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民歌的張也,因《走進新時代》成名,背後創作者也紅極歌壇!

2021-01-10 多米說娛樂

演唱民歌的張也,因《走進新時代》成名,背後創作者也紅極歌壇!

眾所周知,張也是近年來歌壇升起的一顆新星,儘管她以前就已在歌壇嶄露頭角,但是讓她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卻還是《走進新時代》這首歌。成功並非僥倖,任何一個人在成功的路上都必然付出了無數的辛酸和汗水,張也也不例外,她在《走進新時代》中那深情婉轉的演唱蘊含著她的多少努力和汗水啊。

張也是湖南長沙人,小學畢業後考人了湖南省藝校,學了6年的湖南花鼓戲,為她日後的成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畢業後,她被分配到省花鼓戲劇院,參加了好多折子戲的演出,由她主演的花鼓戲《唐伯虎與沈九娘》還被拍成了戲曲片,可見她的功底很好。1986年,張也參加了湖南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這是她第一次在公開場合演唱民歌,獲得了業餘組第一名,被選進京參加複賽,後來她又考人了音樂學院,正式從事民族聲樂的研究和藝術實踐。

民歌跟戲曲不太一樣,在音樂學院,好多人都從事過專門的聲樂訓練,有的早已是歌星了,而張也的基礎卻相對薄弱,看到自己同別人之間的差距,她心急如焚,連睡覺都想著練聲,別人練一個小時,她就練兩個小時,三個小時,經過她堅持不懈的努力,加上在著名民族聲樂教育家金鐵林老師的具體指導訓練下,她的演唱水平提高很快。

張也在歌壇上一步一個腳印,認真而又樸實,當她名聲初起的時候,經常有人來請她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出、錄音活動,演一場收人會很可觀,可她都謝絕了,好多同行朋友都不理解她為什麼要這樣「折磨」自己,其實張也心裡很清楚,不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不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就不能當好一個真正的歌唱演員,在當前我國的聲樂舞臺上,不少演唱者隨「風」而動,什麼流行就唱什麼,結果是一首歌大家都來唱,張也就不願意這樣,她說過,我學的是民族唱法,演唱時必須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民族音樂是一個巨大的藝術資源,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掘,我們要在這方面多做一些努力才行。

張也為了藝術上的追求放棄了自己的許多愛好,這個漂亮的姑娘甚至連精心打扮一下自己的時間都沒有,而且她的愛好很廣泛,喜歡打羽毛球、逛商店,也喜歡做飯做菜、編織小飾物等,可是自成名之後,演出加學習,她就再也沒時間幹這些了。張也的《走進新時代》之所以能夠風靡全國跟她的勤奮努力是一點也分不開的。

在中國共產 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期間,由青年女歌唱家張也演唱的《走進新時代》成為了這一時期的主題音樂,在會議期間由中央電視臺反覆滾動播出,這首歌曲也隨之成為中央電視臺多次大型文藝晚會的主旋律,由數不清的歌唱家用多種組合形式演唱,《走進新時代》時傳遍大江南北, 把中國人民帶人了新的世紀。

背後創作這首歌的軍旅作曲家印青一時之間也紅極歌壇, 蜚聲軍營內外。其實,他並不是一個一夜成名的新星,在創作《走進新時代》之前,他已經走過了18年的業餘創作的道路。在他上中學的時候,酷愛音樂的他就拉得一手好琴,悠揚動聽,得到老師同學的刮目相看,1969年,他上山下鄉來到江蘇省生產建設兵團,在鹽鹼地頭、煤油燈下,經常傳來他那歡快的琴聲。

1971年7月,在浙江黃海灘涂,剛滿18歲的新兵印青,白天他和戰友們一起修築海堤,晚上衝完了涼水澡,戰友們進人夢鄉後,他卻在低矮的帳篷裡,借著微亮的煤油燈火,聚精會神地讀著音樂大師們的傳記,心裏面充滿了對大師們的仰慕和激情。年輕的印青用小提琴的一根弦,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姬弦,符號表示為G,它是小提琴上最粗的那根弦,輕輕一撥,即可發出渾厚的音色,充滿了豐富的情感和無盡的魅力,印青稱之為「男性的美」,在晚風吹拂的煤油燈下,印青開始了他的業餘音樂創作,綠色的音符,表達出他心中陣陣波瀾壯闊的青春的創作衝動,這個世界都因他的樂聲而變得美麗起來。

