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將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來看最新報告

2020-11-30 騰訊大渝網

8月31日下午,2016年重慶網際網路營銷大會在解放碑召開。會上,來自網際網路各領域的精英,帶來了他們對於智慧城市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智慧生活場景是怎樣的?智慧政務如何開展?智慧二手車有何看點?智慧校園又將給傳統校園帶來什麼改變?深入生活的各個方面,改變正在發生……

企鵝智慧社區SaaS系統上線 打開全新智慧生活圖景

你想像過未來的智慧生活是什麼樣嗎?在騰訊·大渝網副總裁雷加的分享中,一幅形象而全面的智慧生活圖景正徐徐展開……

「智慧智能時代的生活,它應該包括三個方面——智能建築、智能社區和智慧家居」。雷加介紹,這也預示著未來智慧生活的三個重大趨勢:

從最後一公裡,到最後100米,到最後1米,服務的範圍更加全面,內容更加精細,一個運用最新理念打造的智慧社區SaaS系統上線。

它利用微信硬體、微信企業號、微信支付、微信互聯作為支撐,打造出智能社區、智能設備與智能營銷。

具體來看,在智能社區方面,它可以為你提供生活繳費、騰訊資源、社區商圈、業主互動、社區特惠、物業管理等各方面便利。

並可進行業主互動,組建自己的興趣圈;開展社區金融;搭建社區課堂……

在智能硬體方面,它可以讓你一鍵切換各種生活模式:你喜歡回家的感覺?影院的環境?還是休息的場景?都可以幫你實現。

還能實現智能停車,手機支付,並自動記錄停車時間:

以及公共設備智能化:單元門禁、社區照明、公共攝像頭……

家庭設備智能化:智能電燈、智能空調、智能窗簾……

一切盡在「掌」握。

在智能營銷方面,利用微樓書、在線看房、VR看房、在線電商等方式,讓營銷變得更輕鬆、便利。

以微樓書為例:

房產電商的操作模式:

通過智能建築、智能社區、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營銷,共同打造出智慧生活的新模式。

智慧政務實現「一個入口 多種服務」 城市生活更高效

「網際網路+」正在深刻影響著著我們這個時代,社會轉型、產業變革、效率提升、終端互聯、數據交換、動態優化——這是「網際網路+」帶來的六個層次的變化,智慧城市也正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具體到智慧政務,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又能做些什麼?

大渝網政務事業部副總經理王晨曦首先以南岸區政務公眾號「服務南岸」為例,對智慧政務的高效性進行了解析。

王晨曦介紹,市民可通過該入口實現「一個入口、多種服務」。如在微信上,市民就可以查看行政審批的進度,而利用節約的時間,還可以去圖書館充電,在此,他可以通過一鍵搜索,找到想看的書放在哪裡,還能通過微信查詢到附近的停車場以及是否有停車位。

王晨曦介紹,微信城市服務功能主要分為政務服務和生活服務兩個大類。它們分別涵蓋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

對於政府機構而言,智慧政務則意味著可能更加和諧。網際網路+時代,地方政府面臨著多方面的公館跳幀:官員腐敗、性醜聞、政策問題、不當言論、群體事件……雖然政府工作人員一天上班8小時已經很累,但是網民是7X24小時在線的!

智慧政務的平臺能在其中發揮什麼作用呢?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家熟知的微信公眾號外,企鵝媒體平臺因為更精準的用戶和信息,將進一步擴大內容的影響力。

智慧政務還有哪些運用?王晨曦介紹,比如區縣用戶,可以藉此進行農副產品的全平臺推廣:

以及各類線下活動:

大渝網政務團隊將提供資源整合及全案策劃,讓更智慧的城市成為現實。

二手車電商發力 大數據、雲計算成重要支撐

網際網路的開放與連接,也帶來了傳統行業的蝶變。在網際網路大會上,重慶汽博實業副總經理陳穎徵分享了他關於重慶二手車行業發展的新思路。

關於二手車市場,陳穎徵表示,在過去5年,二手車的交易量增幅已經超過新車,電商交易總額同比增長74.%,再加上今年國務院發文要求全國大部分地區取消二手車限牽政策,未來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

