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已在近期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並且雙方籤署了收購協議。
文|AI財經社 韓佩
編輯|胡劉繼
資本市場經常會發生一些讓人驚掉下巴的事。
1月2日下午,AI財經社從權威人士處確認,滴滴出行已在近期完成對小藍單車的收購,並且雙方籤署了收購協議。
AI財經社多次致電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並未得到回應。但小藍單車的主要投資方黑洞資本對AI財經社表示,本周內將會有正式的消息對外公布。
此次收購讓人頗為驚訝。被收購方小藍單車誕生於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公司宣布解散,小藍單車的運營權轉交給了四川拜客出行。而此次出手相救的滴滴出行,早在2016年9月26日就宣布戰略投資共享單車品牌ofo,並在這家公司此後的多輪融資中均處於領投地位。
滴滴一直被視為ofo的主要靠山。工商信息顯示,目前ofo董事會成員包括10人,分別為戴威、肖敏、陳熙、薛鼎、楊品傑、朱嘯虎、於信、張巳丁、朱景士和陳婧。值得注意的是,陳熙和朱景士此前分別擔任滴滴戰略部高級總監和國際業務事業部負責人。從股權結構上來看,ofo內部也主要分為ofo系和滴滴系。
根據《財經》報導,滴滴持有ofo約30%的股份,先後還派駐過多位高層進駐ofo。但值得玩味的是,36氪曾報導稱,2017年12月,滴滴內部人士表示「公司正在孵化一個共享單車業務,內部代號為海棠」。
從種種跡象來看,滴滴和ofo的關係已經岌岌可危。去年11月末,ofo被曝出滴滴所「派駐的高管集體休假」,儘管ofo對此的回應是「個人原因」,但「高管集體休假」事情本身仍然顯得很詭異。隨後新浪科技又報導稱,「滴滴系否決了戴威的多條決定,ofo董事會層面存在分歧」。
另外,有知情人士對AI財經社表示,ofo內部管理團隊也存在一定問題,如成長速度、貪腐等情況,導致滴滴日漸對ofo失去信心。
有了上述因素,滴滴突然出手收購小藍單車,就變得不難理解了。
去年11月中旬,小藍單車CEO李剛以一封道歉信宣布了這家公司的倒下。不過,事情並未結束,小藍單車出現了供應商討債、先後圍剿北京、深圳分公司的鬧劇。但很多用戶卻非常淡定,並未出現以往酷奇等倒閉時的一片哀嚎的情況,不少用戶甚至在各類小藍單車倒閉的新聞底下留言,要留著押金「眾籌」小藍單車重生。
這樣的口碑,在任何倒閉的品牌中都極少見到。轉交四川拜客出行運營後,小藍單車並無任何實質上的改變。品牌口碑和技術專利,或許是促使滴滴出手收購的主要原因。
但是,截至目前,小藍單車團隊的員工均已離職,此前的各城市負責人也已經入職新的公司,小藍單車僅剩的,也只有街頭的「那一抹藍」。
一位城市前負責人聽聞小藍單車被滴滴收購後,回憶起自己曾經奮鬥過的經歷,感慨地說:「感覺就像是一場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