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的天氣真的是很不錯,沒有了前幾天的燥熱,酷暑隨著時節逝去了,今年就這樣安然地度過了夏天。此時的北京密雲水庫,和風細雨,涼意搜搜,身心舒暢。天雖然沒有那麼燥熱了,但是內心卻是無限的憂傷。所有聽到過的憂傷和經歷過的苦難,都讓每個人逐漸地變得強大和坦然。每當聽到生老病死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身邊每時每刻在發生著戲劇性的故事,感慨萬千,一分傷感一份成熟,慢慢地人徹底地開始醒悟和覺知,即便是已經是而立之年。
就在正當大家全力以赴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時候,一位老哥哥的母親走了,就這樣沒有任何徵兆的走了。記得我的父親曾經告訴過我,「要懂得珍惜家庭,母親在家就在」。那時我還是一個青澀的少年,多年後的今天突然回想起父親語重心長的話時,感覺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恰逢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感覺越來越強烈,突然間似乎壓抑在心底的心事一下子明朗起來。
聽到這個消息,聯想到了從我初到北京直到現在都處得不錯的老溫同志,這麼多年的關懷和在一起共事的日子一下子浮現在我的腦海中,那麼的清晰。老溫比我年長二十多歲,溫和可愛喜歡熱鬧的一個人,發福的身體走起路來一晃一晃很有節奏感,圓圓的臉上從來沒有看到過憂傷和憤怒,總是樂呵呵、笑眯眯的面對工作和生活。喜歡喝點酒,並且量很大,從來沒有看他喝多過,總是一種開始啥樣結束還啥樣的的主。不論是跟他共事還是吃飯熱鬧,始終都能給我們一種自信滿滿、喜氣洋洋的氛圍。
因為一起共事的時間比較久,所以對他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誰都不會想到這樣一位老好人會有這麼些不為人知的苦楚,這種苦楚大概是我自以為是了,沒準對於他來講一切都覺醒了。老耿的父母一直在遠離北京的豐寧地區,有個姐姐早就照顧自己的家庭了,他和愛人在北京密雲,愛人不願意跟他父母來往,所以,一直是老耿在抽時間照顧自己年邁的父母,前些年,由於工作調動到承德市,他為了方便照顧老人,將二老接到身邊照顧,一待就是六年,天天陪伴二老。近年來調回北京後,父母的照顧又是一個問題,五十多歲的半大老頭為了照顧妻子的感受,只能將父母接回老家豐寧。不得已請保姆照顧二老。
老耿的兒子遠在西安,兒媳婦老家安徽的,常年不回北京,妻子也到了更年期,時常地跟他大吵大鬧,還得需要人照顧,就這樣,一個半大老頭整日裡奔波著,還得好好上班掙錢。即便是在我看來這一切都是那麼的揪心,但是他依舊樂呵呵的、笑眯眯的對待這身邊的一切,即便是在我們看來一些不合乎情理的人和事,他用像大海一樣的心胸包容了一切。每當聽他聊起這些事的時候,他總是一句「一切隨他去,挺好的!」
有時候我在想,是什麼讓這樣一個男人練就了像海一樣的胸懷和大度。就在今年這個立秋的日子裡,他照顧多年的母親悄然無息的地走了,沒有給他留下一句話,就這樣都沉默著,無聲無息的。或許此刻,老耿縱有千言萬語也說不出口。五十年的經歷和沉澱讓他已經對一切習慣於裝在心裡了。
就這樣,讓我平靜的心又一次蕩漾起來了,一種由衷的欽佩之情油然而生,老耿一切盡力而為的實際行動不就是陽明先生所提倡的心學嗎,知行合一在老耿身上充分體現一部分,用實際行動踐行內心之所想,不求外物,盡心極力地做能所力及的事。從來不把外界的偏見放在心上,用實際行動默默地在扮演者父親、兒子、老公、好同事的角色,雖然一切都不是他能所改變的,但是他用自己的演繹著這麼多的角色。
就如季羨林先生一花一世界中對人生和生命的感悟一樣,或許老耿就這樣一直樂呵呵、笑眯眯地走下去,直到生命的盡頭也不會有半點的憂傷和痛苦,因為他的心是坦然的,內心世界是坦蕩的。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真心希望生命中的好日子我們好好珍惜,把我當下,去人慾存天理,修煉強大的內心,讓心歸於自然狀態,平安喜樂。
聲明:本文為大山的火車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