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末了,大家有沒有好興奮呀,有沒有想好去哪兒耍呀?
這周首先給大家隆重介紹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寨子城」
寨子城,寨子城位於東坡區秦家鎮宋坪村三組。這裡距市區約28公裡,與成都市蒲江縣交界。
清鹹豐年間建寨,現為四川省省級森林公園,目前,整個森林公園有森林面積3萬畝以上,有水庫10多處。
而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仍然是寨子城遺址和武廟建築群,其中,寨子城遺址佔地約750畝,武廟建築群佔地約35畝, 2001年,寨子城及武廟被眉山市列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說,清鹹豐年間,眉山、丹稜、蒲江等縣的豪紳巨賈因懼怕農民起義軍,遂聚集武裝,築城設寨防範。
寨子城構築在長楸山脈中段的寨子山,其山獨立雲表,東、南、西三面為深澗,北面是懸崖,山之前後各有一條小道通往山頂,道路崎嶇難行,山頂較為平坦,整個寨子山走勢由低向高,地勢險要,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呀。
而關於寨子城的來歷,還有一種說法:當地一姓鄒的農民,因反對官府的壓迫和剝削,聚眾起義,佔山築寨,在此鬥爭了幾十年。
山下不遠處,一峭壁上刻有一首詩:「我是大邑人,避難在中平,閒遊過此地,實難述苦情。」署名「周元子」。此似乎可作這種說法的一種佐證。
寨子城內,現存完好的建築,是一組道教建築群——武廟、三清殿、鬥姥殿、城隍殿、靈祖殿。從西寨門往南,有一條水泥路通往武廟建築群。
又或許,寨子城先是鄒姓農民起義時所建,1891年上半年,李藍起義軍攻至眉山丹稜時,當地豪紳及民眾為避戰亂,避居寨子城,整修城寨,倚寨堅守自保。
關於寨子城建設的理由,雖然大都說是「為避農民起義軍而建」,但這個原因還有待商榷。
但李永和藍朝鼎起義發生在1859春,而在寨子城南大門的門額上說道,寨子城立於1854年,比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早了整整五年。
雖然李永和藍朝鼎確於1891年率軍北上攻至眉山、丹稜,但眉山、丹稜、蒲江的豪紳巨賈不可能提前五年就能預知到李永和藍朝鼎會揭竿起義,更不可能預測到遠在雲南昭通的李永和藍朝鼎會一路打到眉山。
來源: 微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