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泰戈爾
孩子夭折,伴侶早逝,工作被辭,唯一的好友痴呆,似乎生活所有的不幸,都集中在這個叫歐維的男人身上。面對生活的困境和不幸他決定自殺,《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這部電影也圍繞著自殺這個話題展開。
這是一部2016年評分很高的電影之一,豆瓣打出8.8分的高分。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大的冷門,是這部電影沒獲獎。電影以悲涼開始,以溫馨結束,從悲涼到溫馨的轉變的原因是愛。這種愛不是血緣維繫的親情之間的愛,而是毫無血緣的鄰裡間的愛。
電影的主角是一個叫歐維的怪老頭,有原則,恪守常規。影片一開始,他被公司的領導叫了過去,本來以為是升職,結果卻是他被辭職了。這個地方他整整工作了43年,是接替他父親的工作,最後被辭退的理由卻是效益不好,不需要太多的人工。
被辭職是生活對他的最後一擊,因為幾個月前妻子癌症去世,現在工作了43年的地方辭退了他,而此時他已經59歲。他的生活再也沒有了陽光,他決定隨妻子而去,於是他開始謀劃自殺。
第一次自殺嘗試的方式是上吊,因新搬來的鄰居的吵鬧聲被打斷。那天他剛準備好繩索,新鄰居搬家過來,不怎麼會開車的鄰居男主人,撞壞了歐維的信箱。看不下去的歐維決定出手相助,不一會就把鄰居的車開到了門口。鄰居女主人的聒噪和歐維的冷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接下家鄰居又是借梯子,又是為表示感謝給他送吃的,一下子他自殺的計劃被打亂。
可是歐維並沒有放棄,第二次上吊繩子卻斷了,上吊不成歐維決定換一種方式。這次他決定把之前借給鄰居的水管要來,將水管接上汽車的排氣管,然後再把尾氣放到車內,自己安靜的躺在車裡,慢慢地等待就行。可是,這次他又失敗了,還是因為那個「煩人」的鄰居女主人。鄰居男主人從梯子上摔下來摔斷了腿,鄰居女主找歐維送她去醫院,因為她不會開車。這一次又打斷了歐維的自殺計劃,他一邊抱怨一邊還是送鄰居女主人去了醫院。
再一次自殺失敗的歐維,決定來個更直接了斷的方式,那就是直接開槍自殺。可是這一次他又失敗了,這次失敗的原因不是鄰居,而是他過世老婆的學生來投靠他。本來自殺失敗的歐維氣急敗壞拒絕收留,可當他聽到孩子說他們的老師索妮婭(歐維的妻子)是個熱心的人時,歐維還是收留了他。
冷漠之下其實是一顆熾熱的內心
就這樣歐維一共嘗試過6次自殺,卻一次次的都被打斷。一個一心想死的人,為何會被一些小事打斷呢?
第一次自殺看似是被新來的鄰居打斷,實則是因為他的熱心腸。
他本來想用臥軌的方式自殺,可看到有人暈倒在軌道上,眼看火車就要來了,沒人敢下去救人。最後是歐維跳下去把人救了上來。
本來想用汽車尾氣自殺,去鄰居老太太那裡拿水管,同時還修好了老太太家的暖氣。後來又被鄰居女主打斷,因為鄰居女主人不會開車,他開車送鄰居去醫院看受傷的丈夫。他不僅僅送鄰居去醫院,還幫忙照看鄰居的兩個孩子。
本來想吞槍自殺,可是當看到無家可歸,自己妻子的學生時,他又放棄了,收留了可憐的孩子。
他對著流浪貓兇,可是當流浪貓被狗欺負時,他又去幫貓,還收留了受傷的貓。因為孩子亂停自行車,他把車鎖起來,可當他知道自行車是那個孩子送給他女朋友的時候。他不僅把車給孩子送過去,還把車修繕了一番。
其實,這正是這個叫歐維的老男人複雜而又矛盾的的內心。為何他會有這樣一種複雜的情緒,其實正是他的經歷導致的。
歐維的冷漠是因為愛的一次次丟失
他一生遭遇很多坎坷,小時候母親去世,長大後又眼看著相依為命的父親被火車撞死。之後因為隔壁發生火災他去救人,可等他把鄰居救回來,發現自己家也被大火燒了。
家被大火燒了,他無家可歸,他睡在火車車廂裡。早上醒來發現火車開走了。機緣巧合,就在這時,他遇到了一生所愛的妻子索妮婭。
索妮婭跟歐維完全不一樣,她樂觀開朗,很快他們便相愛結婚。後來索妮婭懷孕,本來以為他們的生活會無比幸福,但打擊再次來到。
