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送彩禮也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習俗,在我們中國古代就有「三媒六聘」的說法,其實這兩年關於「彩禮」這個話題人們的關注度也是很高的。
大多數女方的父母都認為,彩禮肯定是要給的,自己辛辛苦苦養了二十多年的女兒,不能白白就嫁過去了。其實大多數還是習俗的問題,尤其是農村的父母都認為彩禮越高,自己的女兒越有價值。自己家裡在村子裡也更有面子。
大多數男方的父母都認為要「彩禮」就是賣女兒。其實現在結婚對男方的要求也確實挺高的,不僅要求男方買房買車,還有「天價彩禮」這座大山壓的男方家庭喘不過氣來。
我們村裡有一個姐姐,比我大一歲。還記得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初中,我上初一,她上初二,我們經常一起去上學。
到後來上到初三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她就輟學在家了,沒過多久就聽村子裡超的人說她外出打工了。因為當時我還在上學,所以後來就不在一起玩了。
我上初三那年,有一個星期天我被村子裡的同學拉到街上玩。正好碰見她們家門口都是迎親的車隊,當時我還很好奇,她們家誰結婚呢?我還在好奇的時候,就看到小小的她穿著婚紗從院子裡走了出來,那一瞬間了!
我真的不敢相信17歲的她竟然結婚了,又驚訝、又不可思議。
後來他父母要男方家15萬彩禮的消息,也在我們小村子裡傳開了。我們村子裡的人都說他父母為了錢把她「賣了」,畢竟07年的時候15萬在我們農村來說也是一筆「巨款」了。
也是她結婚後的第二年,她的父母用她的彩禮錢蓋了新房子,這樣一來她們家的事情在我們村子裡就更有名了。
無論她父母走到哪裡,總有人在她父母背後指指點點,說她們家養個閨女真賺錢,賣了十幾萬,還蓋了新房子。她們家的事,也成了我們村茶餘飯後的話題。前幾年聽說因為彩禮要得太多,她婆婆逢人就說她是她們家花錢「買」回來的媳婦,對她也不好。因為年齡小只能任由婆婆欺負。
其實,像她父母這樣的也是少數,大多數家庭還是會把婆家給的彩禮加上自己給的嫁妝原封不動的交給女兒,成為她小家庭的啟動資金。
結婚前我媽媽常常對我說:「只要你能過得幸福,其實彩禮多少都沒關係。你的彩禮錢我們一分錢也不會要的,將來都是你的錢。雖然媽媽說彩禮多少無所謂,但是彩禮還是一定要給的,因為它不僅是男方對我們的誠意,它對你來說也是最基本的保障。生活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尤其是以後有了孩子,花錢的地方太多了」。
結婚不是過家家,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一個沒有儲備資金的家庭是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的。
婚後我婆婆對此抱有不同的看法的,我婆婆總認為,我媽把我拉扯大不容易,她把她兒子拉扯大也不容易。婚姻不應該建立在物質基礎上。要那麼多彩禮跟「賣女兒」有什麼區別。現在的社會風氣是越來越不好了,現在娶回家個媳婦,簡直要了男方父母的半條命啊!大半輩子的心血婚後就一窮二白了。
關於要不要彩禮這個話題,我覺得適當給一些彩禮也是應該的,不管多少,畢竟這也是我們傳統的禮數。但是一定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來決定給多少彩禮,如果因為彩禮的問題雙方鬧得不愉快,婚後不幸福也是必然的事情。
你認為結婚應該要彩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