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同音同字聯」,上聯和下聯一字不差,能讀懂的都是語言大師

2021-01-10 睿歷史

說起對聯,中國人應該一點都不陌生。相傳,對聯就是古時候的桃符,用桃木刻畫掛在門前有闢邪的用處,最早的形象就是以唐代名將的形象為基礎,但是經過後來的演變,漸漸被文字所代替。

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在公元964年時,我國出現了第一幅以文字為首的桃符,乃是後蜀末代皇帝孟昶在過年時所寫,內容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也是我國第一副春聯。

由此後,春聯的形式開始越發火熱,許多文人墨客都在這方面大揮慧筆。也因此讓對聯的種類多樣化,其中有非常多有意思的種類,比如「重字聯」、「迴文聯」、「拆字聯」等等,而今天,筆者要給大家說一種極為特殊的「同字異音聯」。

中國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而且中國的國粹——漢字,也有非常多的內容,漢字也是象形文字,集形、聲、義,三者為一體,和其他文字有本質上的區別。如果不是本國人想要學習可能就不太容易了。而且漢字的內容是非常有意思的,由此還能衍生出相當多的文字遊戲。

尤其是春聯,在多音字方面的運用非常巧妙,同樣的文字,看起來好像很複雜,但實際上差一個音,在含義上就謬之千裡了。譬如「書童磨墨墨抹書童一抹墨,梅香添煤煤爆梅香兩眉煤」,就是著名的同音異字聯。

許多的文字對聯都可以採用多音字進行原意上的改變,這句名言算是非常簡單的了,雖然是多音字,但是字數少,內容還是非常容易辨別的,而且含義比較簡單,但接下來我們要說的確是文字一模一樣的「同音同字聯」。

這幅對聯是由明代的徐渭所寫,徐渭在明朝的名氣非常大,更是「青藤畫派」的創始人,而且對我們的影響意義深遠,甚至著名畫家齊白石都是非常尊崇他的,但徐渭人生艱難,一生也沒有做官。

而且,徐渭的家境也非常不好,徐渭一度想要自殺,但最後還是挺了過來,晚年以賣畫和教學維生,他的這幅對聯也是為學生所寫,希望能夠好好讀書。

其便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這副對聯非常巧妙,因為兩聯的文字分毫不差,可能不深究根本不會明白徐渭的含義,但是這幅對聯經過深究才明白這個點在於好字,大家都知道好字才是多音字。

「好」字的聲調不相同,意思也就有非常大的差別了,上聯的文字「好」,就是喜好的意思,也讀第三聲,但是下聯就是最後一聲了。整聯的內容就是:小時候適合讀書卻不愛學習,但是等到了一定年齡後再想讀書就不適合了。

