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看相、算星盤、轉錦鯉……哪種網際網路迷信最靈驗?

2021-01-08 Ta在

有句網際網路俗話說的好:少壯不努力,老大怪水逆。現在的年輕人,一年365天,天天都恨不得把自己的問題怪在水逆上。

曾經對老一輩熱衷算命、痴迷大師等行為嗤之以鼻的我們,也開始大喊著「楊超越真的很靈」,試圖通過迷信的方式改變當下的狀態。

十年前大家就頂多看一眼星座,而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現在的迷信方式越來越多元化了。年輕人可真會玩。

01

——「星座不合適,情侶不和諧」

再不迷信的年輕人,通常也會拿星座來說明自己的性格。微博上某大叔靠星座漫畫就變現過億身家,誰都能扯兩句:摩羯座悶騷、處女座變態。

在某搜索軟體上打脾氣好的關鍵字,發現恨不得所有星座都輪一遍。

尤其當星座描述的語句中含有褒揚的積極意義時,更會讓人們認為所說的就是自己。

「對啊,我就是那麼好啊!轉發一下告訴別人!」

找志趣相投的對象也是星座的重災區。如果喜歡一個人,星座也合適,無疑是錦上添花。

心理學家認為, 「哪個星座和哪個星座特別合得來」之類的結果之所以非常準,其實只是人們特別關注巧合罷了。

比如你是巨蟹女,喜歡一個雙魚男,你會特別留意說「巨蟹和雙魚很合適」的星座分析,其他的「反調」你也不會當回事,腦子裡只會想著我和男神很合適。

比單純星座更高階一點的,就是星盤了。

這是一個星盤博主分析的吳秀波事件一部分,專業詞語多到我感覺上學時候的地理和物理都白學了。

遇到個心儀的對象,如果對方問星盤,你一臉懵逼,多半要沒戲。

沒事的時候問問你媽自己的出生時間,找個在線小軟體填一下就有結果了。

熟讀背誦,你就別管他上面都說的啥,只要記住,背下來了,撩妹就又多了一招。

02

——「輕點一下轉發,也算努力過了」

比星座更簡單已操作的日常迷信法則,就是轉發收穫好運,簡稱——網絡拜佛。

楊超越妹妹靠著人間錦鯉體質一路上位,大多數人口口聲聲說著不相信,也還是抱著僥倖心理轉發:「逢考必過、一夜暴富、變美變瘦、年底脫單……」

我們羨慕著別人歐氣滿滿的人生,幻想著好運的降臨。

最基礎的錦鯉款,恨自己13年沒有開微博發幾條鯉魚,這會都收穫百萬轉發了。

花式動物系列,各種見過、沒見過的動物爭奇鬥豔,上演一出又一出神奇的動物在哪裡。

大V蹭流量系列,放一點高清美圖配合節假日氣氛,點讚蹭蹭蹭。

馬爸爸都逃不過信徒們的手掌心,很想問這筆巨款如何從天而來?

更有甚者靠著「封建迷信還是本土好」,狂吸八萬轉發。這可比真金實銀的有獎轉發划算多了。

突然發現還有這種毫無關聯亂入的……是怎樣?!寫上好運兩個字,屎都是香的?!

不過也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的,轉發收穫好運,也遵守了「羅森塔爾效應」,就是人們受到怎樣的暗示,就容易產生怎樣的結果。

你會不知不覺中受到最近會好運的暗示,不管是工作還是學習都會在潛移默化中更賣力。

但是我還是要負責的潑一盆冷水:如果轉發就有好運的話,還要努力幹啥?

03

——「大師在線翻牌,算命比微商賺錢」

如果說星座和轉發錦鯉是小打小鬧,那麼在線算命看相就是一個江湖。

淘寶上搜索關鍵詞手相,各種大師百花齊放,銷量好不好全靠大師長得像不像。

乍一看以為只要30元,我去諮詢了下客服才發現還要付所謂「功德錢」。

居然還有學生價,看來大師對年輕人的迷信事業也是非常的支持,比成年人少收50塊呢,呵呵。

看到其中一個評價有點感慨,想知道對方怎麼想的,為什麼要花好幾百算?直接問不行嗎?

