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2009年7月份新聞發布會

2021-01-10 中國網
於新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7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到場的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陳振林副司長、國家氣候中心肖子牛主任、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級高工王秀文、國家氣象中心農業氣象中心工程師李森、國家氣候中心氣候預測室研究員陳麗娟、國家氣候中心高工葉殿秀。同時我們還邀請了一位特別嘉賓——北大青鳥在線教育總經理靳波,稍後他將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大家介紹雷擊的危害。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主要有三個內容:一是北京氣候中心被世界氣象組織正式認定為亞洲區域氣候中心;二是陳振林副司長對6月份重大氣象事件進行回顧並展望未來天氣氣候;三是回顧6月份以來雷電災害情況,並介紹預防措施。

2009-06-30 14:29:40

於新文:

首先向大家通報一下,6月3~12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61次屆會上,北京氣候中心被正式認定為WMO亞洲區域氣候中心,這標誌著國家氣候中心已經具備了為亞洲區域其他國家提供氣候預測和氣候服務的能力,也充分肯定了北京氣候中心多年來在亞洲地區氣候監測、預測和氣候信息應用服務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2009-06-30 14:29:57

於新文:

WMO區域氣候中心的主要功能是為亞洲區域內國家水文和氣象部門提供及時、有效的氣候監測、預測、評估和氣象災害早期預警信息,從而為亞洲所屬各國防災減災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因此,為更好地實現WMO區域氣候中心各項職能,服務於亞洲各國的防災減災工作,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在2003年在國家氣候中心的基礎上成立了北京氣候中心(BCC)。BCC成立後,大力推進國際化建設,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拓展對區域和全球的氣候監測、預測和服務能力。目前BCC已經能夠提供區域和全球月、季、年時間尺度氣候系統監測、預測和影響評估產品,以及年代到世紀時間尺度氣候變化預估產品,還積極組織和協調了一系列區域氣候科研、業務和服務活動。

通過亞洲區域中心的成立,我相信可以進一步發揮我們中國氣象現代化建設的資源能力和效益,造福於亞洲人民。這是我要通報的第一項內容。

2009-06-30 14:30:13

於新文:

下面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陳振林副司長介紹6月份重大氣象事件並對未來天氣氣候進行展望。

2009-06-30 14:38:37

陳振林:

下面我通報一下6月份的氣象事件和未來的展望。首先是6月份的氣候特徵和主要的天氣氣候事件,另外也回顧一下國外的重點天氣氣候事件。還有未來十天的天氣預報,之後對整個六月份農業生產的氣象條件進行分析,對7月份的生產建議和氣象服務給出一些關注點,最後再談一下整個農業夏收的服務情況。

今年6月份我國天氣氣候特點有以下幾個特點,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整體氣候條件偏差,上海等地出現高溫天氣,氣溫創造了歷史最高值,黑龍江降水多,西藏降水少。

2009-06-30 14:38:47

陳振林:

六月份,全國平均氣溫為20.1℃,較常年同期偏高0.7℃。月平均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西北地區大部、華北大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大部及西藏、川西北等地偏高1~2℃,其中西北地區東北部、江漢大部、江淮東部以及湖南北部、河南中部等地偏高2℃以上;東北大部及內蒙古東北部、新疆北部等地偏低1-2℃,其中黑龍江西部等地偏低2~4℃;全國其餘大部分地區接近常年。上海6月區域平均溫度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值,山東、江蘇、浙江為次高值。

2009-06-30 14:39:13

陳振林:

6月全國平均降水量為83.9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9.3毫米。與常年同期相比,江南大部、江淮、華北西部、西北大部及西藏、內蒙古中西部、海南等地降水偏少3~8成,其中,西藏6月區域平均降水量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次少值,寧夏、江西為第三少;東北大部和內蒙古東北部、華北東部等地偏多3成至2倍,其中,黑龍江6月區域平均降水量為195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大值。

總體而言,2009年6月,我國降水過程較多,範圍較廣,但大範圍持續性暴雨天氣較少,大江大河水勢平穩。

2009-06-30 14:41:55

陳振林:

