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一個農村女子都有一個城市的夢想。
城市熱鬧、繁華,代表著現代文明;城市燈紅酒綠、異彩紛呈,好像在這裡,每個人都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自己的理想,相比於城市,農村就顯得太過壓抑、落後與冷清了。影片《驚蟄》講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個農村女子為了擺脫自己的命運從而進城尋求自由的故事。
影片裡,在中國廣袤的大西北地區住著一戶人家、姓關,關家有個年輕女子名叫二妹。二妹的爺爺快要去世了,家人為了能夠把他安葬得體麵點、想要給他準備一口上好棺材,在伐木的時候卻被鄉裡發現,罰款3000元,家人無力承擔3000元錢的罰款,遂要把二妹許配給願意承擔債務的章瑣 ,二妹不想要這不自由的婚姻,隻身逃跑到了城市。
在好友毛妹的幫助下,二妹進入了一家餐廳當服務員,也是在這裡認識了喬連生,認識喬連生後二妹隔三差五就去找他,感情上也算有了一份寄託。但當二妹發現喬連生和別的女人也有交往後,傷心至極的她攪黃了有喬連生的飯局,回了老家。
從城裡回來後的二妹思想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在現實感情的打擊中也使她變得麻木,她不再抗爭,不久後她就嫁給了章瑣,一年後在痛苦中生下了孩子,孩子一天天的長大,二妹也和其他的農村婦女一樣,整天操持著家務,沒有其他更多的想法。三年後的一個春節,二妹帶給兒子再次來到了城市,毛妹已不知去向,留給二妹的,只是和孩子一起,對整個未來的無限嚮往。
影片《驚蟄》全片115分鐘,對於這部影片,導演王全安可謂傾力頗多並且匠心獨運了。這是一部小成本類的藝術電影,影片沒有明星助陣,也沒有讓人眼花繚亂的電影特技,王全安將鏡頭聚焦在一個叫「二妹」的農村姑娘身上,以平實的鏡頭通過個體放大,向我們真實地再現了當地人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頗有史詩的特徵。而對於這部影片,就從其藝術層面而言,可以歸結出以下三點:
其一是視角獨特,立意新穎。電影《驚蟄》可以說是繼《黃土地》之後又一描寫農村題材的最好作品。在社會轉型的巨大時期,導演沒有把鏡頭對準節奏不斷加快的城市,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原汁原味的鄉村特色,導演通過對劇中主要人物的精細刻畫,弘揚了中華民族誠摯、坦蕩、無私、包容的品格。
其二是電影鏡頭的運用恰到好處。以影片中二妹父親伐樹被帶走時的場景為例,鏡頭一俯一仰間把那種身份的差異表現得淋漓盡致,極具傳神。
其三是影片以故事情節取勝,沒有特技特秀,給人以真實的感覺。
城市化在不斷發展,而鄉裡人真正融入到城市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我相信,《驚蟄》會帶給人很大的思考,這部史詩式的電影也會帶給人更多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