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總理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江蘇這位「特長生」亮啥新招?

2021-01-20 交匯點客戶端

作為觀察區域發展的一扇窗口,地方兩會為發展定向把脈,承載著百姓期盼。

1月14日,淮安進入兩會時間。在「十四五」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的開局之年,這次兩會意義更為特殊。

尤其是在去年底召開的江蘇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省委書記婁勤儉為淮安刻畫未來:「淮安要拿出『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氣度,抓住區域條件顯著改善的機遇,把總理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好。」

面對這道考題,淮安會給出怎樣的解法?不妨走進兩會現場探一探。

過去五年,邁上新臺階

按照慣例,總結上一年成績是兩會的「重頭戲」之一。

「回望剛剛過去的2020年,全市上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臨危不亂、共克時艱、砥礪前行,攜手走過了淮安發展史上極為特殊、極不平凡的一年。」 在政協淮安市八屆五次會議開幕會上,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將這一年,總結為三個方面——

直面特殊挑戰,交出了奪取「雙勝利」的不平凡答卷。

積極應對疫情嚴重衝擊,實現「患者零病亡、醫護零感染、境外病例零續發」戰略性目標,創新打出經濟網格化服務管理、黨政親商會、財政涉企獎補政策集成改革等「組合拳」,一批重大項目成功落戶、開工、投產,恢復了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發展預期、基本民生、社會大局,小康綜合實現度達到94.7%,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把握特殊節點,展現了爭做「特長生」的不平凡氣魄。

堅持不靠「臨摹」靠「創作」,謀劃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發展定位和建設創新淮安、開放淮安、美麗淮安、幸福淮安工作布局,凝聚起加快轉型跨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思想共識和智慧力量。

面對特殊形勢,創造了彰顯「淮字號」的不平凡業績。

接續成功舉辦國際食博會、臺商論壇,推動連淮揚鎮鐵路全線開通,國家級跨境電商綜試區正式落地,高分高位創成全國文明城市,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五連冠」。

一個最直接的數據足以印證:2020年淮安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3%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7%,實際利用外資10.5億美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和6%左右。

可以說,2020年這一份沉甸甸的答卷也是5年發展的一個特別縮影,為收官「十三五」劃上圓滿句號。

對於「十三五」,淮安市市長陳之常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總結:五年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臺階,高質量跨越發展不斷開創新局面,全面小康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為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打下堅實基礎。

具體來看——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轉型升級步伐日益加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有望邁上4000億元臺階,年均增長6.3%,人均達1.15萬美元,在全國百強市排名逐年攀升。持續開展重特大項目攻堅活動,創成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打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遊品牌。

戰略支撐更加有力,改革開放實現重大突破。由淮安首提首推的淮河生態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填補了淮安長期沒有國家戰略直接覆蓋的空白。隨著「一帶一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等重大戰略加快實施,寧淮掛鈎合作持續深化,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臺資高地和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區域發展環境顯著改善。

城鄉面貌顯著變化,融合發展有力有序推進。城鎮化率提升6.3個百分點、達到64.5%。構建了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淮安漣水機場獲批國際機場並跨入中型機場行列,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納入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高鐵全線通車,淮安歷史性地邁入「雙高」時代,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進一步凸顯。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公共服務質量快速提升。在全省率先建立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全覆蓋模式,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基本建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法治淮安、平安淮安建設深入推進,實現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目標。

 未來五年,邁向「綠色高地、樞紐新城」

正如上述提到的,如今的淮安區域發展條件明顯改善,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

但淮安市委、市政府同時也清醒認識到,目前淮安正處在爬坡過坎的轉型期,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仍然突出。

面對省內乃至全國範圍內激烈的城市發展競爭,新徵程上,淮安如何全力開闢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境界,充分展現建設好周總理家鄉的「象徵意義」,上演更多「逆襲故事」?