6月份我國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黑龍江、吉林出現低溫陰雨天氣;南方局地發生洪澇災害;22個省(區、市)遭受強對流天氣襲擊;西北地區東北部及山西北部、西藏東部氣象乾旱發展;熱帶風暴「蓮花」、「浪卡」先後登陸福建、廣東;6月下旬高溫席捲我國17省(區、市)。

1.黑龍江、吉林出現低溫陰雨天氣

6月1-28日,東北地區降雨十分頻繁,區域平均降雨日數為16.9天,較常年同期偏多4.6天,其中黑龍江區域平均降雨日達到20天,比常年同期偏多6.9天,為歷史同期最多值。降雨量與常年同期相比,吉林東部偏多3~8成,黑龍江大部偏多5成至2倍。

同時,東北地區大部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其中黑龍江西部。黑龍江區域平均氣溫為16.3℃,為1951年來同期第三低值;吉林平均氣溫為16.4℃,為1975年以來同期第二低值。

頻繁降雨使東北地區及內蒙古東北部前期乾旱得以解除,但長時間低溫陰雨光照不足,給東北地區春玉米、大豆、水稻的生長發育帶來不利影響。

2009-06-30 14:42:20

陳振林:

2.南方局部地區出現洪澇災害

6月份降水過程較多,降水範圍較廣,但是大範圍持續暴雨比較少,總體來說暴雨洪澇災害較輕,但是局部造成一定的損失,特別是前期湖南、湖北、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重慶、四川等省區市局部地區出現了洪澇、山體滑坡等災害,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22省(區、市)遭受強對流天氣襲擊

大家記憶猶新的是6月強對流天氣,22個省遭受強對流襲擊,特別是雷雨風暴。比較嚴重的是6月3日到6日,河南、安徽、江蘇、山西、山東、浙江、湖北先後遭受強對流天氣,影響範圍廣、強度強,災害影響範圍廣。6月16日北京也遭受強對流天氣襲擊,雷聲大作,白晝如夜,在湖南常德市6月17日下午4到5點出現了短時雷雨大風,導致房屋倒塌。

大風監測情況表明,6月3日到6日強對流天氣過程襲擊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地區,有的地方出現了歷史極值,特別是河南永城達到29米/秒,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導致河南、安徽成災,給農業生產造成損失。

2009-06-30 14:42:39

陳振林:

4.西北地區東北部及山西北部、西藏東部氣象乾旱發展

6月以來,西北地區東北部和西藏東部等地降水量只有10~50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8成,加之氣溫持續偏高,土壤水分蒸發快,導致氣象乾旱持續發展。目前,西北地區東北部、山西北部和西藏東部等地仍存在中等程度氣象乾旱。

2009-06-30 14:48:11

陳振林:

5.熱帶風暴"蓮花"、"浪卡"先後登陸福建、廣東

"蓮花"6月21日晚上8點30分在福建省登陸,最大風力9級,蓮花是今年第一個登陸的氣旋,比常年颱風初次登陸時間提早了十天,與去年第一個登陸颱風「浣熊」相比晚了64天。"蓮花"帶來較大的影響,特別是6月21到23日,福建地區出現大暴雨。"蓮花"給雷州、潮州、廈門等地造成較重的損失,但是這些降水也給沿海地區帶來大量的水資源,增加了水庫蓄水量,降低了森林火險。

"浪卡"是6月26日晚上22點50分在廣東惠東縣登陸,最大風速8級,風力強度弱,影響時間短,造成的損失小。

2009-06-30 14:48:46

陳振林:

6.6月下旬高溫席捲我國17省(區、市)

6月23-27日,我國出現入夏以來最大範圍高溫天氣,此次高溫天氣具有影響範圍廣、強度強的特點。高溫範圍涉及17個省(區、市),35℃以上高溫覆蓋面積約350萬平方公裡,40℃以上高溫覆蓋面積約21.5萬平方公裡。其中,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以及新疆東部等地局部最高氣溫達40~43℃,6月25日,河南安陽(43.2 ℃),河北邢臺(42.4℃),山東濰坊(41.4℃)、濟南(41.2℃)、陵縣(41.0℃)等地最高氣溫創6月新高,安陽、邢臺、濰坊等地均打破夏季極端最高氣溫紀錄。

2009-06-30 14:55:15

陳振林:

