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結婚時到底應不應該要彩禮?

2021-01-18 騰訊網

最近關於彩禮有很多新聞和討論,其中這樣一種觀點很有意思:

「要彩禮這個行為不也是受父權的影響嗎?難道雙方不能因為愛情結婚一起創造未來嗎?那些堅持男性必須出彩禮的人是源於什麼呢?那些堅持女權的人,不覺得收彩禮才更是被侮辱嗎?這算賣女兒嗎?算給女性標價嗎?算不算利用女性的性別優勢在玩雙標呢?」

這樣的觀點非常典型。尤其是在對女權主義討論越來越熱烈的今天,一個悖論出現了,要彩禮是不是不符合男女平等的大方向?女權主義者如果要彩禮(而沒有給出對等的嫁妝)是不是雙標?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道德困境,我七年前結婚,結婚時沒有買房,但確實收了彩禮,當時婆家曾詢問我的父母彩禮應該給多少,我父母答,我們不是賣女兒,你們看情況吧。

在我父母看來,我和先生是學生時期就開始自由戀愛,這段婚姻他們非常看好,有愛情基礎,那麼財產和物質的部分不應該被強調。

我結婚時,父母的付出不多(買房時候他們幫助了一些),這跟他們的傳統思想有關,且當年我們婚後也在外留學,不需要父母的「財產提前再分配」去獨立,學生嘛。

婚後四年我和先生在省會城市買房,首付大部分也是婆婆家付,我父母幫襯得少。這一系列實際問題確實影響到了我的婚姻,比如說婆婆對我的娘家感到不平衡,也對我有了更多的要求。

這是非常現實的問題。在婆家看來,「嫁」過去的我成了他們家的人,也是受到恩惠的一方,甚至我自己也長期這樣認知。

直到我自己生了孩子,意識到生育對媽媽究竟意味著什麼,身體、經濟、職業發展可能性的損失......

如果說追求男女平等是雙方為家庭出同樣的力,男方工作,女方也外出打拼,那生育的付出怎麼算呢?

到了今天,我的觀點也越來越清晰。我認為基層女性應該要彩禮。我不該為收了彩禮而覺得自己雙標。

我對基層女性的理解是,娘家可能是月薪三四千的小城市工薪階層。

大部分基層女性婚後還是會生孩子的,而生育會導致兩三年勞動能力的下降,薪水的下降。生育的傷害也是發生在女性的身上。

生過孩子的都知道,夫妻關係在孩子剛到來的那兩年往往非常緊張,如果此時離婚呢?那婚前的彩禮,是不是可以算作一份預付的生育保險?你不能連保險都不要,如果不要,說難聽點,相當於是倒貼了,因為生育的成本你完全要自己去負擔。

在學界,對彩禮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彩禮是婚姻成本的一部分,即女性的「市場要價」, 是男方對女方父母出讓勞動力的補償。農業社會因為女方要嫁出去,變成男方家的勞動力了,等於是娘家失去了一個勞動力。

嫁妝是什麼?其實像以前的話,大家都窮,彩禮也給不了多少錢,女方的嫁妝就更少了,就是一些首飾,娘家給你縫幾床被子?娘家如果怕自己的女兒在婆家受委屈,嫁妝儘量多給,給的越多,女兒地位越高。

還有一類研究認為彩禮性質近年來發生了改變。逐漸由「對女方父母的補償」轉變為「對新婚夫婦的資助」。

而我認為在現實中,彩禮的定性應該是預付的女性生育險

如果不把這個道理說清楚的話,在基層就會被認為是賣女兒,然後女方父母和女方自己在道德上就有虧了。看看短視頻平臺上因為彩禮問題,女方被罵成什麼樣吧。

彩禮是要的,金額是不是可以這麼理解?在一個兩三千元月工資收入的地方,至少能讓這個女孩能有一年的時間去緩衝去重新融入社會?