那麼網際網路將如何運用其中呢?陳穎徵提出了打通線上線下資源的三大平臺化布局:服務於二手車經銷商的SaaS系統+C2B的現場(線上出價)拍賣平臺+B2C的交易服務(平臺型)電商。

騰訊大渝網將為其提供技術支持、資源渠道和整合營銷。

具體來看: SaaS系統,即以大數據、雲計算和雲存儲為支撐,將車商的基礎工具與市場管理工具相結合,形成連接B端與C端的C2B2C二手車電商。

C2B的拍賣系統,基於現場看車,在線上進行出價的拍賣,具備專業評估、拍賣溢價、保障成交、全程服務、快速變現等優勢。

B2C的交易服務(平臺型)電商:

並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

查課、點名、開會 「一鍵完成」 智慧校園讓教學更便捷

千篇一律的校園周報、依照慣例的課前點名、突如其來的隨堂測驗……無論你是老師還是學生亦或者是家長,是否對這一成不變的校園生活有些厭倦?那麼,智慧校園的到來,定會讓你耳目一新。當一部小小的手機,取代了傳統校園運作模式,會呈現出怎樣的便捷景象呢?在8月31日召開的2016重慶網際網路營銷大會上,業內人士介紹了騰訊智慧校園項目的特色,展示了校園教學的新風尚。

「網際網路+」創造新生態 教育信息化時代來臨

自2015年兩會,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政府將制定「網際網路+」行動以來,騰訊一直希望利用網際網路的平臺,通過信息通信技術把網際網路和各行各業、包括傳統行業結合起來,在新的領域創造新的生態。加之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規劃》提出,到2020年,需形成與國家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相適應的教育信息化體系。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學校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學校信息化要求學校能夠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建成數位化學校,達到強化教學質量,提高科學水平,提升服務水平的目的。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騰訊大力推進智慧校園戰略,為各類學校、教育機構提供一體化的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升級校園管理、校園服務和校園生活。智慧校園項目相關人士表示,騰訊的使命是做連接器,騰訊智慧校園就是要整合騰訊內部優質的產品資源,搭建校園場景的各類連接。通過微信連接師生、家長、學校,通過支付、地圖等功能連接人與服務,通過騰訊新聞、騰訊視頻等媒體功能連接學校與世界。

查課、點名、開會全部「一鍵完成」 家長可實時查詢孩子動態

那麼智慧校園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網際網路營銷大會上,業內人士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在這個「校園」裡,沒有「報紙」、沒有「課程表」、沒有「點名冊」、沒有「隨堂卷、沒有「現金」……一部智慧型手機在手,便可實現一鍵籤到、考勤,專業、課程、班級及各部門間排名都可以實時觀看。

甚至連隨堂測驗,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

除此之外,家長可通過智慧班級圈了解孩子成長動態,教師可參加智慧辦公會議,在線通知更貼心。校方可以在智慧微官網展示更多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還有智慧精品課,供學生們在線學習。

智慧校園項目相關人士介紹,智慧校園實現了校園場景全覆蓋,覆蓋管理、辦公、學習、生活、家校場景;實現了教育主體全覆蓋,服務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各類人群。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學校類別的不同,智慧校園提供大學、職業院校、中小學、幼兒園專屬版本,版本不同各具特色。例如:高校版智慧校園針對大學或職業院校設計,可實現智慧宿舍開門、實時查班車;中小學版本則提供查詢孩子位置、網絡家長會、在線聯繫老師等功能。

在大會上,一組數據被展示出來:截止2015年12月31日,智慧校園月活躍用戶 達7.62億,超半數用戶每天打開 10次 以上。可以看出,智慧校園正在悄悄改變傳統校園運作模式,掀起一股教學新風尚。

