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民法典》那些事 | 恆天基金首屆感恩月嘉年華·法稅專場

2020-12-01 手機鳳凰網

11月4日,恆天基金首屆感恩月嘉年華·法稅專場第二場特別邀請到北京德和衡高級聯席合伙人律師易燕博士做客直播間,為大家分享「《民法典》中關於夫妻財產、債務認定及財富傳承的那些事」,圍繞《民法典》頒布以來百姓民眾熱議的婚姻關係、夫妻財產、債務及家族財富繼承等熱議話題,結合具體案例帶來權威的《民法典》解讀。

這是恆天基金首度攜手知名律所策劃公開講座,旨在為公眾帶來最權威的民法典解讀及應用指南。

《民法典》的出臺帶來了哪些新變化和亮點?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預示著我國民事權利保護進入了全新的「民法典時代」。這部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法典,以看似「高冷」的法言法語,為我們人生旅途的每一個階段都提供著指引。

直播開始,易燕就帶領大家初步認識了《民法典》,並把《民法典》的最後一條形容為「九死一生」,該條是如此規定的:本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以及《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但易燕強調,這「九死」並不代表著這些法律全部作廢了,而是有些內容已經被《民法典》所吸收、修改,歸納到《民法典》中,有的內容因為過時被廢止。《民法典》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從提出審議到對外公布歷經六年時間,它與我們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息息相關。

關於《民法典》中之婚姻家庭繼承編,易燕律師說到:「對於每個有勞動能力的成年人來說,都生活在家庭當中,一般都會去工作並創造財富,而這些財富如何認定、如何代代傳承,就和《民法典》當中的婚姻家庭繼承編密切相關。」

由於《民法典 · 婚姻家庭繼承編》的改動和新增內容都很多,兼具創新與爭議,易燕在直播中為大家梳理了關於婚姻家庭方面的新變化、新亮點,針對輿論熱議的「離婚冷靜期」、「收養制度」、「遺囑管理人制度」等內容,澄清了外界對《民法典》相關條款及其影響的誤讀和過度解讀,分享了立法背後的重重考量。

1、亮點一:修改了禁止結婚的條件

《民法典》刪除了現行婚姻法關於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者禁止結婚的規定,同時也規定一方如果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應當告知另外一方,另外一方享有知情權。這一方面充分尊重了結婚雙方當事人的自主權,同時也保護了婚姻另外一方的知情權。

2、亮點二:增加了「離婚冷靜期」30天的規定

在這裡,易燕表示:《民法典》設置「冷靜期」,只是想給離婚的夫妻雙方一個30天的考慮期,避免有的人為了一時衝動而離婚,不利於家庭的穩定和社會的和諧。另外也是為了避免因買房或者是孩子上學等所引起的政策性離婚。同時,她還強調,「離婚冷靜期」並不適用於家暴或者是訴訟離婚。

3、亮點三:確立了夫妻共同債務認定的規則

這點,易燕特意放到第二部分的講解中,結合具體案例進行分析解讀。

4、亮點四:完善了收養制度

這一制度的調整,首先是放寬了年齡的限制,即取消了14周歲以下的收養限制,同時也考慮到近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收養人性侵被收養人事件,為了最大化地保護被收養人,規定了被收養人利益最大化原則,增加規定收養評估制度和收養人不利於被收養人健康成長的違法犯罪記錄這一條件。

5、亮點五:增加了規定遺產管理人制度,並修改了遺囑效力規則

易燕解釋到,《民法典》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的規定,並不是取消了公證遺囑的效力,公證遺囑仍然有很強的公信力和效力。在《民法典》生效以後,在兩者並存的情況下,就看哪份遺囑立在最後,就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

夫妻共同財產和共同債務應如何認定?

