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心碎 | 新加坡航空展未邀臺灣參加 臺媒:受大陸打壓所致

2021-01-21 兩岸視點

兩年一度的新加坡航空展,將於2月6日至11日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舉行。有消息人士稱,此次航展,新加坡未邀請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前往參觀。對此,臺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導稱,大陸「不斷施壓新加坡減少與臺灣軍事合作,馮世寬未被邀請,引發『國安』系統關注」。


臺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導截圖


  新加坡航展是世界三大航空展之一,展覽主題除航空產業,還包括防務技術展與機場設備技術展。兩年一度的慣例,時間均在春節前後,且規模逐年擴大。


  報導稱,兩年一度的「部長航展之旅」,是近年來臺灣與新加坡階層最高的軍事交流行程。早在馬英九時期,2012年2月,時任臺防務部門負責人高華柱應新加坡軍方邀請,以參觀航展名義秘密前往訪問。在此之前,雙方已久未進行防務部門首長級的軍事交流。


  「聯合新聞網」還報導稱,新加坡與臺灣的軍事合作起於上世紀70年代初,新加坡國防軍成立時,臺軍曾給予協助,並提供訓練場地,讓新加坡派遣星光部隊來臺訓練。早年臺軍為突破外購武器限制,新加坡也曾扮演「白手套」角色。臺海軍敦睦艦隊從1973至2003年,曾訪問新加坡24次,高居目的地榜首。報導對此稱,「但隨蔣經國去世、新加坡與北京建交、中國大陸軍事力量掘起等因素,近年交流趨低調」。


  對此,不少島內網友留言表示,「新加坡堅守一個中國原則,怎麼可能邀請臺灣官員呢?」,還有網友說,「不邀請馮世寬,這就對了!」


  針對此次臺灣無法參加新加坡航展一事,臺涉外部門發言人李憲章與防務部門發言人陳中吉均表示「沒有評論」。

臺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馮世寬  


  據臺灣《中國時報》此前報導,近年臺灣地區同新加坡的關係不穩,早就不是新聞。蔡英文當局執政後,「臺駐新加坡代表」人選派任也是一波三折,以致雙方關係緊張。此外,2016年香港海關在葵湧貨櫃碼頭扣押星光部隊裝甲車事件,已再度引起島內社會對「星光計劃」的關注。當時外界還曾質疑臺新軍事合作恐生變。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2017年訪問中國,並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見中表示,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堅決反對「臺獨」。李顯龍的此番表態讓不少媒體猜測,新加坡「星光部隊」也或將中止赴臺演習。


  對此,中國社科院臺研所臺美關係研究室副主任汪曙申在此前受訪時表示,新加坡「星光部隊」或中止赴臺,再次反映堅持一中政策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會打擊民進黨當局的對外政策。而「新加坡的表態再次顯示,蔡英文當局在不顧兩岸關係惡化的前提下拓展對外關係,不僅不會被國際社會主流接受,反而會讓『一中』框架越收越緊」。



