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梁山「透明人」,沒遮攔穆弘排名為何那麼高?

2021-01-09 自說文史

在36位天罡星中,沒遮攔穆弘名氣不大,故事極少,直如透明人一般,以至於很多讀者都忽略了他。但就是這樣的一位「透明人」,在梁山排名卻很高。穆弘上應天究星,排名24,比燕青、阮氏三兄弟以及李俊等人都高。

作為梁山「透明人」,沒遮攔穆弘排名為何能力壓李俊、三阮和燕青等人,高居第24位呢?是宋江的安排,還是水滸成書之前就已經如此?對此,我們可以從原著內容和水滸成書過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從原著內容來看

梁山一百單八將的排名,按書中而言,就是天降石碣,石碣上帶著好漢們的、綽號和姓名。

很多讀者認為,天上不會落下石頭,石頭上也不可能會平白無故出現好漢的姓名,所謂的「石碣排名」,只是宋江(或者宋江、吳用和公孫勝)的設計而已。宋江之所以這麼做,不過是為了平衡派系,方便管理好漢。

新水滸吳用形象

若用科學的眼光來看,天上當然不可能降下刻著排名的石頭。但是,讀者們別忘了,《水滸傳》是幾百年前的作品,是一部小說,作者(有爭議,通常認為是施耐庵和羅貫中)也是生活在距今六七百年前的人物,他們生活的時代,敬畏鬼神,人們也信奉鬼神。

說白了,當時背景下,作者不是(也不可能)用科學態度去寫現實小說。所以,別從科學和現實角度去分析水滸等古典小說。非要如此,明清小說很多都有問題。

明清時期的小說,縱然是說歷史與現實,也不乏神魔靈怪。像《三國演義》中的張角、于吉、左慈統統會法術,關羽甚至顯靈,附體呂蒙報仇;《說嶽全傳》中;嶽飛是大鵬鳥轉世,和金兀朮前世就有仇怨;《紅樓夢》中,開篇即說過賈寶玉和林黛玉前世是神瑛侍者和絳珠仙草。諸如此類,比比皆是。

另外,水滸從開篇「洪太尉誤放妖魔」到七十一回大聚義這部分內容,作者多次說過「天星下凡」「天罡星合當聚義」「罡煞」等。這些話,也是為後來的好漢排名天定做伏筆。至於九天玄女授天書,說宋江是星主,更是再明顯不過。

新水滸洪太尉形象

總之,從水滸的世界觀來看,排名天定,並非宋江所為。

如果用上帝視角來看,是作者給這些好漢定下了排名。這個排名不是隨意而為,有一定的邏輯,比如按照武藝高低、對梁山貢獻等。若從這個邏輯來看,穆弘排名高也很合理,因為無論哪方面,穆弘都不差。

1.穆弘的武藝

穆弘的戰績不多,這是他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但戰績少不等於武藝弱,事實上穆弘的本領並不差,這從祝家莊之戰能看出來。

宋江三打祝家莊時,穆弘與祝虎交手,兩人大戰三十餘合不分勝負。祝虎的武藝,可以參考其哥哥祝龍。因為祝龍曾與林衝連鬥三十回合,打成平手;又與秦明鬥十餘合,露出敗相。另外,作者在詩中也說過「祝龍出陣真難敵,祝虎交鋒莫可當」。如此可知,穆弘或許不如五虎將林衝和秦明,但本領也不弱。

李逵大鬧壽張縣時,盧俊義帶人去尋,當時也是穆弘拖走了李逵。

李逵大笑。出門來,正撞著穆弘。穆弘叫道:「眾人憂得你苦,你卻在這裡瘋!快上山去!」那裡他,拖著便走。李逵只得離了壽張縣,梁山泊來。

李逵蠻橫暴躁,力氣又大,穆弘能直接拖走李逵,且李逵無法反抗,也說明穆弘力量過人。盧俊義深知這一點,所以之前穆弘提出去找李逵時,盧俊義說了一聲「最好」。當然,這也是因為兩人同寨,互相熟悉的緣故。

新水滸李逵形象

徵方臘時,潤州之戰值得一提。當時魯智深等人殺了陳氏一家,吳用遂通過糧船玩了一出計謀。在有三阮、張橫等水軍頭領的情況下,吳用讓穆弘與李俊假扮陳益和陳泰,指揮戰船和水軍,最終智賺呂師囊。這一戰,更是說明穆弘具有水上作戰及指揮能力。

