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數學啟蒙,你只需要撲克牌和A4紙!

2020-11-29 騰訊網

早上好啊~我周末這兩天去了一趟浙江出差,來回機場都人山人海,讓我也開始按捺不住想去計劃國慶假期的出遊,你們也有開始做準備嗎?

今天繼續聊聊數學。之前我們好好地和大家聊了數學啟蒙這件事,從理念到方法,還分享了相關的繪本和練習冊:

留言區和群內討論相當熱烈,我也收到挺多朋友私信問我:除了教材和繪本之外,還有沒有簡單有趣,隨手就能玩的啟蒙遊戲呢?

必須有!

跟大家分享一個八卦,我家倆孩子迷上撲克牌好多年了,現在在家裡,有空就一起組隊玩撲克,別看兩個孩子年紀小,玩起來可非常認真。▼

其實還有很多好玩的玩法可以開拓,我今天繼續跟@餅乾一起,給大家分享在家玩數學的小妙招,一副撲克牌,幾張A4紙,就可以完成沉浸式數學啟蒙,一起來看看吧!

文 | 餅乾

1

在家玩數學,要啟蒙什麼?

說起數學啟蒙,大家第一反應的大概就是「數數、做加減法」,其實這種「算術」能力正隨著計算器的應用,越來越不重要。真正決定一個人數學能力高低的,是數學思維

啟蒙階段,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思維能力呢?我查閱了國家教育部的權威資料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年版),其中對數學認知的給出了3個學習目標:

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 感知和理解數、量和數量關係

3. 感知形狀和空間的關係

三條目標從方法上都強調了兒童要在感知中體驗和學習,這也是我特別喜歡在生活中啟蒙的重要原因,孩子只有多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通過沉浸式體驗,才能更好地建立抽象概念

而內容方面則側重於」數和形「,具體來說就是我們也之前提到的以下4中基本數學能力:

· 抽象思維:建立數感,用符號表達世界

·空間想像:2D和3D圖形,空間感知力

· 邏輯推理:推導、思考因果、判斷觀點

· 解決問題:多角度思考,自主解決問題

總體而言,建立數感是數學啟蒙的第一步,而空間想像力、閱讀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是數學啟蒙的第二步,也是進階所需的能力。

那我們的撲克牌和A4紙遊戲,就圍繞著數和形來對這些能力做展開,從2歲寶寶的啟蒙到學齡娃的進階都有,準備好道具,一起玩起來~

2

玩轉數學--撲克牌篇

撲克絕對是數學啟蒙的「王牌教具」,最關鍵是老少鹹宜,誰都能玩!還能培養孩子各種數感、運算、邏輯思維、記憶力和觀察力

數量對應

認識數字

1-2歲

認識數字,是最常見的數感練習。不僅要會認,更重要的是知道數和量的關係撲克牌上花色就很方便。

初級玩法:說出一個數字,讓孩子在一堆撲克牌中找出來。▼

進階玩法:整副撲克牌打散,說出一個數字,看最快多久可以找全4張一樣的數字。

一一對應

2-3歲

一一對應也是學習數量關係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們可以結合撲克牌和實物來練習。

玩法:擺出數字撲克牌,數字是幾,就讓孩子擺出對應的串珠。▼

分類與比較

分類

1-3歲

分類是很重要的邏輯思維能力,學會分類是進一步挖掘不同數據之間關係的基礎。用撲克牌玩分類很簡單。

基本玩法:把一堆牌放在一起,按照不同的元素(花色、顏色、數字、牌型)分類:▼

進階玩法:準備4組牌,讓孩子迅速找出不一樣的牌,說出為什麼▼。

這個遊戲能很好的加強認知能力,我尤其喜歡鼓勵孩子說出「為什麼這麼分」,自己當小老師講出來,她就理解得透透的,也更知道類似的問題上,怎麼「舉一反三」了。

比較

2-4歲

數量的比較涉及到數數、分類和比較,是一種相對來說綜合一點的遊戲。

玩法和孩子輪流拿牌,每人出一張牌,比較大小,贏的人通吃。牌面相同,加比一輪。最終牌多的一方獲勝。▼

還可以效仿摩比思維,做個「大嘴巴」,哪邊多大嘴巴就朝向哪邊,讓孩子初步感知大於號、小於號的運用,是不是很有意思?