你生完一個孩子,生理上也有一年的時間要去休息,產假有半年,再給半年去找一個工作對不對?也就是三五萬塊。

別小看這幾萬塊錢,很多女孩結婚的時候很年輕,沒有屬於自己的積蓄。別說離婚自由,離家自由都是沒有的。

這也是up主王慧玲說的,彩禮錢對基層女性甚至就像一個救生圈一樣,所以我也建議基層女性拿到彩禮要存起來存好。

不要給娘家,不要亂花,把它存起來,萬一你真的要離婚了,各種情況發生的時候,不至於露宿街頭,不至於灰頭土臉回到可能也不太接納你的娘家。三五萬塊錢就能幫助她帶著孩子渡過一個難關。

這也不是開玩笑,我有認識的人嫁給北京有幾套房的土著,和婆婆吵架回娘家,繼續被娘家數落的。這還是一線城市的情況。

學者沈奕斐說只談彩禮不談嫁妝是耍流氓,但對於那種娘家不樂意出嫁妝的情況呢?女方還要不要彩禮?

我堅持認為彩禮的定性應該是預付的女性生育險,歸屬於女方的個人財產。

沈老師在她的《愛情社會學》的課上也說彩禮和嫁妝這一套已經是過時的。

我是完全不同意的。恰恰相反,彩禮的存在是世俗社會中樸素的道理的體現:社會對女性生育的支持體系不夠,男方或男方家庭先把這個成本兜起來。

也有朋友說了,彩禮也是經歷了一輪復興的,也是基層普通人對於婚姻法治理下的財產安全的補救。

還是我那個嫁入「豪門」的朋友,說的很清楚:「我老公的房子和我沒關係的。」

以前很流行男方家買房,女方出裝修,而在現階段的婚姻法解釋下,並不承認女方的家務勞動等價值,這個變化讓很多女性離婚後只能淨身出戶,那麼彩禮至少能作為相應的補償吧。

我在豆瓣上發了這個觀點,有人說我是給女權抹黑,說你怎麼會主張要彩禮?

其實我挺能理解罵我的人的,因為我自己就長期認為我要彩禮這件事是雙標。

我現在是這麼想的,我自己也不是什麼精英,我就是讀了點書而已,而我的經濟條件完全屬於「基層」那一類,我的原生家庭也是小城市的工薪家庭,我身邊很多和我類似的「小鎮做題家」,我不希望女權的理論到她們腦子裡變成我不要彩禮,因為我跟你平等,或者她們基於各種原因要了彩禮,但好像覺得這件事情是道德上有虧的。

只是一份生育保險,為什麼要覺得道德上有虧?

知識精英們當然可以輕飄飄說句彩禮嫁妝過時了,可是對於一個月就掙一兩千塊錢的女性、娘家甚至不願意出嫁妝的女性,你讓她也不要彩禮?

