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從此,公安民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
在浦東公安隊伍裡,有這麼一批民警,他們年齡不同、籍貫不同、崗位不同,但他們都出生在1月10日。對於他們來說,從此自己的生日具有了更為特殊的意義,這是社會和人民對他們的認可,是榮耀,更是責任。
平安幸福——這是他們送給自己和廣大戰友最好的節日賀禮。
奮戰在刑偵崗位的最前線
簡介:姜俊傑,男,1978年1月10日出生,1997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民警。
作為老刑偵,姜俊傑可是一把好手,再複雜的案發現場,他總能抽絲剝繭,找到關鍵線索;再毫無頭緒的案子,他也能找對方向,順藤摸瓜,揪出犯罪分子的狐狸尾巴。
圖說:姜俊傑 浦東警方供圖(下同)
從小就對警察職業充滿嚮往的他,當年義無反顧選擇了警校。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後,這一幹就是23年。這些年裡,他從一名基層社區民警,轉崗到刑偵支隊做偵查員,到現在成為刑科所的技術人員,雖然崗位在變,但他一如既往地奮戰在案件偵查的最前線。
對於他來說,最有成就感的,就是親手抓住罪犯,將他繩之以法。2005年,某小區裡發生一起登高入室盜竊案,但只有小區門口的公共視頻拍下了一個模糊的身影。姜俊傑就是憑藉這個模糊的身影,判斷出犯罪嫌疑人的大體身形以及穿著打扮,然後和同事們一遍遍走訪排摸,跑遍周邊地區,打聽了一遍又一遍,最後終於摸清了對方的行動路線,並成功順著線索將他抓捕歸案。而面對姜俊傑老練的審訊技巧和心理攻勢,犯罪嫌疑人很快就交代了自己通過登高翻窗的方式進行入室盜竊的違法行為,同時還主動交代了自己在全國各地犯下的其他盜竊案。這一下子,一舉帶破40餘起盜竊案,也成了姜俊傑印象最深的一個案件。
他時刻感受著生命的「重量」
簡介:趙露斌,男,1976年1月10日出生,1996年7月參加公安工作,交警支隊三大隊事故審理大隊民警。
趙露斌來到審理大隊已有十餘年,熟悉的同事都已經習慣了他伏案桌前處理一起又一起交通事故的淡定,但鮮有人知道從警之初,作為街頭便衣巡邏民警的他曾親身直面冰冷的刀鋒。
圖說:趙露斌
那是90年代,當時的趙露斌還是個初出茅廬的新警,加入交巡警大隊後,他每天和搭檔一起在高橋地區巡邏,看似平淡的工作卻也潛藏著危機。「救命啊!搶劫!」一天,正當他和搭檔如往常一樣沿著高橋地區夏碧路便衣巡邏時,尖銳的呼救聲突然響起,他們不假思索地朝著聲音的源頭趕去,只見現場正有三名男子持刀圍著一名受害人。「持刀搶劫?」趙露斌心中冒出念頭的同時,身子已經和搭檔一起衝了過去,乾脆利落地制服了其中兩人,而逃跑的第三人也成為趙露斌的一個心結。
一晃十數年已過,當年的「愣頭青」已經成為了專業的交通事故審理民警。2010年的一天,正忙於處理各類事故的趙露斌突然接到了一個來自刑隊的電話。「人抓到了!」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些許的喜悅。在疑惑片刻後,趙露斌立即反應過來了——他的心結解開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當年的第三人終於落網了。
也是2010年這一年,還有一起讓他奔波了整整三個星期的案件。趙露斌至今記得那個交通事故的現場,漆黑的路面上事故留下的印記如此刺眼,電瓶車支離破碎倒在一旁,騎行人早已沒了呼吸,肇事車輛早已揚長而去毫無蹤跡。當時的道路公共視頻尚不及如今如此完善,事故現場沒有被拍到,現場的畫面在趙露斌腦中揮之不去,他誓要找到那個肇事司機。既然沒有現場,他便調閱了周邊探頭,把事發時經過的車輛信息一輛輛登記下來,之後他花了整整三個星期一家家上門核實,仔細查看車身痕跡,最終找到了肇事司機及車輛。
「巡邏很辛苦,但事故審理更是倍感壓力。」從事事故審理後,趙露斌更加感受到肩頭背負的生命「重量」。
在守護人民群眾的第一線
簡介:沈傑,男,1979年1月10日出生,2003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泥城派出所社區民警。
自從警以來已有17個年頭,沈傑一直在泥城派出所工作,從社區到治安,從辦案到窗口,所裡各個崗位條線的業務他都駕輕就熟。但對於他來說,最熟悉的,還是在他自己的管段裡轉悠,和居民們家長裡短;最擅長的,還是糾紛調解、防範提醒。平常人眼中枯燥瑣碎的社區警務,卻在他手中如魚得水,把一切都處理得井井有條。管段裡的叔叔阿姨們一說起沈傑,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的:「沈警官,好樣的!」
圖說:沈傑
老潘和小陳是鄰居,但因為年輕人和老一輩的觀念問題,兩人時常產生矛盾,在2020年11月,兩人更是因為宅基地的邊界問題鬧得不可開交,甚至動起了手,造成老潘眼眶骨折、小陳眼底淤血,兩人最後都選擇了報警。沈傑了解情況後,先從法理上入手,告知雙方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一個刑事拘留、一個行政拘留,誰也落不到好,還對自己和孩子產生影響。然後再從感情上進行勸慰和安撫,好歹都是鄉裡鄉親的,抬頭不見低頭見,雙方長輩又都有很深的交情,鬧僵開來,這讓雙方長輩以後怎麼面對。三下五除二,沈傑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讓火氣上頭的兩人當場冷靜了下來。隨後,確定雙方都有後悔和調解的意向後,沈傑趁熱打鐵,進一步開展調解。就這樣,在沈傑的撮合下,兩人相互諒解,此後也一直相安無事。
往年的生日,他們往往是在工作中度過的,從沒想到自己生日的這一天,會成為所有警察共同的節日。這個1月10日,所有人都將一起過著警察節,用自己的堅守和付出,慶祝這個屬於警察的特殊節日,詮釋著警察節的特殊含義。對他們來說,能在警察節這一天過生日,是緣分,也是鞭策,自己定會盡己所能,不放過每一個犯罪分子!
新民晚報記者 楊潔 通訊員 劉琦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