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公布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情況

2021-01-10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賴敏報導 6月4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我國夏收夏種進展及氣象服務情況。記者了解到,截至5月31日,南方油菜收穫基本完畢;西南地區麥收結束,湖北冬小麥收穫約8成,安徽收穫過2成;江蘇、河南陸續收穫。貴州水稻移栽過2成;湖北一季稻育秧過7成,栽插過6成,湖北東北部和江漢平原等地夏玉米已播9成。

  中國氣象局從5月21日至6月30日每周二、周五發布《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內容包括目前夏收進展、過去3天天氣對夏收的影響、未來3天夏收天氣展望及農業生產建議,至今已發布《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4期。同時,加強麥收期關鍵性、轉折性、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針對未來10天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湖北等地多晴好天氣,5月29日中國氣象局及時發布重大氣象信息專報「未來十天氣象條件總體利於蘇皖豫魯夏收大面積開展」。

 

  自5月28日起,安徽省蚌埠市固鎮縣100多萬畝冬小麥開鐮收割,為切實做好氣象服務,確保夏糧顆粒歸倉,該縣氣象局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服務。圖為固鎮縣濠城鎮董艾村正在收割的麥田裡,氣象服務人員為農機手分析近期天氣形勢,指導科學搶收。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顧芳佳報導 鮑海鵬攝影 

 

  當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水稻陸續進入抽穗期,是水稻生長的關鍵時期。6月4日,欽州市氣象局農氣人員深入田間對早稻苗情以及病蟲害發生情況進行了實地調查,並提供氣象信息及農事建議。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謝仁忠 李斌喜報導 

 

  5月31日,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安吳鎮嶽家村小麥機收開鐮。涇陽縣氣象局全力做好夏收服務,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把氣象服務專報送到農戶手中,並利用手機簡訊、微信、氣象預警大喇叭、顯示屏、電視臺、氣象信息服務站等服務手段,讓農戶及時了解三夏期間天氣變化情況,搶收晾曬,確保今年小麥豐產豐收。圖為氣象服務小分隊人員向農戶和農機手講解三夏期間天氣情況。中國氣象報通訊員王亞莉報導 

