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古話稱「二月節,萬物震乎,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就像影片中的二妹一樣,在農村城市農村徘徊之間,她的思想悄然改變,沉睡的心漸漸甦醒。《驚蟄》王全安作品,投資200萬的一部小成本文藝片,片場115分鐘,2004年4月4日在法國坎城上映。
對於這部片子的類型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它屬於文藝片,但什麼是文藝片?文藝片指的是文學性與藝術性並存的影視作品,區別於商業片的則是該類型電影製片嚴肅,主體表現遵從大眾化形式,具有個人特色和風格特徵,通過導演的藝術拍攝手法,藝術表演力,來引起共鳴,共鳴的主體大多是女性觀眾,文藝片每次都能通過最樸實的鏡頭語言,最真實的戲劇表演,細膩的展現人物的跌宕起伏。而《驚蟄》這部戲投資不超過200萬,劇情講的是陝北農村二妹因為家人逼婚而來到城市打工,種種不適應之下,回到了農村,嫁給章鎖生下了一個兒子。繁重的勞動枯燥的生活和酗酒的丈夫,使得二妹漸漸變得麻木。沒有華麗的鏡頭語言有的則是這樣一個感動的故事。在早已被商業大片佔據的中國影壇之下它所反映的內容並不討喜,但它不以票房作為拍片的主要目的,他所反映的內容具有高度的人文關懷,有紮實的劇作功底,精湛而又樸實的演技使得這部電影在各大獎項中屢屢摘得桂冠。
該片的女主則是和王全安有著10年戀情的演員餘男。餘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和王全安多次合作,此次的《驚蟄》更是讓得了9個國際國內最佳女主角獎,被柏林電影節的評委稱之為中國的文藝片女王。
在《驚蟄》角逐金雞百花獎的時候,更是讓餘男獲得了「沒想到現代感如此強的演員,卻能做出這樣樸素真實本色的演出,完全看不出表演的痕跡。」 寧浩曾經這樣評價過餘男「她是一位出色的女性,在我首席的青年演員中,她是保有去體驗生活這樣習慣的一個」好友徐崢曾說道「她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女演員,不是明星不是藝人,是演員」餘男的演技十分真實精湛,她敢於揣摩角色的心裡,而且能將自己融於角色之中,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二妹這個角色可以成為陝北農村女人的代表,不甘於命運的擺布,極具個性,餘男的眼神總是給人以不服輸的感覺,在這部戲裡,沒有濃妝,沒有華麗的服裝,真實本色出演,將人物拿捏到極致,通過她的表演,我們能夠看到一個在命運的捉弄之下一個女人的一生!無奈而心酸,令人感動!
張藝謀的一部《英雄》投資三億,開啟了中國的大片時代,如今,無論什麼樣的片都能打著大片的旗號,沒有劇情,沒有意義,惡俗的搞笑或是喜歡將多種元素聚集在一起,自己又講不清楚講的是什麼的中國電影之下,如此的文藝片更顯得可貴,但是這樣的文藝片並不是所有的投資方都喜歡投資,必須將文藝性與商業性緊密結合,導演需要注重於企業的關係,唯有如此才不至於隕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