更與時俱進的,連淘寶店都不需要,隨便一個AI+大數據在線看相連結,往朋友圈一傳,就能月入百萬。

上傳自己的照片,不管長啥樣,假AI都給你評個高分,界面上造成一種人工智慧識別的錯覺,讓你覺得這個確實是通過人工智慧然後結合大數據分析出來的。

再挑選出容易讓人對號入座的信息,比如大鼻子、小眼睛等,說一些模稜兩可的話,讓人覺得:「哎呀有點道理。」緊接著你想要知道更多,就付錢吧。

9.9的價格,裂變了一圈就是天文數字了,這可比微商掙錢多啦。不敢想那麼多類似的軟體,收了多少網名的智商稅?

還有些小青年,覺得看相太老土,他們喜歡沒事看看星盤,有事塔羅佔卜。

一個滿臉玻尿酸的老師,拿美圖秀秀P個封面,就敢開店,銷量還不小。

而評論呢,多半是這樣的。看來大家的感情路真的很不順,求前任複合都需要塔羅牌的指引,一定是小時候百變小櫻看多了。

以上這些算命,之所以讓人覺得準到哭,也是巴納姆效應作祟。

大多數人都會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這種人。

每當「神算子」用一些含糊不清的形容詞,尤其是正面誇獎的詞語來「隨機分配答案」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就會接受這些描述,指不定還會給自己加點戲。

04

——「核桃佛珠盤不夠,佛牌小鬼戴上身」

迷信某種物品能帶來好運的故事也不少,通常這類故事還有些神神叨叨的。

比如佛珠斷了,就預示著要發生些什麼事情,是一個不好的徵兆,但也意味著佛珠已經替佩戴者已經安然的度過了劫難,幫助主人擋了災難!

第一個想出這些賣點的人,你們都是文案鬼才!就不能換一根結實的皮筋麼?!

另類點的也有,什麼就地取材的狗牙、通靈神木——雷擊木(就是被雷劈過的木頭)……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不能做成護身符的,令人大開眼界。

還有些人,中國本土的菩薩和佛祖看不上,偏好泰式迷信。

從前幾年開始,有一種叫做「泰國佛牌」的東西在國內非常流行,這種來源於泰國和東南亞的護身符,被商家冠以「保佑平安,驅邪擋災,轉運招財」等多種功效進行售賣,至於邪門的說法我就不細說了。

一些八卦雜誌也時常會爆出一些明星請陰牌、養小鬼的新聞。

「張栢芝在泰國時,身上還戴佛牌,養鬼仔後,雖然事業一度恢復旺盛,但近年又開始諸事不順,電影部部遭吐槽,人氣和身價一路走低,有人懷疑「鬼仔」失控,開始不聽話。 」

拜託,港媒的文章你也信?!

