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新聞 | 警察的節日,群眾的故事

2021-01-08 上遊新聞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彭光瑞 文/視頻 警方供圖

2021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110這個婦孺皆知的報警電話,歷經30餘年的推廣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平安符號。而今,110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作為中國人民警察的「節日代碼」。

「1對1,0距離」,110三個數字曾經見證過太多「我們」的故事。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到來之際,我們從很多群眾的口中,聽聞了他們與110的故事。在警察的節日,聽一聽他們的故事。

▲民警走訪困難群眾

「我可能得了新冠,救救我!」

時間:2020年2月7日下午

報警人:陳澗,福建人

▲吳限亮開展社區防控工作

2020年的春節曾以猝不及防的方式,打亂了我的人生。我來自福建,因為看中西南市場,於2019年10月來到重慶做生意。一場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讓紅火的生意「擱淺」了,更把我「滯留」在了重慶。

最初一段時間,我在出租屋裡閉不出門。但日子一天天過去,疫情卻不見好轉,加之因投資生意,沒有充足的準備,身上的錢即將用盡。憂慮生意、思念親人,讓我內心焦灼;更為致命的是我突然開始上吐下瀉、持續發燒,整個人籠罩在對肺炎疫情的恐懼中。

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一旦感染,後果不堪設想。躺在床上,我內心激烈地掙扎,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撥打了110。「警察同志,我可能得了新冠,救救我!」

很快,觀音橋商業區派出所的值班民警吳限亮就出現在樓道裡。他不僅為我送來了稀缺的防疫用品,還扶我到醫院送診看病。排除感染可能後,他還多次為我送藥,直至痊癒。

而今,我已平安在家,想起至今都沒有看到過吳警官摘下口罩的樣子,內心仍有遺憾。雖然我的病情是虛驚一場,但吳警官趕來時那一刻的感動,我會記一輩子。

「沒有那通電話,我已經走上了不歸路」

時間:2020年5月17日

報警人:黃依一,四川人

「我不想活了,你們把我抓走吧……」撥通了110電話,我已在觀音橋一小區31樓樓頂站了許久,心如死水。

在經歷了種種打擊磨難之後,我感到世界一片灰暗,對生命沒有了任何留戀。活下去,仿佛毫無意義;但站在樓頂時,我又沒有勇氣跳下去。絕境之中,我只想把命運交給這通電話。

「妹妹,你不要想不通,我們馬上就派人過來。」渾渾噩噩間,不知道在地上癱坐了多久,突然感到有人抓緊了我的手臂。一個男聲溫柔地響起:「地上涼,我們回派出所吧,那裡有水,可以休息。」

一腳深一腳淺,我上了警車。「你看那家網紅麵館,你還沒有去吃過吧,商場又出了新款春裝,你去試過嗎?世界還有更多美好的東西你都沒有嘗試過,真的就沒有遺憾嗎?」聽及此處,我淚如雨下,仿佛要把這些年的委屈通通發洩乾淨。

他接著對我說,太陽每天都照常升起,人離開了誰都能接著走下去,醫學也會越來越發達,現在不能解決的事情不代表今後就不可以……

我嚎啕大哭了許久,直到凌晨4點多,終於再也流不出淚來。這時,我才知道,救了我的人叫張舜,是紅旗河溝派出所的民警。

「謝謝你,聽你說了這麼久的話,我突然不想死了。」無以為報,我唯有對著張警官深深地鞠了一躬。

「這個套路貸,把我坑慘了」

時間:2020年7月16日

報警人:晏向林,重慶人

▲民警打掉了這個「套路貸」犯罪團夥

「我明明借了41萬,他們卻只給我30萬,更騙我連環借貸。」「借少還多,利滾利,還到我店裡驅趕客人、搶佔座位,甚至鎖門不讓我營業,他們簡直是惡霸。」回想起這一年來的經歷,真可謂苦不堪言。

原本我只想借點錢來擴大生意,看到那個公司借貸門檻低、放款快就心動了。誰成想,就這樣掉進了無休無止的套路中。他們打著貸款名義,以制定附加條款、隱匿合同細節等方式,讓我籤了字。然後又突然翻出保證金、手續費、考察費、違約金等條款,扣除我的貸款金額,專門欺騙我們這些法律知識不足,又缺錢想貸款的人。

我打了110,紅旗河溝派出所的民警來了,還把事管到了底。民警們不僅幫我找到了那夥騙子,幫我討回了公道,更順藤摸瓜,打掉了這個「套路貸」犯罪團夥。

2020年雖然過得並不順當,但能把這夥壞人「一鍋端」了,真是大快人心!