相關焦點

  • 智慧城市的中歐分野與華為經驗
    一中歐分野2014年,歐盟發布了一篇名為《歐盟智能城市地圖》的報告,這份報告系統描繪了歐盟當時智慧城市的全景。在全景中,歐盟確定了智慧城市發展的三大元素以及六個主題。三大元素分別為技術因素、體制因素以及人的因素。六個主題包括智慧治理、智慧經濟、智慧移動性、智慧環境、智慧公眾和智慧生活。
  • 深圳上海武漢等五地智慧城市新政解讀
    那麼在後疫情時代的2021年,國內國外環境和格局都更加複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又有什麼樣的新使命和新內涵?讓我們按圖索驥,從深圳、上海、南京、蘇州、武漢幾地最新推出的智慧城市方案中找尋答案。
  • 徐瑋:智慧城市:九化之城
    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係理事會上,IBM發布了《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主題報告,提出了「智慧的地球」這一理念。到了2009年2月,在北京召開的「IBM 論壇2009」上,IBM以「點亮智慧的地球,建設智慧的中國」為口號宣傳「智慧的地球」,引起了社會各方的廣泛關注。「智慧城市」是「智慧的地球」的重要組成部分。
  • 7年了,為什麼智慧城市還不智慧?
    當今年的新基建東風將科技的版圖鋪開至「城市」,智慧城市運營究竟誰來做,怎麼做?是所有決策者共同的待解之題。  根據德勤2019年底報告《超級智能城市2.0:人工智慧引領新風向》中的數據,國內在建智慧城市數量為500個,是全球智慧城市建設數量的一半。
  • 智慧城市應除「重建設,輕應用」舊弊
    推進我國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感知以管理、整合以創新、優化以轉型,充分利用城市核心資源,優化資源配置,科學規劃、建設、管理與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已成為促進我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破解大城市病的現實需要,成為推動我國城市轉型升級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選擇。
  • 城市正在下沉:全球16億人將受影響,大多數生活在亞洲
    城市正在下沉:全球16億人將受影響,大多數生活在亞洲 2021-01-11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智慧城市中的居民生活有多智能
    打開APP 智慧城市中的居民生活有多智能 發表於 2019-10-30 14:09:47 當今,隨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一代高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城市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 社區團購能否為智慧生活「添點菜」?
    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社區電商異常的火爆,但從商業形態上說,社區電商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在2010年的時候,其實社區電商已經初見雛形,到了2014年的時候可謂是百家爭鳴,但都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性,直到今年,社區電商再次燃起,背後有哪些隱藏的深意?未來又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呢?
  • 中國行業趨勢報告:2021年度特別報告
    展望2021這一「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認為中國汽車產業將整體復甦,後疫情時代下汽車產業各領域的優勝劣汰將被放大,危機後正是產業鏈企業推進業務重塑、技術趕超、模式創新、運營優化並構建中長期護城河的最佳時機,因此變革升級與格局重塑將成為2021的主基調。
  • 智慧城市是硬需求,還是追風趕潮之作?
    作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我們享受著日益便捷的城市生活,但同時也在「城市病」的泥沼中越陷越深——不僅深受交通擁堵、住房緊張、環境汙染、秩序混亂等傳統城市病困擾,還要隨時準備經受氣候變化等新城市問題的挑戰。該如何破解這些困境?很多城市管理者選擇將希望寄托在「智慧城市」建設上,希望城市能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逐漸變得健康起來。
