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的考生們住宿條件是五星級酒店嗎?真相悲劇了!

2021-01-09 小智談教育

今天我們一提起考試,大家看重的莫過於中考、高考以及考研等等。這些考生在去考試時,一般提前在考點附近預定好酒店。一般來說,廣大的考生對酒店的質量要求還是挺高的,為了確保不影響自己考試的發揮。那麼,對於古代要進入考場的考生來說,他們要預定房間嗎?他們的住宿怎麼解決的呢?

一、科舉考生不預定房間

對於古代的考生來說,考生們不需要提前預定房間。在古代,考生們一旦進入考場,就不能再出來了,除非所有的考試科目結束。

在這種情況下,也就沒有必要預定房間了,考試的地方就是考生們吃喝拉撒睡的地方。那麼考生考試的地方一般稱為貢院,南宋開始普遍設立貢院,元代則已在貢院分設「席房」,也就是將試鋪之間分隔開來。至明清時期愈來愈普遍,除在京師及各省會城市設立貢院之外,府州縣也普遍設立試舍和考棚。

古代貢院

在貢院內,有許多的號舍,這是考生考試和住宿的地方。每排號舍編為一個字號,每一字號內有的號舍多寡不一,約有五六十間到百餘間,均面向南排成一條長巷,巷寬只有四尺,巷口有柵門,並配備了號燈及水缸,每一排號舍的末尾有廁所。說白了就像以前的一排一排的平房,但是沒有平房條件那麼好。

二、科舉考試住宿條件怎麼樣呢?

上面已經提到了考生們既在號舍內考試,又在號舍內吃飯睡覺。那麼號舍的條件也非常簡陋,具體住哪一個號宿,這個就要看運氣了,但是總體來說,號舍的條件非常差,甚至有考生在考場內死亡,非常可怕。那麼號舍都分哪幾種呢?下面進行簡單介紹。

(一)最好的住宿條件的老號

相比之下,在所有的號舍中,條件最好的當屬老號。為什麼呢?首先,老號的位置最佳,遠離廁所,沒有那種廁所味道的薰陶。同時住宿也不至於露天,受到風雨的席捲,所以住宿條件最好。

在這個號舍考試的考生可以偷著樂了!雖然條件也不是那麼好,但是相對而言,已經非常不錯了。

(二)臭號、屎號

這種號舍的條件最差,靠著廁所,時時刻刻不受到廁所味道的洗禮。那麼,在這種房間,自己能吃的進飯嗎?可想而知,不僅吃東西吃不好,就是晚上休息也難以入睡,做試卷的時候都分分鐘被燻暈,嚴重影響考生的心情。這裡的考生的心情用一句話可以概括,那就是做一個臭字了得!

(三)小號

這種號舍的最大特點就是非常狹小,也就意味著考試連躺下的空間都不夠,只能允許考生坐下,那麼考生晚上根本無法休息好。更形象的比喻就是,一躺下,半個身子就在只能蜷曲著,否則就到號舍外邊了。簡直和現在的廁所大小有一比,那麼小的空間,讓人難以想像,嚴重影響考生的心情。

(四)席號

此類號舍的最大特點就是破舊,破舊到何種程度呢?連杜甫的茅草屋都不剩,連風雨都阻擋不住。想一想,晚上考生怎麼睡覺,考生也沒有被子,再加上考場上只允許穿非常單薄的衣服,考生在晚上都凍得難以忍受。

