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藍單車和摩拜單車調價受關注:共享單車為什麼要漲價

2020-12-01 中國青年網

共享單車行業前期投入大,維護成本高,盈利模式並不清晰

行業正在回歸商業理性,重新定位業務性質,並按市場規律出牌

下一步,共享單車發展的重點是提升管理水平而非簡單規模擴張

近日,小藍單車和摩拜單車先後宣布調價,共享單車行業再次成為焦點。來自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共享單車每天約有1000萬人次使用。漲價將對消費者的選擇造成什麼影響?一路燒錢求發展的共享單車行業現在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將如何發展?針對這些問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可持續運營」成理由

雖然總價不高,但共享單車此次漲價幅度卻不算太小。先是小藍單車宣布,從3月21日起,在北京實行新計費規則,起步價從每30分鐘1元上漲為每15分鐘1元,超出時長後每15分鐘0.5元。摩拜單車隨後宣布,從4月8日起,北京用戶騎行15分鐘以內收費1元,騎行超出15分鐘,每15分鐘收費0.5元,價格與小藍單車「取齊」。運營哈囉單車的哈囉出行公關總監王帆也表示:「哈囉單車目前價格相對穩定,但未來可能隨著經營策略調整也不排除會有漲價的可能。」

託管小藍單車的滴滴出行回應稱,新的計價規則是「為了可持續運營和產品服務體驗」,摩拜方面則稱調價是「為了實現健康、可持續運營,繼續提供用戶滿意的服務」,「可持續運營」成為兩家共享單車的漲價理由。

那麼,消費者真的接受這個理由嗎?一項由3600多位網友參與的網絡調查顯示:一半網友認為共享單車價格漲幅過大,也有近三成網友表示理解,接受適當漲價。南京公司職員李婷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我是共享單車的忠實用戶,公司離最近的地鐵站1200米,走路要20分鐘,所以工作日每天肯定要騎兩次車。按現在的調價規則,如果你騎車時間在15分鐘以內,與過去價格是一樣的,這對和我一樣只想解決『最後一公裡』剛需的用戶,調價影響不大,但如果是為了休閒出行,就可能會考慮選擇別的出行方式了。」

通過價格調節供需

共享單車調價,顯然是一種「造血」。共享單車行業前期投入大,維護成本高,而且在租金之外無論是車身廣告、數據增值服務等,盈利模式並不清晰。小藍單車因資金鍊斷裂、拖欠供應商款項被滴滴出行託管;ofo小黃車深陷「押金門」苦苦掙扎。美團點評2018年財報則顯示,從去年4月份起,其收購的摩拜單車貢獻收入15.07億元,虧損卻高達45.5億元,佔美團點評整體淨虧損的一半多。市場研究機構易觀網際網路汽車與出行研究中心分析師趙香表示:「共享單車企業要面對單車的破損和丟失,以及氣候原因帶來的季節性使用頻率波動,再加上使用場景的局限性,僅依靠現有的商業模式很難盈利。」

從這一點看,「塊兒八毛」的漲價,對共享單車企業意義重大。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韓美表示:「單車騎行一次,折舊0.6元,運營成本0.3元,如果單次騎行收入能超過1元,原則上就有利潤。」

正因如此,業內專家們對調價頗為「淡定」。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東表示,價格調整對共享單車行業發展是必要的,「行業想要發展,首先要保持財務的可持續性,適當調整收費價格,就是為了讓財務的可持續性更好一些」。上海財經大學交通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馮蘇葦也認為:「共享經濟新業態的出現,正在培養起消費者更為理性的消費思維,比如網約車的動態加價。共享單車漲價只是市場主體相互博弈、教育和再教育的一個必要環節。這也意味著,共享單車整個行業正在回歸商業理性,重新定位業務性質,並按市場規律出牌,讓價格成為調節供需的有效手段。」