【本文綜合自環球網】

編輯:木槿


相關焦點

  • 因為這個臺灣歌手,臺媒又說我們玻璃心碎,可誰能告訴我他是誰?
    文 觀察者網林西5月25日,臺灣歌手謝和弦發了這麼一條微博。
  • 中歐協定談判完成,臺灣玻璃心碎一地 他們在害怕什麼?
    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衝突時,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   12月30日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商務部條法司負責人表示:中歐投資協定致力於‌‌制度型開放,協定將會為中歐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這個消息傳到臺灣,立刻引發島內熱議。
  • 中歐協定談判完成 臺灣玻璃心碎一地 他們在害怕什麼?
    多家臺媒都在醒目位置刊登相關消息,當然,毫不例外的,民進黨當局再次玻璃心碎一地,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就在推特上酸言酸語稱歐盟與大陸籤署協定的時候要小心云云,聲稱擔心歐盟只看到利益,無法看到可能失去的東西,還說這是臺灣吸取幾十年來的教訓。
  • 脫黨十天拒見蔡英文 呂秀蓮自爆遭民進黨全面打壓
    今天是呂秀蓮脫黨的第10天,她不願再多談民進黨,但她還是忍不住爆料稱,自己現在正被「全面打壓」。怎麼回事?臺媒6月9日報導稱,呂秀蓮表示,她為提倡「種花」改變市容,日前曾邀臺北市裡長赴桃園農業博覽會參觀,但受到民進黨中央全面打壓。
  • 臺媒稱廈門大學開設爬樹課:隊員多次出境參與比賽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該校爬樹社團派出的隊員先後赴香港、臺灣和新加坡等地參與比賽,進行交流。(圖片來源:臺灣「中央社」)參考消息網11月16日報導 臺媒稱,大陸大學院校率先將爬樹運動引入公共體育課程的廈門大學,11月15日舉辦第2屆「特步杯」爬樹比賽,超過70名學生參與5個比賽項目的角逐。
  • 大陸導演江平退出東京電影節引臺媒抗議
    在東京參加東京電影節的時候,由於不滿主辦方,就是日本方面在「一中」問題上含糊不清,他要求日本方面稱對岸臺灣的時候要稱「中國臺北」或者「中華臺北」,但是由於主辦方沒有這麼稱,而且臺灣方面也絲毫的不讓步,所以最後江平先生就一怒之下退出了東京電影節。這個事讓親綠的《自由時報》找到一個攻擊的理由,說江平的話馬英九要回答。
  • 逼退「淘寶臺灣」,民進黨打壓陸資不擇手段(日月談)
    距離「雙11」已不到一個月,正當大陸的電商、消費者都在摩拳擦掌時,「淘寶臺灣」卻在近日關閉平臺下單、商家進駐及商品上架功能,做退出島內市場的最後準備。出現這一結果,正是民進黨當局打壓所造成的。逼退「淘寶臺灣」只是民進黨當局打壓陸資企業、破壞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劣跡之一。今年以來,民進黨當局緊跟某些西方國家的腳步,下令限制島內企業從大陸進口原材料,禁止顯示「中國臺灣」的大陸手機在臺銷售,封殺在臺擁有大量活躍用戶的愛奇藝及騰訊視頻,嚴格對陸資的認定範圍,高喊要將小米、華為等大陸品牌列入制裁清單……動作接連不斷。
  • 蔡英文連任:不僅影響兩岸關係,也決定臺灣的命運
    圖片來源:臺媒臺媒《觀察》79期發表臺灣中山大學、佛光大學名譽教授姜新立的文章指出,1月11日,蔡英文高票當選連任,其所隱含的政治意涵是特殊的,也是多面的,此不僅影響今後的兩岸關係,也決定了臺灣未來的命運。
  • 掏空臺灣!臺專家爆料:美國11月3日通知臺灣買美債
    臺灣環球經濟社社長林建山今天在一場論壇上提到,軍事與美元是美國統治世界兩個手段,美國打定主意要掏空臺灣人的鈔票,拼命賣武器。他更爆料,由於中國不買美債了,美國11月3日正式通知臺灣與新加坡「中央銀行」,告知臺、新外匯存底很多,要來買美國債券。
  • 再次打壓陸資,蔡英文又在欺騙臺灣人!
    尤其最近臨近雙十一這個購物狂歡的節日,商家與消費者們都在無比期待著節日期間在淘寶上的銷售與購物,但是臺灣地區的網民們卻只能看著對岸的大陸網友們的網購血拼而唉聲嘆氣。陸資「淘寶臺灣」進入臺灣臺灣在網購上的便利自然要感謝「淘寶臺灣」的進駐。
  • 臺灣擬重罰「越界」大陸抽沙船 最多可判7年監禁
    (觀察者網訊)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29日報導,為遏阻大陸抽砂船不斷「越界」抽砂,臺灣「行政院」今天預計通過兩項修法草案,增訂相關處分,針對在臺灣海域未經許可採取土石行為者,加重處罰,最重處七年有期徒刑,可並處8000萬元新臺幣(約合1884萬元人民幣)以下罰金。
