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

2021-01-10 史起文化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

文/史起文化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西遊記》是一本富含哲理的神魔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心經,很多背後都隱藏著儒道釋三家的經典論述,西遊記講究是以逆流尋源的境界,同時反映當時社會的一些暗黑的現實,我們揭秘西遊就是從各個角度來看待、研究這部經典之作,雖然有些觀念,不一定受到認可,或者是杜撰衍生出來的一些故事,但是目的就是給西遊愛好者們一種新的途徑和視野理解西遊看待西遊。

揭秘一黑熊精為什麼沒有被殺死

西遊記的規律想必大家比較清楚,那就是有背景都被帶走了,沒背景難逃一死的下場,但是西遊記中也是有例外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黑熊精,他可是一步步從底層走上來的,這樣的妖如何能成就自己,無非是心狠加手辣,再加上趨炎附勢,如此功成名就,是不是和我們身邊一些草根成功人士成長的套路是一樣一樣的。話說想了解一個人看看他身邊的朋友就知道,看看與黑熊精走的最近的人是誰吧!金池長老一個人成為精的典型代表,整整活了270多歲,也算是他多少年看守觀音寺的功德了,人老就容易犯糊塗,長期受人類世界的影響,金池長老逐漸演變成了一個財迷,連自己頂頭上司的頂頭上司的人都敢碰,有點不知天高地厚了,最後沒有的一個善果!

想一想能與金池長老這樣的人長期保持密切的聯繫,可見黑熊精的勢力,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經常和金池長老這樣人在一起,黑熊精早就學會金池長老的那一套為人處世辦法,就是心要夠狠,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且通過和金池長老相處,黑熊精早就進入領導觀音的視線,為將來有所作為做好鋪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黑熊精會做表面工作,不僅為人處世彰顯自己的文化氣息,而且洞府也修的別具一格,一點妖氣都沒有,這些表面上是東西讓觀音菩薩認為其是一個可塑之才,所以才免於一死。

揭秘二西遊記中最痴情的妖怪

要說西遊記中的痴男怨女可不少,要論資排輩的話,奎木狼要算是最痴情的那一位了,奎木狼原本是二十八星宿之一,那可是有正是編制的天庭公務員,可謂是英俊瀟灑、風流倜儻,但他卻的百花羞女動了凡心,而百花羞女在天庭不過只是一個服務人員,就為了這樣一個服務人員,奎木狼甘願放棄在天庭的大好前程,下界為妖,就是要與百花羞女了卻這段姻緣。百花羞女先奎木狼一步下界,而奎木狼也乘天庭保安打瞌睡時,偷偷下界與百花羞相會,奎木狼下界後,才得知百花羞已經成為寶象國的公主,這樣的角色無疑阻礙奎木狼的計劃,更要命的是這個下界的百花羞根本就不認識奎木狼了,前世的記憶已經忘的一乾二淨。

但是奎木狼不死心,生拉硬拽就要將百花羞弄到自己身邊,可是奎木狼下界時沒有給自己帶上銀兩,只能找個山洞和轉世投胎的百花羞度日,而且兩個人還生了孩子,直到唐僧的來到才打擾他們平靜的生活,百花羞始終在唐僧師徒面前說自己是受害者,即使後面悟空告訴了百花羞他們的因果,但是百花羞一直不肯承認,之前與奎木狼有一段姻緣,奎木狼一氣之下回到天庭和玉帝認了錯,玉帝當然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所以就沒有給奎木狼嚴重的懲罰,而是罰他給太上老君燒了一年的鍋爐,就這樣了卻這段孽緣。

揭秘三紅孩兒是牛魔王的兒子嗎?

這個問題在網上爭論不休,大家都認為紅孩兒不是牛魔王的兒子,起碼從長相上就差了一大截,牛魔王典型的牛的特徵,有牛角、牛鼻子,而這些紅孩兒都沒有,而紅孩兒會的三昧真火牛魔王和鐵扇公主都不會,所以從這些角度看,紅孩兒不是牛魔王的兒子,也不是鐵扇公主的兒子,說道這裡很多小夥伴要插話,小編你胡說,那你說,他是誰的兒子,不會也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吧!當然不是呀!小編這樣說是有考證的,我們現在看的西遊記是明朝前幾版西遊記融匯在一起的著作,所以在融匯的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差錯,紅孩兒的身世就是在這個時候給弄錯的!按舊版西遊記,紅孩兒原叫紅孩兒怪,是鬼母子的兒子,他神通廣大,舊的西遊記中如來為了治服鬼母子就用紅孩兒做籌碼,很快鬼母子就歸順佛界,而鬼母子與紅孩兒也就留在觀音的身邊,也算是母子團聚了吧!