再看看穆弘的贊詩。

面似銀盆身似玉,頭圓眼細眉。威風凜凜逼人寒。靈官離鬥府,佑聖下天關。武藝高強心膽大,陣前不肯空還。攻城野戰奪旗幡。穆弘真壯士,人號沒遮攔。

不但模樣俊俏,氣質不凡,而且武藝高強。他的綽號,意思就是「上陣沒人能攔的住他」,否則不可能斬將奪旗。如此動人心魄的贊詩,其實只有武松、孫立等寥寥數人的贊詩能與之相比。這也說明,在作者心目中,穆弘不俗。

新水滸穆弘形象

騎戰能鬥祝龍和呼延灼,還曾步戰盧俊義,又具有水戰能力,所以穆弘算得上步戰、馬戰和水戰三棲全能人才。這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實在難得。

2.穆弘的魅力

穆弘本是揭陽三霸之一,他與穆春獨霸揭陽鎮。在揭陽鎮,穆弘勢力極大,連當地都頭等官府人員都要受他支配。另外,穆弘還定下霸王規矩:凡是到揭陽鎮謀生的人,必須先去穆家莊參拜。薛永未參拜,所以他賣藝時,當地老百姓都不敢打賞他。宋江不明就裡,打賞五兩銀子,差點小命不保。

儘管這不是什麼光彩事,但卻能反應穆弘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

後來,穆弘不但全力幫助宋江復仇,還拋棄家業,帶著父親、弟弟、大批莊客以及全部家當上了梁山。那個時候,梁山正在快速發展,人多糧少,祝家莊之戰前,吳用還說過梁山需要錢糧。穆弘的所作所為,可以說為梁山提供了錢糧援助。

能幹脆利落做到這一點,需要很大的魄力。

如果從排名前,好漢們對梁山的貢獻來看,會怎麼樣呢?八驃騎中,花榮救過宋江,徐寧大破連環馬,朱仝救過晁蓋和宋江,史進雖然在芒碭山之戰中為梁山出了力,結果還是慘敗,但他也算「帶資進組」,畢竟少華山也有數百嘍囉和錢財。除了這四人外,楊志、索超、張清根本沒法和穆弘相提並論。

新水滸索超形象

從這一點來看,讓穆弘排在這幾人之後,多少有點委屈。

綜合來看,穆弘本領不差,能力全面,又能放棄一切隨宋江上山,且正好在梁山困難的時候提供了大筆錢財,極具魅力和魄力。這樣的人,作者給他排名24(這個排名,在36天罡星中算中下),難道很過分嗎?答案顯而易見。

其實,大排名之前,原著中穆弘就多次與劉唐、史進、李逵、李俊、花榮、林衝等人並列,這也是對他排名的暗示。

二、從水滸成書來看

之前的文章中,個人多次說過,水滸不是一人一時的作品。從成書過程來看,最早《宋史》等史料中的宋江起義,《大宋宣和遺事》以及元明時期的水滸雜劇,都曾作為水滸的藍本。

歷史文獻中,並沒有提到宋江等人排名,只是說宋江等三十六人比較驍勇,橫行河朔一帶。到了南宋及元代時,宋江的故事不斷被演繹、傳說,於是李嵩開始為之寫文,後來南宋畫家龔開還因此寫了《宋江三十六人贊》(以下簡稱《贊》)。

1.穆弘的讚詞

《贊》中,排名第三十一的是沒遮攔穆橫,其讚詞是「出沒太行,茫無畔岸。雖沒遮攔,難離火伴。」這裡的穆橫,就是水滸中的穆弘。

到了南宋末年,宋江等人的故事不斷豐富,還因此留下了一份底稿,即《大宋宣和遺事》(簡稱《遺事》)。《遺事》中,穆橫與李進義(盧俊義)、楊志、關勝等十二人,同為押運花石綱的指使(官名),他們還結為兄弟,「誓有災厄,各相救援」。