你還是勸她不要結婚更好。

視覺中國 資料圖

相關焦點

  • 網傳男子因彩禮暴打女友,彩禮到底該不該要?
    觀點提要:彩禮不是保障,男方的人品才是。��「我特別不愛聽現在說什麼彩禮錢是婚姻的啟動資金、是物質保障,真正給女方未來提供保障的,難道不應該是男方的人品和擔當嗎?」@元某某MARVEL個人簡介:男,35歲,結婚3年。
  • 女朋友逼要彩禮20萬,否則堅決不結婚,這還是所謂的愛情嗎?
    不但我住的地方來得很少,微信上溝通也不多,而且老是覺得我給她用的錢太少。 最讓人難以理解的是,她的嫉妒心很強。即便是我和普通的女性朋友正常交流,她都要想辦法去臭罵別人一頓,長此以往,搞得女性同事和朋友,紛紛對我避而遠之。不過,我知道女友的脾氣,這些事情我都可以忍,誰讓我那麼愛她呢。
  • 意外懷孕,男方卻趁機提出結婚不給彩禮,這種男人能嫁嗎?
    時下談婚論嫁的男女,在面臨婚姻時總逃不開一樣東西,那就是彩禮。這個話題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很多人認為彩禮是封印社會的糟粕,物化女性,這是值得我們新時代摒棄的不良風俗,但是在很多人看來,彩禮是婚姻的一種形式,他們在乎的並不是多少錢,而是男方越不願意把面子工程做好。這兩方各執己見,直到今日都沒有一個結婚,彩禮這個習俗到底該不該取消。
  • 結婚時男方給女方的彩禮,到底是歸了她本人,還是歸了她父母?
    看到一個帖子:男方給的彩禮,到底是歸了她本人還是歸了她父母?如果站在一個客觀的角度,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彩禮是屬於兩個年輕人的,那是男方送來的祝福,是男方父母對兩個年輕人的支持。一旦落到女方父母的手裡,那便不能稱之為彩禮了,說是「交易」或「扶貧」更為貼切。
  • 結婚應該要彩禮嗎?婆婆跟媽媽的這番話,真的太現實了
    其實大多數還是習俗的問題,尤其是農村的父母都認為彩禮越高,自己的女兒越有價值。自己家裡在村子裡也更有面子。大多數男方的父母都認為要「彩禮」就是賣女兒。其實現在結婚對男方的要求也確實挺高的,不僅要求男方買房買車,還有「天價彩禮」這座大山壓的男方家庭喘不過氣來。我們村裡有一個姐姐,比我大一歲。還記得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初中,我上初一,她上初二,我們經常一起去上學。
  • 明年結婚吧,「天價彩禮」要再見了!2021年起結婚不準索要彩禮
    現在彩禮成了檢驗男方經濟實力的標準,甚至是結婚的門檻。沒有十幾萬二十幾萬彩禮,對不起,這婚不結了。 天價彩禮的確成為一個大問題。在許多地方,彩禮已經成為一種攀比現象。例如,從女性的角度來看,一個彩禮拿了10萬,另一個拿了20萬,然後彩禮少的那位就會被鄰裡議論,父母會覺得丟了面子。所以不知不覺間彩禮成了女性攀比的一個重要指標。
  • 結婚時,你認為給女方多少彩禮最合適?
    女朋友說,那你就把買車的錢拿出來當彩禮吧!前後給我二十萬,大不了婚後我和你慢慢掙,用不了幾年,我們照樣可以買一個車。阿傑沒有同意,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已經不是錢的事情了,而是態度的問題。不管怎麼說,2年的感情最後因為彩禮而分道揚鑣,難免有一些悲催。但是在生活中,彩禮又是我們不得不去面對的一種選擇,那麼結婚時,你認為給女方多少彩禮最合適?一個來聽聽這幾個人的想法。
  • 相親女列結婚清單:要車房及20萬彩禮 女方無陪嫁
    12月19日,29歲的大連小夥張浩(化名)曬出了相親時女方列出的「結婚清單」:男方需要提供房、車以及20萬彩禮,女方沒有陪嫁,婚後不出去工作。對此,張浩認為,父母為他買房已經很不容易了,再加上其他支出,實在是難以承受。此外,女方婚後不工作,就意味著只能靠他獨自支撐家庭,「壓力太大了」。對於這份「結婚清單」,你是怎麼看的?
  • 結婚到底要不要彩禮?是俗人就要辦俗事
    你不為他人著想,也要為自己以後的生活著想呀!他需要自由就讓他去吧,不過要留下財產。不要等到他把命都想捨去時,才發展他什麼都沒有留給你這個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深愛他的人。婚前彩禮就是對弱者一方的保護。陳世美算不算追求自由?自由是什麼?不為五鬥米而折腰,算是自由嗎?我們多是俗人,就要俗事俗辦。要知道,他重視這段感情和婚姻,他就敢於付出也樂於付出。
  • 不備彩禮、不置嫁妝?株洲這對小夫妻結婚登上頭條,網友吵翻了!
    他們在婚姻登記前,除了簡單的求婚儀式,沒有過多提及彩禮及嫁妝的瑣碎事。小馬和小溫高中相識,相戀近八年。小馬說,倆人的父母都是工薪族,家庭收入一般,「我家裡條件還要差點,我母親身體狀況不太好。」在去年12月底,登記結婚之前,兩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商量了一次。小馬和小溫建議,索性就不要彩禮和嫁妝,讓兩家人的經濟壓力減輕一點。當然,結婚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