揭秘四孫悟空到底是屬什麼屬相的?

大家看到這個問題會有什麼想法呢?孫悟空?屬相?沒想過,不過確實有比較閒的人想了這個問題,問題源於劉儀偉主持一個節目,節目中有一外國小男孩問了劉儀偉這個問題,當然劉儀偉沒有答上來。但是網上有人替劉儀偉回答這個看似荒唐的問題,網上的人是這樣推的,唐僧為貞觀13年解救孫悟空的,唐僧在到達壓孫悟空的大山時,有一個人告訴唐僧此山是王莽篡位之年天降此山。

這樣一算,孫悟空整整被壓了632年,加之前面學藝,鬧地府、上天做官、鬧天宮等等時間一共為1218年,也就是說孫悟空降生在公元前578年,而此年出生的人應該屬馬,所以孫悟空是屬馬的,當然那個參加節目的外國小男孩也答對了,可見他及家人也是西遊記謎,對此問題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最後在此,引用專家學者對西遊記評論的一首詩作為今天的結尾:「月到天心處,風到水面時,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小編對這樣高深的詩詞,不作過多的評價,主要是才疏學淺,但是就小編的愚見,寫詩的人應該認為西遊記是順勢而為、自然而然形成的沒有太多的修飾,是本真的著作。孫悟空被壓五行山那年,王莽篡漢,那麼你知道孫悟空的屬相嗎?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五行山為何改名兩界山?王莽篡漢的傳說,和孫悟空有關!
    頑石看西遊 | 592期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一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摘自《西遊記》原著為什麼說西遊記中的大能都有排山倒海的能力,因為如來佛一掌下去,如同天規所化,直接形成了一座龐大的石山,將天兵天將都無可奈何的孫悟空,鎮壓在下方牢牢不得動彈,後來貼上六字真言符籙之後,更是一壓就是500年,直到唐僧出現後揭開了封印。「仙潮倒,請佛緣,一語一掌壓行者。」
  • 明明被壓五行山六百年,為何孫悟空卻說自己只被壓五百年?
    眾所周知,孫悟空大鬧天宮,攪得天庭雞犬不寧,而眾仙皆作壁上觀,玉帝無奈,只好派人到西天宣如來鎮壓孫悟空。如來來到天庭後,見孫悟空法力高強,不易對付,便決定利用打賭的方式,智鬥孫悟空。如來對孫悟空說:「只要你能飛出我的手掌,我就讓你當玉皇大帝,讓玉帝搬到靈山去住。」孫悟空心想,我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你如來的手掌能夠多大,這不是必勝無疑嗎?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多久?並不是500年,真相隱藏在原著當中
    也許玉帝早就知道孫悟空的存在,只是沒有當回事,直到悟空在地府鬧得不像樣子,才給他安排一個弼馬溫的官職。單純無比的悟空,以為弼馬溫在天庭的地位很高,玉帝給足了他面子,得知真相的他肺都快氣炸了,覺得被玉帝戲弄,二話不說返回老家花果山。雖然悟空又被天庭招安,但他心裡依舊憋著一團火,從而導致後來震驚三界的大鬧天宮,這也是他最輝煌的時刻。
  • 孫悟空原型探秘:如來打造五行山另有深意,王莽篡漢或藏神話密碼
    除了孫悟空之外,作者借孫悟空之手明確顯露了所有妖怪的原型。 當廣大讀者一個個沉迷於《西遊記》美妙故事情節之中時,少數學者會冷靜地思索「孫悟空的原型是誰?」的問題。孫悟空慣於揭開妖怪們的畫皮,那麼該由誰來揭開孫悟空的這張「猴皮」使《西遊記》主角之原型顯露於大庭廣眾之下呢?揭皮之人惟廣大讀者!
  • 再看西遊記,解密孫悟空的出生時間,你知道嗎?
    想必,熟悉西遊記的朋友都記得,孫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壓了500年,500年之後,唐僧受指引前來幫助孫悟空重獲自由,而唐僧,眾所周知他是李世民時期的人物,既然這樣的話,算起來,孫悟空應該是公元一百多年左右的時間出生,那時,大約是在東漢時期。當然,還有一點被忽略了,就是孫悟空在被壓五行山下之前,還曾有過一段大鬧天宮,使得天界好久不得安寧的雄偉事跡呢。