遊戲結束,可以讓孩子數一數誰的戰利品多,誰獲勝。▼

排序與運算

數字找鄰居

數之間的順序關係是數感學習中我們常常忽略的地方,比如4往後1個數是5,往前3個數是1,實際上這就是最初的加減法概念。▼

我們也可以通過撲克牌,掌握這方面的內容。

玩法

1. 挑出所有的數字牌,A充當1使用

2. 輪流拿牌,一人出牌,對方出跟這個數字相鄰的牌(例如孩子出5,我就要出4和6,有幾張出幾張,沒有就跳過)

3. 輪流先出牌,對方找相鄰的牌

4.手中的牌先出完的人贏▼

湊10

3-5歲

湊10是數學運算的基礎, 10是加法有無進位的分界線,小朋友對於10相加組合的熟悉程度直接決定了有進位之後的加法學習的速度及準確度。

玩法

1. A充當1使用,從A到10,每個數字牌抽兩張

2. 輪流拿牌,一個人出牌,另一個人對牌,對牌要保證這兩張牌,加起來是10

3. 如果牌對上了,那麼獲得下一輪先出牌的機會,如果手上沒有牌可以對了,那麼繼續由上一個人先出牌

4. 誰手上牌先出完誰就獲勝

計算中,我們可以繼續使用法寶--數軸幫孩子理解,這樣看起來更直觀:比如10-2就是數軸上的10減掉前面兩格還剩八格。2+1也就是數軸上的兩格加上一格。有了數軸,即使是負數的計算都不難▼。

當然如果小朋友只熟悉5以內加減法,則挑出所有5以內的撲克牌,兩張牌加起來是5,一樣可以玩這個遊戲,其中用Q表示0。

如果孩子覺得上述玩法太簡單,那麼可以挑戰下面兩個複雜玩法。

進階遊戲一

4歲+

目的:學習規則、數感和數學運算、邏輯推理、問題解決策略

準備:根據孩子數學水平保留的撲克牌。基礎玩法可以僅保留A(代表1), 2, 3, 4, 5。進階玩法可以保留除了大小王之外的所有牌,用J Q K來代表 11 12 13。

玩法:洗牌後扣上牌,輪流拿牌。設定目標數,比大小,最先跟目標數最接近的人是贏家,比目標數大撐壞出局。

可以選擇保留現有結果不再拿牌。如果決定不再拿牌,後面不能再改變主意。

接下來以目標數為6試玩遊戲,你會發現在遊戲中引導孩子,能學到的可不少。

第1次拿牌,媽媽:2;小朋友:3

·誰的數比較大?-- 比大小

·媽媽怎麼贏?寶寶怎麼贏?--減法運算

第2次拿牌,媽媽:3;小朋友:A(1)

·一共拿了幾?還要多少能贏?-- 加減法運算

第3次拿牌,媽媽:2;小朋友?

·媽媽贏了嗎? 小朋友還要不要拿牌? --加減法運算、策略

這個遊戲考驗孩子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策略(撐壞出局還是放棄拿牌機會),也考察孩子目標數(6)的各種拆分,大家可以在家和孩子試試看,會有多少種玩法,對孩子的數學能力有很大幫助哦~

進階遊戲二

4歲+

目的:培養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問題解決的策略

準備:撲克牌挑出從A到10共40張數字牌,色子2個。

玩法

1, 兩人參與遊戲,將數字牌洗牌後全部攤開

2, 一方擲色子(比如一個是2,一個是3,兩個點數之和是5),則從牌中挑出5,可以是5,或是相加為5的兩張牌,但必須橫向或縱向挨在一起。不管是哪種方案,只能拿一次,然後輪到另一個人選牌▼