  (責任編輯:蘇傑西)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專題部署春運氣象服務
    1月12日,中國氣象局召開專題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春運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和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要求做好今年春運氣象保障服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平穩有序出行。
  • 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
    「聚焦城市氣象機理和區域數值模式體系兩個核心,保持研究定力長效發展」「承擔國家級科技項目36項、省部級23項」「7項科技成果獲省部級科技獎勵,睿圖6個模式系統完成轉化應用」……憑藉過硬成果,在2020年國家級氣象科研院所評估中,中國氣象局北京城市氣象研究院(以下簡稱「城市院」)各項關鍵指標名列前茅,綜合實力在八家國家級氣象研究機構中排名第一。
  • 中國氣象局2009年7月份新聞發布會
    於新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到場的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陳振林副司長、國家氣候中心肖子牛主任、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工程師李森、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陳麗娟、國家氣候中心高工葉殿秀。
  • 墨跡天氣:以科技驅動氣象服務能力 共促「社會氣象觀測聯盟」的發展
    (原標題:墨跡天氣:以科技驅動氣象服務能力 共促「社會氣象觀測聯盟」的發展)
  • 八桂風雲譜華章-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06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廣西氣象事業發展的意見》,明確加快廣西氣象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201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共同推進廣西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共建廣西氣象防災減災體系。2013年根據中國氣象局的統一部署,全面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各項工作。
  • 矯梅燕會見杭州市副市長王宏 共商提升氣象服務高質量發展能力
    6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副市長王宏一行到中國氣象局調研。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矯梅燕會見王宏一行,圍繞氣象現代化建設、氣象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進行深入交流,並對接2022年杭州亞運會氣象保障等事宜。
  • 中國氣象局2010年12月份新聞發布會
    今天新聞發布會主要有三項內容: 一是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鄭江平介紹一下廣州亞運會氣象保障服務的情況,以及亞殘會氣象保障服務的前期籌備情況; 二是向大家介紹一下11月份的天氣、氣候的主要事件,對12月份有關情況做一個介紹; 三是請鄭江平副司長向大家介紹一下關於2010年開展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的備選情況。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局颱風數值預報模式的發展(1994年至2017年)  1994年,中國氣象局建立了第一代區域颱風模式RMTTP,解析度為0.5°。  2017年5月12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9次屆會認定中國氣象局為世界氣象中心。
  • 塞上江南 氣象增輝
    寧夏氣象服務保障團隊密切關注會場的雲量、風速、溫度等氣象要素,一條條監測實況、逐時預報信息實時傳送給大慶籌委辦。超前的預測預估、精準的監測預報和精細的服務保障,得到了中國氣象局和自治區黨政領導的充分肯定。  六十載砥礪前行,一甲子滄桑巨變。當盛會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在全國人民面前,氣象工作者的守望更具價值。
  • 春運氣象服務將於1月7日啟動 預測全國天氣複雜多變
    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春運氣象服務工作的通知,針對春運期間全國天氣氣候總體形勢進行分析研判,並部署安排氣象保障服務工作。根據預測,今年春運期間全國天氣氣候形勢複雜多變,北方可能出現階段性強降溫、強降雪過程,南方可能出現階段性低溫陰雨天氣過程,京津冀、汾渭平原等地區大氣汙染擴散條件偏差。
  • 氣象部門全力做好服務保障
    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於1月6日啟動四級應急響應,周密部署服務保障工作,抓實抓細各項舉措。從1月4日起,中央氣象臺滾動報送重大氣象信息專報,緊密跟蹤此次天氣過程,做好預報預警和影響分析。5日至6日,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寒潮藍色預警以及海上大風黃色預警。同時,製作發布全國農業氣象影響預報與評估產品,分析寒潮天氣給多地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為各級農業農村部門採取應對措施提供支撐。
  • 官宣:中國氣象局抖音號正式上線!一起來唱「二十四節氣」歌
    今天,中國氣象局抖音號正式上線啦!為什麼選在今天?因為今天是第59個世界氣象日!事實上,在正式上線之前,中國氣象局抖音號已經發了4條短視頻「試水」,抖友們熱情很高,已經有133.2萬個粉絲關注了!這是個大家都願意「記錄美好生活」的時代,以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為己任的氣象部門當然要來刷刷「存在感」!在這個備受大家喜愛的短視頻平臺上,數億用戶都是氣象部門的服務對象。中國氣象局將和全國各級氣象部門一起,利用70個氣象政務抖音號(將來還會有更多)形成的氣象矩陣,無論陰晴冷暖,守在你身邊,把你需要的權威氣象信息做成你喜歡的短視頻,發給你看!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09年天氣氣候及氣象災害特點
    中國氣象局2010年1月份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張琳攝中國氣象局12月31日上午召開2010年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網進行了現場直播。據介紹,今年以來(1月1日至12月30日),我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明顯偏少,氣象災害點多面廣,次生災害比較明顯。糧食主產區乾旱和低溫災害、地震災區暴雨引發次生災害、中東部人口稠密區強對流天氣、華南沿海地區颱風、華北黃淮地區暴雪及大霧影響突出,是今年氣象災害最為顯著的特點。截至目前,我國因氣象災害造成死亡人數為1104人,在近20年中最少。
  • 中國氣象局:今年入汛以來氣候波動大 天氣形勢複雜
    來源標題:中國氣象局:今年入汛以來氣候波動大 天氣形勢複雜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入汛以來,受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我國氣候波動大,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繁。
  • 氣象科技助力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
    2015中國國際航空體育節(以下簡稱航空節)中各種飛行精彩的特技表演,向人們展示了萊蕪的美麗熱情。在航空節氣象服務保障中,氣象科技現代化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多項新技術成果運用其中。  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提高裝備水平、技術手段是做好大型活動氣象保障服務的基礎。
  • 氣象傳真在我國的發展之路
    1949年11月,周總理第一個提出:「靈活通信網的配合是氣象建設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  1965年,我國嘗試研製出第一代117型氣象傳真機。  1974年10月,中國首個無線氣象傳真廣臺成立並開播。  1977年10月,中央氣象局正式向世界氣象組織報告了北京氣象傳真開播情況。
  • 河北:疫情面前靠得住頂得上全力開展氣象服務
    面對突發疫情,河北省氣象局全體職工,在關鍵時刻頂得上、靠得住,全力保證民生氣象服務。  第一時間到崗值守  1月4日,河北省氣象局召開黨組會進行專題部署,黨組書記、局長張晶要求嚴格落實日常防護措施、嚴格出行管理和園區管理,持續做好疫情排查和報告,並指導石家莊市氣象局做好疫情防控和業務服務工作。
  • 脫貧先「減災」、致富先「避害」 為農氣象服務架起致富橋梁
    ―《經濟日報》  記者跟隨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氣象局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吉克拉體走進他所在的洛伍阿木村,貧困戶拉爾爾夫老遠瞧見他,便又習慣地將詢問天氣情況作為談天的開場。2015年9月,時任昭覺縣氣象局副局長的「90後」小夥吉克拉體來到這個幾乎「一無所有」的洛伍阿木村,承擔起361戶人家的熱切期盼。  剛到洛伍阿木村的3個月,吉克拉體徒步穿梭於散居在溝谷或高山中的各個村寨,只為做好一件事――採集村民相關數據並精準識別。通過白天走村入戶,晚上加班加點分析整理資料,他徹底摸清了166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和致貧原因,並因戶制定了脫貧計劃。
  • 中國衛星能監測全球氣象(圖)
    由於被賦予了奧運氣象服務主力衛星的重任,「風雲三號」正引起人們越來越濃厚的興趣。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主任楊軍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風雲三號」的能力並不只是生成一張衛星雲圖那麼簡單,「它最大的特點是能夠把全球的氣候變化都監測到」。
  • 2020年湖北省氣象局新春聯歡會精彩回顧
    歌伴舞《我和我的祖國》 表演單位:湖北省氣象局機關服務中心 舞蹈 《江山》 表演單位:湖北省氣象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