還有人一本正經的分享經驗,泰國佛牌來中國水土不服,會帶來災禍……

無力吐槽了。這類所謂的巧合每天都在發生,而「巧合」或「偶然的少數」,總是被更多人記憶、傳誦。

泰國佛牌這物品對於泰國人來說,就是我們平常帶的手串,根本起不到招狐仙,養小鬼,降小人的作用。

生活別迷信,更別信邪。

所幸,大多數年輕人迷信的護身符還是挺正常的。

無非就是去日本一定要買某寺廟的御守啊……

根據最近自己運勢戴個水晶的珠子啊……

給花錢找個正當的理由,這事我們做的不少。

星座也好,鬼神也罷,不過是人在現實面前無能為力時自我安慰的麻醉劑罷了,信的人無可厚非,不信的人也多得是。

唯獨一點:我勸你千萬別立flag,有些話千萬不能亂說。

「哎呀好久沒加過班了」

「最近天氣都很好啊」

「這把穩贏!」

別問為什麼,照做就是了。-End-

相關焦點

  • 你轉錦鯉的樣子 跟你媽迷信燒香一模一樣…
    你轉錦鯉的樣子,跟你媽迷信燒香一模一樣…  「最近水逆,才想起來11月的錦鯉還沒轉發。」  30秒前,這條評論出現在錦鯉大王的第一條微博下方,一條錦鯉又被轉走。5年間,這條微博被轉發了近千萬次。  錦鯉不只是一條好看的魚,還是網絡上被追捧的好運圖騰。
  • 你轉錦鯉的樣子,跟你媽迷信燒香一模一樣…
    「最近水逆,才想起來11月的錦鯉還沒轉發。」  30秒前,這條評論出現在錦鯉大王的第一條微博下方,一條錦鯉又被轉走。5年間,這條微博被轉發了近千萬次。  錦鯉不只是一條好看的魚,還是網絡上被追捧的好運圖騰。  資料圖:中新社發 張勇 攝  如果今天你沒轉發錦鯉,那你轉發楊超越了嗎?
  • 網際網路算命時代,花 3000 塊能給微信頭像開光
    結果這個公眾號是被封了,但「科學理性會戰勝封建迷信」的想法似乎還是過於天真了,有人甚至發現談論望京SOHO「風水」的言論,最早還是潘石屹自己提出來的。而像神棍局這樣網際網路風水大師只是冰山一角,在微信、微博和淘寶等平臺上在線佔卜看相的商家扎堆,一些傳統寺廟也與時俱進推出了小程序祈福功能。
  • 網際網路算命時代,微信頭像也能開光
    在線算命、頭像開光、AI 看相,總有一款適合你 繼續說說被封那個自媒體神棍局吧,它的結局並沒有咪蒙那麼慘。神棍局創始人雷洛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稱其實他們早有應對,在被封前一個月就開始轉移粉絲了。 原來在網際網路算命時代,頭像都能開光了。 AI「未卜先知」的能力越來越強,算命看相也有科學根據了? 不管真假,風水命理在中國確實有著悠久的歷史,儘管很多人將其視為迷信,但在不少國人心裡其實還是寧可信其有的,根據中國科協發布的《第三次「中國公眾對未知現象的抽樣調查」報告》,在中國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人「非常相信」或者「有點相信」算命。
  • 網際網路玄學,在線算命
    網際網路時代,萬物皆可聯網實現「網際網路+」,作為傳統文化的算命佔卜也不例外。那麼21世紀了,以往「神神叨叨」的玄學,在計算機技術與AI技術的加持下,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 算命公司上市,千萬元買一條錦鯉,「迷信」也是一門生意
    如果年輕人對這個世界仍然抱有一份不理智的幻想,極度渴望心理安慰,那麼「迷信」依然是年輕人擺脫焦慮的一個出口。01星座比你更了解自己星座是最早的玄學產物,當電視還是主要的信息渠道的時候,就有諸多「將你和你想要在一起人的生日填寫發送到xxxx,就能獲取你倆的緣分指數」的廣告,後來生日變成了星座,緣分指數也變成性格、習慣、喜好等十分詳細的信息。
  • 青年亞文化的「日常迷信」:考前轉楊超越了嗎?
    但這些充滿「前現代趣味」的網絡迷信更像是傳統民間迷信的電子化,其目的是通過欺詐牟利,藉助虛假的宣傳和偽科學知識來誘導受眾。它們很快便遊移到網際網路的主流視野之外,逐漸丟失市場和受眾。「電子化的傳統民間迷信」雖然被網際網路的理性面相遮蔽了,但是廣泛流通於當今網際網路的「日常迷信」卻悄然崛起,以亞文化的形式生產著文化符號和媒介形象,「人品」「佔星」「水逆」「歐氣」「錦鯉」等話術組織和形象符號層出不窮。
  • 網際網路玄學,在線算命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網際網路時代,萬物皆可聯網實現「網際網路+」,作為傳統文化的算命佔卜也不例外。那麼21世紀了,以往「神神叨叨」的玄學,在計算機技術與AI技術的加持下,會有什麼不一樣嗎?
  • 網上算命,遊戲還是迷信?
    而最讓網民們鍾情的還是愛情預測。某網站關於「愛情」主題的連結就有六七個之多,什麼婚姻預測、星座配對、今日吉時、月下老人籤、觀世音靈籤、訂婚吉日等等,據稱很受歡迎。  這些花樣百出的算命方法,在網上人們更樂意稱之「各種在線DIY免費預測人生」。
