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王陽明,他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創立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被稱為「千古第一等人」。
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王陽明的這3大經典語錄,真是句句醍醐灌頂,影響眾人。
01.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中國有句老話,叫三歲看老。中國的古人,也一向高度強調立志的重要性。王陽明從小立志做聖賢,後來果然成為聖賢,則為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和證明。
王陽明的的心裡一直認為人生第一等事是讀書做聖賢」。
立志為什麼重要?因為志向就是意志,就是方向。只有如此,人在有限的時間精力和複雜的現實之下,才可能意志堅定、少走彎路,而大大提高完成目標的可能性。
古人言:求其上而得其中,求其中而得其下。所以立志一定要高,那樣即使不能完全實現人生目標,至少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02.越不想看書,越要硬著頭皮看
日間功夫,覺紛擾則靜坐;覺懶看書則且看書,是亦因藥而病。——王陽明
平常修身養性的工夫,如果覺得煩擾,不妨就靜坐,如果覺得精神疲懶,不想看書,則偏要去看書,這也是對症下藥。
膚淺浮躁的心,總是會本能地往舒服上跑。越是貪戀舒服,就越不會成長、成熟,甚至還會更加膚淺浮躁。所以要扭轉這種狀況,就要逆著自己的性子來,越不想做什麼,就越要耐著性子去做。這正是對自己心性的磨礪。
03.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1528年陰曆11月28日夜,王陽明從一個美的出奇的夢中醒來,他問弟子:「到哪裡了?」弟子回答:「青龍鋪。」王陽明又問:「船好像停了?」弟子回答:「在章江河畔。」王陽明笑了一下:「到南康還有多遠?」弟子回答:還有一大段距離。
王陽明又是一笑,恐怕來不及了。他讓人幫他更換了衣冠,倚著一個侍從坐正了,就那樣坐了一夜。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積叫進來。周積匆忙地跑了進來,王陽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睜開眼,看向周積說:「我走了。」周積無聲的落淚,問:「老師有何遺言?」船裡靜的只有王陽明學的呼吸聲。
王陽明用他人生中最後的一點力氣向周積笑了一下,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坦蕩必光明,光明必坦蕩,所以說坦蕩蕩光明磊落。生當如此,死亦如此。陽明先生死時都已經做到了,而我們連生時都還做不到,這就是差距,也是方向。他的學問是心學,他幫我們指出的方向,則是光明磊落的心得。
有人說,人這一輩子就得讀一本王陽明,從他的心學中得到釋懷。
給大家推薦這套書《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陽明全集,沒有之一,實修陽明心學的人不可不讀。
如果你想學習王陽明的智慧,推薦閱讀《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王陽明傳奇的一生和其卓越的學習思維。讓你擁有超越自己的勇氣,在人生不同階段去品讀,都會讀出新的感悟。越早讀它,對你的思維方法提升越大。
閱讀王陽明知行合一,不僅能學習到他的智慧方法,而且能夠幫助自己少走很多彎路,讓你的人生充滿智慧與豁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