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大俠的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多少「80、90後」都是看著金庸的小說和其改編的電影、電視劇長大的。打開電視機,金庸的武俠劇佔了很大的比例,其作品一次又一次地被翻拍,可觀眾似乎是百看不厭。
哪部小說寫得最好?歷來都有爭議,公認最好的是《笑傲江湖》、《鹿鼎記》、《天龍八部》這三部,這三部哪部最好?每個讀者都有自己的看法。但從金庸十五部小說寫作時間來看,後期的作品明顯好於前期。
《鹿鼎記》是其封筆之作,所以金大俠花費了很大的心血,無疑是比較經典的一部。但這部小說的寫作手法和之前的作品差異太大,所以剛問世的時候,很多讀者都在懷疑是不是金庸找人代筆的。
直到今天很多的讀者都還在納悶,以往小說中的主角不論是郭靖、楊過,令狐衝還是張無忌,都是很正派的。楊過雖然性格有點孤僻,令狐衝好酒貪杯,但都沒有韋小寶那樣的油腔滑調、好色風流。為什麼要刻畫出一個市井無賴出生的小混混作主角呢?而江湖聞名的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為什麼會讓這樣的角色接任青木堂堂主,甚至收為弟子?難道就不怕他偷懶不學無術,玷汙了陳總舵主的名號?
「為人不識陳近南,便稱英雄也枉然。」堂堂天地會陳總舵主的名號不是白給的,武功深不可測而又智勇雙全,江湖上哪個好漢敢不服。
能統帥數十萬的天地會豪傑進行「反清」活動,不是靠「凝血神爪」就能行的,而天地會的部下都是桀驁不馴之徒,陳近南的工作難度比宋江還大。能穩坐總舵主的位置,說明其城府和魄力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遇到韋小寶之前,青木堂前任堂主被鰲拜所殺,一時間群龍無首。而且在前任堂主靈前達成過一致,誰殺了鰲拜誰接任堂主。為了堂主之位,幾位元老間起了爭執。當鰲拜被關在大牢後,各個都爭著要搶先殺鰲拜,搶殺鰲拜當然是為了堂主的位子。
在老謀深算的陳近南面前,韋小寶老老實實交代了之前的經歷。怎麼遇到茅十八,怎麼進了宮,怎麼成了康熙的紅人。見過大世面的總舵主驚呆了,在茅十八臨危之時,小小年紀就敢拿石灰粉撒「黑龍鞭」史松的眼睛,靠捕抓江洋大盜的「黑龍鞭」居然死在了小毛孩手上。這份狠毒、機智、忠義不正是天地會需要發展的人才嗎?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剛好又是他殺了鰲拜,為了平息內部的紛爭,沒有比他更合適接任堂主的了。雖然年紀太小,可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畢竟是被他殺的,光這一條就足以立威江湖了。年紀還是太小,又在宮裡當差,青木堂的元老們能規規矩矩聽從號令嗎?
書中介紹陳近南從未收過弟子,那弟子的分量就可想而知。反清的大業任重而道遠,自己也有老的那一天,看著天地會這麼多的好漢,勇猛有餘,可畢竟謀略不足。天地會不同於江湖其他門派,是有「反清大業」要完成的,其首腦是需要謀略和城府的。接班人是要提前培養的,在陳總舵主心裡,到目前為止,沒有比韋小寶更適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