  • 女人結婚為什麼要收彩禮?可不是因為娘家貪財,現實原因很扎心
    我是襪子,你的專屬情感樹洞,傾聽你的喜怒哀樂,記得點右上角關注我哦一天晚上,寢室裡開臥談會,女生討論到彩禮時,各有所云。室友婷婷長得漂亮:「我爸媽養我不容易,我媽說了,彩禮沒有20萬不讓我嫁。」而許雲打斷她:「現在都什麼年代了,我要追求男女平等自由,不要彩禮。」沿用傳統習俗or追求自由平等,你更pick哪一種?
  • 婚姻法新規:2021年結婚不準要彩禮?別急,先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結婚,原本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可近些年隨著高彩禮事件的發生,不少家庭卻反而因結婚而愁眉苦臉。一、聽說2021年結婚不準要彩禮常常聽到有人說:「這些年彩禮一天比一天高,我兒子都30好幾了還娶不到老婆,這樣下去該怎麼辦啊?」
  • 農村女孩該不該要彩禮?男方家裡越窮,要的彩禮越多,很現實
    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就算豬肉價格再貴也不是事,因為吃不起豬肉可以吃蔬菜啊。不過有一種物價年年都在上漲,也給很多農村家庭造成了極重的負擔,那就是結婚的彩禮,就算在偏遠的山區,彩禮也一點都不比城裡少,少則十幾萬,多則幾十萬,光靠打工是很難負擔的。
  • 彩禮的本質:就是生意,請不要當成愛情
    3、要不要給(收)回禮? 4、給誰? 這些都是準備結婚情侶產生矛盾的主觀原因,因彩禮而談崩的愛情比比皆是。 現在的人一提及 「 彩禮 」 問題,都變得十分敏感,因為現在的彩禮是 「 錢 」 不再是 「 禮 」 ,這是普遍認同的事實。
  • 2021年「彩禮新規」:禁止結婚索要彩禮!未婚人士的好日子來了!
    結婚過程中的「天價彩禮」迎來禁令,2021年很多地區結婚不再需要彩禮。2020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壞消息,現在唯一的好消息來臨了,2020年終於快要結束了,2021年即將開啟,還有四五天時間,我們就可以開啟全新的一年了。多災多難的一年終於要過去了。
  • 2021年民法典-明年結婚真的不允許收彩禮嗎
    明年結婚真的不允許收彩禮嗎?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婚嫁習俗,雙方在結婚的時候女方會向男方要彩禮,當然這種習俗應當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彩禮金額也應當在對方能承受的範圍之內,不應該是以斂財為目要彩禮。
  • 結婚時男生願意給女方多少彩禮?獅子座最讓人感動
    白羊座男生願意出的彩禮:二十萬白羊座男生心直口快、樂觀進取、如果遇到了愛的人會十分的專一,似乎總是有用不完的力氣和活力。所以白羊座男生在想要迎娶自己的另一半的時候,會不想讓自己心愛的人受一點委屈。所以他們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儘量給出自己能付出的。即讓心愛的人高興,自己也不至於負擔太重。
  • 結婚只擺酒沒領證,算結婚嗎?「結婚」不領證的要注意啦!
    一年後,他們回到村裡,卻和村幹部因為他們是否已經結婚的問題而起了分歧。李某、張某認為他們的婚姻是雙方家長認可的,而且又在村裡擺了酒席,村裡人都認為他們已經是夫妻了。但是村幹部認為,法律規定結婚必須進行婚姻登記,沒有登記,即使擺了酒席,也不算結婚。到底誰的說法正確呢?
  • 越來越多的女性不願結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小編身邊有很多朋友,自由戀愛多年,最後卻因為房子、車子和彩禮的問題,要不就是男女雙方鬧得不歡而散,要不就是男方對婚姻望而卻步。小編一直想不明白,父母給不了女兒的東西,為什麼要把負擔強加給未來女婿?一個新家的組成,明明是兩個人的事,為什麼要把所有的經濟壓力都壓在男方身上?
  • 古代重金娶妻,現在一點點彩禮就斤斤計較,到底為什麼?
    她好像鼓了很大勇氣說:我在老家相親了,談好了,彩禮30萬。我:你老家那地方我知道,彩禮確實高,等等,你是要騙婚嗎?騙婚可是犯法的,就算你真結婚,你老公能同意這30萬都用來還帳嗎?她見我半信半疑,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架勢,只能跟我說:我跟你說這個,你可千萬不要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