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實事求是」的8句經典語錄,百看不厭,句句正能量。
1. 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出自漢·班固《漢書·河間獻王傳》。
修,研究、學習。是,規律、真相。研究學問,熱愛古賢,依據實證,探求真知。這是讚揚漢代河間獻王的話。成語「實事求是」,即源於此。意謂做事看問題應以實際情況為依據,予以客觀恰當的處理。
2. 智者之所短,不如愚者之所長。——西漢陸賈所著的《新語·輔政》。
有智慧的人有短處,愚笨的人有長處。愚人和智者各有長短,提醒我們應當實事求是,全面的看人。
3. 言以載事,而文以飾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見於後世。——北宋歐陽修《代人上王樞密求先集序書》。
言辭能夠記載事件,文採可以裝飾言辭,事情記錄得真實可信,同時語言又有文採,這樣的文章才能夠呈現給後人看。要寫好文章必須遵循兩個基本原則,一是要實事求是,記錄真實的事件和真實的感情,二是要表裡如一,既要有充實的內容,也要有美好的形式,要適當地運用修辭來修飾文章的形式。事實準確才能取信於人,感情真摯了才能打動人心,形式新穎優美才能引起人的注意,這樣的文章既有史料價值,又有文學鑑賞的價值,才能在社會上流傳久遠。
4. 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商書·伊訓》。
對別人不求全責備,對自己則唯恐檢查的不夠。說明一個人的品德修養,應對別人實事求是,對自己嚴格要求。
5. 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荀子·子道》。
能做就說能做,不能做就說不能做,這才是行為的標準。強調做事應實事求是,老老實實。
6. 褒貶無一詞,豈得為良史。——宋·鄭文寶《對雪》。
良史,好的歷史學家。此言要做「良史」,就要根據客觀歷史事實,對歷史上的人與事做實事求是的評價,該肯定的就要肯定,該否定的就要否定,該稱頌的就要稱頌,該斥責的就要斥責。
7.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子路的缺點,是不知道卻裝作知道,所以孔子這樣教導他。其實,不少人也常犯這個毛病。自己本來不知道,由於種種原因,卻要裝作知道。這種態度,輕則使自己陷於尷尬境地,重則誤人害己。追求真理,一定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8. 言必行,行必果。——朱熹
說過的,一定要做到,不能說空話而不做實事。正所謂「說到做到,不放空炮。」,言行要一致,不做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