在分享的第二部分,易燕從李國慶、俞渝離婚案,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糾紛財產分割案例中,深入淺出地解讀《民法典》中關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規定,包含:

1、工資獎金,勞務報酬;

2、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

3、智慧財產權的收益;

4、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

5、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其中,在夫妻共同財產認定中,《民法典》還確立了家務勞動補償的價值。易燕說到,這條規定促進了家庭和社會能夠認識到,家務勞動對家庭和社會的貢獻。

關於夫妻共同債務認定方面,易燕從小馬奔騰公司案例著手,詮釋《民法典》對夫妻共同債務的認定,夫妻共同債務主要包括以下三類債務:第一,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所負的債務;第二,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負的債務;第三,債權人能夠證明的債務。

在此,易燕律師提醒到,對於債權人來說,再對外借出去錢的時候,儘量能夠讓配偶雙方都籤字,而能夠提供擔保財產的,最好能夠提供雙方或者是一方的財產作為擔保,這樣才有利於保護債權人的債權。

家和萬事興,家齊國家寧。《民法典》在現行法律的基礎上,以保障人民群眾婚姻家庭民事權利和財產繼承權利,維護家庭和諧穩定為目標,對婚姻家庭和繼承制度進行了發展和完善。

個人的合法財產如何傳承,方式有哪些?

家庭財產繼承關係到每個家庭的財富傳承,也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繼承編的變化,也是《民法典》頒布以來百姓熱議的話題。財富傳承和繼承是什麼關係呢?哪些財產可以傳承?傳承的方式有哪些?

首先,《民法典》修改的亮點就是擴大了遺產的範圍,只要是自然人合法所取得的財產,都屬於遺產的範圍,都可以被繼承,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私有財產的繼承權。

對於個人財產的合法繼承的順序,以遺贈撫養協議優先,遺囑或遺贈排第二,法定繼承在沒有前兩者的情況下,再按照法定繼承來進行處理。

關於財富傳承的方式,易燕介紹有以下幾種方式:生前贈與、遺贈撫養協議、遺囑繼承和遺贈及法定繼承,並分別對這四種方式進行了深入解讀,給了觀眾極大地啟發。

從前段時間引起廣泛關注的上海遺囑信託第一案中,易燕說到,這讓人們看到了信託工具在實踐中的靈活性和可能性,也大大增強了人們對國內家族信託操作運用的信心。而《民法典》關於遺囑修改的亮點還增加了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這一規定對財富管理和傳承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外,易燕還表示,財富傳承的工具不光有繼承,還有保險、信託、基金委託等等。

最後,易燕總結到,財富傳承可以利用信託、遺囑、保險等工具並且由律師來幫助一起綜合運用這些工具,來保障家族財富的穩健安全和有序傳承,而這也需要每個人知法、懂法、用法,運用法律的手段為財富的合法有效傳承保駕護航。

家族財富傳承之鑰:恆天睿信家族辦公室

當下,隨著我國的高淨值人群數量以及可投資資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高淨值人群對財富管理財富傳承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家族辦公室」這一概念也經過幾年的發展,逐漸被高淨值家庭所認識和接受,中國的家辦行業前景十分廣闊,並且日趨機構化和專業化。

