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嶽小喬
6月1日晚,一艘從南京駛往重慶的「東方之星」大型豪華遊輪在長江中遊湖北監利水域沉沒。客船上載有456人,其中旅客405人。目前救援還在緊張進行中,人們在祈禱平安的同時,心中也充滿了很多疑問。
沉船內還有生命跡象嗎?救援難度有多大?為何獲救者不多?為什麼失事船隻沒有及時發布求救信號?真的刮龍捲風了嗎?究竟是什麼導致了輪船傾覆?我們為你帶來長江沉船事件十二個疑問全解讀。
(一)沉船內還有生命跡象嗎?
事發已超20小時,沉船內部還有倖存者嗎?
6月2日上午,長江航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稱,「前方救援人員傳回來消息,潛水員入水後敲擊船體,還能聽到微弱的回應聲,還有希望!」
他介紹稱,由於遊船是瞬間傾覆,內部還有一定的密封空間。目前,當地天氣情況已有好轉,江面可見度提高,將有利於救援工作的開展。
藍天救援發起人遠山分析說,「事發地點水深15米左右,估計船會在水面上露出來一些,船裡面可能會有氣泡空腔,還有一定存活的可能。」
藍天救援的潛水隊員大鵬認為,在船內有回應的情況下,更是要跟時間賽跑,因為就算是在氣室內,人也會不斷地排出二氧化碳。
6月2日,李克強率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國務委員楊晶以及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緊急趕赴湖北監利縣,現場指揮「東方之星」客船翻沉事故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
(二)現場救援採取了哪些有效手段?
救援人員在船體底部浮出水面部分進行敲擊,過程中船體內有人進行了回應,所以至少能證明船體底部區域有人生還。同時,救援人員靠敲擊的方式來確認裸露出來的底部範圍,對沒有回應的部分小心地進行切割處理施救。
潛水員也已經到達水下,他們的工作主要有:1、潛到水下15米深處進行進一步救援。2、水下探測船體合適的角度,判斷船體能否重新回正。
昨晚船體傾覆之後順江漂流約3公裡,到達所在救援碼頭同側的3公裡外的位置,現在漂流已經停止下來了,沒有堵塞航道,航道不受影響,但是為了救人方便,暫時對航道進行了交通管制,以便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對人員進行勘測尋找和施救。
目前包括直升機在內的各種搜救設備已經到位,正在進行全方位搜救。
2日上午,長江委防辦對三峽水庫進行三次調度,減少出庫流量,從17200立方米每秒減少到7000立方米每秒,為長江沉船救援創造條件。
(三)救援難度有多大?為何獲救者不多?
由於船體有四層,且倒扣在水中,船隻很難扶正,對於救援來說,難度非常大。「目前已經有潛水員下水觀察打撈」,但長江泥沙較多,可視度較差,也給搜救工作增加了難度。
由於沉船倒扣,船上的人員很可能都已經被衝到了底部,很有可能也都陷入泥沙之中。「船隻較大,使用機械將船隻吊起的難度也很大」。
藍天救援的潛水隊員大鵬說,對於潛水救援目前有四個方面的困難,一是長江水相當渾濁,能見度很低;其次是船體結構複雜,潛水員很難完全了解;再次是沉船往往會造成不可預測的水流漩渦;最後,在進入船體之後,在封閉水域的情況下,很可能潛水員最後也出不來。
據海事部門介紹,在海事搜救中有「黃金4小時」的說法,即發生事故後四小時是最佳搜救時間,目前距離客輪傾覆已過去20小時,且客輪為瞬間傾覆,後續搜救工作不容樂觀。
(四)為什麼船長和船員得救了?
專家分析,船長與輪機長先逃出來,可能因為其對外面的判斷要比一般旅客要好,他們經過培訓,逃生概率大。也存在這樣的可能性,他們出來看下發生什麼事,就立刻被甩出去。
公安部門稱,該船的船長和輪機長已被長航公安局控制。具體情況需要等待警方進一步調查。
(五)失事船隻為何沒有及時發布求救信號?
據被救上來的船長及船員描述,7個人從沉沒的地點往岸上遊,到了岸邊報警。失事船隻為何沒有及時發布求救信號呢?
一般來說,船隻發出求救信號有多種方式,「手動、自動應該都可以」,而此次沒有發出求救信號,可能是因為「船隻翻得很快,或者是疏忽,都是有可能的」。
(六)沉船那一刻到底發生了什麼?
記者從南京海事局獲悉,經調查,事故船舶東方之星號駛離南京的時候,並沒有發現異常。
江西都市頻道《都市現場》通過微信公號報導:就在事故發生的同一天上午,同在南京港口,與傾覆遊輪「東方之星」號同時出發的遊輪,還有來自江西南方國際旅行社的旅行團所乘坐的另一艘船。
報導稱,到了長江湖北段時,天已將黑,江西遊客所乘坐的這艘船的船長判斷,天氣不佳,臨時停靠在了湖北赤壁;「東方之星」號為了在6月2號下午趕到湖北荊州,繼續前進,不幸遇上惡劣天氣。
長江武漢航道局監利航道處一位全程參與救援工作的負責人稱,6月2日凌晨救出的7人中,其中一名獲救者身份為船上小賣部員工;該船員獲救後告訴救援人員,當時看到下雨後其出艙想收衣服,突然感到船發生側傾,他連忙搶了一件救生衣,隨後船下沉,其跟著落水。
(七)真的刮龍捲風了嗎?