3. 兩人輪流挑出能湊成5的牌,直到沒法再湊成5,就換成另一方扔色子,確定色子點數之和,作為下一輪選牌湊成的數字。

4. 直至整副撲克牌基本用完,無法繼續遊戲時結束,手中牌數多者勝。

這個遊戲通過撲克牌的多樣化視覺刺激和靈活多變的組合方式,可以深化孩子的思維層次

撲克牌遊戲小貼士

1. 玩遊戲時,可以根據孩子能力調整難度,比如一開始是玩1-5(A充當1使用),再加入6-10,然後可以把J、Q、K也加入。

2. 寓教於樂,不要太較真輸贏和孩子是否「學會」,可以適當「放水」。

上面我們討論了數學啟蒙中的「數」,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形」。

3

玩轉數學--A4紙篇

早期數學史上,人們認為數學就只與數字有關,到歐幾裡得把幾何發揚光大以後,人們發現,數學其實也是關於圖形的啊。

很多數學家都說過:Mathematics is the science of patterns.(pattern這個詞既可以表示圖案也可以表示規律、模式),我覺得這是對數學準確而且有意思的解釋。

既然數學是一門關於圖形和規律的科學,那就從圖形和規律說起吧。

你能不用圓規,就利用手邊物品畫一個完美的圓形嗎?

歐幾裡得《幾何原本》定義:圓是在同一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

用等邊三角形劃出一片漂亮的雪花:

科赫雪花,也叫科赫曲線。

是不是覺得關於圖形和規律的數學也很有趣?

下面我們想來探討一下普通A4紙如何來幫助孩子感知形狀和空間的關係。

平面形狀

2歲+

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沿對角對摺一次,打開出現了兩個三角形。▼

如果再折一次呢?折兩次、三次、四次的結果呢?讓孩子先試著猜猜看。

猜完打開進行驗證,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

出現三角形的個數分別為2、4、8、16,如果繼續折,下面會是多少個三角形呢?

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等比數列,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簡簡單單的摺紙裡面蘊含著有趣的數學規律!

折完的紙別急著扔哦,用剪刀沿著摺痕剪一剪,就能得到很多小三角形。

最好用不同顏色的紙做,得到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相同的三角形。▼

用兩種顏色的三角形各兩個,能拼出多少個不一樣的正方形(花色排列不同的算不同的正方形)?▼

你會發現,能拼出兩種不同大小的正方形,每種都能拼出6個花色排列不一樣的正方形。

還可以舉一反三,拼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難度可以根據孩子情況進行調整, 這是非常好的培養孩子觀察、分析、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遊戲方法,如果孩子喜歡可以多做練習。 ▼

:長方形

:平行四邊形

:梯形

用上面的三角形,帶著孩子發揮想像力,創造出有趣好玩的圖形吧!▼

開始的時候,如果孩子沒有思路,咱們可以先帶著他們拼一個有趣的圖形,之後再讓他們自由發揮就好。

空間認知

3歲+

空間和幾何思維是重要的數學能力,是數理能力的基礎

腦科學研究已經發現,大腦對數量的表徵和對空間的表徵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在大腦區域上有很大的重疊。所以提高孩子的空間和幾何思維,本身就能有效提升數學能力。