後來宋江上梁山,九天玄女授書,天書上就有三十六位天罡院猛將及排名。其中,穆橫排名第二十五,綽號依舊是沒遮攔。

根據今人的研究,水滸成書於明朝嘉靖年間,甚至更晚。也就是說,早在水滸成書之前,穆弘就已經屬於三十六天罡星之一了,且排名不低。

明代陳洪綬的《水滸葉子戲》中,穆弘的讚詞「斬木折竿,白晝入市,終不令仲孺得獨死」足以說明這一點。

斬木折竿和白晝入市,是說穆弘的勇猛;「終不令仲孺得獨死」是用典。灌夫字仲孺,以勇猛聞名。後來在丞相田婚宴上,灌夫出言不遜,落得個大不敬的死罪,其好友竇嬰全力搭救,甚至不惜偽造詔書,結果不但沒救成,自己也因此獲死罪。救灌夫之前,夫人勸誡過竇嬰,竇嬰說了一句「且終不令仲孺獨死,嬰獨生」。簡單來說,這個典故至少說明了穆弘義氣深重。

陳洪綬(1598年—1652年)生活的年代,正是水滸成書的年代。從他對穆弘的讚詞可知,在當時,穆弘的事跡應該更豐富。

故而,馬幼垣先生在《三論穆弘》中也說,早期水滸故事中,穆弘不應該是有名無實的空白人物。

2.穆弘的事跡

可是,為什麼穆弘事跡如此少,給人以「透明人」的感覺呢?這就不得不說水滸的版本。

水滸從話本發展而來,因為作者傳播者多,範圍廣,既有口口相傳(所以會出現前後不一致甚至以訛傳訛的情況),也有說書人根據聽眾的喜好而不斷增刪內容,這就造成了水滸版本不同,人物故事也不盡相同的結果。比如,從回目上來看,水滸有100回本,120回本,115回本和124回本等。

今天通行本的水滸,其實可以分為幾個部分。侯會、聶紺弩、馬幼垣等名家通過人物贊詩等方面考證,認為前十三回是後來添加,而招安部分(容與堂本七十二回到八十二回)最接近水滸古本的原貌。

這這部分中,穆弘事跡雖然不如李逵和燕青,卻比之前之后豐富。

新水滸燕青李逵形象

比如,宋江去東京準備招安事宜,隨行的八人中就有穆弘;後來李逵撕扯詔書,對著招安人員手執兵器,罵下關去的五人中,也有穆弘;去壽張縣找李逵的也是穆弘;在東京喝醉酒,說著「浩氣沖天貫鬥牛,英雄事業未曾酬。手提三尺龍泉劍,不斬奸邪誓不休」的也是穆弘和史進。

一葉可以知秋。由此可知,古本水滸中穆弘表現更多,只是在水滸演變過程中,因為人物增多等原因,穆弘很多事跡被刪除,這才導致他顯得「透明」。也可能因為水滸不斷演變,各種版本中穆弘故事都不一樣,作者在定書時,只能擇優而取,所以穆弘的搭檔人物才多變,時而史進,時而劉唐,時而穆春,時而他人。

總之,在古本水滸中,穆弘故事遠比今天的通行本豐富,只是在演變過程中,被作者大刀闊斧刪掉,但作者又沒有相應地調整穆弘的職位,補充其事跡,故而讀者才會覺得穆弘「事不配位」。

