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身邊有金童玉女,金童是紅孩兒,那麼玉女是誰?你肯定想不到

2021-01-16 娛哥說車

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西天取經途中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難難都是非常的驚險,有很多妖怪甚至是孫悟空都不能降服的,總是請各路神佛來相助,其中又屬觀音菩薩幫助他們的次數最多。

觀音菩薩也是在《西遊記》中我們最為熟悉的一位菩薩。剛開始的時候,菩薩出場總是自己一個人,後來觀音菩薩幫助孫悟空和唐僧收服了黑熊精,並且把黑熊精做了自己的鎮山大將。後來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消息傳到了紅孩兒耳中,紅孩兒也是非常的想吃唐僧肉。剛開始時候,孫悟空看紅孩兒是一個小孩 ,就非常的輕視他,但是在後來的作戰中,孫悟空不敵紅孩兒的三昧真火,最後還是請來觀音菩薩,才收服了紅孩兒。

紅孩兒法力高強,有著300年的道行,又會三味真火,但還是一個嬰孩模樣,更是借著他的外表欺騙了唐僧,還是被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識破,背著唐僧將紅孩兒打跑。之後紅孩兒變出真身找孫悟空算帳,並且還捲走了唐僧,孫悟空想自己去救唐僧,結果卻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嬰孩竟會三昧真火,燒的他束手無策。

紅孩兒生性頑劣,在得知孫悟空讓豬八戒去找觀音之後,反而還變成觀音菩薩的模樣,騙了豬八戒。之後在觀音菩薩前來助陣的時候,紅孩兒還是非常的猖狂,不識得觀音菩薩,還要和觀音菩薩比試,結果他的三昧真火被觀音菩薩的淨瓶之水給滅掉。後來觀音更是將紅孩兒困在了自己的蓮花寶座之上,還給紅孩兒套上了金箍咒,並且收服紅孩兒為善財童子。

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服,成為觀音座下的善財童子,也就是觀音座下金童玉女中的金童。既然紅孩兒是金童了,那麼那個玉女又是誰呢?

紅孩兒生性頑樂,但是玉女則是生性善良。這個女童是娑竭羅龍王的女兒,從小就心地善良,並且悟性很高,精通佛理,經常參與佛家的盛會。觀音菩薩見這個女童這麼聰明,就決定收她為自己的座下弟子,並帶著小龍女修煉。小龍女也是非常的善良,施德行善,廣受好評。