這還需要從淮安將自身定位為「特長生」說起。

正如明代姚廣孝對淮安的評述:「襟吳帶楚客多遊,壯麗東南第一州。」縱觀淮安的發展史,作為周總理的家鄉,其最大的資源優勢在生態,最大的空間優勢在區位,將這兩大優勢發揮好,足以顯著提升淮安發展質效和標識度,真正創造出發展特色亮點,形成淮安差別化競爭優勢。

「瞭望君」注意到,在去年7月31日淮安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上,蔡麗新首次提出要聚力打造「綠色高地,樞紐新城」。

而這一考量也成為未來淮安發展的主線,並分解為「創新淮安、開放淮安、美麗淮安、幸福淮安 」四張「施工圖」。

此次,淮安《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十四五」時期淮安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位居全省前列,經濟總量超過5000億元,實現全國百強縣零的突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成果全方位鞏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上邁出堅實步伐,「創新淮安、開放淮安、美麗淮安、幸福淮安 」建設由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綠色高地、樞紐新城」打造展現蓬勃生機,長三角北部重要中心城市地位基本確立。

——加快建設要素湧動、活力迸發的創新淮安。構建「333」主導產業體系,力爭培育1-2個千億級製造業產業和10戶以上百億企業,基本建成6個百億級農業主導產業,加快打造長三角北部現代服務業發展新高地。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形成創新驅動、融合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建成國家創新型城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形成更多改革創新淮安方案和經驗,持續激發內生動力和活力。

——加快建設和合南北、通濟江淮的開放淮安。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大運河文化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等重大戰略在淮安加快落地轉化,高水平推進寧淮、淮昆合作,加快融入長三角中心區。進一步健全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確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建成寧淮高鐵,開工建設沂淮鐵路,打造高鐵快運物流基地,成為輻射蘇北、聯通全國的高鐵快運分撥中心;打造全國性內河航運中心,實現內河港口貨櫃年吞吐量翻一番;完成機場三期擴建等重點工程,開通全貨機航線10條以上,成為長三角北翼國際航空貨運中心。實現利用外資穩定增長,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5%。

——加快建設清新疏朗、自然水韻的美麗淮安。全市自然溼地保護率60%,新增成片造林面積10萬畝,建成國際溼地城市和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成為江蘇美麗中軸和綠心地帶。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成60個特色田園鄉村,美麗宜居鄉村建成率100%。進一步打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全域旅遊品牌,成為國家生態旅遊、全域旅遊示範區和長三角旅遊目的地城市。

——加快建設共建共享、文明和諧的幸福淮安。所有縣區達到省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要求,新打造3-5所在全省有影響的高品質高中,建設區域性高水平大學,市屬醫院全部建成三級甲等醫院,建成3-5個省級綜合類和專科類區域醫療中心,打造城市社區10分鐘體育健身圈、15分鐘文化圈,城鎮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蓋率30%,實現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覆蓋,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優質均衡,覆蓋全民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

開局之年,8大主攻方向

開局關係全局,起步決定後勢。

2021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已然開啟,淮安也明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努力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經濟增長速度,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糧食產量保持在96億斤以上,主要汙染物排放、節能減排全面完成省定任務,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圍繞這一目標,淮安明確了8個主攻方向。

推動經濟持續穩健發展。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用好寶貴時間窗口,堅持供給側和需求側雙向發力,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集群。堅持一業一策精準培育,做到每個產業都有產業規劃、工作專班、產業基金、專業智庫、產業圖譜、專屬政策包,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著力增強區域創新能力。全面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實施區域創新攻堅行動,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加快推進國資國企和開發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拓展開放合作空間。

統籌推進城鄉建設。實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一體謀劃推進城鄉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和基礎設施建設,走出富有淮安特色的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切實保護好生態底色,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牢牢守住安全穩定底線。強化風險意識,提升應急處突能力,有效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隱患,更好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著力提升民生服務的優質化、均衡化、多元化、特色化水平。

「瞭望君」注意到,今年淮安在打造現代綜合交通樞紐提出不少具體任務,包括爭取機場總規獲批,開展三期工程前期工作,完善機場集疏運體系、口岸國際貨運功能,爭取開通國際全貨機航線。加快寧淮鐵路建設,開工高鐵快運物流基地,開展沂淮鐵路可行性研究。推進金寶航道、工業園區危化品碼頭、新港三期等前期工作,加快黃碼港、洪澤新港等港口建設,研究組建港口集團,加強與上海港、寧波港等沿海港口集團的合作,力爭開通至連雲港海鐵聯運班列等等。

亮出「壯麗東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氣度,激發當「特長生」的活力和智慧,搶抓機遇、乘勢而上的淮安將開創出什麼樣的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境界,我們拭目以待。

撰稿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胡蘭蘭

圖片 淮安發布

值班主編 陳月飛

實習編輯 王晗

新華日報社全媒體時政新聞部出品

歡迎轉發 侵權必究

版 權 說 明

如需轉載本公眾號內容:

1.須保持圖文完整,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2.完整標註版權及本公眾號ID、作者、二維碼;

3.未按此規定轉載的,本公眾號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相關焦點

  • 恩來及家鄉
    尤其是1950年的大水,皖北區黨委和蘇北區(當時安徽、江蘇都還未建省)黨委都向中央和華東局拍發了災情報告。報告說,這場大水淹沒了幾千萬畝莊稼地,受災人口達2000多萬,兩區共有600多萬人逃離家園。特別是毛澤東在看到報告上「不少是全村沉沒」、「大水下來之後,人蛇爭樹,毒蛇咬人又致人落水」等悲慘狀況時,難過得落了淚。他當即揮毫將此件批給周恩來,並親筆題寫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 梅綻江南傲霜開——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徵程|新聞...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到「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江蘇始終沿著指引方向,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後,又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 溫州市局直屬普高學校2020年特長生怎麼招?看這裡
    獲得省級及以上體育、藝術特色學校(含陽光體育後備人才基地學校),或在2017—2019年省級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藝術比賽(展演)中獲得集體項目一等獎、體育比賽中獲得團體總分(或集體項目)前六名的省一、二級特色示範高中,可向市教育局申請面向全市招收體育、藝術類特長生。普通高中招收特長生的比例不超過學校當年招生計劃數的5%(足球項目招生計劃數單列,可適當照顧)。
  • 杭州這位小學生是怎麼做到的?
    這位學生叫邵潤澤,是杭州市聞濤小學六年級學生,今年13歲。  一般情況,學一種樂器就夠辛苦了,這位同學同時學得這麼好,是怎樣做到的?  媽媽的想法很單純:  花那麼多錢買鋼琴,總不能浪費吧?  昨天,我們在學校見到了邵潤澤和他媽媽。
  • 朱鎔基訪美演講:你們也太小看我這個總理了
    ,朱總理健步走上宴會廳主席臺,以犀利、風趣的語言,作了此次訪美的第一場演講。這也是中國總理15年來第一次訪問美國所作的第一場演講。演講十分精彩,大廳裡不時響起友善的笑聲和雷鳴般的掌聲。中美貿易逆差是一些美方人士談到美中關係時常常質疑的一個問題。雷登市長在總理甫抵洛城的禮節性會見中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對此,朱總理語出驚人地說:「貿易逆差不是什麼大事,它不僅有利中國,對美國也許更有利。」
  • 同題佳作│家鄉新貌(含「新」字作文題寫作技巧4招)
    寫在前面:《我家新氣象》《校園新風》《家鄉新貌》《小區新風貌》……這類含「新」字的作文題,引導中小學生深入觀察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常常用來練筆、考試。那麼,怎樣才能寫好這類題呢?第一,要提前想明白「新」的意義。動筆之前,要在將過去看到的和現在看到的相比較,從而找出「新」在哪裡。要辨別這種「新」是有積極意義的,而不是見「新」就讚美。
  • 爭當山區跨越式發展的特長生
    爭當山區跨越式發展的特長生  中共慶元縣委書記 藍伶俐  市委四屆九次全會,吹響了我市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集結號,為我們做好「十四五」以及未來一個時期的工作錨定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提供了遵循。
  • 江蘇發力「強富美高」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強富美高」新江蘇、「五個邁上新臺階」,實際上就是對江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2017年底,江蘇省委召開十三屆三次全會,確定了「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和推動經濟發展、改革開放、城鄉建設、文化建設、生態環境、人民生活「六個高質量」的實踐路徑,以先行者的擔當和奮鬥者的自覺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 新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 江蘇農民"抱團"致富更有底氣
