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劇照 |
搜狐娛樂訊 40集年代勵志暖情大劇《生命中的好日子》正在河北衛視、雲南衛視兩大衛視的黃金強檔熱播。該劇聚焦改革開放初期到1997年香港回歸這二十年的社會歷史變遷,從一個人、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中,講述了50後一代人的「致青春」故事。除吸引到眾多喜愛年代劇的觀眾之外,還將此觀眾群以外的其他年輕觀劇群體一網打盡,業內專家盛讚該劇是一部「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電視劇佳作。
人設豐滿走心,基調溫暖勵志
不同於目前市面上某些高顏值、弱情節、人設同質化的「看臉明星劇」,《生命中的好日子》用嚴謹的劇情、精良的製作、高超迭起的劇情和血肉豐滿的人物形象,講述了富有張力的生命歷程,全劇始終洋溢著一種奮發向上、勇於擔當、溫暖勵志的精神基調,讓觀眾過癮而「暖心」。有年輕觀眾表示,看《生命中的好日子》拉近了自己與長輩們的心理距離,觀劇時由衷感覺自己的父輩人很堅強,很了不起,青春時光正能量滿滿,甚至很想到父輩的家鄉去走一走、看一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三角戀情轉化人間大愛,主題溫情升華
《生命中的好日子》以大時代、大事件為背景,以男主人公跨越三十載的婚姻情感為主線,講述了黃志忠飾演的韓墨池與馬境飾演的鐘思存、吳越飾演的柔嘉之間的情感糾葛與個人奮鬥史,勵志氣息十足。值得一提的是:劇中很巧妙的將纏繞在墨池、思存、柔嘉之間的一段本來狗血的三角戀情轉化為人間大愛,墨池與柔嘉這對原本相愛的戀人在機緣巧合與命運捉弄之下分別之後,雖然彼此仍然掛牽,卻乾脆利落的將愛情升華為友情去相扶相助,互相成就,助推了主題的升華。柔嘉甚至被網友稱讚為「最佳前任」。
回望帶來歷史厚味,沒有寬恕就沒有未來
《生命中的好日子》的主人公是知識青年,以往談到「知青」題材,往往把著眼點放在他們的苦難和所受的創傷上面,而本劇中更多展現的是在苦難和創傷之後怎麼面向未來。不管是前半部分的情感糾葛還是圍繞情感糾葛而展開的激烈商戰,所有的恩怨情仇最終都得到了寬恕和諒解。正如劇中韓秉先對劉春紅所說的那句話,「歷史上的問題,該我們承擔的一定要勇於承擔,但是,有些責任我們個人是扛不動的,就讓這一頁翻過去吧。」
劇情結束於1997年。於此回望,是中國改革開放20年的百變容顏和50後知青一代的光輝歲月,這是個人與家國命運交織的進行曲,是終於甩掉沉重的歷史包袱、回歸人類幸福本源的大徹大悟。個人與國家同行,用大愛化解傷痕,是該劇始終保持的格局和視野;在艱苦中選擇堅強,在絕望中守護希望,是本劇最具現實意義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