7.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入汛以來首次區域性大暴雨

6月28日至30日,長江中下遊地區至四川東北部和南部、重慶西部、雲南東部、貴州南部以及華南沿海普降暴雨,其中長江中下遊地區及四川盆地出現降雨量超過100毫米的區域性大暴雨,以湖北鶴峰降雨量最大,達383毫米;區域性大暴雨覆蓋面積約有17.5萬平方公裡。這是長江中下遊地區入汛以來的首次區域性大暴雨。

2009-06-30 14:56:04

陳振林:

國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方面,6月份,寒流、暴雨、高溫、乾旱、冰雹、龍捲風、熱帶氣旋、風暴都不同程度地在世界各地造成影響。

總體來說,今年冬麥區麥收期間天氣較好,小麥收曬進展順利;麥收區大部農田墒情適宜,夏播進展快,出苗整齊,一季稻移栽、返青順利,長勢良好。江南、華南早稻產區大部光溫條件較好,利於早稻孕穗抽穗及灌漿。

但6月份也出現一些不利氣象條件。東北地區中北部持續低溫陰雨天氣,對水稻返青、分櫱及大豆、玉米生長不利,其中水稻受到的影響最大。西北地區東北部、山西北部和西部乾旱持續,不利於春播作物生長,部分地區夏播無法進行。江南、華南部分地區出現了暴雨、洪澇,農業生產受到一定影響。西南地區陰雨天氣較多,日照較少,稻飛蝨等病蟲害偏重,對農作物生長發育不利。

2009-06-30 14:56:14

陳振林:

下面是未來十天天氣預報,在氣溫方面,7月1日到3日,華北、黃淮、陝西等地將出現35到37度的高溫天氣,局部地區可能會達到38度,高溫影響程度比前一段時期弱。華南地區東部、江南地區南部等地也將出現3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

降水方面,我國華北南部、東北地區東部、黃淮、江漢、江淮、江南、華南等地降水量一般有40到70毫米,江淮、江南地區北部、四川盆地等地有80毫米,局部地區可能有200毫米以上,比常年相比高2到4成,局部偏多1倍以上。另外青藏高原雨水較多,對緩和西藏東部氣象乾旱區旱情有利。

2009-06-30 14:56:37

陳振林:

7月,在北方地區要加強農田管理,促進苗情儘快轉化升級,特別是黑龍江、吉林溫度會持續回升,應抓緊時機做好田間管理。西北、華北、黃淮針對棉花、玉米等作物,要做好病蟲害防治等田間管理工作。江南、華南早稻要注意以水調溫,促進灌漿;晚稻加強秧苗管理,防禦高溫灼傷秧苗。

2009-06-30 15:02:50

陳振林:

7月份各地要加強防汛,防禦熱帶風暴和颱風影響,減輕對農業生產造成的危害。我們對7月份的氣象服務要關注這幾方面:乾旱,由於西北地區、東北氣象乾旱有可能持續,要繼續關注。高溫,江南等地氣溫比常年偏高,要做好防暑降溫準備。江南地區溫高雨少,要做好蓄水抗旱工作。

2009-06-30 15:03:00

陳振林:

7月份是暴雨洪澇多發期,需重點防範黃淮、江淮、江漢、西南、東北地區出現的洪澇災害,做好防汛準備。

對強對流天氣也不能掉以輕心,7月份是雷暴、冰雹、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多發季節,尤其要注意防範雷電災害,要及時關注天氣變化的預警,做好防範。

進入7月,熱帶氣旋會更加活躍,熱帶氣旋帶來大風,對於沿海地區和內陸造成嚴重影響,各地要做好防臺的準備工作。

2009-06-30 15:10:58

陳振林:

關於夏收的農業氣象服務情況,也是中國氣象局重點關注的,我們重點加強與農業部門的合作,有針對性地提供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提供服務。

在5月22日到6月26日的夏收關鍵時期,我們發布夏收氣象服務信息,每周一、二、五在《新聞聯播》播報夏收氣象服務內容,還通過廣播、報紙等其他媒體向農民介紹天氣防禦知識。這也是我們今年推出的新的服務產品。通過網絡、媒體,在各位新聞界朋友的幫助下,及時發布有關信息產品,為確保我國夏糧增產提供有力的氣象保障服務。謝謝各位!