    原標題:修訂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7月起施行 農民「抱團」致富更有底氣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7月1日起施行,這是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後的首次修訂。   江蘇農民專業合作社蓬勃發展,成為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力量,但也面臨市場地位弱、服務範圍窄、規範機制不完善、聯合發展缺乏法律認可等「成長的煩惱」。
  • 江蘇一周政情丨地市兩會開新局 疫情防控繃緊弦_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堅強保障。淮安市委書記蔡麗新強調,要把準中心點,謀精準之策,出務實之招,進真誠之言,做到常思改革發展大事。要畫好同心圓,夯實共同思想基礎,拓寬民主參與渠道,協調融洽各方關係,做到善成民主團結要事。要架牢連心橋,走進群眾體察民情,貼近群眾讀懂民意,靠緊群眾排解民憂,做到多辦為民造福實事。要提升向心力,以政治建設引領事業發展,以能力建設提升隊伍素質,以品牌建設擴大工作影響,做到勤練履職盡責本事。
  • 2020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建築藝術學院專任教師招聘3人公告
    為更好地選拔優秀適崗人才,充實工作人員隊伍,優化人員結構,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現決定面向社會招聘建築藝術學院建築裝飾專任教師3名(崗位編號:20200208B),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一、報名條件及崗位需求(一)需求人數:3人(二)基本要求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擁護黨的領導,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 2020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勞動教育員(勞務派遣)招聘1人公告
    公告發布後,符合要求的應考人員達到1:3開考比例即可以組織考核工作,崗位招滿即止,未招滿崗位繼續接受報名。2.報名方式:符合條件的人員掃描文後二維碼登記基本信息,並將個人詳細材料發送至組織人事處郵箱E-mail:jscj_rsc@vip.163.com,郵件主題與附件名稱按下列格式填寫:「姓名+性別+應聘崗位編號+是否應屆+畢業院校+專業+學歷或職稱+現居住地省份」。
  • 江蘇戰疫觀察:七月流火正清秋
    而最近終於傳來讓人放下心來的消息:這位南京市民在日本複查核酸結果為陰性,目前已解除隔離。一場虛驚,也是一次突擊檢驗。而時不時敲敲警鐘,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江蘇這根弦一刻都沒有放鬆。
  • 中考藝術特長生:564就能進成都四七九重點高中?
    在成都,參加中考是大家最為熟知的升學方式,但是還有一條升學捷徑還有一些家長和學生都不清楚,那就是:藝體特長生,它也是進入名校的重要途徑之一。因為在成都初升高中,藝術特長生只需在超重高線10分~20分體育生上重點線10分就有機會被重點高中錄取。
  • 這位58歲的鄉村攝影師,用鏡頭記錄家鄉變化
    老房變新房,公園、學校一應俱全鄉間處處新風景,人人都在「奔小康」西湖街道禮河老街佳麗影樓,周明在工作間隙習慣性地抬眼望了望對面,一臉憧憬:「新年要在新房子過咯!」自2018年10月蠡康雅居建設打下「第一樁」,周明就用手中的相機做起了「監工」,看著樓「一點一點長高長大」,「基本上隔三差五就會去從不同角度拍一拍,想到自己的新家就在這裡,十分開心。」周明的影樓在禮河老街開了27年,他的攝影技術還是在部隊時自學的。1980年周明進部隊第一年,就花60元買了一臺紅梅相機。
  • 共同關注 | 發展更快 生活更好 後勁更強
    唐僖膺說,如今老百姓的錢袋子鼓了,腳下的路更「寬」了。隨著紅河基礎設施的改善、提升,特別是高速公路跨過了紅河南岸,高速鐵路實現「零」的突破以及紅河蒙自機場的正式開工建設,今後出行將會越來越便捷。唐僖膺「這幾年家鄉的大事喜事不斷,讓人振奮、自豪。」
  • 加拿大新總理保羅-馬丁:百萬富翁10年奮鬥圓夢
    加拿大新總理保羅 馬丁:  百萬富翁10年奮鬥終圓夢 (2003年11月17日 10:06)  11月15日,在經過長達10年的漫長等待後,加拿大前財長保羅·馬丁終於成為總理克雷蒂安的接班人。至此,加拿大開始告別克雷蒂安總理長達10年的統治時代,開始了以「理財高手」掌管政治大權的新時代。
  • 美麗新鹽城:以交流凝結鄉情 以鄉情凝聚力量
    本報訊 (記者 卞小燕)「我在魚米之鄉鹽城東臺度過了難忘的童年時光,如今身在海外,家鄉這座千年古城依然令我魂牽夢縈。」一封江蘇發展大會的邀請函,牽起了墨爾本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顧柏俊教授的鄉愁。對即將到來的盛會,顧柏俊充滿期待,「江蘇發展大會為我們海外遊子創造機會,共同來為家鄉發展盡綿薄之力。」
  • 江蘇組織推出「金豬送福·2019網絡賀新春」系列文化活動
    2019年春節前後,江蘇省委網信辦組織推出「金豬送福2019網絡賀新春」系列文化活動,為網民搭建網上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