在火熱的部隊生活中,印青做過3年排長,當過七年大兵,任過團、師和浙江省軍區三級機關文化幹事,他體驗過西子湖畔的錦繡風光,經歷過東海前哨的熱風冷雨,多彩的軍旅生涯和豐厚的江南文化,塑造了他剛柔相濟的風格,從小就在軍營裡長大的印青,號角聲常常在耳邊吹響和迴蕩,因此,即使在他功成名就之後,他最喜歡聽的頭銜還是「軍旅作曲家」,他為此感到自豪和光榮,在自己的作品中他常常喜歡使用軍鼓、號角等,以抒發他軍營生活的愛戀和寄託。

80年代初,印青以《當兵的歷史》為代表,在軍營樂壇上嶄露頭角,他用戰土喜愛的曲調,唱出了戰士們的心聲,當在南京舉辦的全軍業餘文藝會演上,臺上唱響《當兵的歷史》這首歌的時候,全國戰鬥英雄,南京軍區副司令員張明同志被歌聲所打動,情不自禁地站起來向舞臺立正敬禮,這事一時在軍營樂壇傳為佳話。這也是印青音樂創作中精彩的一幕,他至今仍記憶猶新。1984年,印青作為浙江省軍區戰士業餘演出隊隊長,率隊進京,為中央領導和軍委首長匯報演出,被總政治部授予「優秀演出隊」的錦旗。1988年11月,印青告別了美麗的西子湖,來到前線歌舞團編導室任創作員,不久,便被提拔為編導室副主任,從此進入了一個嶄新的創作領域。

前線歌舞團是在軍內外享有盛譽的軍隊文藝團體,擁有沈亞鹹、龍飛、朱南溪、任紅舉、陶思耀、賀東久、向彤等大批著名的詞曲大家,創作演出過《淮海戰役組歌》、《中國中國鮮紅的太陽永不落》、《太湖美》等一大批優秀的作品。前線歌舞團多年來形成的「時代特色,軍旅風情、江南底蘊、精品意識」的藝術風格給印青以極大的薰陶和滋潤,使他在藝術創作上更上一層樓,在前線歌舞團的10多年中,印青一直堅持走有民族特色的音樂創作之路,他的音樂才華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終於寫出了《走進新時代》這樣廣為傳唱的傳世名曲。

最後,小編想說的,依然是關於我們的張也。從戲曲開始,小學畢業後就進入藝校的她,一學就是整整六年的花鼓戲。畢業後又被直接分配到花鼓戲劇院,參加很多演出。轉機出現在1986年,報名參加歌手電視大賽的張也,拿到了業餘組的第一名。再加上後來張也考上了音樂學院,自此也開始和民歌結下了不解之緣。歌壇上的張也,心中一直都有一把衡量標準的尺子。不願隨波逐流,而是犧牲掉很多時間來紮根完成民族唱法所必備的濃厚鄉土氣息。也正是因為一首《走進新時代》,一下子唱紅了張也,也讓創作這首歌的軍旅作曲家印青一時之間紅極樂壇。其實歌壇上,一首歌的完成,單靠歌手的演唱是不行的,一首歌的出名廣為傳唱,也是需要演唱者和背後的創作者付出巨大的心血,而張也和印青,就很好的詮釋了一首歌所要歷經的日日夜夜。

