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友頭條-車友號-麻辣車事] 其實生活在四川盆地的我,對於星空、對於天都是非常陌生的,一切天外的事物都會被拒之「雲」外,乃至前兩天還在跟我的小夥伴講,我已經有好幾年中秋節沒見過月亮了。
所以,我們會更加渴望見到太陽、見到星空……
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從嫦娥奔月傳說、萬戶飛天試驗,到當代航天航空領域的巨大成就,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天的探尋都是永不止步的,我們生於地面,卻總是夢想著遨遊於天際。
在人類幾千年的探尋當中,其實關於宇宙,我們真的了解的太少太少,以至於抬頭望向茫茫星空,唯有敬畏與敬仰。
2020「寰行中國」別克·中國文化之旅,在「華夏蒼穹」下駛出「嫦娥奔月」第三程,跟隨別克艾維亞家族,起雲南,望川蜀,只為無限接近蒼穹、觸摸渴望已久的星辰。
Day 1
撫仙湖-昆明
今年是別克寰行中國的第七季,我也是第一次參加寰行中國的活動,今年是由三款別克Avenir艾維亞系列車型作為整個行程的用車,包括我乘坐的2021款君越Avenir、昂科旗Avenir以及今年剛上市的昂科威S Avenir。
得益於5030mm的車長與2905mm的軸距,2021款君越Avenir有著行政級轎車的寬敞空間與豪華舒適度,一路上不管是坐著還是躺著都特別舒服。
其搭載的2.0T可變缸渦輪增壓發動機(TriPower可變氣門管理技術),最大可以帶來237馬力/5000rpm,350牛·米/1500-4000rpm,在「寰行中國」每天幾百公裡的行程中,不管是高速還是山路,君越Avenir都顯得非常遊刃有餘。
既然以蒼穹為主題,天體的觀測當然也成為咱們此次行程的重點,而「寰行中國」的第一站我們去到的是位於雲南撫仙湖畔的太陽觀測站,該觀測站位於太陽山臨湖果嶺海區域,是亞洲最大的地面觀基地,也是世界三大太陽物理觀測地址之一,觀測站擁有當今世界上一流的的太陽觀測設備。
中科院雲南天文臺的專家介紹,觀測站主力觀測設備為「一米新真空紅外太陽望遠鏡」,主要科學目標是在0.3至2.5微米波段上對太陽進行高解析度成像和(偏振)光譜光測,高精度地同時探測太陽光球、色球磁場及其動力學特徵,是我國附近8個時區內唯一能對太陽進行高解析度觀測的望遠鏡。在全球最近十年的太陽活動觀測中,該站獲得的有效數據超過全球高解析度數據總量的三分之一。
其實中國對於太陽的觀測可以追溯到大概公元前1200年,甲骨文上存留著世界最早的日食記錄。大約從魏晉時期開始,我國就能比較準確地預報日食了,並且逐漸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方法和理論,這也是我國天文學史上的一項重要成就。
對於地球上的人類,乃至地球上的一切來說,太陽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把太陽作為遠離地球的天體來研究已經有了日新月異的發展,從而使我們對所了解的有關太陽的知識也日益豐富和準確起來。
Day2
昆明-攀枝花
在昆明城西南方向的西山之巔,有著一個百年氣候站,名為「太華山國家基準氣候站」。1927年,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先生於翠湖邊錢局街的家中,自己購買設備,建立了雲南第一個私人氣象觀測所——「一得測候所」,也是雲南歷史上第一個專門研究氣象的科研機構,於到1937年遷到現在這個位置。
在天文觀測方面,陳先生曾自製「步天規」。「步天規」是用兩個圓紙盤疊成,底面一個圓盤印有天體各個星系,上面一個圓盤則印有赤道線及黃道線,邊緣印著一年12個月的月日,按月日轉動上面的圓盤,就可以知道當天有哪些星座出現在天空。「步天規」與張衡的渾象儀有共同之處,即根據地球的運行來觀測星象的變化。
時至今日,太華山氣候站還肩負著測量與預報整個雲南省乃至全國天氣情況的重任。
而今天的第二程需要驅車向北300公裡到達四川攀枝花的川南天文臺,也是本次寰行中國我最喜歡且印象最深的地方。
抬頭便是肉眼可見的銀河和滿天星辰,內心那一刻的震撼無法用言語表述。這或許正是宇宙魅力之所在吧!