總之,無論是從原著內容還是成書過程來看,穆弘都配得上第二十四位的排名。

參考資料:《水滸全傳》《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三十六人贊》《三論穆弘》等。

相關焦點

  • 水滸故事:梁山頂配九宮八卦陣,四面八方24將,是否為最強馬軍?
    《水滸》作為經典四大名著之一,其版本比起另外三部來,應該是最多的,因為本書曾經遭到過金聖歎的「腰斬」,因此有了70回本和100回本這個最大的區別,除此之外,小說還有120回的版本,也就是增加了徵遼、徵田虎、徵王慶三大部分,很多讀者對此也並不陌生,因此,在很多人眼中,120回本的水滸,也可以稱為
  • 扈三娘上梁山後,為何排名還沒有手下敗將高?她被一個男人給坑了
    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女子,是梁山上不可多得的女中豪傑,但她的人生也是充滿了無奈與心酸,她就是扈三娘。扈三娘是梁山好漢在徵戰祝家莊出現的一位女將,她出身優渥,而且長得十分美貌。本應該是一個大家閨秀的角色,可她偏偏武功了得,江湖人稱「一丈青」。她的哥哥是飛天虎扈成,兩人配合默契十足,作戰時被人們稱為「日月雙刀」。那麼扈三娘到底有多厲害呢?
  • 作為梁山四巨頭之一,公孫勝為何突然離開梁山?金大堅道出真相
    在程善之所著《殘水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與《蕩寇志》、《水滸後傳》等續書截然不同。書中梁山好漢的結局分成了五種,一種是主動離開梁山後退隱不出;第二種是接受朝廷的招安,成為朝廷官吏;第三種是在抵抗官軍的戰鬥中陣亡;第四種是死於梁山內訌當中;第五種是被官軍抓獲後等待處理。在五種結局當中,首次出現的是第一種。
  • 水泊梁山有兩位損星,一位栽贓嫁禍,另一位損人利己
    本文要介紹的是梁山上的兩位損星,他們分別是排名第三十位的天損星、浪裏白跳張順和排名第九十五位的地損星、一枝花蔡慶。這兩個人物非常有特點,非常符合其星號中的「損」字。先來說說張順。
  • 吳用和晁蓋有過命的交情,為何他會背叛晁蓋轉投宋江?原因其實很簡單
    我們知道,宋江坐上梁山頭把交椅前,晁蓋才是梁山老大。可宋江上了梁山不久,智多星吳用就背叛了晁蓋,轉投到宋江的懷抱。  按理,吳用和晁蓋是經歷過生死的好兄弟,兩人一起劫了十萬貫生辰綱,這相當於兩人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吳用在梁山上雖排名第三,事實上梁山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他制定的。
  • 裴宣深受宋江器重,為何會逃離梁山?小嘍囉道出真相
    鐵面孔目裴宣原本是飲馬川的大當家,與梁山並無瓜葛。神行太保戴宗在前往薊州尋找公孫勝期間,途經飲馬川,與裴宣相遇相識。對於梁山的威名,裴宣佩服不已,主動提出加入梁山,最終也得以變成現實。作為既無派系背景、又無高強武藝的裴宣而言,他在梁山受到了極高的禮遇。
  • 是什麼原因讓梁山好漢始終跟著頭領走
    (梁山好漢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麼,梁山泊人馬十萬,將領過百,從晁蓋開始人馬逐步發展壯大,頭領們沒有一人叛變,也沒有一人到其他大寨另謀高就
  • 《水滸傳》72地煞星中,有哪些人是有實力取代36天罡星
    有的人覺得這個人實力不配天罡,有人覺得那個人水平遠超地煞。現在我們就列舉一下有哪些地煞星實力其實不下於天罡星。首先來說一說天罡裡實力強勁很難前被擠掉的前二十位: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勝、林衝、秦明、呼延灼、花榮、柴進、李應、朱仝、魯智深、武松、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索超、戴宗。看看這二十位,前四位是梁山的核心領導F4,是梁山最上層的人物。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看不懂的5個綽號,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但是梁山好漢中,有五個最讓人看不懂的綽號,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是什麼意思。1、旱地忽律朱貴朱貴,梁山108位好漢之一,排名第九十二位。朱貴在水滸傳中的存在感不是很強,他的武藝屬於末流,也沒有什麼戰績。朱貴在梁山上的任務主要是以開酒館為遮掩,刺探情報,探聽各種江湖消息。朱貴是梁山的元老,王倫時期他就入夥了。朱貴的這個綽號「旱地忽律」,恐怕一般人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 梁山天壽星,深藏不露掌控大局,宋江卻始終蒙在鼓裡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到前文為止,梁山八名水軍頭領已經介紹了七位。雖說這七人能力都不差,但卻有個共同的弱點,都是一勇之夫,並無謀略。而本文要介紹的這位水軍中排名第一的頭領,不但在水軍頭領中綜合能力明顯高於其餘七人,而且可稱得上是梁山上最有頭腦的一位。