如此一來,觀音座下的金童玉女就湊齊了。金童紅孩兒,生性頑劣,一個人的話,自然是改不了他的脾氣,而有了善良的,剛好與他互補,從而更容易得到教化。

相關焦點

  • 觀音菩薩身邊有金童玉女,金童是紅孩兒,玉女是誰?
    觀音菩薩身邊有金童玉女,金童是紅孩兒,玉女是誰?如果說詩詞的巔峰是唐宋時期的話,那小說的巔峰肯定就是明清時期了,在那個時期各類小說層出不窮,我國的四大名著也都是出自這個時期,而作為時代的瑰寶,《西遊記》這本小說可以稱得上是明清小說的巔峰之一了。
  • 觀音菩薩身邊的兩個小童子,男孩是紅孩兒,大家知道女孩是誰嗎?
    劇中悟空一行人一旦遇到什麼棘手的事情,尋求觀音的幫助時她總是爽快的助他們度過難關,而我們也都知道觀音身邊的兩個小童子一個是紅孩兒,是觀音的善財童子,但是大家知道觀音身邊的另一個小童子是誰嗎?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她是個女孩,但不知道她究竟是什麼來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 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
    某些人提出紅孩兒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並提出了一些「可靠」的理由,現在給大家一一分析。理由1:紅孩兒為什麼不長的像牛魔王?《西遊記》中有一個觀點不知大家是否記得:龍生九子,子子不同。神仙生的兒子也可能很醜,妖怪生的兒子也可能長的俊俏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退一步講紅孩兒雖然長的不牛魔王,但可以長的像鐵扇公主啊,誰規定兒子只能長的像他爹。
  • 智勇雙全的紅孩兒被觀音收服,為何牛魔王沒有一點表示,原來如此
    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小夥伴們有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這就是出自西遊記中孫悟空四人組在取經路上遭遇紅孩兒的哪一集。在紅孩兒與悟空等人的鬥法中,表現出來的實力可以說是可圈可點。一開始的時候悟空等人就鬥不過紅孩兒,因為紅孩兒掌握著一種強大的火焰,三昧真火。
  • 普陀山系列故事——不肯去觀音
    關於招財童子根據《華嚴經》記載,招財童子源於觀音菩薩座前「金童玉女」中的金童,是大福城長者最小的兒子。招財童子出生時,家中呈現七寶閣,各種財寶自然湧出,故名招財。招財童子能夠賦予平常事物非常價值,超級好運。
  • 第226集孫悟空計謀被識破,紅孩兒智商在線
    話說繼唐僧被紅孩兒抓走之後,豬八戒又被妖怪哄騙進火雲洞當場拿下。孫悟空急忙拖著重傷未愈的身體,變作蒼蠅進入妖怪洞中查探情報。恰好打聽到紅孩兒準備邀請牛魔王前來同享唐僧肉。悟空急中生智變作牛魔王哄騙紅孩兒,準備見機行事。沒想到紅孩兒不僅神通廣大,而且智商極高。
  • 第229集觀音也需要借來天罡刀才能降服紅孩兒
    話說孫悟空去南海找觀音求救,那紅孩兒三昧真火的強大觀音自然知道,他裝了一個大海的甘露水漿讓悟空帶去降妖,不過得留下東西當作抵押。悟空一毛不拔,不願意留下東西當作抵押,觀音見悟空如此一毛不拔,實在沒辦法只能親自上陣。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話說想了解一個人看看他身邊的朋友就知道,看看與黑熊精走的最近的人是誰吧!金池長老一個人成為精的典型代表,整整活了270多歲,也算是他多少年看守觀音寺的功德了,人老就容易犯糊塗,長期受人類世界的影響,金池長老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財迷,連自己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的人都敢碰,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最後沒有的一個善果!
  • 當年風靡一時的武俠小說《神箭金雕》的作者「金童」,究竟是誰
    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臺灣武俠小說相續崛起,武俠小說作家如井噴一般不斷湧現,最多時有三百多人,可謂是群雄逐鹿,百家爭鳴,好不熱鬧。雖然有如此龐大多的武俠小說作家,大多都以「筆名」形式存在,但是幾乎都能查有實人,但是有一個武俠小說作家卻是神龍見首不見尾,不知其到底是何方神聖?這人就是金童!