摺紙,不僅可以認識圖形,還可以幫助孩子把圖形從2D轉換成3D,折出正方體、三角錐等就能對點、面、角度熟悉不少。

還可以在彩色卡紙上列印出素材並剪下來,玩玩看能把這些平面形狀變成什麼樣的立體形狀?相信一定很有趣~▼

相關焦點

  • 幼兒數學啟蒙思路及方法
    我曾寫過一篇「數學啟蒙的標準路線」,將我們數學啟蒙的路線做了梳理和闡述。不過很多家長在面對繁雜的數學概念時,不知道該從何抓起,不知該如何有計劃,有步驟的推進數學啟蒙的進度?也不清楚應該用什麼方法對症啟蒙?就上述這些問題,今天就詳細的聊一聊幼兒數學啟蒙路線以及方法,讓數學啟蒙不再是霧裡看花,水中撈月。一,幼兒數學啟蒙需要學什麼?
  • 2-3歲幼兒數學啟蒙怎麼做?分享我和小寶學數字的過程
    我覺得三歲的兒子能夠地無意識地記住6位數的密碼,與我們平時進行的數學啟蒙有一定的關係。對孩子的早期學習和智力開發,以前我的觀點就是「盡情地玩」,不要教授孩子知識。所以,女兒三歲上幼兒園時還不會數數,以至於讓老師對我有所埋怨。老師的埋怨還好說,主要是女兒上初中後數學成績開始下降,她自己也表示不喜歡數學。我覺得可能是因為我從來沒對她進行過數學方面的啟蒙有關。
  • 加減法啟蒙系列|實戰篇一(10以內加法)
    上一篇「加減法啟蒙系列之前期準備」中,我根據我們的啟蒙經歷,結合「幼兒數學核心概念」的相關理論指導,梳理了在給孩子加減法啟蒙前需要具備的能力。也有家長分享了自己不一樣的啟蒙思路,我認為只要最終的效果是理想的,那過程都是可以相互借鑑的。對於數學,我秉承「先理解,再拓展,最後總結」的原則。
  • 兩張A4紙就能折出精美小盒子,既是禮物包裝盒,又是家居收納盒
    雙11過去一周了,你買的各種東西應該也都陸續到貨了吧?如果你買了一些精緻的小禮品,想要送給朋友。是不是發現少一個漂亮的包裝盒呢?今天可可打算教大家做一款簡單又精緻的小小禮物包裝盒。一個漂亮的紅色圓形小盒子,這樣的小盒子非常適合放一些精緻的小禮品,關鍵是這個小盒子的做法非常的簡單,只要家裡有a4卡紙就能做到。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這款小盒子的具體做法。
  • 小學生課堂上玩撲克牌學數學
    這位小學數學老師上課先給學生撲克牌看看24點算術遊戲,你會計算這些題嗎?昨日上午9時,北部新區童心小學四年級1班教室裡,一堂數學課正在進行。不過,孩子們沒有端正坐好聽老師講課,卻三三兩兩玩起了撲克牌,你一張我一張出得很歡快,不時還傳來「我的牌最多,我贏了」的歡呼聲。
  • 斯坦福教授:真正的數學啟蒙不只是加減乘除
    數學啟蒙不只是教孩子數數那麼簡單:很多家長認為給孩子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認數,每天帶孩子去記憶數字,1,2,3對孩子來說,就是一個抽象的存在,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孩子只會死記硬背,長久下去不利於孩子學習。
  • 只會教寶寶從1數到10?幾個小方法,在生活中也能做好數學啟蒙
    「蛋媽,寶寶的數學啟蒙要怎麼做呀?」 「我家寶貝2歲多就可以數到100了……」 「能不能分享幾個學數學的遊戲啊?」 我在後臺經常會收到寶媽的留言,問我關於數學啟蒙的事。所謂啟蒙,主要是培養興趣,激發寶寶的好奇心,就像建房子一樣,打好地基最重要。
  • 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會數123,而是掌握撲克牌的正確玩法
    ,現在再給你一顆糖,這個糖放到哪個瓶子裡,這個水喝起來會更甜呢? 看起來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生活常識題,但需要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而3~6歲就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如何告別填鴨式123數學,開始真正的思維訓練呢? 這不,小葉子媽媽在家和寶寶一起玩撲克牌就玩出了思維訓練的新高度,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下面小康君就請小葉子媽媽給我們講講,如何利用撲克牌為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 寶寶學數字數學啟蒙
    寶學數字是寶寶學數學的基礎,對於寶寶來說,數字是一種比較抽象的知識。而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教寶寶學數字並不難,難的是要讓寶寶把數字和數量的關係弄清楚。 寶寶學數字為此進行了針對性的內容大更新,將兩者的教學完美融入遊戲中,讓數字和數量的認知不再枯燥!
  • 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這直接讓小楊的孩子培養了良好的興趣,別人都在排斥數學的時候,小楊的孩子卻學的不亦樂乎。其實孩子的學習有道理可循,還在逼孩子從1數到100的方式不可取,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什麼是「幼兒的數學啟蒙」?「啟蒙」二字家長經常聽,但是對於它的理解和應用,很少有家長仔細的研究,總是一邊掛在嘴上,一邊又隨便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找不到正確的方法。
  • 6歲前數學基礎打得好成績不會差,數學啟蒙別踩坑,這樣玩就行了