由此可以看出,考生的住宿條件不容樂觀,考生們除了平時努力學習,在考場上更是經歷著難以忍受的痛苦,這是一大鬼門關。這個號舍的選擇完全是靠運氣了。

三、總結

古代的考生們不可能住到五星級酒店,只能在考場上休息。而考場的條件有非常簡陋,許多考生非常痛苦。所以,可見古人的學習之苦,但是,即使在這種條件下,也出來了許多優秀的古人。古代先賢的種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現代,我們不像古人那樣,在考場吃喝拉撒睡。考試之前,我們都會預定好酒店,並且要選擇五星級的酒店。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學習的機會,努力奮鬥,不浪費自己的青春年華,這才是年輕人的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科舉考試的試卷如何批閱?趣聊為何說宋人考生是相對公平的?
    宋代科舉考試的最終結果是由禮部向皇帝來報告結果,這種考試閱卷有利於科舉考試的公平。宋代繼承了唐代的科舉制度並且自身也是進行了改善形成了解試、省試及其最終的殿試,這是三級考試制度。在這三級考試制度之中省級考試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省級考試直接影響到了殿試的選舉,宋代的統治者也是十分重視逐漸的開始對省級考試的閱卷進行制度化的評選。
  • 令人瞠目結舌的唐代科舉考試標準,讓學霸流淚,學渣崩潰
    唐代科舉考試一、規矩多多的考前準備工作首先,唐代的科舉對於每次考試的人數有著嚴格的要求,一般是上郡三人,中郡兩人,下郡一人,當然,這個標準是留給那些想要靠讀書走仕途的學子們的名額,而對於有特殊才能的人,(算帳
  • 1858年清朝科考大案,戊午科舉考試出奇人,為何眾考生不服?
    科舉制是古代選取官員的考試制度,許多人寒窗苦讀十年,就只為了今朝能夠中榜,這也被稱為是古代最公正的考試制度,但不論是任何制度,都總是會有人做偷雞摸狗之事,在這個清水當中混入一點墨水,使整條河流都因此有了汙點。對於這些考生來說,科舉考試就是他們改變人生軌跡的重大事件,這意味著他們是否能飛黃騰達,這些人有的是貧寒弟子,這場考試對他們來說意義非凡。
  • 科舉考試趣事多,制度雖嚴,但考官不看姓名也能知道考卷是誰的
    就是說通過科舉考試,考取功名後進入體制內的是正途,其他途徑被稱異途,而異途又分兩種,一種是靠祖蔭世襲,另一種則是花錢捐官。在明清兩代,科舉之風鼎盛,讀書人通過科考實現魚躍龍門,最受推崇。在這種氛圍下,靠納捐進入官場是被瞧不起的,一些世家子弟雖然可以承襲祖上職務或爵位直接獲得官位,但在官場中卻受到同僚歧視。
  • 防疫條件要好、樓層房號要吉利…高考房預訂迎來高峰,有這些「門道...
    據了解,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其中不乏眾多異地考生,為了不延誤考試時間和浪費複習及休息時間,很多家長和考生選擇提前在考場附近預訂酒店。有酒店行業業內人士分析,今年高考時間延期到了7月份,天氣較熱,加上疫情防控的影響,考生和家長都傾向於在考場周邊住宿,以減少往返通勤所帶來的各種風險,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部分城市「高考房」的要求。
  • 安徽淮南落馬書記疑因風水炸掉在建五星級酒店
    但山與湖之間,卻已找不到觀湖國際五星級酒店項目(下稱「觀湖國際」)曾經存在過的一絲痕跡。2014年3月15日,全國「兩會」甫一結束,已建設10多層的觀湖國際就在一陣爆炸聲中轟然倒下。樓雖炸了,但作為淮南市規劃建設的第一個五星級酒店項目,觀湖國際的後續影響卻一直綿延至今——8月11日,淮南市委書記方西屏因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 馬上評|五星級酒店被摘星,不能酒店無感、消費者無奈
    馬上評|五星級酒店被摘星,不能酒店無感、消費者無奈 澎湃特約評論員 朱昌俊 2019-08-26 14:47 來源:澎湃新聞
  • 古代科舉作弊:考生用老鼠須寫作弊奇書(圖)
    寫在衣服上的科舉夾帶  科舉考試絕對是古人改變命運的時刻,若是榜上有名,真可謂鯉魚躍龍門一步高升了。可這機會也不是人人都能把握住的,怎麼辦呢?於是,生出了五花八門的作弊「奇招」。明代科舉檢查更為嚴苛,規定考生進入考場時必須解衣脫帽,接受監門軍吏的搜檢,「上窮髮際,下至膝踵,裸腹赤趾,防懷挾也」。  到了清代,對考生的隨身物品、搜檢程序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士子入場,衣服器具均經定有成式。」康熙年間規定:「凡考試舉子入闈,俱穿拆縫衣服,一單層鞋底。」並開始對衣著鞋物等進行限定。乾隆時期又增添了「皮衣去面,氈衣去裡」的規定。
  • 古代科舉考試是不是只有語文一門,古代科舉考試其實科目眾多
    作為古代使用時間最長的人才選拔方式,提到科舉內容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八股文」,那麼古代科舉考試真的只考語文一門嗎?事實上並非如此,科舉從開創到完善其實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時間,而考試科目實際上也在不斷變化。目前普遍認為科舉萌芽出現在南北朝,後經隋朝發展完善,於唐朝形成定製。
  • 在古代,哪四類人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其中一類人意想不到