  • 關壓孫悟空的五行山為何突然變成兩界山?原來隱藏著如來一個秘密
    (蝸牛看西遊第512期)文/牽著蝸牛散步一我們都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惹惱了玉帝,於是請來西天的大神——如來,用一個賭注把孫悟空打下了天界,五根手指化為五行山,把猴子一關就是五百年。但是五百年後,唐僧取經來到這裡,獵人劉伯欽卻告訴他——這山舊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徵西定國,改名兩界山。先年間曾聞得老人家說:「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飲食,自有土神監押,教他飢餐鐵丸,渴飲銅汁。自昔到今,凍餓不死。」唐僧讓他把自己送過去,劉伯欽卻說:「長老不知,東半邊屬我大唐所管,西半邊乃是韃靼的地界。
  • 原來孫悟空在五行山呆了不止五百年,這名凡人說出了具體時間
    (蝸牛看西遊第3809期)文/蝸牛孫悟空是花果山最爭氣的猴子,小小年紀就能和隱世高人學習高深的法術,而且,連神仙們住的龍宮、地府、天宮都闖上一闖,給猴子們掙足了臉面。若是這樣下去,猴子就能帶著眾猴走上人生巔峰,只是天不遂猴願,猴子被如來壓了500年,旨在讓他改過自新。問題來了,猴子真的被壓了500年嗎?一名凡人說出了具體時間。猴子闖天宮,是想要坐玉帝之位的,只是,他在殺到中途,距離成功只差一扇門時,一堆保鏢冒了出來,把他攔在了門外。玉帝下了一道命令,讓如來過來降妖。
  • 《西遊記》:孫悟空取經時候的年齡,到底是多大?
    《西遊記》:孫悟空取經的時候,到底是多大年紀呢?雖說神仙長生不老,不計較生老病死,可是貓叔還是想算一下,我們這個超級英雄的年齡,他出生的時候,是屬於什麼年代?在觀音院裡的,老院主說自己痴齡270歲,這下可激起了我們猴子的好勝心,說他還是自己的萬代兒孫哩。
  • 孫悟空的年齡到底有多大?你看他和太白金星怎麼說的
    這時候,孫悟空應該是五百四十歲左右,之後因為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到底是什麼年代,鎮山太保劉伯欽給唐僧說過:「王莽篡漢之時,天降此山,下壓著一個神猴。」王莽篡漢之事發生在公元八年,而西天取經開始是貞觀十三年,也就是公元六百四十年,這中間正好是六百三十二年。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下大小便怎麼辦?從他剛出來的一幕就知道了
    仔細讀原著,你也會發現,作者是認真考慮過這個問題的,並在文中進行了解釋,只是影視作品中沒展示出現,原著大家也沒仔細去讀。我們先來看,孫悟空被壓在五行山下是個什麼狀況。在原著第七回,孫悟空剛被五行山壓住的時候,還能爬出來,眼看就要掀翻五行山,巡視的靈官驚慌跑去報告。如來笑著說:無妨無妨。然後就從懷裡拿出一張帖子來,叫阿儺貼在山頂上。
  • 如果不是如來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猴子的下場還更慘?
    但有了能耐之後,孫悟空開始驕傲自滿,處處炫耀,於是老菩提在他變了一棵松樹之後,將他趕出了師門。然而下山之後的孫悟空不僅不知悔改,將老菩提的話全然不放在心上,而且還越發的過分,大鬧龍宮和地府,膽大妄為地與天庭叫板。最終惹惱了玉帝,下了一道聖旨,讓如來來除妖。如來在接到玉帝聖旨之後,趕緊給徒弟勻交代幾句,就匆匆趕到了事故現場。
  • 歷史上謀朝篡漢的王莽——悲劇的理想主義者
    王莽——熱議在身,謎一樣的歷史人物說起歷史上的王莽,大家對他應該都有印象,這是歷史上唯一一個被我們熟知的姓「王」的皇帝。王莽,西漢末年,以「禪讓」形式代漢建新,班固是第一個為王莽立傳的史官,這當然不是為了歌頌他,而是在王莽的新朝滅亡35年後,將王莽陰謀篡漢的過程詳細的記載在《漢書》中。
  • 如來用來壓孫悟空的,其實根本不是五行山而是觀音六字真言?