2009-06-30 15:11:07

於新文:

感謝陳振林副司長的介紹。我在上個月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今年1~5月我國雷電發生總體情況。2月份以來,全國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地區開始出現較強的閃電活動,閃電活動呈現出頻次多、密度大的特點。全國閃電監測數據統計結果顯示,今年1~5月(截至5月20日)我國共發生閃電677164次,明顯高於去年。6月1日-29日,全國發生雷災839起,造成106人死亡,53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2085.685萬元。

2009-06-30 15:11:17

於新文:

今年1—6月全國共發生雷災事故1897起,傷亡事故132起,99人受傷,132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2938.3萬元。2008年1—6月全國發生雷災事故3739起,傷亡事故249起,122人受傷,231人死亡,直接經濟損失8416.3萬元。今年與去年相比,損失大大降低。2008年比2007年雷電災害事故發生也有所下降。從近幾年的雷電災害情況來看,通過各級政府、氣象部門和廣大防雷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雷電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人數和經濟損失與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說明通過雷電監測預警預報、防雷技術服務、防雷科研和防雷科普宣傳以及防雷社會管理工作等已取得初步成效,為保障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奠定了基礎。

2009-06-30 15:15:23

於新文:

但是從目前雷電監測情況來看,6月份雷電地閃次數與去年相比仍未減弱,甚至有所增強,特別是我國應對美國金融危機,擴大內需開展的十大振興行業建設,基礎設施中大量電子信息技術和設備的投入使用;農村室外作業進入頻繁階段,防雷減災工作仍然不得忽視。雷電災害仍然嚴峻,必須要引起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要繼續採取有效的防範措施,各級氣象部門還要繼續通過依法開展社會服務管理,提高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

2009-06-30 15:21:19

於新文:

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其中幾起事故的簡要情況:6月3日廣東省佛山市,6名工人在臨時搭建的工棚內躲避大雨,被雷電擊中,造成5人身亡、1人受傷。6月13日,北京市懷柔區箭扣長城5名遊客遭受雷擊,造成2人身亡。6月16日和18日,福建省發生兩起雷擊事故,都是村民在野外躲雨或是幹農活,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傷等等。

下面請北大青鳥在線教育的總經理荊波通過他的個人親身經歷介紹一下雷電災害的巨大危害,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2009-06-30 15:21:24

荊波:

謝謝大家,經驗有幾方面,我也是在搞在線教育,通過網絡媒體不斷向大家宣傳科普性知識和防災知識。我自身的經歷,因為住在郊區,也是學習電的,裝電時把第三根線去掉。幾年前出現暴雷,然後房子裡的電一下全沒了,孩子嚇得直哭。

通過與氣象局合作後,也了解了很多新的知識,比如室內電器,水管、淋浴器、冰箱、暖氣管道,有線電話、無線電話等都有可能引發雷擊,所以氣象部門反覆強調,我們要在合理範圍內有效控制一部分意外的發生。在室內,雖然大家住在城裡,感覺打雷閃電與我們關聯度不大,但是雷電就在我們身邊,每個電的接口、每個電器都有可能把雷電引進來。所以一方面在房間裡要注意,在下雨雷電時儘量遠離,手機使用時也要注意。保護好自己也是防止意外災害的發生,也是減少自己財產損失和保護自己財產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2009-06-30 15:21:34

於新文:

謝謝荊波總裁。從歷年來的情況看,學生和農民是遭受雷擊災害最多的人群,我再借這個機會介紹一下防雷知識。每位朋友回去後,一定要對自己的孩子,或者一些朋友宣傳介紹防雷知識,主要有這麼幾個。

2009-06-30 15:21:49

於新文:

防雷知識:

1.哪些建築物和物體易遭受雷擊?

◆ 高聳突出的建築物,如水塔、電視塔、高聳的廣告牌等;

◆ 內部有大量金屬設備的房屋,比如計算機房;

◆ 孤立、突出在曠野的建築物以及自然界中的樹木;

◆ 電視機天線和屋頂上的各種金屬突出物,如旗杆等;

◆ 建築物屋面突出部位和物體,如煙囪、管道、太陽能熱水器,還有屋脊和簷角等。

2.如何自我預估雷電是否來臨?