行業仍需脫胎換骨

消費者已經習慣了共享單車的「存在感」,來自哈囉出行的行業報告顯示,目前用戶平均每周使用共享單車超過5次,即使擁有自有汽車的用戶,也有一半以上平均每周使用共享單車超過4次。小城市中有23%的用戶為半年以來新增用戶。但另一方面,共享單車企業要面對的「一地雞毛」卻並非只有調價而已。押金問題、亂停亂放、「殭屍單車」等「老大難」問題依然困擾著行業。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表示:「過去共享單車企業的飽和式投放,其實只是為了搶佔市場,獲得資本市場青睞,但從未來發展來看,共享單車依然要更加有序,發展的重點是提升管理水平而非簡單規模擴張。」

在押金方面,政策指引已逐漸清晰。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徵求意見,明確包括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在內的交通運輸新業態運營企業,原則上不得收取用戶押金,確有必要收取的,運營企業不得挪用。此外還規定,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單個用戶帳號內的預付資金額度不得超過100元,且運營企業只能將用戶預付資金用於其主營業務,不得用於不動產、股權、證券、債券等投資及其他借貸用途等。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對此表示:「政府對新業態發展的原則是包容審慎監管,此次對共享單車押金和預付資金的明確規定,其實就是引導企業把關注點重新回歸到運營和服務,也是保護消費者使用新業態服務的信心。」

在車輛管理方面,共享單車企業同樣試圖用技術解決問題。摩拜曾在去年年底公告表示,如果用戶將單車騎出運營區域,在運營區域外關鎖,將收取5元調度管理費,每位用戶只擁有一次豁免機會。今年則進一步規定,針對私藏、破壞車輛,及不按規定使用共享單車等行為採取處罰措施。針對違規行為,將採取在一段時間內凍結對應帳號等處罰措施,帳號凍結期間用戶不得用車。上海市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服務平臺最新大數據顯示,上海共享單車工作日均騎行總量約97萬次,近一半用於接駁軌道交通,整體秩序明顯好轉。

下一步,共享單車企業仍然要面對盈利模式多元化這道「考題」。馮蘇葦表示:「作為流量入口的單車騎行大數據,有利於用戶畫像和細分市場,也有助於差異化定價和衍生信息產品的開發和推廣。超級平臺的出現仍然為衍生信息產品的出現提供了良好契機,市場期待『網際網路+自行車』行業脫胎換骨。」