此前據長江海事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東方之星」大型豪華遊輪,突遇了龍捲風。湖北省氣象局稱,沉船發生之時確實有龍捲風引起的局地12級大風。
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張祖強2日中午在中國氣象局的發布會上表示:對於沉船事故,現在仍不確定發生了龍捲風,但可以肯定發生了強對流天氣,中國氣象局已組成專家組趕赴湖北,進一步分析判斷是否出現了龍捲風。
中國氣象網今晚7點發布了消息,經中國氣象局專家組現場查看分析認為,綜合氣象監測、氣象雷達監測資料和現場查看分析,事發時段當地出現龍捲風,風力12級以上,龍捲主體位於江面,水平尺度不足1公裡,龍捲持續時間約15-20分鐘。屬局地性、小尺度、突發性強對流災害天氣。
(八)翻船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東方之星」輪船長76.5米,型寬11米,型深3.1米,總噸位2200噸,核定乘客定額為534人,1994年2月建造。涉事遊輪曾被交通部評為「部級文明船」。南京海事局稱,該沉船的設計抗風標準為10級。
有分析稱,翻船與船的初穩性有關。一般來說,初穩性與重心有關。重心低,初穩性高。而「東方之星」等長江旅遊客船後期往往再裝修導致重心偏高,高檔客房往往在高層。內河航行的船吃水比較淺,上面建築很大很高,所以船的重心很高,導致被風吹很容易翻掉。
湖北日報此前報導稱,國務院將事故定性為「因大風大雨造成的沉船事件」,隨後發布道歉,稱甄別把關不嚴,原報導源於一次內部會上專家的階段性分析,不準確、不權威。
因此此次翻船事件的確切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九)遊輪出發前沒有接到天氣預警嗎?
東方之星前行過程中,難道就沒有接到天氣預警嗎?
事實上,在6月1日18時9分,武漢中心氣象臺發布了暴雨黃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6小時,天門、潛江、仙桃、公安有50毫米以上降水,伴有雷電,請注意防範。
6月1日20時25分,湖北荊州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稱未來6小時石首、監利、洪湖有50毫米以上降水並伴有雷電。
事發江段當時正下暴雨,據氣象部門數據,截至6月2日凌晨4時,過去24小時,輪船傾覆地湖北監利縣降水量達150.6mm。
(十)遇到暴風雨到底誰有權決定停航?
既然多次氣象預警發布,那麼失事船舶是否應該停航靠岸呢?沉船事故除了天氣原因,有沒有操作上的失誤?
曾經參與馬航搜救工作中遠散貨運輸公司的「泰順海」輪船長孟昭東稱,他們公司規定, 「如果航行前,覺得天氣情況很惡劣,船長是可以決定是否停航」。
根據海事規定,遊輪在長江上航行,遇到惡劣天氣條件需要停航。
2006年,交通部發布的《高速客船安全管理規則》第十九條規定「遇有惡劣天氣或能見度不良時,港務(航)監督機構可建議高速客船停航」。
比如,2013年2月,上海海事局發布消息,自25日下午開始,長江口水域受到大霧影響,能見度降至500米以下。為保障船舶安全,海事部門自25日16:00時起,按要求實施了臨時交通管制,長江上海段全線停航。
(十一)為什麼船上有這麼多老人?
從公布的船員名單上看,有多名8旬老人,其中兩名1932年出生的83歲老人年齡最大。遊輪上還有三名未成年兒童,最小的年僅3歲,來自天津。大多數遊客多為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出生,六七十歲的老年乘客居多。
船上為什麼有這麼多老人?這是因為,第一,目前不是全國性的假日(暑假也沒來臨,老師們也沒放假),能夠抽出大量時間旅遊的,老年人一定居多;第二,老年人跟團旅遊,一般都是選擇「低價團」,而低價團的出行方式,以汽車、輪船為主。
老年人多,對救援的樂觀程度會造成很大影響。1,不會遊泳的人佔比多;2,在夜晚的江面上,扛凍的能力差;3,能夠堅持,等到救援的希望小。
(十二)這起事故在長江航運史上算什麼級別的災難?
事故仍在救援中,最終的傷亡人數仍然不能確定。但這樣規模的事故在長江航運歷史上是不多見的。據南京海事局副局長姚文革表示,這次「東方之星」遊船事故是國內航運史上最大的事故。
長江船難中,有記載死傷最為慘重的,是發生在光緒十六年(1890)冬天,英國太古公司的上海輪在長江水面航行途中失火,死亡三百多人。
而在1949年之後,長江航運最大的事故發生在2000年6月22日,四川省合江縣榕山鎮長江劍口水域發生一起客船翻轉倒扣江中事故,造成130人死亡。事發地點是長江上遊的金沙江。
而在荊江江段,因為航道曲折等原因,一直也都是事故高發地段。《湖北日報》2014年2月28日的一篇報導曾提到了事發河段面臨的問題。這篇報導稱,1999年,位於荊江河段的大馬洲水道還是優良的天然航道,短短數年後,高灘崩退,中灘衝刷,低灘衝蝕,疏於防護的大馬洲被衝刷得面目全非,成了「交錯礙航的淤積水道」。
(綜合鳳凰、新浪、騰訊、澎湃、中新網等報導)
本期編輯:崔 鵬
覺得不錯,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