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6位天罡星中,沒遮攔穆弘名氣不大,故事極少,直如透明人一般,以至於很多讀者都忽略了他。但就是這樣的一位「透明人」,在梁山排名卻很高。穆弘上應天究星,排名24,比燕青、阮氏三兄弟以及李俊等人都高。
作為梁山「透明人」,沒遮攔穆弘排名為何能力壓李俊、三阮和燕青等人,高居第24位呢?是宋江的安排,還是水滸成書之前就已經如此?對此,我們可以從原著內容和水滸成書過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從原著內容來看
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排名,按書中而言,就是天降石碣,石碣上帶著好漢們的、綽號和姓名。
很多讀者認為,天上不會落下石頭,石頭上也不可能會平白無故出現好漢的姓名,所謂的「石碣排名」,只是宋江(或者宋江、吳用和公孫勝)的設計而已。宋江之所以這麼做,不過是為了平衡派系,方便管理好漢。
新水滸吳用形象
若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天上當然不可能降下刻著排名的石頭。但是,讀者們別忘了,《水滸傳》是幾百年前的作品,是一部小說,作者(有爭議,通常認為是施耐庵和羅貫中)也是生活在距今六七百年前的人物,他們生活的時代,敬畏鬼神,人們也信奉鬼神。
說白了,當時背景下,作者不是(也不可能)用科學態度去寫現實小說。所以,別從科學和現實角度去分析水滸等古典小說。非要如此,明清小說很多都有問題。
明清時期的小說,縱然是說歷史與現實,也不乏神魔靈怪。像《三國演義》中的張角、于吉、左慈統統會法術,關羽甚至顯靈,附體呂蒙報仇;《說嶽全傳》中;嶽飛是大鵬鳥轉世,和金兀朮前世就有仇怨;《紅樓夢》中,開篇即說過賈寶玉和林黛玉前世是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另外,水滸從開篇「洪太尉誤放妖魔」到七十一回大聚義這部分內容,作者多次說過「天星下凡」「天罡星合當聚義」「罡煞」等。這些話,也是為後來的好漢排名天定做伏筆。至於九天玄女授天書,說宋江是星主,更是再明顯不過。
新水滸洪太尉形象
總之,從水滸的世界觀來看,排名天定,並非宋江所為。
如果用上帝視角來看,是作者給這些好漢定下了排名。這個排名不是隨意而為,有一定的邏輯,比如按照武藝高低、對梁山貢獻等。若從這個邏輯來看,穆弘排名高也很合理,因為無論哪方面,穆弘都不差。
1.穆弘的武藝
穆弘的戰績不多,這是他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但戰績少不等於武藝弱,事實上穆弘的本領並不差,這從祝家莊之戰能看出來。
宋江三打祝家莊時,穆弘與祝虎交手,兩人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祝虎的武藝,可以參考其哥哥祝龍。因為祝龍曾與林衝連鬥三十回合,打成平手;又與秦明鬥十餘合,露出敗相。另外,作者在詩中也說過「祝龍出陣真難敵,祝虎交鋒莫可當」。如此可知,穆弘或許不如五虎將林衝和秦明,但本領也不弱。
李逵大鬧壽張縣時,盧俊義帶人去尋,當時也是穆弘拖走了李逵。
李逵大笑。出門來,正撞著穆弘。穆弘叫道:「眾人憂得你苦,你卻在這裡瘋!快上山去!」那裡他,拖著便走。李逵只得離了壽張縣,梁山泊來。
李逵蠻橫暴躁,力氣又大,穆弘能直接拖走李逵,且李逵無法反抗,也說明穆弘力量過人。盧俊義深知這一點,所以之前穆弘提出去找李逵時,盧俊義說了一聲「最好」。當然,這也是因為兩人同寨,互相熟悉的緣故。
新水滸李逵形象
徵方臘時,潤州之戰值得一提。當時魯智深等人殺了陳氏一家,吳用遂通過糧船玩了一出計謀。在有三阮、張橫等水軍頭領的情況下,吳用讓穆弘與李俊假扮陳益和陳泰,指揮戰船和水軍,最終智賺呂師囊。這一戰,更是說明穆弘具有水上作戰及指揮能力。
再看看穆弘的贊詩。
面似銀盆身似玉,頭圓眼細眉。威風凜凜逼人寒。靈官離鬥府,佑聖下天關。武藝高強心膽大,陣前不肯空還。攻城野戰奪旗幡。穆弘真壯士,人號沒遮攔。
不但模樣俊俏,氣質不凡,而且武藝高強。他的綽號,意思就是「上陣沒人能攔的住他」,否則不可能斬將奪旗。如此動人心魄的贊詩,其實只有武松、孫立等寥寥數人的贊詩能與之相比。這也說明,在作者心目中,穆弘不俗。
新水滸穆弘形象
騎戰能鬥祝龍和呼延灼,還曾步戰盧俊義,又具有水戰能力,所以穆弘算得上步戰、馬戰和水戰三棲全能人才。這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實在難得。
2.穆弘的魅力
穆弘本是揭陽三霸之一,他與穆春獨霸揭陽鎮。在揭陽鎮,穆弘勢力極大,連當地都頭等官府人員都要受他支配。另外,穆弘還定下霸王規矩:凡是到揭陽鎮謀生的人,必須先去穆家莊參拜。薛永未參拜,所以他賣藝時,當地老百姓都不敢打賞他。宋江不明就裡,打賞五兩銀子,差點小命不保。
