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輯燕在上課中(資料圖) 曹建華 攝
中新網宜昌1月8日電 (曹建華 朱燦義)「只要有更多孩子能學到知識,我們辛苦點也值得。」湖北省宜都市賀炳炎紅軍小學支教老師於小平8日說道。13年來,於小平和妻子伍輯燕紮根鄉村,先後在廣東、廣西、湖北等地支教,為鄉村教育獻出自己的青春。
於小平今年36歲,和妻子伍輯燕都是重慶人。夫妻倆都是廣東省佛山市華國光學器材有限公司的員工,2007年,公司發出倡議,號召員工自願前往農村學校義務支教,工資由企業按月支付,於小平和妻子一起報了名,走上了鄉村支教路。
於小平和學生們合影(資料圖) 曹建華 攝
開啟支教生涯後,夫妻倆在廣東雷州題橋小學、廣西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平末小學分別支教了4年、3年。2014年,於小平夫婦來到了宜都市松木坪鎮賀炳炎紅軍小學。
賀炳炎紅軍小學是一所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156名學生中留守兒童就有119名。學習上,於小平和伍輯燕對學生都嚴格要求,對待學困生,他們耐心講解、細心輔導。課餘時間,他們和學生一起聊天,在操場上打球、做遊戲,教他們書法,由此成了學生們的好朋友。
每天晚上,夫妻倆都會等住校學生安睡後,才回到宿舍休息。周末,他們以校為家,學生也經常來校請教,他們顧不上休息,不厭其煩地提供幫助,每個休息日都過得忙碌而充實。
為了讓父母不在身邊的學生感受到家的溫暖,他們會主動給留守學生過生日,讓孩子們圍在一起吃「壽麵」,唱生日歌。有時,他們也會讓學生與遠在外地的父母視頻聊天,慰藉心中的思念之情。
於小平和學生們在操場上玩遊戲(資料圖) 曹建華 攝
在賀炳炎紅軍小學的6年裡,於小平所教科目一直在宜都市、松木坪鎮名列前茅,他和妻子也先後獲得了全國紅軍小學優秀教師、宜昌市最美家庭、宜都市文明家庭、宜昌楷模等榮譽稱號。
支教期間,於小平夫婦始終把兩個女兒帶在身邊,每天都是忙完工作忙家務。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兩個女兒都格外懂事。「我有世界上最好的爸爸和媽媽。」讀二年級的小女兒一臉自豪。
如今,已經定居宜都的於小平表示,孩子們只有學好文化知識,才能考上大學走出大山,他和妻子願意堅守初心,一直在支教的路上走下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