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合大江晚報在內的全國36家媒體,在全國範圍內啟動「最美家鄉人」評選。本年度評選以「最美百姓事,最濃家鄉情」為主題,尋找「家鄉守護者」,評選的關鍵詞為「守護」。到11月11日為止,經過近半年的徵集,本報陸續推出16名「最美家鄉人」候選人的事跡,日前,廣大市民讀者通過撥打本報新聞熱線3838110,以及在本報官方微信公眾號相關連結頁面上投票兩種方式,為心中的2020蕪湖十大「最美家鄉人」點讚投票。截止11月18日18:00,點讚投票結束。本報依據評委投票以及網友點讚數量按照權重8:2進行統計排名,最終選出「十強」(名單具體如下),授予2020年蕪湖十大「最美家鄉人」稱號,他們每人將獲得正能量獎金2000元。
接下來,本報將繼續根據評委投票以及網友點讚(權重8:2),選出、推薦2人(組)參與全國評選。最終當選全國十大「最美家鄉人」,每人將獲得獎金10000元。
投票方式:撥打大江晚報新聞熱線3838110;登錄「今日蕪湖」相關投票頁面。
投票時間:11月25日-11月29日。
2020年蕪湖十大「最美家鄉人」
1、 「護漁人」團隊
心中有責任,願為家鄉守護,他們從捕魚人變成「護漁人」。今年7月底,蕪湖市首批13名曾經的專業漁民成為「護漁人」,分布在瀂港、白茆、清水、天門山一帶,每天去水面巡查,通過專業經驗查獲了大量隱蔽的捕撈漁具。
2、宋玉梅一家三代
南山村位於南陵縣何灣鎮南山腳下。村民宋玉梅家祖祖輩輩都住在這個村子裡。沒有人知道,宋家的祖墳墓地裡安葬著一位英勇犧牲的新四軍女戰士,墓碑上的名字叫張潔亞。從宋玉梅的爺爺開始,到宋玉梅的父母,再到宋玉梅本人,一家三代人守護著這座烈士墓,到2020年,持續時間長達整整80年。三代人的守護,終於讓烈士的親人得以墓前祭奠,讓烈士的英魂得到慰藉,也讓這段被埋沒的歷史得以公開。
3、楊康
「雖是小事,做多了也能溫暖一座城」。9月4日上午10點多,楊康換上輔警制服,準備去王家巷路口上崗執勤指揮交通。經過長江路與銀湖路路口,楊康停車等紅燈時,發現一位手拄拐杖的老人獨自在斑馬線前顫顫巍巍地想要過馬路。「老人的樣子有八九十歲了,他看上去並沒有關注紅綠燈。」楊康趕忙下車,一邊將老人攙扶著送過馬路,一邊叮囑其注意安全,在幫助老人安全通過斑馬線後,楊康快步跑回車上,將自己的車輛駛離。
4、盛鐵軍
「盛鐵軍同志: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您於2020年6月9日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您的這一人道善舉使患者重獲了新生。特頒此證。」36歲的盛鐵軍是蕪湖市第1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也是2020年的首例。
5、肖宗明
今年7月,受長江上遊來水和持續強降雨疊加影響,長江蕪湖段水位連續升高,鳩江區全線防汛壓力劇增。汛情就是命令,面對洪水的侵襲,有一支「城管藍」隊伍在該區江北防汛中行動迅速,始終活躍在最前線,而一位啞了嗓子衝在前搶著幹活的漢子便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他叫肖宗明,46歲的他身材不魁梧,卻特別能吃苦,尤其能戰鬥。
6、陶定來
今年78歲的陶定來是蕪湖市鳩江區四褐山街道四山小學退休教師。雖然離開三尺講臺快二十年了,他卻退而不休,熱心社區公益,憑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他在社區志願擔任小區孩子們的補習老師,並成立愛育少年志願服務隊,無償給孩子們補習功課、教授書法。不僅如此,親切的陶爺爺還堅持網吧巡邏志願服務,為未成年人成長環境撐起一片晴空,幾十年如一日,累計參加志願服務活動時數達5000餘小時,用實際行動詮釋志願服務精神。
7、姚斌
男子開車涉水被困駕駛室,危急時刻,交警「公主抱」將其救出。今年7月17日,蕪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汽緯一路,輔警姚斌冒雨涉入齊腰深的積水中,將駕車拋錨被困的男司機營救上岸,現場一幕驚心又感人。
8、許健
公交師傅夜遇紙箱「火情」,二話不說停車兩度滅火。33歲的許健是蕪湖12路車駕駛員,今年8月3日晚事發時他正在開末班車。車行至黃山中路二院北門時,遠遠看見好大的煙。於是,許健放慢車速,滑至右道,發現著火的是一個老大爺拉的一捆捆紙箱。他馬上靠邊停車,拉好手剎,取下車前頭的乾粉滅火器,跑到車旁噴灑滅火。滅火器的容量有限,許師傅一瓶用完後,又回公交車後部取了另一瓶,將兩處火勢徹底撲滅。
9、劉友紅
1971年出生的劉友紅,在外事業幹得不錯的他應村裡邀請回到家鄉,2018年8月任南陵縣弋江鎮四連村黨總支書記。他與村兩委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展荷花蓮子產業,改善人居環境,促進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讓村民真正享受黨的政策溫暖,提升幸福感。
10、唐成發
「不好意思,師傅我忘戴口罩了。」「沒事,投幣箱旁邊有免費口罩,你拿個趕緊戴上。」這是車牌為07187的蕪湖18路公交車上經常出現的一幕。疫情至今,司機唐成發自費購買了3200多個口罩,放在公交車上免費送給「忘性大」的乘客,給他人解憂救急,這讓很多乘客覺得很暖心。
記者 胡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