儘管這不是什麼光彩事,但卻能反應穆弘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後來,穆弘不但全力幫助宋江復仇,還拋棄家業,帶著父親、弟弟、大批莊客以及全部家當上了梁山。那個時候,梁山正在快速發展,人多糧少,祝家莊之戰前,吳用還說過梁山需要錢糧。穆弘的所作所為,可以說為梁山提供了錢糧援助。
能幹脆利落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大的魄力。
如果從排名前,好漢們對梁山的貢獻來看,會怎麼樣呢?八驃騎中,花榮救過宋江,徐寧大破連環馬,朱仝救過晁蓋和宋江,史進雖然在芒碭山之戰中為梁山出了力,結果還是慘敗,但他也算「帶資進組」,畢竟少華山也有數百嘍囉和錢財。除了這四人外,楊志、索超、張清根本沒法和穆弘相提並論。
新水滸索超形象
從這一點來看,讓穆弘排在這幾人之後,多少有點委屈。
綜合來看,穆弘本領不差,能力全面,又能放棄一切隨宋江上山,且正好在梁山困難的時候提供了大筆錢財,極具魅力和魄力。這樣的人,作者給他排名24(這個排名,在36天罡星中算中下),難道很過分嗎?答案顯而易見。
其實,大排名之前,原著中穆弘就多次與劉唐、史進、李逵、李俊、花榮、林衝等人並列,這也是對他排名的暗示。
二、從水滸成書來看
之前的文章中,個人多次說過,水滸不是一人一時的作品。從成書過程來看,最早《宋史》等史料中的宋江起義,《大宋宣和遺事》以及元明時期的水滸雜劇,都曾作為水滸的藍本。
歷史文獻中,並沒有提到宋江等人排名,只是說宋江等三十六人比較驍勇,橫行河朔一帶。到了南宋及元代時,宋江的故事不斷被演繹、傳說,於是李嵩開始為之寫文,後來南宋畫家龔開還因此寫了《宋江三十六人贊》(以下簡稱《贊》)。
1.穆弘的讚詞
《贊》中,排名第三十一的是沒遮攔穆橫,其讚詞是「出沒太行,茫無畔岸。雖沒遮攔,難離火伴。」這裡的穆橫,就是水滸中的穆弘。
到了南宋末年,宋江等人的故事不斷豐富,還因此留下了一份底稿,即《大宋宣和遺事》(簡稱《遺事》)。《遺事》中,穆橫與李進義(盧俊義)、楊志、關勝等十二人,同為押運花石綱的指使(官名),他們還結為兄弟,「誓有災厄,各相救援」。
後來宋江上梁山,九天玄女授書,天書上就有三十六位天罡院猛將及排名。其中,穆橫排名第二十五,綽號依舊是沒遮攔。
根據今人的研究,水滸成書於明朝嘉靖年間,甚至更晚。也就是說,早在水滸成書之前,穆弘就已經屬於三十六天罡星之一了,且排名不低。
明代陳洪綬的《水滸葉子戲》中,穆弘的讚詞「斬木折竿,白晝入市,終不令仲孺得獨死」足以說明這一點。
斬木折竿和白晝入市,是說穆弘的勇猛;「終不令仲孺得獨死」是用典。灌夫字仲孺,以勇猛聞名。後來在丞相田婚宴上,灌夫出言不遜,落得個大不敬的死罪,其好友竇嬰全力搭救,甚至不惜偽造詔書,結果不但沒救成,自己也因此獲死罪。救灌夫之前,夫人勸誡過竇嬰,竇嬰說了一句「且終不令仲孺獨死,嬰獨生」。簡單來說,這個典故至少說明了穆弘義氣深重。
陳洪綬(1598年—1652年)生活的年代,正是水滸成書的年代。從他對穆弘的讚詞可知,在當時,穆弘的事跡應該更豐富。
故而,馬幼垣先生在《三論穆弘》中也說,早期水滸故事中,穆弘不應該是有名無實的空白人物。
2.穆弘的事跡
可是,為什麼穆弘事跡如此少,給人以「透明人」的感覺呢?這就不得不說水滸的版本。
水滸從話本發展而來,因為作者傳播者多,範圍廣,既有口口相傳(所以會出現前後不一致甚至以訛傳訛的情況),也有說書人根據聽眾的喜好而不斷增刪內容,這就造成了水滸版本不同,人物故事也不盡相同的結果。比如,從回目上來看,水滸有100回本,120回本,115回本和124回本等。
今天通行本的水滸,其實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侯會、聶紺弩、馬幼垣等名家通過人物贊詩等方面考證,認為前十三回是後來添加,而招安部分(容與堂本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最接近水滸古本的原貌。
這這部分中,穆弘事跡雖然不如李逵和燕青,卻比之前之后豐富。
新水滸燕青李逵形象
比如,宋江去東京準備招安事宜,隨行的八人中就有穆弘;後來李逵撕扯詔書,對著招安人員手執兵器,罵下關去的五人中,也有穆弘;去壽張縣找李逵的也是穆弘;在東京喝醉酒,說著「浩氣沖天貫鬥牛,英雄事業未曾酬。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的也是穆弘和史進。
一葉可以知秋。由此可知,古本水滸中穆弘表現更多,只是在水滸演變過程中,因為人物增多等原因,穆弘很多事跡被刪除,這才導致他顯得「透明」。也可能因為水滸不斷演變,各種版本中穆弘故事都不一樣,作者在定書時,只能擇優而取,所以穆弘的搭檔人物才多變,時而史進,時而劉唐,時而穆春,時而他人。
總之,在古本水滸中,穆弘故事遠比今天的通行本豐富,只是在演變過程中,被作者大刀闊斧刪掉,但作者又沒有相應地調整穆弘的職位,補充其事跡,故而讀者才會覺得穆弘「事不配位」。
總之,無論是從原著內容還是成書過程來看,穆弘都配得上第二十四位的排名。
參考資料:《水滸全傳》《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三論穆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