    都說小學三年級是數學成績的分水嶺,一點也不假。一二年級的時候,數學不難學,考的都是記憶力。只要不是調皮搗蛋的孩子,乖乖地背書,基本能拿滿分。但是到了三年級就不一樣了,對數學思維的要求提高了,有簡單的邏輯推理、運算等題型,需要孩子去分析,才能做題。茗茗小朋友的這種情況,在學校裡非常常見,說到底,就是數學思維跟不上。
  • 在數獨遊戲中學好數學
    最近經常有家長問,怎麼才能讓孩子學好數學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如先來看看數學是什麼?數學是關於邏輯的藝術,想讓孩子學好數學,就需要加強孩子邏輯推理方面的訓練。而玩數獨,就是訓練邏輯推理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方式。
  • 豌豆思維:3-10歲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時時期
    說到早教,豌豆思維發現大部分家長都會優先想到語言類的啟蒙教育,常常忽略了數學思維方面的教育。給孩子做數學思維啟蒙並不是為了可以讓孩子將來可以成為數學家,而是通過數學的學習可以開發孩子左右腦的全能。例如通過左腦的教育訓練數學邏輯、分析歸納能力,通過右腦的教育訓練來分析圖形、形狀、大小、遠近、重量等。
  • 學好幼兒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然而,停留在這些表面上對於良好的啟蒙教育是沒有用的。我們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抓住三次。我的朋友小楊的兒子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快速數學,這就是所謂的心算。一開始,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們掰手指。後來得知這樣不利於孩子學習,就放棄了這種教學方法。但是,小楊非常仔細地發現,無論孩子如何學習數學,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會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一定的調整,舉一反三,不受固定公式的束縛。
  • 從1數到100就學會數學了?錯!真正的數學啟蒙應該這樣做
    而讓家裡人大跌眼鏡的是,明明小區裡和小侄兒同歲的孩子,小時候並不能流利地數數,現在數學卻學得非常棒。後來在一次聚會上,有人問那個孩子,為什麼你們家的娃小時候數數並不是很流暢,卻把數學學得這麼好?總結一下孩子學數學的啟蒙教育,有以下四點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 指導術|「從1數到100」,你還這樣教孩子數學麼?
    因此,遊戲是向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最有力的方法。結合遊戲進行數學教育可以使兒童擺脫枯燥抽象的數學概念,在歡樂輕鬆的氣氛中參與、體驗、感受和學習初步的數學知識。在孩子生活中的其它各種遊戲活動中也涉及大量有關數量、空間、時間、形狀等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從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一些物品入手講講怎麼給孩子做數學啟蒙,有些物品還是廢物再利用。
  • 牢記4個啟蒙技巧,學齡前流利算數不是夢
    以上問題不是個例,數學啟蒙並不是簡單的1+1=2這麼簡單粗暴,數學思維對孩子未來的幫助才更大,今天柳柳為各位父母分享4個數學啟蒙的小技巧,只要稍加堅持,學齡前流利算數不是夢,還能為孩子初高中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據研究表明:4-6歲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黃金年齡段,建議父母抓住孩子3-6歲這個黃金年齡段對娃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撲克牌背後的故事:工程學、設計和歷史
    編者按:Object Lesson 是講述平凡、普通物品背後的信息和故事的一個作品系列,本文便是其中的一篇。你可能知道紙牌可用作賭博或者佔卜,但你對紙牌的起源和花色設計、文化印記了解又有多少?本文作者 Adrienne Bernhard 帶你了解紙牌更多的故事。全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知道撲克牌,也都有和撲克牌打過交道,幾乎每個地方都宣稱撲克牌是自己的發明成果。
  • 用撲克牌學文化歷史,學木藝當「小魯班」,學校特色益智課百花齊放
    用廢紙板放飛想像力,在撲克牌裡學習傳統文化,操起墨斗、電鑽當起「小木匠」……如今的中小學課堂上,早已不再是語文、數學一統天下的單調局面,而是各個學科合奏共鳴、百花齊放——各種獨具特色的課程既益智又好玩兒,為每個孩子的成長提供了個性化的發展土壤。
  • 撲克牌的大王和小王分別代表什麼? 關於撲克牌你了解多少
    撲克牌的大王和小王分別代表什麼? 關於撲克牌你了解多少時間:2020-07-28 09:3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撲克牌的大王和小王分別代表什麼? 關於撲克牌你了解多少 撲克牌是根據曆法原則製成的,其中大小王分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