恆天睿信家族辦公室於2016年7月正式成立,為超高淨值客戶家族提供頂級、全方位的全球資產配置專家服務與家族財富傳承管家服務,致力成為家族財富傳承之金鑰匙。

在過去的4年裡,恆天睿信家族辦公室陸續推出全權委託形式的全球資產配置投資業務以及家族信託業務,並在2018年底以服務籤約為起點,推出了一站式家族籤約服務,引入跨境資產保護專家、法稅專家團隊,今年恆天睿信家族辦公室更深耕服務內容,明確「攻守兼備」兩大服務方向和公司定位,助力超高淨值家族家業長青。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進社區丨「路大姐」《民法典》和合家事培訓會圓滿結束!
    民法典進社區丨「路大姐」《民法典》和合家事培訓會圓滿結束!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婦聯關於紮實做好《民法典》學習宣傳工作的有關部署,推動《民法典》走入婦女群眾日常生活,進一步促進廣大職工全面認識、準確運用《民法典》,更好地依法維護合法權益,路橋區婦聯組織發動各鎮街道婦聯開展「民法典」宣講活動。
  • 天津日報數字報刊平臺-常學《民法典》踐行《民法典》
    明天(2021年1月1日)就是《民法典》正式生效的日子了。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標誌著我國正式進入了「民法典時代」。《民法典》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事權利「宣言書」,彰顯人民至上,回應百姓關切,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裡程碑。它的誕生將深刻改變每一個人的生活。
  • 傳統文化的現代光輝:中國民法典的法文化基因
    禮是傳統中國的核心價值觀,民法典提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新時代的「隆禮重法,德法兼治」;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寬仁愛民」和「制民之產」的優秀傳統,民法典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界定產權保障公民財產所有權,體現了新時代的「仁者愛人,定分止爭」;「和合為貴,愛家睦鄰」是中華人文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同樣在民法典中得以維護和傳承;誠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民法典同樣大力維護和弘揚「誠實守信
  • 九姑:掀起《民法典》學習熱潮
    為在全鄉營造學習法典、宣傳法典、維護法典、運用法典的濃厚社會氛圍,近期,九姑鄉高位部署、精心組織,通過強化法治陣地建設、組織幹部群眾學法、組織民法典特色宣傳等有力措施,線上線下齊發力,在全鄉掀起了《民法典》學習熱潮,全力推進《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開花結果。  強化法治陣地建設保障基礎。
  • 楊立新:中國的民法典是21世紀的民法|新中國70周年·民生訪談
    楊立新自1975年開始從事民事審判工作,1980年起研修民商法理論和實踐問題,在民法總則、侵權行為法、人格權法、債法、物權法和親屬繼承法領域都有深入研究,這一次民法典的編纂工作,他是主要參與的立法專家。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民法典編纂工作也將進入收尾階段,圍繞中國民法的歷史進程,界面新聞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
  • 一起看「典」 | 《民法典》來了:倒屣欣逢迎
    」啟發思考、收穫新知石法君與您分享石法人的學習體會///9/7 2020石景山法院開卷有益智慧觸手可及歷經數十年醞釀、五年編纂,《民法典》終於和大家見面徜徉在《民法典》深沉的懷抱中,從法律文本中透視著專屬於這一時空大地的價值追求,讓人油然而生「法者,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乎人間,合乎人心而已」的感慨。在學習《民法典》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不被法典飽滿的精神內涵與煥發的勃勃生機所觸動,暫且從法院人的角度談一些心得體會。
  • 杜萬華 | 《民法典》 總則編重點問題解讀
    在法律的適用過程 中, 一些法官在適用民法特別是在引用民事法律規範的時候, 往往只找一個 直接的、 具體的條文, 利用這個條文來處理案件, 反而把一些很重要的規則, 甚至是基本原則忽視了。筆者認為, 《民法典》 的頒布創建了一個有機體系。《民法典》 體系或者說民法體系, 是以總則為 「幹」, 分則為 「枝」, 單行民 事法律為 「椏」, 具體的民事法律規範為 「葉」, 從而構成一棵民法之樹。
  • 張新寶 張馨天:從《侵權責任法》第87條到《民法典》第1254條...
    基於上述原因,民法典侵權責任編立法將《侵權責任法》第87條的修改和完善作為重要任務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第1254條採用綜合治理的立法思路,對責任雙方的利益進行再平衡,設立作為行為規範的禁止性規定,強調對案件事實的調查儘可能降低無法找到加害人的情況,使得此類行為損害責任的分配與承擔更為公正合理。
  • 民法典規範的類推適用
    在靜態的傳統社會中,這一問題還並不突出;但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年代,「變」成為社會生活的主題詞,社會領域的分化與複雜性已不斷挑戰人類的想像力,民法典的地位日益受到特別法的挑戰,已為不爭之實。我國民法典紓解這一難題需要的智慧和技術,也遠非歐陸範式民法典時期可比。為此,民法典提供了擴大法源類型、設置一般條款等方法。