  • 非人哉:財神不好混,不僅紅孩兒、龍女和白澤要錢,連月老都想要
    從這一話中可以看出財神不好混,不僅紅孩兒、龍女、白澤要錢,就連月老也都想要。隨便談個心,都要收財神三千塊錢。財神掌管財源,基本是跟他比較好的人,都想要發財。    哪吒的事情已經解決,給了那麼多錢。只是在觀音家裡,還有三位比較難纏的神仙。他們分別是紅孩兒、龍女和白澤,看到財神趙公明出現之後,他們也想跟財神爺要點錢花花。
  • 觀音菩薩為何收紅孩兒為童子?與牛魔王沒關係,看重的是他的神通
    在《西遊記》中,觀音菩薩作為整個取經大計的總策劃,一路上對孫悟空等人頗為照顧,不過觀音菩薩也在取經的途中,也給自己撈了點好處;當初如來佛祖曾給了觀音菩薩三個箍兒,分別為金箍兒、禁箍兒和緊箍兒,讓觀音菩薩交給唐僧,用以管束三個徒弟。
  • 取經團隊只需給孫悟空戴緊箍咒就行了,如來為何交給觀音三個圈?
    可為何如來就給了觀音三個緊箍圈呢?我們先來看,如來是怎麼給觀音說的——「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他若不伏使喚,可將此箍兒與他戴在頭上,自然見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語念一念,眼脹頭痛,腦門皆裂,管教他入我門來。」
  • 第233集觀音菩薩對紅孩兒的懲罰
    話說觀音菩薩被悟空請來降服紅孩兒,菩薩先是用天罡刀抓住了紅孩兒,紅孩兒假意答應歸順菩薩,等菩薩放了他後,他出爾反爾,又對菩薩出手。菩薩又用出金箍兒給他戴上,開口念起金箍咒,疼的他滿地打滾,直言求饒。菩薩聽了求饒之詞就停住不念,悟空在一邊幸災樂禍,調侃妖怪,他說,我的乖乖,菩薩是怕你長不大,就給你帶上了五個圈呢。紅孩兒心裡氣急,用手把金箍兒亂扯,只是這金箍兒見肉生根,怎麼可能扯得下來。他萬般無奈,又拾起火尖槍對著悟空打來。悟空趕緊躲在了菩薩身後,還慫恿菩薩趕緊再念咒,給那妖怪點顏色看看。
  • 紅孩兒做善財童子,看似修成正果從此長生不老,實則從此斷送前程
    紅孩兒想吃唐僧肉是為了長生不老,後來在觀音身邊做了善財童子,也是長生不老,為何他家人卻因此恨上孫悟空?,從此不生不滅,要鐵扇公主謝他保命之恩,當時鐵扇公主破口怒罵: 「你這個巧嘴的潑猴!
  • 戲說西遊:悟空對觀音有過什麼樣的情感?
    觀音肩負使命,當然不是來談戀愛的。兩人一番交談之後,悟空被觀音說服。他決定改邪歸正,去惡從善。從頭至尾,觀音就是悟空的指路者、守護者和監督者。取經路上,悟空奉行的更是「有困難,找觀音」的工作策略。兩人一來二去,竟然沒有擦出火花,真是讓人奇怪。《西遊記》對神話故事寫得很到位,對感情戲卻是一筆帶過,不夠深入。
  • 非人哉:紅孩兒本命屬性要覺醒,哪吒提醒紅孩兒保持緊張心態!
    非人哉:紅孩兒本命屬性要覺醒,哪吒提醒紅孩兒保持緊張心態!這是一部故事有趣、融合了中國神話人物的超棒國漫。中國古典神話傳說中的「著名」精怪是如何在現代社會生存下去,他們成為了我們身邊有著神仙特色的宅女、暖男、上班族、犬系男友,他們上演著生活中搞笑趣怪的日常故事。
  • 莫言《豐乳肥臀》:上官金童一生離不開乳房,是誰毀了他的人生
    她把他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所以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在動輒就會「路有凍死骨」的環境下,竟然容許上官金童掛在自己的乳頭上一直「吸血」,甚至揚言讓他吸到「娶媳婦」的時候。我雙膝跪在母親胸前吃奶。母親別彆扭扭地側著臉喝粥。「娘,你也太慣他了,他吃奶要吃到娶媳婦嗎?」念弟說。「吃奶吃到娶媳婦也是有的。」母親說,「西胡同寶財他爹就吃到娶媳婦。」我換了一個奶頭。
  • 第228集悟空與觀音的交易,一毛不拔的孫悟空
    話說孫悟空打不過紅孩兒,無奈之下只能去南海找觀音菩薩求救。觀音菩薩對於紅孩兒假冒自己的行為十分氣憤,這也是三界所有神仙的通病,因為長生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唾手可得,他們只在乎的是名聲和實力。實力靠修煉和法寶提升,而名聲則只能靠修繕積德慢慢積攢。愛惜羽毛的他們自然不能容忍別人假冒自己作惡壞了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