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青年:我是7700萬分之一 但也是獨一無二的自己

2021-01-14 央視網

最近,微博熱搜榜的一則話題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據民政部統計,目前中國有超過2億單身成年人,其中包括超過7700萬獨居成年人。另有數據顯示,20歲到39歲的獨居年輕人數量接近2000萬

  

有網友這樣描述獨居青年:「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網購,五穀不分,而孤獨的十級是一個人做手術。」

  

這個夏天,陳晴茜就體驗了一把這十級的「幸運」。

  

她獨自走進了醫院的眼科手術室,懷著忐忑的心情,做了近視眼手術,扔掉了厚厚的鏡片。從手無縛雞之力到徒手搬水桶,一個人做手術,陳晴茜感覺是自己戰勝了自己。

  

「以前很依賴家人,做什麼事情,沒人陪著很沒安全感。工作後自己一個人住,慢慢地越來越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決定就好了。」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像陳晴茜這樣的獨居青年越來越多。或主動或被動,獨居正成為他們普遍的生活方式。

  

作為其中一員,你是在享受一個人的狂歡?還是孤單地在城市打拼,一個人承擔所有生活的酸甜苦辣?

  

91年出生的巍子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目前在一家國企做「程序猿」。巍子從小獨立,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高二輟學後,他多半時間跟兄弟幾個騎著摩託車滿大街閒逛,晚上坐在路邊攤的小馬紮上,手裡捧著「大綠棒子」暢談自己的理想。那時候追潮流染一頭黃色的頭髮,蹲在路邊抽著中南海,這樣的生活過了一年,巍子自己想通了,不能這樣渾渾噩噩地混下去了。

  

他報了一個補習班,自考了本科,進了現在的公司,業餘時間經營著自己的攝影工作室。休息的時候,他完全是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時間,三五好友周末小聚一下、騎上自己喜歡的摩託車去跑山、拉上窗簾在書房裡修圖……


  

「這麼多年自己一個人習慣了,沒有拘束。比如說我在修照片的時候很習慣抽菸,要是跟別人一起住的話不見得會習慣。我也沒什麼孤獨感,主要是身邊的朋友都是單著的,有的有了對象以後會變得很尷尬,想出來聚一下都費勁。」巍子現在還不是很想找女朋友,因為他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不想因為找女朋友耽誤了自己的規劃。

  

北漂男孩鵬鵬,因為有輕微潔癖,所以沒辦法接受合租,喜歡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空間。交了女朋友也沒有選擇同居,因為在確定倆人要走向婚姻前,他不想跟任何異性一起生活,不希望跟未來另一半的生活中,有別人的影子。

  

自稱有「恐人症」的歐楠,覺得自己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她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她乏味。「工作上,每天要跟同事說無數句話,死無數腦細胞;地鐵裡,每次在人群中穿梭都好像經過一場花式戰爭,心力交瘁。回到家,我只想清靜。不必沒話找話,不必強顏歡笑,在這個屋子裡,只有我一個人,我對自己苛刻或寬容,生硬或溫柔,都是我的自由。」

  

「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合租最划算,能緩解租房壓力、還能一定程度保證生活質量。」89年的北漂女青年張嘉在獨居前,曾有兩年合租生活。

  

第一任室友是個妹子,經常會帶男朋友回來留宿,由於家裡只有一個衛生間,難免會有些尷尬。妹子還總是愛和男朋友吵架。隔著兩堵門,張嘉都能感受到對面戰事的膠著。

  

第二任室友是一對夫妻。在張嘉的印象裡,他們不常回來住,卻總是把臥室借給朋友,「有天早上,我正準備去洗漱,卻看到對面房間出來一個陌生男人,跟我打了個招呼就揚長而去,當時我就石化了。」

  

最讓張嘉哭笑不得的是,好不容易等到夫妻要搬家,「他們不僅搬空了自己的家,還搬走了我的鍋碗瓢盆。那個時候我就下決心哪怕貴一點,還是要自己住。」

  

張嘉在北五環租了一個一居室,開始了「不用為別人妥協,完全討好自己」的獨居生活。不用擔心室友快回來了加快洗澡,不用害怕跟室友做飯時間衝突就草草點個外賣。想吃什麼隨時做,聽歌可以把聲音調得很大,還能肆無忌憚放聲高歌。「以前合租時,家裡的窗戶都是各開各的,現在終於能吹上穿堂風了。」

  