從昆明到攀枝花這一段,總行駛裡程300多公裡,途中經歷了多種路況,讓我們一路上很好地體驗了2021款君越Avenir的駕乘感受。總體來說,這是一輛十分宜商宜家的車型,既能出入商場,又能為你的長途旅行提供高質量交通保障。
此前麻辣車事在多個活動中試駕過君越車型,所以對於它的機械性能以及空間表現都非常熟悉。本次駕駛的君越為頂配艾維亞版本,可以認為是精裝版,不僅是配置的簡單升級,更大的變化來自高品質材質的應用以及功能升級的調整。
打開車門,映入眼帘的是帶有Avenir標識的車門踏板,這個細節無疑再一次提升用戶的尊貴感。君越Avenir的內飾採用了環抱式駕駛艙設計,採用白內飾的配色讓整個車廂更加通透、高級。座椅採用真皮材質,並帶有菱格紋打孔,此外還帶有按摩功能,整張座椅形狀配上白色配色看著就比較高級,坐著同樣很舒適,整張座椅無論是靠背還是坐墊都相當厚實柔軟,全天行駛300多公裡,5個多小時,也沒有出現腰酸背痛的感覺。
相比於普通版車型,君越Avenir有意地提升後排配置,比如說後擋風玻璃遮陽簾、後排座椅電動可調且具備通風加熱、按摩功能等配置表現相當搶眼。而目的也非常明顯,就是提升Avenir的商務屬性。實際體驗下來,這種堆配置的做法確實能提升後排乘客幸福感、尊榮感,為你成功地談下一筆生意做足了加分項。
Day 3
攀枝花-西昌
北出西昌經由國道108線折轉50多公裡,進入一個神秘的山谷——沙壩。一條小河從高高的犛牛山下流進山谷,淺吟清唱,悠悠流淌;兩岸高山,松杉蔥籠,綠茵蓬岸,田疇如畫;依山傍水的農家,有嫋嫋炊煙升騰,好一幅「桃源」仙境。而就在這幽深的峽谷之中,有著一片追夢創奇蹟的航天熱土——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好巧不巧,就在我們到達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前一天晚上,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場二號工位,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將「天通一號02星「成功發射升空,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長徵系列火箭第352次飛行,也是長徵三號乙火箭的第71次飛行,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今年的第十一次發射任務
在我國四大航天發射場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負責管理使用西昌、文昌兩大航天發射場,能夠發射十餘種構型火箭,創造了中國航天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是我國綜合能力最強、發射數量最多、發射密度最高、對外開放最早、開放程度最高的發射中心,也是我國航天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故事源自1970年冬天。那年,一支神秘隊伍從茫茫大漠戈壁出發,來到深山峽谷一個叫「趕羊溝」的地方。從此,西昌航天人立志在這片紅軍長徵「彝海結盟」之地,為祖國騰飛架起「通天梯」。1984年4月8日,搭載中國第一顆試驗通信衛星「東方紅二號」的長徵三號火箭像一個巨大的火把橫空出世,中國航天也從這裡走向世界。
仰望浩瀚星河,對於一代代航天與天文工作者來說,並不只是眼前的浪漫,更是與探索未知、為國家航空航天事業奮進奉獻的一種方式。從嫦娥奔月傳說、萬戶飛天實驗,到當代航天航空領域的巨大成就,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對於天的探尋,永不止步!
註:以上圖片來源於品牌官方(文/車友號 麻辣車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