「我做夢都沒想到,洪水會真淹上來了」

時間:2020年8月19日上午

報警人:李文泉,重慶人

▲洪水來臨,民警救助被困老人

「幾十年前的一次洪水,大家都以為會被淹,結果我的房子就沒有被淹,那一次我還在家裡做飯嘞。」「我以為這一次應該也沒事,不會被淹的。結果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洪水來勢洶洶,一下子把我困住了!」

我家住在江北區寸灘麗苑社區的一棟老宅,去年的8月19日上午11時,洪水忽然從四面八方將我家一樓團團圍困,我頓時慌了神。

在洪水快漫到我家二樓時,我跑到樓頂,特別害怕。想起來為了勸我撤離來了幾次的民警張成平,我打了110。

「你不要慌,我們馬上過來救你。」很快,我收到寸灘派出所社區民警張成平打來的電話。想起來他先後三次到家裡勸我,我都置之不理,不願意搬走,心裡有點羞愧。

因為不知道我的準確位置,張警官用搖動樹枝的方式,確定我所在的區域。為了救我,他甚至拿來了錘子,找到牆根處最容易受力的部位,鑿開一個大洞,讓我從牆洞中爬出來。

2個小時的營救,在他不斷地鼓勵和安慰中過去。我也沒有了當初看到洪水猛漲時的緊張和害怕了。因為他在,我覺得特別踏實。

「這趟尋親不容易,錯過可能就是一輩子!」

時間:2020年10月5日上午

報警人:徐向陽,新疆人

▲跨越一甲子的尋親有了好的結果

「回重慶尋親,這條3000公裡的路,父親走了六十年。」回想起中秋國慶這場跨越60載的重逢,我仍然感到太幸運!「若不是抱著一線希望打了110,我們真要無功而返了。」

今年國慶雙節,我拗不過83歲的老父親,從新疆飛至重慶。推著輪椅,開始了這趟爬坡上坎、困難重重的尋親路。「碰碰運氣」就是我的真實想法。且不說父親離開重慶60年,早已和親人失去了聯繫;自己手上的線索,也只有,「父親的弟弟叫徐光才」,「幾十年前在通用機械廠工作。」

一連4天尋找,人海茫茫,老通用廠區早已拆遷,沒了半點影子。眼看歸期將近,父親也鬱鬱寡歡,我愈發急躁起來。經好心人提醒,我撥打了110求助。

「國慶遇中秋,家國兩團圓,我們一定盡力幫助徐大爺實現心願!」當時大石壩派出所的值班民警王恆寬的話,我仍清楚記得,把我們全家幾天來的陰霾一掃而空。

當時,他一邊在系統中尋找對比,一邊聯繫詢問曾經片區的老民警、輔警,用盡各種方法幫我們尋找。隨著一次次撥通電話,「幸運」的事情發生了。一個叫徐斌的男子,正是父親弟弟的兒子。

見面時,父親激動得恍如隔夢,我的表兄妹也淚溼眼眶。這個團圓的場景,讓我們全家久別重逢,感受到了血濃於水的親情。

 「孫子是我的命,丟了可怎麼活!」

時間:2020年11月23日中午

報警人:覃嘉,廣西人

▲民警尋回走失幼童

如果2020年有一天對我來說,畢生難忘,我想一定是這一天。這天,我帶著3歲的小孫子從醫院做完霧化,路過一個花園。小傢伙好奇心重,東張西望,一路跑在前面。

「弟娃就是貪玩,又跑得快。」路過常去的玩具攤,我還在跟人打招呼。轉眼間,發現孩子已然在花園轉彎處不見了。當時的我怎麼都沒想到,孫子就是這樣憑空「消失」了。

一邊叫,一邊找,越喊心越涼,哪裡還有半個影子。花園轉了一圈,一無所獲。我感覺天旋地轉,急出一身汗,腦子一片木然,只有三個字:110。

「老人家,你別急,說清楚走失的時間地點。」電話那頭的聲音,讓我稍稍平靜下來。我盡力把每個字用不標準的普通話咬清楚。很快,石馬河派出所的民警出警來到現場。他們一邊四處尋找,一邊聯繫指揮中心查詢警情,更有人幫忙調取監控錄像。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看到視頻裡小孫子的影像時有時無,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直到一個小時後,遠遠那聲「爺爺」傳來,我心裡的弦才松下來。