其實不論古今,勸學的詩句都是相當多的,譬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等。不過,像徐渭這副「同音同字聯」古怪的,歷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個。不得不說,徐渭乃是千年一遇的對聯奇才,各位讀者,你們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最奇葩對聯,下聯與上聯一字不差,專家直呼:千古絕對
    大家好,歡迎收看阿傑講歷史,今天阿傑跟大家分享這樣一個上下聯一字不差的對聯:「 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對聯按字的多少,分為短聯、中聯和長聯,不超十字為短聯,不超百字的為中聯,超過一百字為長聯。
  • 如何分辨春聯上下聯:上聯最後一字仄音下聯平音
    原標題:如何分辨春聯上下聯:上聯最後一字仄音下聯平音   昨天,書法家們傾囊相授,向居民們講解關於春聯的知識。有市民詢問如何區分春聯上下聯?書法家現場解釋說,一般來說,現在把聲調裡邊的一聲二聲化為平音,三聲四聲化為仄音,上聯的最後一個字是仄音,下聯的最後一個字是平音,最簡單的區分方式就是這樣,橫批是從右往左寫的,這和古代的書寫習慣一樣,所以右為上,上聯貼在右邊。   一般來說,春聯寬幅長短要根據自己門楣大小調整。樓房裡貼春聯,七字聯最為適宜。另外,春聯的內容也有一定的規範。首先,春聯要突出春天即將來臨的喜氣。
  • 才女出上聯「蜻蜓輕停青亭上」,網友對出下聯,眾人拍手叫好
    作者:緣來星期八版權聲明: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在世界上,中國的文化是數一數二的悠久,從倉頡造字到如今,華夏子民利用文字記載了很多的故事,同時也記錄了許多文明,從蠻荒時代,到現在的高科技,人類的生活離不開語言和文字的交流,而中國這上千年的文明,也正是通過文字傳承了下來,讓後世子孫知道了曾經那些遙遠的文化和歷史
  • 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
    其實對聯就是低配版的律詩絕句,後者也得講究平仄和對仗,甚至要求還要嚴格許多。今天要講述的就是一幅奇妙的對聯,古代不帶髒字的對聯,上聯:一二三四五六七,下聯才是精華。那麼它到底是什麼呢?就像是這副對聯一樣,它的上聯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其下聯可謂是精華。有關對聯的故事,許多有趣精彩的故事都伴隨對聯一起流傳到了現代,不過如今的對聯存在感大多數都出現在春節中,但在古代,平時的生活裡對聯也在被人們所使用。那麼下聯是什麼呢?它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它的出現也伴隨著一個故事。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對的太經典了!
    在古代對聯還是文人墨客,互相切磋交流的一種方式。在一些場合,都會看到對對子的身影,而且這種風俗還很普遍。經常由一個人出上聯,對方再根據上聯對出下聯,過程十分的有意思。就連比武招親有時也用對聯絕勝負,可見對聯在古人心目中多麼的重要!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和對聯有關的故事,十分的精彩!
  • 上聯:韓愈杜甫劉禹錫,「諧音梗」難倒網友,對出下聯者堪稱優秀
    例如,有一個非常有名的諧音對聯,上聯曰:兩舟競渡,櫓速不如帆快;下聯是:百管爭鳴,笛清難比簫和。櫓速,是三國東吳名將「魯肅」的諧音;帆快,是西漢開國大將「樊噲」的諧音;笛清,是北宋名將「狄青」的諧音;簫和是西漢開國元勳「蕭何」的諧音。這個對聯特別有意思,表面意思是說兩個小船比賽,搖櫓的不如掛帆的速度快;眾多管弦繁奏,笛音清脆沒有簫管的聲音柔和。
  • 上聯和下聯怎麼區分 貼春聯從左還是從右貼起?
    上聯和下聯怎麼區分 貼春聯從左還是從右貼起?時間:2020-01-24 12: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聯和下聯怎麼區分 貼春聯從左還是從右貼起?每到春節前夕,湛江人家家戶戶都要購買或請書法家幫忙書寫新對聯,然後在大年初一的前一、兩天,把舊的對聯撕下來,將新的對聯貼上去,以辭舊迎新,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 據說貼春聯這一習俗於源於宋代,在明代開     原標題:上聯和下聯怎麼區分 貼春聯從左還是從右貼起?
  • 上聯: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下聯和美人魚有關,女生聽了害羞
    古代的京都大學堂,對聯是一項必不可少的修習項目。一來是讀書人都以能對得上對聯,尤其是有難度的對聯為榮幸,而來呢,國家領導人也喜歡這個,所以全國上下對對聯蔚然成風。一幅對聯甚至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名聲,這個傳統一直保留到現在,雖然沒有古代那麼火了,但是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對子,這是傳統文化,所以大家還是了解一些的比較好。話說有這麼一男一女,他們是情侶,也是大學同學,兩個人就是因為喜歡對聯才走到一起的。
  • 官員出上聯:響水池中池水響,路過農夫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後來隨著造紙術的普及和應用,紙張逐漸取代了桃符,這樣一來對聯文化在民間更加的盛行。 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名對數不勝數,也出現很多對聯的「達人」。比如宋代的大文豪蘇軾,就是一位對聯高手;明代的大才子唐伯虎、號稱對聯大師的解縉,也都在對聯上有著很深的造詣。