◆ 仰望天空:當天空中的濃密烏雲(積雨雲)開始堆積變大變黑、發展很快時,就有可能發生雷電。

◆ 估計距離:如果看見閃電後和聽見雷聲之間的時間間隔為5秒鐘,表示雷閃發生在離自己約1.5 千米左右的位置;如果是1秒鐘,也就是一眨眼的時間就會聽見雷聲,說明雷閃位置就在附近300米左右。當遇到雷雨天氣時,可以記住每次聽到雷聲與看見閃電的時間間隔是越來越長,還是越來越短,以此來判斷雷雨是逐漸遠離而去,還是越來越近,從而採取一定的防範措施。

2009-06-30 15:21:58

於新文:

3.室內如何防雷?

◆ 一定要關好門窗。

◆ 要遠離金屬門窗、房屋內牆、有電源插座的地方,儘量在房子的中間,不要站在陽臺上。

◆ 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等。

◆ 在雷雨天氣發生時,不要洗澡,尤其不能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4.室外如何防雷?

◆ 當預報有雷雨天氣時,儘量不要外出。

◆ 遇雷雨天氣時,不要停留在樓頂,迅速進入室內。

◆ 校園體育活動在雷雨天氣時應立即停止。

◆ 切勿在露天泳池遊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

◆ 不宜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 不要使用有金屬尖端的雨傘。

◆ 應迅速躲入有防雷裝置保護的建築物內。

◆ 應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高聳、孤立的物體。

◆ 不宜在鐵柵欄、金屬曬衣繩、架空金屬體以及鐵路軌道附近停留。

◆ 電閃雷鳴時,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應找一處地勢較低的地方蹲下,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暫時躲避一下。

2009-06-30 15:33:11

於新文:

5.旅遊途中如何防雷?

◆ 遊玩活動前應了解目的地的天氣預報。

◆ 旅途中隨時收聽天氣預報,及時採取預防措施。要攜帶非金屬的防雨用具,如塑料雨衣、木柄或塑料柄雨傘。

◆ 在雷雨之前,不要待在山頂,迅速躲入較深的山洞裡面。

◆ 不要在巨石下、懸崖下和山洞口躲避雷雨。

◆ 如果在成片的樹林裡,可以臨時在樹林的中間部位蹲下,但不要在特別高的大樹下,也不要站在樹林邊緣的樹下。

◆ 如果在小艇上,應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應躲到甲板下的艙內,不要接觸任何金屬物品。

◆ 旅途中不要下車,要關好車門車窗,不要靠在車門車窗上。

◆ 將身上金屬物品摘下,放在幾米距離之外。

◆ 避雷時大家不要擠在一起,也不要牽著手靠在一起。

2009-06-30 15:33:25

於新文:

農村防雷知識:

1.室內防雷須知

◆ 一定要關閉好門窗。

◆ 儘量遠離金屬門窗、金屬幕牆、有電源插座的地方,不要站在陽臺上。

◆ 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 管、煤氣管等等。

◆ 房屋如無防雷裝置,在室內最好不要使用任何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有線電話、收音機、洗衣機等,最好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

◆ 雷雨天氣最好不要洗澡,尤其不能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

2.室外防雷須知

◆ 到野外勞作前,要注意收聽、收看天氣預報,看雲識天,判斷是否會出現雷電天氣。

◆ 雷電天氣發生時,應迅速躲入有防雷裝置保護的建(構)築物內,或者較深的山洞裡面。

◆ 應遠離樹木、電線桿、煙囪等高聳、孤立的物體以及輸配電線、架空電話線等。

◆ 頭頂電閃雷鳴時(俗稱「炸雷」),如果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時,應找一塊地勢低的地方,儘量降低重心和減少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可蹲下,雙腳併攏,手放膝上,身向前屈,臨時躲避,千萬不要躺在地上,如能披上雨衣,防雷效果就更好。

2009-06-30 15:34:28

於新文:

◆ 雷電天氣發生時,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也不要牽著手靠在一起。

◆ 在空曠場地不要使用有金屬尖端的雨傘,不要把鐵鍬、鋤頭、釣魚竿等工具扛在肩上。

◆ 如果在遊泳或在小船上,應馬上上岸,即便是在大的船上,也應躲到船艙裡。

◆ 切勿進行水上活動,如捕魚、稻田作業等,儘快離開水面以及其他空 曠場地,尋找有防雷裝置的地方躲避。

◆ 不宜開摩託車、騎自行車趕路,打雷時切忌狂奔。

3.財產防雷須知

◆ 裝於屋頂或屋頂附近的電視室外接收天線和太陽能熱水器,應加裝防雷裝置,以免其引雷擊損房屋。

◆ 家用電器的安裝位置應儘量離外牆或柱子遠些。遇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電視機、洗衣機、微波爐、電扇等電器設備,並拔下電源插頭。特別要注意拔下電視機的電源插頭和天線插頭。

◆ 打雷時不要打電話,並拔下電話插頭,待雷電停止半小時後再接好電話。

◆ 最好在自家入戶主線上加裝空氣開關,當長期外出或預報有雷雨天氣時,關掉電源開關,以防家裡沒有人時家用電器遭受雷擊。

◆ 雷電天氣發生前,牲畜要停止作業,尤其是水上作業,儘快趕迴圈棚。

◆ 牲畜圈棚不要建在大樹、電線桿、煙囪等高聳物體周圍。

◆ 不要將牲畜拴在大樹和電線桿上。

2009-06-30 15:34:49

於新文:

我們目前還處在雷電的多發季節,也提醒各位公眾要保持警惕。一是要注意收聽收看氣象部門的監測和預警信息,第二要採取一些防範的措施,第三還要利用各種機會給大家宣傳一下。我最近見到朋友也把這些知識給他們普及一下,大家覺得挺好,有一個朋友問,像北京前幾天的雷到底怎麼防,我說一要你儘量避免外出,當然這種雷,因為我們處在樓群之間,受到的影響不大,但是防範萬一,也要注意,特別要注意家裡的電器。

總之通過這樣的機會,也通過媒體,把防禦雷電的措施和知識傳播給公眾,希望我們共同做好防災減災和防雷電的科普工作,在這裡也感謝荊波總裁用他親身經歷介紹了自己的經驗。下面進入最後一個環節:記者提問。

2009-06-30 15:34:54

工人日報記者:

剛才介紹了6、7月份的的情況,請問形成北方高溫、南方多雨的原因有沒有有機聯繫?

2009-06-30 15:35:12

陳麗娟:

6月份最明顯的特徵,造成損失比較嚴重的是東北低溫陰雨。大氣環流異常,東北地區低渦持續,造成東北地區低溫陰雨。在6月份,在我國東北地區有明顯冷渦,這樣就會造成東北地區溫度比較偏低,而且冷渦持續時間比較長,5月29日開始,以後階段性出現,這樣長期異常對我們東北地區低溫影響非常大。

高溫的情況實際跟這環流異常也有密切的聯繫。

2009-06-30 15:35:35

陳振林:

6月28日,中國氣象局和省裡進行了會商,認為6月28日長江中下遊開始進入梅雨季節。大家知道,往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這十來天往往長江中下遊地區多雨。5月份華南汛期到6月中旬7月上旬雷雨,到之後的雨帶,是相互關聯的。

2009-06-30 15:38:54

東方早報記者:

6月下旬高溫席捲了我國17個省市,與往年相比,今年高溫天氣是否有所提前?比如上海,6月平均溫度為1951年歷史同期最高值,最高值是多少?較常年同期高出多少?

2009-06-30 15:39:11

陳振林:

高溫不像雨季,長江中下遊地區今年入梅,比常年6月17日要晚一些,但是高溫沒有比常年偏早或偏晚,有時候5月份也會出現高溫,往年也有這種情況,特別是東北地區。5月1日時在黑龍江發生火災,4月底達到30度以上,到6到7月徘徊在30度以下,這種情況是局部性的。

2009-06-30 15:50:40

北京電視臺記者:

我有兩個問題,第一,6月份全國大部分高溫是否屬於極端氣候事件,未來有沒有可能演變為極端氣候事件?第二,對於防汛抗旱的情況氣象部門採取了哪些措施?