在他們的孩子即將出生時,他們在旅遊的途中遭遇車禍。妻子流產還失去了雙腿。妻子是一個樂觀的人,不斷克服困難最後當上一名教師。
可是,妻子最後還是因為癌症去世,失去妻子的歐維無比痛苦。但打擊對他並沒有停止,他去上班卻又被這個他工作了43年的地方辭退。被生活一次次打擊的歐維決定隨妻子而去,這就有了電影開始的自殺行為。
這個看似冷漠,暴躁的男人,其實內心無比溫暖。只是這個世間對他太殘酷了,殘酷得他隱藏了他所有的溫暖。一次次丟失愛,一次次對生活失望,讓這個男人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可是,在他失去希望的時候,還是愛讓他再次看到希望。
重燃生活的希望還是因為愛
鄰居的到來,雖然給歐維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希望。
在醫院歐維照顧兩個熊孩子,學熊的語氣給孩子講故事。雖然他表示嫌棄,可是還是跟孩子一起玩得很開心。
去鄰居老太太家拿水管,順道幫你修暖氣。他告訴痴呆的老友自己自殺的打算,老友扯住他的衣服,似乎在告訴他不要。
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收留無家可歸的孩子。孩子給他做好早餐,還跟他一起去晨練。
歐維幫助鄰居女主人學開車,學開車的同時歐維跟她分享了自己的遭遇。
鄰居出門讓歐維照顧兩個孩子,孩子被他照顧得很好,還幫鄰居裝好了洗碗機,廚房也被打掃的乾乾淨淨。
麻煩的鄰居時時刻刻都在麻煩歐維,讓歐維幫忙借梯子、帶孩子、教開車,看似麻煩實際也是陪伴這個寂寞的老頭。
最後,為了幫助痴呆的老友免受白襯衫的欺負,歐維第一次求別人幫助。這一次整個社區的人都站在了歐維的身後,他們贏了「白襯衫」,是因為團結和對彼此之間的愛。
此刻的歐維終於知道,他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社區裡的每個人都是他的家人,他再次感受到了愛和溫暖。他放棄了自殺,跟鄰居一起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特別是鄰居女主人生下孩子,當她孩子放到歐維手上時,歐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直到有一天下雪的早晨,鄰居沒有看到歐維起床,等鄰居來到歐維家時,他已經安詳的去世了。歐維的葬禮全社區的人都到了,他們送走了這位好鄰居,好老頭。
看到這裡,或許每個人都會發現,愛才是打破隔閡,消除寂寞的良藥。以冷漠對待別人,換來的也是別人的冷漠。以關心和愛護對待他人,他人也會以愛和溫暖回報自己。
寫在最後,這是很早之前看到的一部電影,電影非常治癒,非常值得一看。一直想為這部電影寫點什麼,但一直不知道從何而寫。直到看到最近貴州公交墜湖事件,讓人心情無比沉重。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司機的行為。司機的行為是應該指責,但如果只是指責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也不能防止此類事情的再次發生。司機的行為背後總會有它最根本的原因,產生厭世和報復的行為其實是愛的缺失。電影中的歐維,愛的人一個個離開他,這個社會又讓他感受不到溫暖,所以他決定自殺。但最後讓他放棄自殺的念頭,還是愛和來自世間的溫暖。
人活在世間需要愛。當愛丟失時,人會發生變化,而想要治癒這種變化只有讓他重拾愛。我相信公交司機在實施他的這種行為的時候,如果他能感受到溫暖,他肯定能及時制止他的行為。可惜,從頭到尾他都沒能感受到關懷和愛,直到最後悲劇的發生。我們當然要指責不顧他人生命的人,但我們更要給他人一些溫暖,幫助陷入困境的人,走出困境重拾信心。
以冷漠對待冷漠換來的最終是冷漠,而以愛對待冷漠換來的卻是溫暖。希望每個人都能像電影中的歐維一樣,給身邊人帶來溫暖,因為溫暖是能夠無限傳遞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