相關焦點

  • 摩拜單車在京調整計價方式 悄然貴過普通公交車價格
    眼看著如今共享單車的起步價已悄然貴過普通公交車價格,1小時騎行的路程和花費性價比已經不如地鐵,還要不要騎成了不少市民的疑惑。 共享單車又漲價昨天一早,家住紫竹橋的田女士下樓習慣性地打開摩拜要掃碼開車,發現APP上彈出了漲價的提示。「怎麼又漲了?」
  • 北京共享單車新規引熱議 摩拜押金可以退了
    針對目前社會關注的用戶押金亂用、退費難等情況,《指導意見》擬規定,共享單車企業要設立統一的押金帳戶加強管理。公示押金退還時限,及時退還承租人押金等。  此前,深圳的管理意見首次提出共享單車押金管理的問題。
  • 共享單車介入網約車市場 摩拜網約車功能上線
    原標題:摩拜網約車功能上線 爭鋒滴滴   連結   永安行併購哈羅單車   共享單車現合併案例,洗牌加速   共享單車競爭進入下半場,行業洗牌整合愈加深入。昨日,永安行在官網發布新聞披露,參股公司江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低碳科技」)與哈羅單車母公司上海鈞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鈞正科技」)籤署了合併協議,低碳科技買下鈞正科技100%股權後,雙方業務將進行合併,但並未披露具體的交易金額與細節。   共享單車領域第一梯隊已經成型,第二梯隊仍在苦苦掙扎。   今年以來,共享單車公司倒閉此起彼伏。
  • 2017中國164家獨角獸名單:共享單車巨頭摩拜現在要攪動網約車的...
    一年之內,就有包括小鳴單車、小藍單車、悟空單車在內的25個新品牌入局。然而,就在第二年,共享單車行業突然迎來了寒潮。6月悟空單車、3Vbike倒閉,8月町町單車跑路,9月酷騎單車資金鍊斷裂,11月小藍單車停止運營……整個行業可謂屍骨累累。
  • 摩拜更名美團單車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摩拜單車要更名
    摩拜更名美團單車了!這是怎麼回事?以後騎摩拜單車要在哪裡掃?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美團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美團網王慧文今日發布內部信,宣布摩拜已全面接入美團App。未來,摩拜單車將更名為美團單車,使用美團APP掃碼。目前,美團APP和摩拜APP均支持掃碼騎車,不過之後美團APP將成為摩拜的唯一入口。
  • 摩拜單車徐州投車遇組 共享單車如何破解許可證難題
    均表示:摩拜公司未曾與之相關部門協調說明,從記者和網友拍攝到的視頻來看,摩拜單車是被徐州市公共自行車管理公司的廂式貨車和城管非機動車整治專用車拉走了。像摩拜這種漠視城市執法的行為,恐怕摩拜單車也再很難入駐城市中心。
  • 深度解讀:首汽約車與摩拜單車為什麼要合作?
    為什麼首汽約車與摩拜單車要合作?  目前市面上其實已經有著很多共享單車的品牌,除了摩拜單車,首汽約車其實還有著其它選擇,為什麼獨獨選了摩拜?行業內普遍認為原因有以下幾個。  第一,共享單車市場兩家獨大,摩拜顯然更符合首汽約車的胃口。  共享單車市場的搏殺也已經進入收官階段,在融資領域,目前在資本市場還能夠長袖善舞的就只剩下了摩拜和ofo,既然要合作,那就要選擇最大最好的,這對每個選擇合作夥伴的企業來說都是不變的真理。
  • 將自家廣告套在共享單車車座上,上海一公司遭摩拜單車起訴侵權...
    遍布街頭的共享單車,無形中成了最好的廣告載體,不少共享單車上都被貼上了小廣告。但是,你見過給共享單車裝上車座套,來發布廣告嗎? 針對上海會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摩拜單車上擅自安裝和發布車座套小廣告的侵權行為,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近日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其賠償損失,並公開發布聲明消除不良影響。
  • ofo小黃車和摩拜單車都黃了,為什麼滴滴青桔單車還融資10億美金
    還記得共享單車嗎?當年摩拜和ofo小黃車打的那麼熱鬧!可最後呢?一家賣身給美團,另一家到現在還死死地撐著,但拖欠了不少財務!而今日有媒體爆料,滴滴旗下獨立品牌青桔單車近日獲得超過10億美元融資,君聯資本領投,另一家國外大基金跟投。這也是青桔的首輪融資。
  • 小黃車已成「私家車」 為什麼摩拜單車沒人偷?
    如今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中國街頭的一道風景線,市面上最常見的共享單車就是「小黃車」OFO和「小紅車」摩拜。但我們經常能發現,小黃車經常會被一些偷車賊弄壞鎖當成「私家車」,但這樣的情況在摩拜單車身上似乎並不多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從成本上來看,小黃車的造價要低於摩拜單車。