失而復得的激動讓我老淚縱橫。直到現在,民警抱著小孫子從樓裡走出來的那個場景仿佛就在眼前。

▲民警救助走失老人

2020年全年,重慶市公安局江北區分局110實現連續8784小時無間斷響應,共計接處警近27萬起,其中求助類警情近7萬起,涉刑事類報警7萬餘起,涉治安類報警5萬餘起……這些故事,只是成千上萬個110報警電話中的「冰山一角」。

2021年,為了每一份祥和與安寧,110的故事,還在繼續。

相關焦點

  • 警察的節日,群眾的故事
    警察的節日,群眾的故事 2021年1月10日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110這個婦孺皆知的報警電話,歷經30餘年的推廣發展,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平安符號。而今,110又被賦予了新的意義,作為中國人民警察的「節日代碼」。
  • 【警察的節日• 從警光榮】我的小幸福
    【警察的節日• 從警光榮】我的小幸福 2021-01-07 15: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察故事丨陳明雄:群眾身邊的「守護神」
    陳明雄(左)在走訪群眾。編者按:2020年7月21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人民警察節」的批覆》發布。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在首個警察節即將到來之際,紅網時刻特推出《警察故事》專欄,用一個個鮮活的感人故事,向所有警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紅網時刻記者 陳綱 通訊員 康煌 何海利 邵陽縣報導陳明雄,2005年從部隊轉業到邵陽縣公安局九公橋派出所任民警,副所長;2015年,調任該縣金稱市鎮派出所教導員;2019年,調任強制隔離戒毒所、拘留所、病殘吸毒人員收治中心「兩所一中心」任主任。
  • 致敬警察節,祝天下所有的警察節日快樂
    ,因為這既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責任與擔當,祝天下所有的警察節日快樂,願天下無疫!、去拼搏,不負使命不負人民,祝天下所有的警察節日快樂,願天下無詐!,我們永遠在路上,祝天下所有的警察節日快樂,願天下無禍!
  • 揭秘司法警察的十二時辰
    揭秘司法警察的十二時辰 2021-01-10 0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是屬於平安中國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_新聞...
    在日前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解釋,將1月10日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誌性。經過30多年的實踐與探索,「110」已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誌性品牌,具有極高的社會知曉度和群眾認可度。
  • 節日我在崗 | 一直在你身邊的「警察藍」
    節日我在崗 | 一直在你身邊的「警察藍」 2020-10-04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警察!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
    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 終於有了自己的節日 這一天 我們已經盼望了很久
  • 警徽閃耀護天平——司法警察,警察節快樂!
    第一個警察節到來之際,德保縣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隊開展系列慶祝活動,營造濃厚節日氛圍,增強全體法警的榮譽感與歸屬感。誓詞錚錚,鐵血入魂全體司法警察高聲齊唱《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之歌》,熟悉的旋律、嘹亮的歌聲,洋溢著司法警察的熱血豪邁。他們舉起右手,進行了鄭重宣誓。錚錚的誓言,時時激勵著司法警察對黨忠誠,砥礪前行。誓將訓詞精神真正融入血脈、植入靈魂、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勇當「天平衛士」。
  • 警察節,聽警察講故事——刑警故事
    2021年1月10日,我們迎來了一個屬於人民警察自己的節日——中國人民警察節。 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危難時刻顯身手。看似神秘的背後,警察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在警察節到來之際,平安嵐皋向你講述警察故事,帶你走進警察的生活。本期講述的是刑警故事《我的二十年》。 我的二十年 都說刑偵人苦,熬更守夜、通宵達旦已是家常便飯,如果要找一名刑偵人,不是在辦案區,就是在看守所,如果都沒有,那就是在去這兩個地方的路上。
  • 「110」:警察的節日,他們的生日