  • 臺媒:「哈利波特8」中文版10月底大陸上市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導 臺媒稱,堪稱《哈利波特》系列第8集、各界矚目的《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英文版已於7月31日全球同步上市,而華文讀者引頸期盼的中文版,近日大陸人民文學出版社已公布簡體版將於10月29日上市;臺灣讀者聞訊焦急詢問「繁體版呢?」
  • 臺媒解析《甄嬛傳》滴血驗親 稱太粗糙不準確
    臺媒解析《甄嬛傳》滴血驗親 稱太粗糙不準確   中新網3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大陸宮廷劇《甄嬛傳》在臺灣掀起收視熱潮,劇中滴血驗親的喬段引發討論。
  • 臺灣學生贊大陸青年更有想法更積極:希望畢業後赴陸就業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 臺媒稱,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帶領近200名臺灣青年赴杭州,參加首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針對此次活動,許多還在就讀大學、大專的臺生躍躍欲試,也有許多感觸。據臺灣中時電子報7月9日報導,關於此次青年交流,臺灣「樹德科大」大二學生黃庭匯表示,大陸青年表現談吐都比較有想法,臺灣人則比較害羞,非常高興能到大陸交流、交朋友,畢業後也希望有機會到大陸實習、工作;臺灣「大同大學」大三學生鄭鈞澤則表示,大陸青年的想法、做事態度與進取心,都是臺生值得學習的地方,希望這次活動能學到臺灣沒有的東西,未來有機會也希望到大陸工作。
  • 臺生申請大陸高校人數激增 臺媒:「吃了秤砣鐵了心」去大陸
    參考消息網4月3日報導臺媒稱,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第一階段結果公布,愈來愈多學生舍臺灣的大學轉戰臺灣之外的大學。除歐美大學外,包括臺中一中及女中今年申請前往大陸就讀大學的人數明顯上升。一中光請校長寫推薦函的人數就較去年增長超過3倍多;女中今年申請數約是2017年2倍到3倍。
  • 歡迎臺灣同胞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以及文創文藝展演展示
    在12月25日國臺辦「26條措施」專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我們注意到,「26條措施」中的第19條提出,臺灣文創機構、單位或個人可參與大陸文創園區建設營運、可參加大陸各類文創賽事、文藝展演展示活動,請具體介紹一下相關情況和參與方式。
  • 臺媒:臺灣的政治神棍們 請停止操作二二八仇恨
    【觀察者網綜合】據臺媒2月27日報導,臺灣每年一到228,各種光怪陸離現象滿天飛。以柯文哲為例,他於去年228騎單車挑戰雙塔,抵達鵝鑾鼻時發表簡短談話,提到祖父時數度硬咽。在鵝鑾鼻的柯文哲 圖片來自臺媒 報導稱,蔡英文「就職大典」上,府前廣場那出赤裸裸公開演出槍斃、屠殺的政治戲碼,即便充斥歷史仇恨和偏見,卻號稱是詮釋最正確的「228綠色史觀」。
  • 「臺灣是不是瘋了?」臺議員怒批臺媒對大陸的報導有失偏頗
    邱靖雅表示,新冠疫情的暴發,讓很多人從美國或大陸回到了臺灣地區,而這也是他們有史以來在臺灣地區呆得最久的一段時間。但是這些從大陸或美國回來的人,在臺灣地區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紛紛開始對臺灣、對某些人的世界觀產生質疑。  此外,邱靖雅還發現,臺灣島內很多媒體對大陸的報導都有失偏頗。為此,邱靖雅直言稱,「臺灣是不是瘋了?」既使「美臺」關係日益變好,但他們卻沒有因此打開視野,這是因為臺灣地區太習慣「被重製」的東西。
  • 臺灣屏東蓮霧銷往大陸 果農擔心兩岸僵局影響銷情
    屏東蓮霧在大陸熱銷(圖片來自港媒 資料圖片)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臺灣屏東今年首季「蜜風鈴」蓮霧,從11月13日起開始銷往大陸。貿易商表示,屏東縣的蓮霧銷往大陸一年就可賺新臺幣20億,在大陸很受歡迎。但是屏東的蓮霧農則憂心表示,希望當局維持好兩岸關係,莫讓蓮霧重蹈香蕉覆轍。  屏東縣農業處長黃國榮在接受臺媒採訪時表示,當局要和大陸怎麼做,我們無法管,只希望留口飯給他們吃。
  • 臺灣文藝家首度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全國文代會
    臺灣文藝家首度以特邀代表身份參加全國文代會 2016-11-30 21:07:5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