  • 和珅使壞出上聯「三斤四兩五花肉」,紀曉嵐對出下聯,乾隆怒了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人們對對聯文化的喜愛一直是有增不減。對聯,古時候又被稱為楹聯或者桃符,一般都是刻寫在桃木之上,需要一定的雕刻技巧。後來隨著造紙術的發明和普及,書寫對聯就變得更加簡便,於是對聯文化在傳承上也更加的久遠。
  • 上聯:「本日飛機飛日本」,下聯堪稱千古絕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各個載體都獨領風騷,像對聯文化,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沉澱,湧現出了一批千古絕對,在古代也成為了古人日常消遣的方式之一,歷朝歷代的才子們,對它無不情有獨鍾,老百姓更是饒有興趣。說起乾隆,相信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一生風流不羈,6下江南,喜好風雅,對對聯更是情有獨鍾,下江南的時候,每到一處,總要借景生對,對上那麼幾幅,既聊解了無趣,又能增添無限的樂趣。
  • 古代結婚也得對對聯,男方家出上聯示好,女方家對下聯回應
    對聯的用處非常多,但大家可能想不到,在古代的某些地方,就連結婚也得作對聯,看來古代結婚也不簡單啊。李曼馨先生在《庚柬對聯的代作》一文中寫道,古代蘇北有個習俗,就是男方和女方訂婚時要寫庚帖,一般來說,庚帖上除了要寫生辰八字以外,還要寫上一副祝福婚姻美滿的對聯。通常情況下,男方出上聯表達自己對這樁婚姻的期待,女方則用下聯回應男方的表示。當然,兩家事先都是商量好的,所以對聯只是表祝福之意。
  • 趣味對聯,上聯:「三個土頭考老者」,下聯很經典!
    趣味對聯,上聯:「三個土頭考老者」,下聯很經典!文/小夢論點歷史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在當今社會,我們很少在節慶之外的時間看到它,但是它在古人的生活中可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明清時候,可謂是「橫行」天下。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被網友對出,太有才了!
    中國的對聯文化,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歷代都受到大家的喜愛和推崇。對聯文化,有著千百年的歷史,從一開始的桃符逐漸發展成楹聯,最後到我們今天所說的對聯,一路傳承下來,有著太多的文化內涵。對聯講究對仗工整,上聯和下聯的字數不但要相同,而且詞性也要相當。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必須和西遊記相關,該怎麼對?
    尤其是在文人當中更是十分盛行,尤其是在古代的文人吟詩作對的過程中。有關對聯的應對,更是別有一番風味。這種是中國最喜聞樂見的文化傳承,尤其是在春節的對聯當中體現的尤為深刻。這種語言藝術也在時代的發展當中,逐漸成為一種風俗習慣被廣為流傳。
  • 蘇小妹上聯「面對面吃麵」,和尚妙對下聯,蘇小妹又羞又氣
    隨著造紙術的研發和普及,越來越多的桃符和楹聯被紙張和毛筆取代,楹聯也因此改名為對聯。對聯的種類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擁有很多種類,比如數字聯、迴文聯、諧音聯、偏旁部首聯、重字聯等等,每一種對聯的難度都不盡相同。對聯的語法可以說想要對出一副對聯並沒有那麼容易,如果肚子裡沒有點「墨水」,只能看著上聯干著急。但是能對出一副下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 過年貼春聯,怎麼區分上聯和下聯,他們張貼的位置又怎樣安排才對
    對聯之所以又稱楹聯,咱中華古建築風格,都比較重視前門,即重門,左右廊柱和橫眉都造建造得比較堂皇大氣,無論從風水還是日常使用,都是很有研究的。所以楹聯文化的精彩韻味多呈現如此,因此對聯的上聯、下聯和橫批,其相應位置就應用而生了。
  •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堪稱經典之作
    上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堪稱經典之作我們都知道,咱們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文化非常博大精深的國家,古人們也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瑰寶,讓現我們這些代人可以看到古代人的智慧。在建築方面,現在有一些城市還有非常多存留了幾千年的歷史遺蹟,比如說北京的故宮就已經存留了幾百年;在文化方面,也有非常多經典的著作,比如《資治通鑑》和《四書五經》等等。
  • 上聯是:八戒洗澡,豬下水,下聯對的堪稱經典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歷經了幾千年的歲月,蘊育了許多文化和風俗,古時候科技並沒有現在發達,人們更為看重教育,通常一個有才華的人是會受到許多人的青睞的,古時候那些文人娛樂的方式也都是和文學有關的,他們會經常組織在一起,到一個山林中或者是漂亮的地方,一邊欣賞風景,一邊寫詩作對。
  • 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得出,對聯和我們的日常息息相關。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會以對對聯來評價對方的文學水平,這個習慣沿用至今。才女出上聯:牆上畫馬不能騎,大將軍對出下聯,她羞紅了臉。 大家都知道,對聯一般都寫在建築的兩側,對聯分為上聯和下聯。人們對對聯也要講究平仄等問題,字字相對,同位置的字屬性也要相對,上聯和下聯更要做到字數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