    經黨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21年起,將每年1月10日設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從此,公安民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節日。在浦東公安隊伍裡,有這麼一批民警,他們年齡不同、籍貫不同、崗位不同,但他們都出生在1月10日。對於他們來說,從此自己的生日具有了更為特殊的意義,這是社會和人民對他們的認可,是榮耀,更是責任。
  • 我和警察的故事|我的「乾兒子」
    我和警察的故事|我的「乾兒子」 2021-01-06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你好,警察節|專屬節日,鄒平公安民警道出赤誠心聲
    你好,警察節|專屬節日,鄒平公安民警道出赤誠心聲 2021-01-08 19: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們的節日·致敬警察】今天,是我們的節日
    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之際,公安隊伍終於迎來了專屬的旗幟,人民警察終於擁有了自己的節日。在這特殊的時刻,花溪公安在旗幟下集結,向警旗致敬! 2021年1月10日上午8:30時,升國旗儀式正式開始。由青年民警組成的護衛隊頂著凜冽的寒風,精神抖擻、莊重威嚴,邁著整齊的步伐護送警旗走上升旗臺。
  • 光榮與使命|110,是我們的節日!也是我的生日
    1月10日我們將迎來第一個專屬警察的節日「110」這組數字對張康晉而言,是既熟悉又特殊的。它只是一串數字但它託起的是全國警察堅守的決心與職責;它又是一串號碼,卻是人民群眾在危急時刻毫不猶疑、做出的最堅信的選擇。
  • 「致敬·警察節」徵文展(八)——我的警察故事
    為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來臨,不斷以公安文藝創作的創新力、引導力、感染力來加強和培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提高隊伍凝聚力和戰鬥力,臨渭分局即日起開展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文藝作品線上展,以文學、書畫、短視頻的方式記錄臨渭公安打擊犯罪、維護穩定、紮根基層服務群眾的感人故事,抒發公安民警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與祖國同步伐、共奮進的豪情壯志,彰顯新時代人民警察的奮鬥風採。
  • 這是屬於平安中國的節日
    在日前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解釋,將1月10日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誌性。經過30多年的實踐與探索,「110」已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誌性品牌,具有極高的社會知曉度和群眾認可度。利劍護民節日慶祝已在全國鋪開,「110警營開放日」「百萬警進千萬家」等活動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各地開展。
  • 110警察節 | @所有警察 叢臺公安這些祝福請你收下
    110警察節 | @所有警察 叢臺公安這些祝福請你收下 2021-01-09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族日報:「你好,警察節」照片中的臨夏警察故事
    、微信,自己依舊堅守在疫情防控的「前線」,築牢第一道安全「長城」,全力守護著臨夏群眾的平安。自疫情發生以來,臨夏市90後交警馬聰,徹夜值守在臨夏高速收費站執勤監測點,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進行檢測核查,為人民群眾安全健康保駕護航。陳志強是和政縣公安局的一名警察,他和母親竇文娟已在疫情一線連續奮戰數天。陳志強擔心母親,就跟隨記者將母親的棉衣送到和政縣疾控中心,因為特殊時期,他們的相聚僅有短短幾分鐘,互相道一聲保重,又投入到了各自的工作中。
  • 「你好,警察節」原創音樂MV《最美是你》重磅來襲!
    在車水馬龍的大街在搏擊罪惡的瞬間在值班處警的路上……人民警察的身影總是出現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黃岡公安傾情推出原創歌曲《最美是你》為警察節獻禮,向人民警察致敬!熱血鑄忠誠大愛寫傳奇他們滿腔熱血、鐵肩擔當他們恪盡職守、丹心為民他們,有一個光榮的稱謂公安戰士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人民警察一方祥寧,是他們堅守的責任捍衛正義,是他們執著的信念他們衝鋒在前、逆行而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警察的莊嚴承諾警察是一座山阻斷一切危險困難警察是一刃劍砍斷世間罪惡黑暗警察是一汪泉涓涓流入百姓心田警察不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