道 明年奔赴穀神星
    灶神星(資料圖片)據美國《大眾科學》7月17日的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歷史上首次進入太陽系的小行星帶,目前已被灶神星捕獲進入其軌道。藉助離子推進器,「黎明」號探測器在太陽系中已經飛行了4年。NASA科學家表示,它將圍繞灶神星運行1年,對這塊巨大的太空巖石進行拍攝研究。太陽系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其中存在大量種類各異的小行星。灶神星是與地球類似的巖狀天體,也有地核、地殼和地幔,是小行星帶中僅次於穀神星的第二大小行星。
  • "黎明"號探測器揭開灶神星"面紗"
    新華網華盛頓5月10日電(記者任海軍)美國航天局10日宣布,通過分析「黎明」號探測器發回的最新數據,科學家對巨型小行星——灶神星的地貌特徵以及它與太陽系行星的關係等有了新認識。
  • "黎明"號探測器創歷史 灶神星神秘面紗終被揭開
    神秘的灶神星  灶神星直徑約為531公裡,是小行星帶中質量第二大的天體。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科學家通過地面以及太空望遠鏡拍攝了灶神星大量圖片,但對其表面詳細狀況卻知之甚少。雷蒙德說:「灶神星的許多隕石樣本都存放在我們的博物館和實驗室中,它們是碰撞中形成的灶神星碎片,與這座高聳山峰的形成物質相同。」  「黎明」號2007年9月發射升空,去年7月進入灶神星軌道,它將對灶神星進行為期一年的觀測,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理解太陽系的早期歷史。隨後,它將趕往穀神星,預計在2015年抵達目的地。如果不辱使命,「黎明」號將成為第一個環繞兩顆不同天體運行的無人探測器。
  • 穀神星存在古老「水世界」
    圖片來源:NASA/JPL  小行星可能看起來乾旱而貧瘠,然而美國宇航局(NASA)的「黎明」號探測器日前發現,太陽系最大的小行星穀神星上卻「塞滿」了水。  亞利桑那州圖森市行星科學研究所核工程師Thomas Prettyman表示:「它一直在『滲水』。」Prettyman率領的研究團隊研製了安裝在「黎明」號探測器上的中子計數儀。
  • 美黎明號探測器灶神星入軌成功
    美黎明號探測器灶神星入軌成功
  • 當黎明號遇上穀神星——穀神星是否存在地下海洋?
    2015年3月6日,美國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飛抵穀神星進行探測。該探測器是於2007年9月27日發射升空的,它在2011年7月首先進入了灶神星軌道,對其展開了14個月的探測,採集了關於灶神星的珍貴數據和圖像;然後,又飛往穀神星進行探測。穀神星是顆什麼樣的行星?這件事對於人類有什麼重要的意義?
  • 黎明~灶神星上的「流星」
    黎明號  Dawn (spacecraft)作者:譚  巍編輯:曾躍鵬2018年11月1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一直在小行星帶的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軌道上運行的「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因燃料耗盡而壽終正寢。
  • 穀神星27日衝日 公眾可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原標題:穀神星27日衝日  公眾可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觀測 7月27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屆時,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感興趣的公眾可在夜空中尋覓其「倩影」。 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數十萬顆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肉眼一般無法看到。
  • 19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 公眾可賞
    新華社南京6月18日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向記者通報,19日1號小行星穀神星衝日,屆時,如果天氣晴朗,藉助小型天文望遠鏡或雙筒望遠鏡就可以在繁星背景中找到它的「倩影」。    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有數十萬顆繞太陽運動的小行星,肉眼一般無法看到。
  • 灶神星和穀神星的隕石坑幫了大忙,揭示出重要線索
    羅馬國家天體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說,小行星帶中兩個最大的行星灶神星(Vesta)和穀神星(Ceres),可以幫助查明木星何時再早期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中開始形成。他們研究模型這兩個小行星的隕石坑歷史—據說兩個小行星是太陽系中最古老的隕石坑,表明隕石坑的類型和分布在木星發展的不同階段表現出明顯的變化。
  • 小行星——灶神星,穀神星,智神星
    不過它同時也表示了我們必須周期性地休息和「重新充電」的地方,如果我們不這麼做的話,我們將精力耗盡,以至於生病。   灶神星落入十二星座 灶神星落入白羊座 能夠極度融入自我,一切的動機來自於內在,有很高的獨立性,不喜歡被指使、掌握。
  • 「穀神星」存在的神秘亮點?是水還是其他物質,人類還需探索!
    黎明號人類對於穀神星的所有認知,來源於黎明號小行星探測器,其實美國航空航天局發射的第一顆矮行星探測器。黎明號探測器先後完成了對穀神星和灶神星的探測。黎明號探測器在2007年9月27日早7時34分從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2011年7月,進入環灶神星軌道。2015年3月7日,探測器進入繞「穀神星」運行的軌道,並逐漸接近穀神星表面,並發回穀神星的圖像。
  • 穀神星簡單介紹,快來看看!
    穀神星簡單介紹 英文名:Ceres  中文名:色列絲  象徵:收穫  季節:秋天  心理層面:懷孕,食物,家庭,祖國,勞動與工作及養育,被視為母親的象徵  佔星意義:用來判斷母性傾向的特徵  色列絲女神在神話中穀神是農業之神,其養活萬物,被視為母親的象徵,是除了月亮之外,第二個關於母親(性)的指標。代表了懷孕,食物,家庭,祖國,勞動與工作及養育。  穀神星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人類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這顆叫穀神星的小行星,是1801年由義大利天文學家皮亞齊發現的,直徑約933公裡,等於月球直徑的1/4,質量約為月球的1/50,又被稱為1號小行星。
  • 穀神星一號: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
    11月7日,據@央視報導,據官方消息,今天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 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是北京星河動力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一款小型固體商業運載火箭,可滿足近地軌道微小型衛星發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星河動力公司實施的首次發射任務,也是中國民營商業火箭首次進入500km太陽同步軌道,是中國商業航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 穀神星——被揭開的「神秘小行星」
    第三晚,那顆奇異的星又移動了。也就是說那不會是顆恆星。這是第一顆被人發現的小行星,皮亞齊將它命名為穀神星(Ceres)。小行星是環繞太陽的巖石與金屬。穀神星直徑超過900公裡,可說是巨型小行星。但從望遠鏡看去,正如皮亞齊所見,穀神星只是一個小亮點,和其他恆星一樣。其實,asteriod (小行星) ,這個詞的意思就是「如恆星般」。從星體在空中移動的方式就可以分辨出恆星和小行星。
  • 穀神星一號商業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
    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2020-11-08 07:06:12杭州網 央視網訊 2020年11月7日15時12分,穀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首飛,並順利將天啟星座十一星送入預定軌道。
  • 美"旅行者1號"探測器歷經35年抵達太陽系邊緣
    1977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在「旅行者1號」探測器上留下了對「外星人」的問候。飛了35年 它終於要離開太陽系了探測器抵達太陽系邊緣 它終於要離開太陽系了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抵達太陽系邊緣空間、時間、物質、能量,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了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