2009-06-30 15:50:51

陳振林:

不管是降水還是乾旱,都是分階段性的,突破了平均值可以算極端事件。這次17個省市遭受高溫也算是極端事件,也是公認的,是通過科學方法得出的結論。

2009-06-30 15:51:12

於新文:

中國氣象局為了做好今年汛期服務工作,主要採取這麼幾個措施:一是我們加強了監測和預警,隨時有突發性天氣,要馬上進行預警。第二要做好預報工作。第三,中國氣象局已經全部進入汛期服務狀態,領導高度重視,上下動員,各級都有防範應對氣象災害的應急預案,一旦需要會馬上啟動。

6月份為了防範颱風,中國氣象局啟動兩次三級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各個省氣象局為了應對高溫、乾旱、暴雨、颱風,先後啟動14次應急響應。

同時我們還要做好應急聯動,防範氣象災害是需要政府主導,各部門共同聯合來進行,所以一旦有了災害信息,首先要向公眾發布,同時要向政府部門反映,由政府部門主導來做好防範工作。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後期還要做好災害的預估和總結,進一步提高我們的預報水平。

2009-06-30 15:51:31

新華社記者:

我們感覺到今年氣候好像有點反常,比如颱風登陸比去年晚一個多月,還有長江中下遊入梅時間較晚,高溫強對流天氣席捲大半個省份。今年氣候是否反常?這有沒有定論,對於大氣環流等因素來分析一下這幾種天氣情況,今年防汛形勢是怎麼樣的?

2009-06-30 15:51:41

肖子牛:

氣候平均值是在很長時間裡平均的狀態,完全達到平均值的情況非常少見,當偏離平均值偏離到一定程度我們才能叫氣候異常。

今年,從登陸颱風登陸時間來看,不算偏晚。入梅時間是在6月17日,今年偏晚了差不多十天,這也不是特別異常的情況。從最近來說,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異常事件發生的頻率,根據各國科學家的研究證實,極端事件發生頻率在近年來有所增加,包括異常的情況也比以前有所增加。

2009-06-30 15:51:56

於新文:

各位媒體朋友,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在下面與我們的專家進行交流。

2009-06-30 15:52:32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2010年12月份新聞發布會
    2010年最後一次新聞發布會現在開始。今天新聞發布會主要有三項內容: 一是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鄭江平介紹一下廣州亞運會氣象保障服務的情況,以及亞殘會氣象保障服務的前期籌備情況; 二是向大家介紹一下11月份的天氣、氣候的主要事件,對12月份有關情況做一個介紹; 三是請鄭江平副司長向大家介紹一下關於2010年開展國內外十大天氣、氣候事件的備選情況。
  • 中國氣象局發布2009年天氣氣候及氣象災害特點
    中國氣象局2010年1月份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張琳攝中國氣象局12月31日上午召開2010年1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中國網進行了現場直播。一、2009年天氣氣候特點:全國平均氣溫明顯偏高,平均降水量明顯偏少全國年平均氣溫為9.9℃,較常年偏高1.0℃,為1951年以來第4高值。雲南、西藏的平均氣溫均為1951年以來最高值。全國年平均降水量為573.3毫米,較常年偏少38.7毫米,是1951年以來第4小值,為1987年以來最小值,並且降水時空分布不均。
  • 中國氣象局2016年12月新聞發布會
    主持人 餘勇: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6年12月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他們是: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國家氣象中心氣象服務室服務首席王秀榮國家氣侯中心氣侯服務首席周兵今天新聞發布會的主要內容是11月全國天氣氣侯特徵、國內外主要天氣氣侯事件的回顧及未來十天全國天氣趨勢預報
  • 中國氣象局公布夏收夏種氣象服務情況
    中國氣象報記者賴敏報導 6月4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公布我國夏收夏種進展及氣象服務情況。貴州水稻移栽過2成;湖北一季稻育秧過7成,栽插過6成,湖北東北部和江漢平原等地夏玉米已播9成。  中國氣象局從5月21日至6月30日每周二、周五發布《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內容包括目前夏收進展、過去3天天氣對夏收的影響、未來3天夏收天氣展望及農業生產建議,至今已發布《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4期。
  • 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3日:59場新聞發布會解讀政策
    2019年12月27日-2020年1月3日:59場新聞發布會解讀政策回應關切 2020-01-03 | 來源: 國新發布   原標題:《一周發布盤點》:59場新聞發布會解讀政策 回應關切  2019年12月27日至2020年1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地方(省級)共舉行59
  • 2009年3月份黃曆 2009年3月農曆陽曆表
    導讀:中國是一個非常古老和有著深厚文化積澱的民族,看黃曆擇日是我國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年3月是個特別的月份,有不少人在關注2009年3月份黃曆,以下是萬年曆小編帶來的2009年3月黃曆,包含2009年3月份黃曆禁忌注意事項及2009年3月農曆陽曆表,快點來看看吧。
  • 中國氣象局:今年我國氣溫是1961年以來第二高的年份,氣候澇重於旱!
    3月2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防範氣象災害保障復工復產和春耕備耕工作情況,中國氣象局、農業農村部相關司局負責人回答媒體提問。 記者:李克強總理提出明確要求做好夏糧田間管理,夏糧是全年糧食季生產的第一季,目前夏糧長勢如何?
  • 密林深處有「人家」-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素琴 王晨 薛志華 通訊員 李新泉  7月5日,當「綠鏡頭·發現中國」系列採訪活動團隊成員抵達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大興安嶺林業管理局根河林業局潮查生態功能區的森林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在文昌舉辦
    7月23日,國家航天局在文昌舉辦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新聞發布會,介紹任務相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發布會發布詞全文如下: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媒體朋友們:  下午好!很高興和我的同事們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
  • 八桂風雲譜華章-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06年自治區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廣西氣象事業發展的意見》,明確加快廣西氣象事業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2010年自治區人民政府與中國氣象局籤署《共同推進廣西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合作協議》,共建廣西氣象防災減災體系。2013年根據中國氣象局的統一部署,全面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各項工作。
  • 自考新聞採訪寫作試題_全國2009年1月自考試卷
    全國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新聞採訪寫作試題湖北自考網3月19日整理課程代碼:00654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新聞早8點】| 2020年8月15日
    (廣東衛健委、深圳衛健委)要聞1.7月份國民經濟繼續穩定恢復 國家統計局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8%,增速與6月份持平;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3.5%,較6月份上升1.2個百分點;市場銷售繼續回暖,商品零售月度同比增速由負轉正;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持續收窄,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較快增長;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 2017年6月30日新聞發布會
    2017年6月30日新聞發布會 中國證監會 www.csrc.gov.cn 時間:2017-06-30 來源:證監會
  • ...深圳圓桌會》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舉行 國外高僧:中國是世界佛教中心
    大公網訊 (記者李嬌) 11月25日,《南海佛教深圳圓桌會》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召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弘法寺方丈印順大和尚,柬埔寨佛教法宗派布格裡僧王,尼泊爾比丘協會主席美特裡比丘,蒙古國烏蘭巴託善廟寺乃爾貴·賽不彥方丈出席並答記者問。
  • 魔淼水《中國新民聲》首屆歌唱大賽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
    2018年3月12日10:30,由廣州三眼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六一影業承辦,由「魔淼水」總冠名的首屆《中國新民聲》歌唱大賽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六一集團多功能演播廳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嘉賓有六一集團董事長、演說家、原創音樂人金克成先生,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作者劉長安老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
  • 颱風監測與預報-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從2001年起,中國氣象局開始自主研發GRAPES,並在區域模式上取得成功。經過十幾年發展,GRAPES_Meso中尺度區域模式、GRAPES_TYM區域颱風模式等相繼研發成功;2018年7月,GRAPES全球四維變分同化系統(GRAPES-4DVAR)投入業務化運行。
  • 商務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2020年8月20日)
    【高峰】: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我首先有兩條信息需要向大家主動通報。 【高峰】:一、關於2020年1-7月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有關情況 2020年1-7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4236.5億元人民幣(折合602.8億美元),同比下降2.1%。
  • 歷史上的今天2009年7月5日烏魯木齊市發生騷亂
    歷史上的今天2009年7月5日烏魯木齊市發生騷亂 2013-09-05 13:13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新疆7月27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新疆7月27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 澎湃新聞 2020-07-27 16:04 來源:澎湃新聞
  • 莊國泰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圖/簡歷)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25日電(任佳暉)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日前,中共中央決定:莊國泰同志任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  莊國泰同志簡歷  莊國泰,漢族,1962年4月生,福建泉州人,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理學碩士學位。  1979年7月在成都氣象學院氣象系大氣探測專業學習,1983年7月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