除了必須習慣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下班,一個人走夜路,一個人去醫院的生活,張嘉也從「軟妹子」化身成爬梯子修燈,徒手修水管的全能「女漢子」。

  

獨居後,她遠離了所有懸疑恐怖類型的影視劇,每次看到單身獨居女性遇險新聞,總是不由自主得將自己代入其中。

  

她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則留言,覺得特別適合自己:「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孤獨得像條狗,我和siri成了好友。在沙發上看電視睡著了,醒了發現一切依舊,沒人給我蓋被子,沒人關電視……」

  

2018年,脈脈數據研究院對上萬名職場人進行了一次「孤獨感」調查。調查顯示,61.47%的人,平時會感覺孤獨。在孤獨感出現的頻率上,偶爾孤獨的人佔51.77%;經常孤獨的佔27.22%;每天都會孤獨的佔21.01%。背井離鄉、單身、貧窮、沒有朋友、事業上受挫折等是孤獨的主要成因。

  

調查發現,有57.69%的孤獨人群表示,會為了排解孤獨產生消費。49.34%的人把錢用於打遊戲,在遊戲排位中找到自我;38.33%熱衷於購物,期待快遞小哥上門那一刻打破孤獨;37.67%用於看電影,在他人的悲歡離合中忘記孤獨;34.35%化孤獨為食慾;34.08%把孤獨唱給自己聽;33.55%把自己的孤獨化為對主播的打賞,在金幣和掌聲中得到滿足。

  

還有人表示,為排解孤獨養了寵物,要定期在寵物身上花錢,無論是寵物食品、用品,還是去寵物店給寵物做護養等服務。對他們來說,寵物已不僅是寵物。養寵物很大程度上也能緩解他們的孤獨感。

  

「呆呆」陪伴了陳晴茜將近3年的時間。一個人住的日子裡,「打開門看見自己養的貓熱情地撲向自己,冷清的屋子也有了溫度。」


  

因為養貓,陳晴茜迷上了花式做貓飯。

  

「羔羊肉、牛腩、新鮮雞小胸、三文魚、雞肝、雞蛋,食材的種類越多越好,食材洗淨切塊,用破壁機打碎成泥狀,在把需要餵食的量放入蒸鍋,剩下的冷凍,每天隨吃隨蒸。」

  

陳晴茜覺得自家的貓比她生活得精緻,喝水有專用的自動過濾飲水器,進口貓糧、美毛膏、營養膏、電動逗貓器,這些消費都在陳晴茜能承擔的範圍之內,擼貓是情感寄託,但也需要理智。

  

「每天都會跟貓聊天,貓自帶治癒功能,擼貓比和不熟的人尬聊有意思。」如今,陳晴茜成為了貓咪社群裡的達人,「業餘時間會跟『鏟屎官們』交流經驗」,這成為了她獨居生活中的一抹色彩。

  

去年,木子在寵物店花2000多元買了一隻泰迪「小歡」,沒幾天,就檢查出犬瘟,治療期間前前後後為它花了近一萬塊。「後期為了幫它調理身體,餵的狗糧都是精心挑選的,每個月花費大約1000元左右,包括狗糧、零食、日常玩具等。」狗狗還要打疫苗,定期驅蟲,有時候還會買點鈣片、微量元素等。一年算下來,光狗狗吃喝就要上萬元。但他覺得,「在家裡,小歡就是我的伴兒,它能夠給我一種支撐感。」

  

除了吸貓養狗,獨居青年們還有各種方法消解頹喪與孤獨感。

  

到了適婚年齡的聰聰,寧願下班選擇回家刷手機,也不願意去相親見中年油膩男。她平時最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聽著音樂擦地,還給自己做了很多人生規劃。比如,利用午休時間去健身房鍛鍊身體,健康飲食自己給自己做飯,每年要出國旅行2-3次,壓力大的時候會給自己買禮物……最近,她又報名參加了拳擊課。所有的空閒時間,她都安排得滿滿的,既「打發」了時間,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每個獨居青年,大概都有一個夢想吧,在沒有對自己妥協之前,都會看到夜晚獨自前行的人。」梅子今年33歲,自己開了一家兒童圖書館,獨居生活近10年,對她來說,逛街是一種負擔,衣服直接在網上購買,吃飯點外賣或去就近餐館,圖書館閉店後,她會去健身房做瑜伽。她還報名了成人教育課程,每周末都要去上課。「沒有時間去陷入孤獨,更不想無效社交,閒著的時候不如去提升自己。

  