  • 除了摩拜和小黃車,第三家共享單車公司還有沒有機會發展?
    在機動車快速發展的時代,大家不會想到,單車王國中國如今會重現80年代單車滿街跑的盛況。解決最後兩公裡的痛點可以用單車是常識,但是真要商用單車會碰到不少問題。還好,無線通信的發展為單車解決了共享單車遠程上鎖和解鎖的技術難題,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則為共享單車給出了一個很好的商業方案。
  • 用戶騎行一次2-3元貴過公交 共享單車還能騎多久?
    」用戶一次騎行往往要花費2元到3元;未來,共享單車能走出怎樣的路幾乎是在很多人不知不覺間,青桔單車、摩拜單車以及哈囉出行等共享單車的起步價在2019年悄然提高到1.5元,一次騎行往往要花費2元到3元,經常貴過公交。
  • 共享單車總量管控措施或出臺 小黃車和摩拜明天會如何?
    記者注意到,對於備受關注的單車投放與運營維護不到位、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用戶資金和信息安全風險等問題,《指導意見》均做了明確答覆。新規還直接指出,要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形成鼓勵和規範網際網路租賃自行車的發展環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依法規範企業經營,堅持屬地管理與多方共治。
  • 再見了,「摩拜橙」!曾在濟南「一車難求」的摩拜單車下線
    魯網12月16日訊(記者 王雅茜)12月14日,美團單車及電單車團隊發布公告,「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將停止服務和運營」,「摩拜橙」徹底被「美團黃」取代。今天,魯網記者在濟南多個共享單車停放點走訪發現,路邊不時出現哈羅、美團和青桔單車,「摩拜橙」已經在濟南徹底消失了。
  • 摩拜單車如何鎖車 摩拜單車鎖車方法【詳細介紹】
    摩拜單車怎麼鎖車?摩拜單車是一個非常方便的功能,很多小夥伴們借完車卻不知道怎麼鎖車,這是一大困擾,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摩拜單車鎖車方法教程。  摩拜單車怎麼開鎖:摩拜單車開鎖原理  一、手機掃描自行車,獲得自行車唯一的ID標誌,手機接著會像伺服器提交一個請求(提交信息裡包含:用戶信息,請求動作,車輛ID);  二、伺服器收到用戶開鎖請求,此時會根據請求信息,接著向指定ID的自行車發出開鎖指令;  三、自行車收到伺服器請求,會執行相應的開鎖動作。
  • 摩拜單車怎麼用手機鎖車?摩拜單車手機鎖車方法
    導 讀 摩拜單車怎麼用手機鎖車?摩拜單車能不能用手機鎖車?
  • 三家共享單車同日獲融資 「火火火」背後的單車酣戰
    3月1日,三家共享單車宣布完成融資。先是ofo宣布完成由DST領投的4.5億美元(合人民幣31億元)融資,接著是起家於山西的百拜單車和新入局的永安行未完成A輪融資,但未公布具體融資金額。
  • 摩拜單車又宕機了:為啥要說又呢?
    對於這次的疑似大面積宕機,摩拜單車方面回應稱:「在做一個技術升級,少量用戶可能受到一定影響,預計很快搞定。」目前,摩拜單車已陸續恢復正常使用。在此之前,摩拜單車已經發生過多起宕機事件。也有市民嘗試打開APP掃碼路邊停放的摩拜單車,均顯示「服務暫不能用」就是「請求超時」。直至20日10時左右,摩拜單車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由於服務資源緊張,導致單車無法在APP顯示、無法開鎖以及關鎖後無法結費。20日下午6點,有媒體致電摩拜單車的客服熱線400-102-6180,一直語音提示「非常抱歉,現在座機全忙。」最終,服務於20日凌晨1點全面恢復。
  • 哈囉第一,摩拜配額大減!珠海香洲共享單車運維能力排名發布
    」)發布2020年10月份共享單車運維能力考核通報。記者獲悉,考核結果顯示在珠海市運營的三家共享單車企業,配額方面哈囉單車排名第一,摩拜(美團)單車排名第二,青桔單車排名第三。    香洲區共享單車管理辦公室發布的2020年10月考核結果顯示,根據《香洲區共享單車額度管理辦法》及《香洲區共享單車配額管理細則》的規定,哈囉數字城管案件結案率
  • 摩拜狀告滴滴車鎖侵權!北京市內帶馬蹄形鎖的青桔、小藍都騎不了了
    摩拜狀告滴滴車鎖侵權!因兩家共享單車同行侵害其車鎖發明專利,摩拜最近一紙訴狀把它們告到了法院。據北京知產法院官微消息,近日已受理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訴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件,並依法查封、扣押了小桔公司、青奇公司在北京市運營的帶有被訴侵權的馬蹄形鎖具的青桔單車、小藍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