  • 【民法「典」讀】《民法典》增加了離婚冷靜期制度,你知道嗎?
    【民法「典」讀】《民法典》增加了離婚冷靜期制度,你知道嗎?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 關於《民法典》,你想知道的這裡都有
    1962年,我們第二次啟動了民法制定工作,遺憾的是,這一次的編纂工作也未能取得實際成果。1979年,在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下,我們第三次啟動了民法制定工作。由於各方麵條件還不足以支持我們制定一部完備的民法典,於是,我們按照「成熟一個通過一個」的思路,率先制定了民事單行法。即將廢止的繼承法、合同法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制定出來的。
  • 學習民法典 10:民法典頒布後 法律年齡對照表
    《民法典》實施後,法律年齡隨之改變,當我們從一個受精卵那天起,按下年齡的計時器,我們的故事就計時開始了。其實,法律也和年齡一樣,伴隨著我們的一生。0歲以下胎兒還不能稱做法律上的「人」,法律只認可其為「胎兒」。儘管不是法律意義上的人,但仍然具有法律意義。《民法典》第十六條:「涉及遺產繼承、接受贈與等胎兒利益保護的,胎兒視為具有民事權利能力。
  • 「學法用「典」」城中區掀起答題熱 全民共學《民法典》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法典的重要講話精神,提升全區民法典學習宣傳教育的成效,推動民法典學習宣傳走進千家萬戶、深入人心,區司法局聯合區委宣傳部,按照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依託「活力中區」微信公眾號,近日組織開展了以「學習宣傳民法典 共建共享法治中區」為主題的民法典知識有獎競答活動
  • 《民法典》宣傳教育,這個連隊有妙招
    《民法典》宣傳教育,這個連隊有妙招 2020-08-23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思想   透視各地民法典第一案  今年1月1日,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的《民法典》開始正式施行。  此前不久,2020年12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與《民法典》配套的第一批共7件新的司法解釋,內容涉及《民法典》時間效力、物權、婚姻家庭、繼承、建築工程合同、勞動爭議等方面,與《民法典》同步施行。
  • 《民法典》即將實施,深度解析婚姻那些事,這種情況要特別注意
    打算結婚的朋友要注意了,尤其是打算買房結婚的男女雙方都要注意,《民法典》2021年1月1號就要開始施行了,房本上是寫一個人的名字還是寫兩個人的名字,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一定要慎重考慮,以免將來出現不必要的糾紛。
  • 《民法典時間效力規定》解讀|天同快評
    共5條,在堅持「法不溯及既往」原則的基礎上,規定了三種例外情形:1.有利溯及。即舊法雖有規定,但適用《民法典》更有利於保護民事主體合法權益,更有利於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更有利於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適用《民法典》的規定。2.填白規定溯及。即舊法沒有規定,而《民法典》新增規定的,可以適用《民法典》的規定。
  •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與民法總則大事記
    【立法進程】  民法典編纂時間表  按照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計劃,民法典編纂工作擬按照「兩步走」的工作思路進行:  第一步,編纂民法典總則編(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後,提請2017年3月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
  • 《民法典》宣講如何對胃口?湘鄉市山棗司法所:因人施策!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把民法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的指示,湘鄉市司法局近期組織開展「送『法治大餐』進學校」活動,山棗司法所積極行動起來。但是,怎麼去跟孩子們講解這部大部頭的《民法典》,讓高冷的法律條文和法律規定不會枯燥無味,司法所工作人員動足了腦筋——  「可以講講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和重要意義,關鍵是要以青少年法律案例和社會熱點為切入點,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去講。」
  • 《民法典》來告訴你
    >2020年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對高空拋物、墜物的規定進行了修改,對相關規則進行了細化和完善,修改後的規定直指高空拋物、墜物「調查難」、「取證難」、「責任承擔」等問題,意在破解高空拋物、墜物難題。《民法典》關於高空拋物、墜物規則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