村上春樹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一書中曾說:「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或說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寫文章也罷,我都不感到無聊。」

  

「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他覺得,「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來。」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皆為化名)


相關焦點

  • 現在城市的年輕人很多選擇獨居單身,是不想愛了還是不敢愛?
    這似乎是當代人的普遍寫照,熙熙攘攘的大城市裡,多少人自己單獨行走在大街上,堅強的外表下囊括著孤寂的靈魂。城市很大也很空,要找到一個能夠相互依靠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單身獨居是城市年輕人的寫照,孤獨似乎成了生活的全部。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獨居生活了?又有多少人在獨居單身呢?
  • 2萬平方米新青年創意中心現身合肥南七
    據介紹,南七裡商業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由2棟寫字樓(合力大廈)、商業街區、購物中心、商辦(LOFT公寓)和文創街區五部分組成。其中寫字樓約14萬平方米,將打造雲端商務辦公,商業街區約4萬平方米。同時,還將建成約11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以及約2萬平方米的新青年生活創意辦公中心。
  • "糾纏"12年 我和樓下小明超過1500萬分之一的緣分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零點50分,熱線接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電話,在蕭山的羅賢常先生述說了自己和樓下鄰居小明之間「糾纏」了12年,不得不說的緣分和巧合。  「看了你們報紙10日有篇稿子,是《同名同姓同生病,一朝相逢在病房》,講了兩個有相似人生的退役警察,據說發生概率僅有1500萬分之一。但是我覺得我和我們樓下的鄰居小明更巧合。
  • 請列個書單,讓我「種草」成為那萬分之一
    曾執導紀錄片《書迷》的青年導演羅穎鸞,在絞盡腦汁為又一個讀書紀錄片「新生兒」起名時,她翻了翻家中的米沃什詩集。那首名為《但是還有書籍》的短詩,瞬間抓住了她。片名有了。 由演員胡歌配音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於歲末寒冬在B站上線。這部紀錄片火了,豆瓣評分9.3分,火的方式也很有「建設性」。看完後,觀眾被「種草」了一堆書。
  • 英祖孫三代四人同月同日生 概率300萬分之一(圖)
    然而更湊巧的是,他和他的兄弟以及父親也是同月同日生。這樣祖孫三代共4人同月同日生的概率只有300萬分之一,對他們一家人來說,這天著實是非同凡響的一天。  阿什利·瓊斯是一名建築工。8月5日,他懷孕的未婚妻感到些許陣痛,遂送她到醫院待產。當天下午,他們的兒子順利出生。他說自己從未感受過未婚妻臨盆、自己即將做父親的滋味,孩子只用了3分鐘就順利出生,這讓他很開心。
  • 連雲港發現罕見cisAB血型 出現概率僅58萬分之一
    資料顯示,這種稀有血型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僅為58萬分之一。近日,連雲港第一人民醫院就在一名6歲小男孩身上發現了這種極為罕見的血型。現代快報記者 王曉宇 通訊員 江榮  怪事 AB型丈夫和O型妻子,怎麼生了個AB型孩子?
  • 趕上和父母同月同日生 概率是4800萬分之一
    達成這樣一個「今後生日都在同一天的三口之家」的概率是4800萬分之一。 32歲的朱迪·巴林加爾和33歲的馬克·巴林加爾生日都是8月1日,夫妻倆本來準備在上月23日迎接他們的第一個寶寶,但寶貝女兒莉比在8月1日才「慢悠悠」降生,正好趕上為他們「慶生」。 「她出生前,我希望她能等一下,但我們從未想過這會發生,這真是個神奇的巧合,女兒是我們最好的生日禮物。」
  • 58萬分之一 連雲港6歲小男孩身上發現極罕見血型
    資料顯示,這種稀有血型在人群中分布頻率僅為58萬分之一。近日,連雲港第一人民醫院就在一名6歲小男孩身上發現了這種極為罕見的血型。怪事AB型丈夫和O型妻子,怎麼生了個AB型孩子?資料顯示,這種血型在人群中的分布頻率為58萬分之一至17萬分之一。「這種血型大多數都是基因突變引起的,常與家族遺傳有關。」李興華說,通過對小患者家系調查以及多種血清學技術分析,最終確認這名小患者的血型正是cisAB型,同時確認,其父親也是這種罕見的cisAB型。