    (蝸牛看西遊第142期)文/牽著蝸牛散步我們很多人都以為,如來用五行山壓住了孫悟空,所以他根本跑不出來。但大家忽略了一個細節,即如來把孫悟空壓住之後,馬上去喝酒,喝得二麻二麻時,巡視靈官便跑來告訴他:不好了,猴子馬上要出來了,山人倒塌了!如來一聽,卻笑道,不妨不妨。
  • 被壓五行山下的半個千紀,才是孫悟空最風光的五百年?
    剛來到這個世界的孫悟空大概就是這種情況。他是天地所生的石猴,天生勇敢靈明,有著一飛沖天的勇氣和一呼百應的號召力,但是雖為猴王,也不過懵懵懂懂。人常說,你跟誰在一起,就會變成誰,整天跟一群野猴子混,又能有什麼出息?《大聖歸來》劇照幸運的是,他及時反省了自己的過去,變成了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猴子,開始追逐精神上的提升和生命的永恆。
  • 孫悟空被壓五行山為何無人看他,與花果山七十二洞妖王遭遇有關?
    (蝸牛看西遊第3966期)文/蝸牛悟空因為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500年,就是這麼長的時段當中,居然沒有一個人去看望他,這是為什麼呢?孫悟空因為心中不斷膨脹的欲望,跑去天宮大鬧了一場,就在他以為玉帝沒有可用的人才時,他生命當中的剋星如來出現了,這位大佬到達戰場之後,是相當的文雅,他的手裡沒有任何的兵器,也不見他使用出任何的法寶,就是一個簡單的賭約就定了雙方之間的勝負。此後500多年的時光裡,悟空都是孤孤單單一猴待在五行山下。可能有些人會問,這麼長的時間裡有人去看他嗎?
  • 壓住孫悟空的為何不是五指山而是五行山?很多人錯在哪裡?
    在他們心目中,孫悟空是因為與如來打賭輸了,如來於是將手掌壓下來,化為一個山峰,將孫悟空壓住,那自然是五指山了。甚至在不少影視作品中,壓住孫悟空的山就像一個豎著的手掌。真的是這樣的麼?有這樣理解的人,說明還沒有讀懂原著。
  • 一張紙條就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那上面的「6個字」有啥含義?
    大家在看《西遊記》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的時候,山上貼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唵(ōng )嘛(ma)呢(nī)叭(bēi)(mēi)吽( hōng)六個字。當這張紙條被撕了之後,孫悟空便被釋放了。真正意義上來說,壓制孫悟空的是這六個字,不是五行山。
  • 大隱原創:王莽篡漢?一生真偽復誰知?
    太皇太后王政君收回傳國玉璽,下詔讓王莽復職。王莽擁立9歲的漢平帝即位,並代理國政,從此獨攬大權。公元1年王莽受封安漢公,後與其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位居三公之上。公元4年,王莽加號宰衡,位在諸王之上。在48萬民眾與諸侯王、公卿大臣900多人的懇請下,西漢賜王莽象徵至高權力的九錫。
  • 為什麼孫悟空一下殺掉了這6個凡人,你看看他們的名字就知道了!
    為什麼孫悟空一下殺掉了這6個凡人,你看看他們的名字就知道了!說起來西遊記大家肯定非常的熟悉,因為從小的時候每年寒暑假的時候都會在電視上看到唐僧師徒四人的身影,而其中最厲害的就是唐僧的大徒弟孫悟空了。大家都知道孫悟空一路上斬妖除魔,但是肯定沒人注意過其實孫悟空還殺過凡人!
  • 王莽篡漢?對不起,歷史記載並不支持這個結論!
    自《漢書》稱王莽「肆其奸慝,以成篡盜之禍」以來,王莽篡漢幾成定論,但此說是站在以漢朝為正統的角度,而在王莽登上帝位前後,我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有三件難以解釋的「怪事」足以說明問題:第一件事:給王莽授爵封地,無數「粉絲」操碎了心漢平帝時,王莽任大司馬,已是位極人臣,但大臣們還是一個勁地鼓動朝廷違反舊制,給王莽授予「安漢公」的爵位,並擴大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