  • 在線卜卦、AI看相……算命師傅們開啟了「網絡戰場」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算命佔卜這門生意也開啟了網絡戰場,在線卜卦、專欄講解、AI看相……當年街上攔過你的算命師傅,現在可能正在屏幕後指點著你的人生。但是,他們真的很「靈」嗎?你在淘寶上算過命嗎?特別是娛樂新聞的評論區,他們的抵達速度總是遠遠快於大多數的吃瓜群眾:微信朋友圈,也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在線佔卜:「免費看手相,只限女生,很準的喲。」要麼轉發朋友圈獲得兩百個贊,要麼選擇掏錢一對一服務。如果二維碼測試看起來已經習以為常,現在還有更先進的「黑科技」——AI看面相。
  • 在線卜卦、AI看相……當算命師傅開啟"網絡戰場"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算命佔卜這門生意也開啟了網絡戰場,在線卜卦、專欄講解、AI看相……當年街上攔過你的算命師傅,現在可能正在屏幕後指點著你的人生。  但是,他們真的很「靈」嗎?來源:微博截圖  微信朋友圈,也常常有各種各樣的在線佔卜:「免費看手相,只限女生,很準的喲。」要麼轉發朋友圈獲得兩百個贊,要麼選擇掏錢一對一服務。
  • 淨網2019 上傳照片測面相、看運程、「大師私人看相」背後真相!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正文共: 1005 字閱讀時間: 3 分鐘題圖:資料圖但同時,也有不少網友轉發稱,「不要進行掃碼面相測試(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而除了第一次測試免費外,再次進行測試就需要付費9.9元。同一張「照片」測出不同結果不僅如此,再次上傳一張表情包圖片,但卻仍通過審核,經系統分析後生成了一份面相報告,並給這個表情包照片打出了66分的五官評分。
  • 從算生辰八字到轉發錦鯉,怎麼什麼年代都有人迷信?
    他們每天每周每月看看自己的星座運勢,努力「趨吉避兇」;遇到倒黴的事情,就轉發一下楊超越和錦鯉;甚至找對象都得先算一算生辰八字…… 微博上常見的「錦鯉轉運」圖 在這個人類都能進入太空的時代,神仙顯靈的故事早就沒什麼人信了。
  • 玄學遇上網際網路,無孔不入的生意與騙局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安樹網際網路算命,有意思。萬物互聯時代,玄學也開始從街頭巷尾、寺廟古院等秘而不宣的隱秘角落逐漸走向網際網路。 從微博評論區算命測字的圖片廣告,到明星錦鯉人設、雨神人設,再到創投圈看八字定投資,玄學可謂是五花八門、無孔不入。大家測字算命、轉發錦鯉是真的相信玄學嗎?答案並不盡然。
  • 在線卜卦、AI看相……當算命師傅們開啟了「網絡戰場」
    如今,隨著網際網路的發達,算命佔卜這門生意也開啟了網絡戰場,在線卜卦、專欄講解、AI看相……當年街上攔過你的算命師傅,現在可能正在屏幕後指點著你的人生。  但是,他們真的很「靈」嗎?來源:網頁截圖  你在淘寶上算過命嗎?
  • 網際網路大佬也迷信:看風水、改名字不算啥,皈依大師也是有的
    首頁 > 人物 > 關鍵詞 > 劉強東最新資訊 > 正文 網際網路大佬也迷信:看風水、改名字不算啥,皈依大師也是有的
  • 老一輩的迷信與當代年輕人的玄學
    星座算命、錦鯉轉運……自從「轉發錦鯉」風靡於各大社交平臺後,青年群體在面對考試、求職、甚至是戀愛問題時例行的轉發儀式已經成為常規操作。這些總是在吐槽迷信、信仰科學的年青一代,也開始玩起了玄學。這些數據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在中國迷信的群體還是很大的,而且迷信這口鍋也不能只讓老一輩的人來背。
  • 看完錦鯉都不用轉了
    看完錦鯉都不用轉了金錢名望地位,是每一個社會個體用一生的時間去追尋的。要收穫後兩者,金錢是首要的。最近微博上特別流行抽獎,大家都轉發錦鯉楊超越。其實天上掉餡餅確實是存在的,但是首先你得做好迎接這個餡餅的準備。我們今天的塔羅牌環節,就是測一測,接下來的三個月,你的財運怎麼樣?緊張點,仔細看!首先,大家閉眼,默默問自己財運如何?
  • 老一輩的迷信和當代年輕人的玄學
    星座算命、錦鯉轉運……自從「轉發錦鯉」風靡於各大社交平臺後,青年群體在面對考試、求職、甚至是戀愛問題時例行的轉發儀式已經成為常規操作。這些總是在吐槽迷信、信仰科學的年青一代,也開始玩起了玄學。老一輩的迷信爺爺奶奶這一代中大部分的人,尤其是生活在農村的,由於文化程度不高,對科學認知有限,所以可能會比較迷信。
  • 斬斷網絡迷信傳播的黑鏈條
    添加微信掃一掃,百元為你解分曉」……當數位化生活闖入人們的眼帘時,網際網路佔卜也熱鬧了起來。 相比傳統的路邊算命攤,這些網絡佔卜「業務」涉獵更廣,從中國傳統的周易八卦到民間流傳的測名、解夢,甚至還有西方傳來的星座、塔羅。是什麼人在從事網絡佔卜,網友為什麼會相信虛無縹緲的命運,如何從源頭整治網絡迷信?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