  • 浙大老師向新生深情告白:你們是我生命的七分之一
    面對這些剛剛打開人生全新篇章的青年學子,老師們紛紛致以情真意切的「告白」,勉勵他們走好未來的每一步。我們收集了幾位老師的迎新致辭。也許在多年之後,這些話語還會珍藏在學生的記憶深處。這是你們生命中極其重要的一天,也是我職業生涯的新起點。我默默地掐指一算,從博士後出站到退休,我大概能為祖國服務三十年。如果每年我都擔任班主任,帶著學生從入學到畢業,我大概能完整帶完七屆本科生。而你們就是我班主任生涯的七分之一。作為一名高校教師和曾經的師範生,教書育人不但是我的理想,也是我接受高等教育的使命和初心。所謂「不忘初心」於我而言,就是要堅持站在講臺上面對你們。
  • 英國夫婦4名兒女同月同日生 概率約十三萬分之一
    英國夫婦4名兒女同月同日生 概率約十三萬分之一  【環球網綜合報導】兄弟姐妹頗多的家庭裡,父母肯定會頭疼要記準確兒女們的出生日期,半點也馬虎不得。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19日報導,英國坎布裡亞郡夫婦艾米莉?
  • 救助一獨居深山孤寡老人
    近日,該所聯合村幹部及時救助一獨居深山流浪五保老人,幫其解決後顧之憂。 4月26日8時許,該所接棗樹村幹部反映稱:現大西溝高山上有一身份不明的流浪老人,請求救助。
  • 美父女均在2月29日出生,概率為210萬分之一,醫院為女嬰穿青蛙裝慶生
    而更加難得的是,兩人的生日竟然都是四年一遇的2月29日。 而更特別的是,卡米拉的爸爸伊萬(Ivan)也是在閏日出生。今年2月29日,32歲的伊萬慶祝了自己的第8個生日。
  • 中國有3000萬男光棍?「七普」將揭曉答案,或加劇犯罪的可能
    舉報   據《中國新聞周刊》此前報導,民政部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2.4億人,其中超過7700
  • 王者榮耀 這些英雄原畫手勢 據說只有萬分之一的玩家知道什麼意思
    哈嘍大家好,我是偉哥。王者榮耀中的英雄數量已經快過百了,皮膚數量也快300款了,不管是皮膚還是英雄,天美給他們每個都設計了一張原畫,而最近有一位細心的玩家發現一些英雄原畫手勢隱藏的信息,而且據說只有萬分之一的玩家知道這些原畫手勢的意思,那麼到底是什麼手勢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Ryzen 1700對決7700K
    本次我們就將選用銳龍 AMD Ryzen 7 1700和Intel酷睿i7-7700K,這兩款目前DIY市場中最為熱門的產品進行遊戲對比評測。這兩款產品各具特色,i7-7700K的主頻很高,睿頻後能夠達到4.5GHz,而Ryzen 7 1700的線程數多達十六條,更方便同時處理多項工作。
  • 當代中堅青年圖鑑:生活精打細算 健身養生也不落下
    日前,「中堅青年」一詞在網絡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這個詞來源於UC網友在評論中的自我調侃,泛指夾在前浪和後浪中的「中間一代」,一面艱難,一面堅強。肩負著責任與壓力,扛過難關,認真生活的一代青年人,上班努力拼升職,下班加油找兼職;生活裡最會精打細算,二手交易裡還要「淘」出個「付郵費免費送」,但又不忘了健身、醫美和養生,認真過好當下的生活,成為更好的自己。
  •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他是你的萬裡挑一,你是他的萬分之一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他是你的萬裡挑一,你是他的萬分之一1:給生命一個微笑,用微笑面對人生。就如蒼鷹自信地去搏擊長空,就如河流歡快著去融入大海,我們的生活將因微笑而美麗,人生將因微笑而成功。5:愛你一路,思念浸滿每一步;明眸頻顧,令我喜悅無數;細數流年,甜蜜因你故;牽手永遠,此生相伴度。愛你,是我命中歸宿。6:人最大的魅力,是有一顆陽光的心態。人生是一盤棋,子已落定就不能反悔。人生是一條長河,滾滾東去卻再也不會倒流。7:任何美好的狀態都不會輕易降臨,等吃夠了當下的苦,未來的甜才會順理成章地來,你也才能心安理得地享受。
  • 烈士:娶四分之一的愛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總是想:愛就是一切。那時候,我們是怎麼做到的義無反顧……簡單而動人只有移動的……通常只屬於自己。當年,我們一起追女孩子;榕樹下,你還記得誰會和你一起玩嗎--長大越複雜,我們的主題就越少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