相關焦點

  • 主旋律歌曲《走進新時代》散記:中國改革承前啟後的頌歌
    這時,深圳創作的《走進新時代》被推薦給央視。央視覺得這首歌的內容很好,但旋律還不夠優美,難以傳唱。央視就點將被稱為「中國舒伯特」的曲作者印青,為《走進新時代》重新譜曲。 印青出生於藝術之家,父母均在部隊文工團工作。青年時期一直在部隊歷練,是黨和部隊培養起來的一位成熟的音樂藝術家。
  • 歌曲《走進新時代》背後的故事
    《走進新時代》是張也演唱的歌曲,由蔣開儒作詞,印青作曲,歌曲發行於1997年4月1日,收錄於專輯《走進新時代》。1999年,《走進新時代》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 1996年,詞作者蔣開儒受深圳羅湖區邀請寫香港回歸組歌。
  • ...一股鄉愁、一種傳承——西北傳統民歌二人臺在創新中走進新時代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韓亞嶔)9月1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一首歌、一股鄉愁、一種傳承——西北傳統民歌二人臺在創新中走進新時代》的報導。黃河在分隔晉陝蒙的河床裡彎彎曲曲,畫出了一個名叫河曲的小縣城。河的對面,左側是陝西的府谷、神木和榆林縣,右側是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大草原。難怪人們說,在這裡「雄雞一鳴驚三省」。
  • 一對對鴛鴦水上漂丨柳強強演唱·陝北民歌第525期
    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一對對鴛鴦水上漂丨柳強強演唱04:04來自陝北民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柳強強 | 歌手一對對那個鴛鴦水上漂人家那個都說是咱們倆個好你要是有那心思咱就慢慢交你沒有那心思就呀嘛就拉倒你說那個拉倒就拉倒世上那個好人有那多少誰要是有那良心咱就一輩輩的好
  • 代茜《向南的窗子》EP發布 新民歌是「心民歌」
    而龐龍雖然在人們的印象中,是一位流行歌手,但一者他所演唱的歌曲,都可以算作新民歌,是民歌的一種延續;再者,作為瀋陽音樂學院的高材生,系統的演唱技巧訓練,也讓龐龍的歌聲能夠在接地氣的同時,更能夠升華音樂中那種更高層次的藝術美。於是,這兩位既有山野靈性和地氣,又有著科班素養的歌手,就這麼走到了一起。他們面朝南窗,看盡世間繁花,直至紅花盛開。
  • 左權民歌匯圓滿落幕,蝶當久榮獲「2019民歌王」稱號
    在一首首熱鬧的歌聲中,左權民歌匯·2019年國際民歌賽正式落下帷幕。當晚的比賽共分為兩輪進行,第一輪,七強選手依次演唱了一首代表家鄉的民歌,由現場九位評委打分,根據得分,排名前三的Olga、胡楊之聲組合和蝶當久成功晉級第二輪。而第?輪難度升級,三位選?根據第?輪比賽的排名順序,依次選擇指定曲目中的一首,與現場交響樂團合作,完成了演唱。最後通過現場百?
  • 歌曲欣賞:《鴻雁》令人嘆為觀止的蒙古族民歌,唱的讓人滴血心痛
    《鴻雁》是一首淵遠流傳的內蒙古烏拉特民歌,曾作為熱播劇《東歸英雄傳》的主題曲,由著名音樂人呂燕衛先生填詞並製作。歌曲首唱呼斯楞:當我們聽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繹下的《鴻雁》,不禁產生共鳴,他的歌聲裡有你的鄉愁,有你的成長,於是家鄉就成了每個人心底最柔軟最美好的回憶。同時,這也是一個寄情於草原的男人自語。
  • 中國民歌合唱音樂會,愛樂合唱團,強烈推薦欣賞!
    中國音樂學院青年愛樂合唱團充滿著青春活力,擁有開放的國際文化氛圍,和諧悅耳且迷人的聲音以及其對音樂的執著,他們將不斷進取,以自己更加優秀的演唱為中國合唱的發展,為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做出自己的貢獻。▼演唱從2分50秒處開始節目單:1、無伴奏合唱 青海民歌《半個月亮爬上來》2、無伴奏合唱 東蒙民歌《牧歌》3、無伴奏合唱 陝西民歌《趕牲靈》4、無伴奏合唱 山東民歌《沂蒙山歌》5、女聲合唱 山西民歌《燈碗碗開花在窗臺》6、女聲合唱 雲南民歌《小河淌水》7、混聲合唱