    都知道,每年臨近高考,考生們的神經都會繃緊。一旦他們能進入喜歡的大學,那他們的生活將基本上是順利的。因此,這次考試在很大程度上關係到考生一輩子的命運。事實上,與近代相比,傳承了幾千年的古代科舉制度,比現在的高考要嚴格得多。畢竟,現在有很多種大學,只要能奮鬥三年,基本上可以進入你嚮往的學校。
  • 雄安要有第一座五星級酒店了?
    之前有人問到雄安怎麼沒有像樣的大型商場和酒店,上篇文章我們也提到過雄安的五個市場化地塊,且其中的功能就有旅館用地,商務服務用地,這不,雄安國際酒店也被提上日程。雄安國際酒店項目位於容東片區西側,本項目包含一棟國際會議中心,一棟國際酒店和十三棟貴賓接待樓。總佔地面積約70.5公頃,其中建設用地約17.1公頃,總建築面積約19萬平方米。地上2~5層不等,地下室1層。場區內現狀地面標高-6.03m~10.92m,基坑深度約1.50m~11.50m。
  • 看臉的時代自古就有,趣話科舉考試那些事
    自隋文帝楊堅開創科舉制,為庶族和平民知識分子開闢了一條新的入仕途徑,使社會精英有一個上升通道。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見到新科進士們一個個排著隊、規規矩矩地走出殿後端門時,心中大喜,情不自禁地說:「天下英雄盡入吾矣!」科舉考試分為好幾場,內容包括四書五經、詔、誥、章、表內科,四書文、五言八韻詩、五經文、策略等,類目繁多,比今天的高考還要複雜。
  • 新華時評:五星級酒店「無星級」衛生弊在監督缺位
    新華社北京11月15日電 題:五星級酒店「無星級」衛生弊在監督缺位  新華社記者梁建強  用顧客用過的髒浴巾擦拭杯子,混用同一塊髒抹布擦茶具、洗手臺、坐便器等,從垃圾桶裡撿出塑料杯蓋繼續給客人使用……近日,一段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的視頻,引發公眾的關注與擔憂。
  • 趣談古代關於考試的典故 它們緣何成為考生的吉祥物?
    原標題:它們緣何成為考生的吉祥物? 7月7日上午開考前,在廣州市的一所中學門口,媽媽們手持懸掛香蕉的甘蔗,等候考生經過。這個場面,被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拍了下來。媽媽們手持甘蔗香蕉,是何寓意?懂的人一看就明白,她們是祝賀考生「有蕉一日,掂過碌蔗」。 祝人成功 可用「掂過碌蔗」 粵語中,「蕉」與「朝」同音,「有蕉一日」即「有朝一日」。「掂」是直的意思,引申義為順利、妥當。「碌蔗」意為一根甘蔗。
  • 《紅樓夢》裡賈雨村是位學霸,一起看看古代科舉考試的難度係數
    上篇文章:《《紅樓夢》賈雨村凌晨趕考,會路遇打劫嗎?分析古代趕考之路 》 「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賈雨村是《紅樓夢》裡為數不多的參加過科舉考試的人物之一。榮國府的賈珠十四歲就「進了學」,也就是說,賈珠熟讀參加了童子試,被府縣學錄取了,等於就是考取了秀才。如果賈珠沒有早逝,那麼之後的科舉之路就是「舉人」,考中舉人後再繼續往上,就是貢士和進士了。
  • 汝州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來了!考試範圍已確定!
    1月12日,記者從教體局獲悉,我市2019級普通高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將在1月16日至18日舉行。考試考點考場設置。今年學業水平考試我市共報名考生8217名,考9個科目,安排在一高、二高、實驗中學、三高四個標準化考點,共270個考場。比去年增加111人,加41個考場。
  • 在唐朝考科舉,真的很難
    進士科考詩賦,要求考生在既定的題目寫一首詩,再寫一首賦,靈活性比較大;而明經科主要考察對儒家經典的記憶情況。參加常舉考試的考生有兩類:一是「生徒」,來源於中央和地方的官方學館,經過學業考試合格的考生;另一類是成績優秀通過州縣保送名額推薦獲得參加考試資格,也稱為「鄉貢」。比如,杜甫就曾經被地方舉薦。
  • 古代科舉考試沒有照片,怎麼做到「人臉識別」,杜絕替考現象呢?
    有考試就有作弊,在眾多作弊方法中,替考可以算是最簡單粗暴的一種。即使如今防作弊技術不斷完善,面部識別加指紋驗證,每年大大小小的考試中,還是有不少替考者被抓。那古代科舉考試連照片都沒有,又怎麼確定考試的就是考生本人呢?要說杜絕替考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數量並不會太多。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科舉考試防替考是有心理、律法、技術三方面保障的。
  • 五星級酒店英語裡的star到底加不加複數s?這個可別搞錯啦!
    平日裡我們離開家到外地,免不了要定酒店。說到這個,普特君就有問題了,五星級酒店的英語是five star還是five stars?這個star到底加不加s呢?正確的答案是:不加。Five star:五星級的,作定語來修飾名詞,核心名詞用單數。
  • 揭秘科舉考試,名落孫山的原因千百種,字寫得不好也算?
    狀元只有一個,科舉考試可謂一家歡喜幾家愁,名落孫山的原因千百種,才華學識、能言善辯……但其中一條你一定大吃一驚——字寫的不好。儒家經典為科舉考試選士的主要標準,歷史題材影視劇中經常有這麼一幕——讀書人挑燈夜讀,手釋四書五經搖頭晃腦誦讀,若回顧主角小時勤學苦讀,一定少不了一個場景「寫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