  • 此人在梁山排名第六十六,上山前被吳用看中,下山後受皇帝垂青
    在梁山一百零八將當中,除了能徵慣戰的將領之外,還有一群技藝高明的手工藝者。儘管他們甚少出現在戰場,但也為梁山的發展和壯大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本文要介紹的這位梁山好漢便是如此,他便是在大聚義時排名第六十六位的玉臂匠金大堅。玉臂匠這個綽號的含義,指的是金大堅的技能。
  • 此人是梁山天傷星,故事源遠流長,真假自有答案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水滸傳》中好漢眾多,單單梁山就有一百零八個。儘管如此,真正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並不多。如果要大家列出一個書中真正英雄好漢的名單,我看能有十個人就已經很不錯了,更不用說能受到一致推崇的有幾個了。
  • 水滸最神秘高手,因看透宋江此人,第一個離開梁山
    然而,在《水滸傳》中有這樣一位神秘高手,是第一個看透了宋江的真實面目,離開梁山,最終落得了善終,他就是入雲龍公孫勝。公孫勝在梁山上排名第四,上應天閒星,擔任掌管機密軍師,是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公孫勝自幼習武,武藝高強,還學得了一手道家法術,能呼風喚雨、駕霧騰雲,可日行千裡,江湖上都稱他為「入雲龍」。
  • 梁山好漢中性格突出的十個人,有一個竟毫不起眼
    《水滸傳》中記述了梁山有一百零八條好漢,有些是文臣,多數是武將,但都是各懷絕技,性格迥異。雖然好漢們出身不同,大多也是被逼入夥, 卻也是為了一個目的來到梁山,就是以義氣為重,圖謀有更大發展。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梁山好漢中那些性格突出的一些人,排名不分先後。01 最醜陋的人——矮腳虎王英王英五短身材,一雙光眼,嗜色如命。
  • 晁蓋臨死時,為何不把梁山泊主傳給宋江?原來他鍾意另外一個人
    如果晁蓋臨死前,來了一句:「公明賢弟當做梁山泊主,莫要推辭」。那麼宋江即可名正言順的繼承梁山泊主之位。 但是,晁蓋卻沒這樣說,說明他不想宋江做梁山泊主。晁蓋死前,說了這麼一句:「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這一句話,算是對梁山泊主之位的一個具體交待,也基本堵死了宋江做梁山泊主的可能性,因為憑藉宋江那點微末功夫,想要捉著射死晁蓋的史文恭,無疑是痴人說夢。
  • 排名天罡星最末的燕青,才是水滸中一等一的聰明人
    --H·M·託利得1不少人看完《水滸傳》,都會為燕青報不平。糙漢子中唯一的帥哥不說,更是梁山全夥受招安最大的功臣,沒有燕青用個人魅力把李師師迷得神魂顛倒,想見宋徽宗一面還不知道有多難。這樣的風採和功績,就算是跟武力值max的秦明和呼延灼相比也不遜色,比起沒什麼存在感也沒什麼絕技的李應,穆弘和劉唐,更不知道要強出多少去。
  • 公孫勝逃離梁山,是看穿了宋江難成大事,還是怕被吳用殺人滅口?
    羅真人是修道之人,當然不會逆天行事,而且公孫勝可能連羅真人的一成本事也沒學到,所以他才找藉口逃離了梁山,這說明他不但對梁山前途失去了信心,而且還有可能心存忌憚,至於他是看穿了宋江難成大事,還是怕被吳用殺人滅口,那就有請讀者諸君慧眼明辨了。
  • 梁山好漢中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綽號,不解釋沒人知道是啥意思
    水滸傳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古代小說,它講述了梁山108名好漢從聚義到招安,最後走向滅亡的故事。這108名好漢,性格迥異,風格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綽號。比如宋江的綽號就是及時雨,吳用的就是智多星,魯智深的就是花和尚。一聽他們的綽號,基本就能了解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 梁山上最低調的一位好漢,武功高強卻只管理後勤,宋江都對他無奈
    上面所說的這些好漢,每個人的名聲都是響噹噹的。其實在梁山上還有另外一位好漢,他的本事也非常的高強,但是卻很少有人關注他,他從來不跟大家出去打仗,是涼山最低調的一位好漢,本事大、但為人低調,連宋江都拿他沒辦法。今天小李子就來和大家講講這位宋江都拿他沒辦法的好漢!他就是撲天雕--李應。在梁山108位好漢當中,他的功夫也是數得上號的,並且他名列天罡星第14位。
  • 背上紋青龍,扈三娘上梁山為何卻與狼共舞?
    文/主任扈三娘對梁山好漢有不共戴天之仇。宋江帶著梁山軍攻打祝家莊,順便端了扈家莊,殺得興起的李逵,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扈家除了扈成和三娘之外的人全部殺了,當宋江批評他的時候,他還感覺很委屈,這事不是公明哥哥你讓幹的嗎?確實,沒有宋江的命令,李逵敢這麼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