  • 主持人:所以我們管這臺音樂會叫做民歌音樂盛宴,所以喜歡民歌的...
    主持人:所以我們管這臺音樂會叫做民歌音樂盛宴,所以喜歡民歌的朋友今天也是非常非常有耳福了,我們一同走進的就是桃花盛開三十年,2014蔣大為師生音樂會,這真的是一個各民族的這個歌手,或者是叫做歌唱家們,藝術家 2014-06-15 19:53  來源:中國廣播網我要評論
  • 伊能靜為林志玲「嗲」聲辯護 惋惜臺灣校園民歌的消亡
    閻維文表示,現在真正走心的作品少了,希望詞曲作者能創作出更多用心的作品。伊能靜不禁感慨,80年代臺灣校園民歌盛行,湧現出了一批經典的作品,然而現在卻已經消亡。[NextPage] 但隨著時間流逝,這種配著簡單曲調輕聲傾訴的校園民歌,卻已經走向了消亡。這也讓小伊媽媽心生感傷。閻維文也表示,現在真正走心的作品少了,希望詞曲作者能創作出更多用心的作品。[NextPage]
  •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背後的美麗故事
    「優秀的音樂不只是一首歌,每首歌的背後都有它的故事。它的魅力永遠不會在記憶中褪色。每個人都會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敘述著跌宕起伏的屬於他自己的人生傳奇。」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草原,走入歷史的深處,去尋覓這「三絕」歌曲背後那些美麗而動人的故事……為什麼能寫出如此優秀的歌詞?
  • 孝兒鎮《十二月花名歌》榮獲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三等獎
    孝兒鎮《十二月花名歌》榮獲珙縣傳統山歌民歌比賽三等獎 來源:四川新聞網 更新時間:2017-06-23 12:09
  • 張也的流蘇耳環火了,與旗袍搭配相得益彰,已成為春晚的文化符號
    或許連張也自己也不會想到,一直站在春晚舞臺上的她,會因為自己戴的流蘇耳環登上熱搜,作為中國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張也已經24年參加央視春晚,每一年春晚的亮相,旗袍搭配流蘇耳環已經成為了張也的標配,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已然成為了春晚的一種文化符號!
  • 譚晶《賽裡木湖的月光》歌曲靈感源於新疆民歌《阿瓦爾古麗》
    前方爆料稱,本期節目,譚晶將演唱一首特殊的歌,這也是《歌手》播出五季以來出現的第一首原創作品。  據悉,譚晶全程參與這首原創作品的創作,並為歌曲命名。她融合世界音樂元素,將新疆民間音樂遺珠演繹出國際風範。節目現場譚晶還首秀撩人舞技,將全場氛圍推向高潮。
  • 田七作詞 何苗演唱茶文化主題歌曲《茶心菩提》全國首發
    武夷山大王峰長相甜美,音域寬廣,出道以來多以時尚新民歌音樂作品為主打,被媒體和歌迷推崇為「新民歌達人」。這也是繼《一眼千年》之後,導演田七與何苗合作的第二首歌曲,據悉,歌曲《茶心菩提》MV還將在福建武夷山、政和等地取景拍攝,敬請期待。
  • 一曲戲腔《遊山戀》驚豔全網的背後……探訪衡水饒陽民樂發展之路
    日前,衡水饒陽一名小學生戲腔演唱的《遊山戀》通過網絡火遍大江南北,並被各大媒體轉載,網絡點擊量不到一天時間突破一億。視頻中的演唱者——11歲的農村男孩劉澤舉也成為網友眼中的小「網紅」。視頻火爆幕後還有哪些故事?記者走進衡水市饒陽縣,帶您一起了解這曲《遊山戀》背後的故事,探訪饒陽民樂產業發展之路。
  • 民歌手麥穗將辦演唱會 專業指標挑戰演唱高難度
    8年之前在CCTV第十屆青年歌手大賽專業組比賽中,麥穗一舉獲得金獎,曾被視為民歌界的希望之星。但是,麥穗卻在事業前景一片大好時離開歌壇。就此次演唱會她表示她經過一年多慎重考慮之後決定的。  這臺「歌劇魅音」演唱會主打「致敬民族歌劇,傳承華語經典」,這裡的「歌劇魅音」是以「民族歌劇」為主題,並非一般認識上的西洋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