  • 數字「新基建」構建中國「新時空」,智慧城市 數字孿生新高地
    在「新基建」和地理信息技術的支撐下,社會治理將逐步邁向依託「高空地表地上地下一體、陸地海洋相連」的全空間一張圖來進行。地理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正深入賦能智慧城市建設與運行,正為城鄉社會服務和社會治理帶來廣泛而深刻的變革。
  • 一周智慧城市丨華為被WiFi聯盟撤銷會員資格;五家企業被美列黑名單
    行業新動態億歐主辦的「GIIS2019·中國智慧城市峰會」圓滿落幕5月23日、24日,由億歐主辦的「GIIS2019·中國智慧城市峰會」在北京文華酒店拉開帷幕。 緊跟「新科技、新理念、新政策」,億歐高度重視人工智慧在平安城市的應用落地。
  • 誰來重新定義智慧城市?|甲子光年
    城市智能化將從傳統的「智慧城市」向「AI CITY」升級進化文 | 丹甫編輯 | 甲小姐在12月15日「甲子光年」所發布的《7年了,為什麼智慧城市還不智慧?》一文中,我們剖析了智慧城市發展中的問題與困境:從2013年國家推出第一批智慧城市試點算起,至今已有7年多。
  • 2020年最新留學生報告,驚人數據告訴你疫情影響有多大
    2020年的美國留學生報告(Open Doors Report)發布了!受到疫情影響美國留學生數據變化很驚人。 在疫情爆發前,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的增長幅度已經在減緩,不過仍然連續多年都小幅度的增加。在2018/19學年美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創下歷史新高,連續第四年超過100萬國際學生。去年,國際學生人數為1,095,299,只增加了0.05%。
  • 華為:給城市以數字生命 用智慧助城市發展
    目前,雙方正在探索將「5G AI」技術應用於「深圳交警鐵騎2.0」,打造全國首支5G「鐵騎」車隊,「鐵騎」將在行駛中自動識別沿途車輛,並將高清視頻通過5G網絡實時上傳雲端,實現移動卡口、移動查緝、移動視頻等「雲—邊—端」一體化精準管控新勤務。
  • 珍愛網發布《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女性最新理想晚婚年齡為27-30歲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珍愛網最新資訊 > 正文 珍愛網發布《2018單身女性調查報告》女性最新理想晚婚年齡為27-30歲
  • 《騰訊數字生活報告2019》:親密關係從一見鍾情到一「鍵」鍾情...
    透過這份數字生活報告,我們發現一些有趣的變化,以及一些值得關注的趨勢,「刷新」我們對數字生活的理解。對這些改變的闡釋將貫穿本報告的始終。「數字生活報告」,即是嘗試觀察,這個巨變時代下,個人生活中,那些為數位技術所影響和改造部分。為科技行業和個人提供我們的觀察、觀點,和想要秉持的價值觀念。生活有千種面向,而我們何以破解生活?
  • 未來智慧城市發展的八大趨勢
    智慧城市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智慧城市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期待,未來10年內,中國將有7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城市(城鎮)創造了80%的國民收入、90%以上的財政收入,城市發展得好,經濟發展才更有動力。未來10年,我國將實現從工業大國到工業強國的轉變。
  • 從智慧城市到城市智能體:「懂行」華為牽手蘇州新希望讓智慧融入...
    於是,我們便能夠看到先進的智慧城市智能運營中心在蘇州各個區內上線運營。這套強大管理工具的構建離不開深入城市管理邏輯核心,離不開充當智慧城市骨骼的龐大智慧算力和強大聯接的數據平臺,同樣也離不開一個又一個項目撐起智慧城市肌肉運作的生態。
  • 大數據報告顯示:重慶成中國「首堵」城市 北京通勤時間最長
    新華社北京1月20日電(記者陳思武)中國知名移動智能出行平臺滴滴出行聯合多家研究機構20日在北京發布《中國智能出行2015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去年中國城市高峰擁堵延時指數排行中,重慶居首,成為中國「首堵」城市,青島、廣州、北京依次位列其後。這份大數據報告依據滴滴出行約3億註冊用戶和1000多萬司機去年所形成的14.3億張訂單,全面解讀中國城市出行的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