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屬於平安中國的節日

2021-01-10 光明日報

「110」是老百姓最熟悉的一組數字之一,每當人民群眾遇到危難、面臨不法侵害、需要緊急救助時,總會第一個想到撥打「110」。這個報警服務電話已走過30多年歷史,它背後的人民警察隊伍忠誠履職、英勇奮鬥、犧牲奉獻,始終護佑著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人民安康。「110」與「1月10日」這個日期融合在一起,誕生了「中國人民警察節」,法治中國又多了一個莊嚴又有溫度的符號,平安中國在國家文化層面又多了一個具體的註解。

在日前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解釋,將1月10日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誌性。經過30多年的實踐與探索,「110」已成為人民警察隊伍的標誌性品牌,具有極高的社會知曉度和群眾認可度。

利劍護民

節日慶祝已在全國鋪開,「110警營開放日」「百萬警進千萬家」等活動在北京、上海、江蘇等各地開展。而對廣大人民警察來說,這個節日是他們致敬英模、英烈家屬代表的日子,更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囑託、重溫《人民警察入警誓詞》的日子。

2020年8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向中國人民警察隊伍授旗並致重要訓詞,人民警察接過旗幟,一個重要時刻載入史冊。《警察法》規定,人民警察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監獄、勞動教養管理機關的人民警察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的司法警察。中國的人民警察隊伍保護著國家安全穩定的方方面面。

據統計,僅在2020年1月至11月,全國公安機關「110」就接到群眾報警求助9903.5萬起,全國公安機關共出動警力2億餘人次,救助群眾335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國監獄系統15萬幹警封閉執勤達70天以上,5870名幹警立功,有效遏制了監獄疫情,實現確診病例「零死亡」,最大限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黨的十九大以來,護航平安中國,公安機關一個個專項行動在全國鋪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向黑惡勢力發起凌厲攻勢,共打掉黑社會性質組織3392個、惡勢力犯罪集團10586個,破獲各類刑事案件24.6萬起,102起由公安部掛牌督辦的案件已辦結移送起訴101起;

「雲劍-2020」「斷卡」「長城2號」等專項行動,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5.6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6.3萬名,攔截詐騙電話1.4億個、詐騙簡訊8.7億條,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1200億元;

集中打擊食藥環犯罪的「崑崙2020」專項行動,截至2020年年底已破獲刑事案件1.6萬餘起,搗毀制假售假窩點9100餘個,涉案總價值180餘億元,有力維護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打掉文物犯罪團夥150餘個,破獲文物犯罪案件750餘起,追繳文物1.4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5件。

「110」背後的人民警察隊伍如同一把利劍,劍鋒始終對準群眾深惡痛絕的違法犯罪。全國範圍內,公安機關不斷創新方法、加大力度,依法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搶騙」、食藥環和智慧財產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涉稅涉票據等違法犯罪,依法嚴厲打擊涉疫情違法犯罪活動,確保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

服務惠民

因為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警察隊伍的功能在不斷拓展革新,變革在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生活細節中悄然發生。一份份惠民利民的改革答卷便是佐證:

近年來,公安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平臺和APP的註冊用戶數和業務辦理量屢創新高;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等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身份證異地辦理累計逾4200萬張,受理身份證掛失申報信息逾3300萬餘條;陸續推出6批次55項車檢、駕考、號牌管理、事故處理以及網際網路平臺服務等方面交管改革新措施,窗口改革惠及8億多人次,網際網路服務惠及近22億人次,為群眾企業減少辦事成本600多億元。

即使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人民警察服務人民的改革也沒有停步。治安管理便民利民15項措施出臺,服務群眾辦理戶口、身份證、居住證等業務「綠色通道」開通,重點企業「一企一警」「一企一策」措施一一落實,新開辦企業公章刻製備案多證合一、一網通辦已成為現實。

辦證的群眾不難發現,如今在公安機關辦理手續已不需要多跑路,「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棄「馬路」走「網路」已經成為公安政務新常態。

順應新時代的新特點和人民群眾的新需求,公安機關改革在深水區不斷創新。在重慶,民生警務推動當地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在河北,「1+N」政策體系持續開展「三打擊五整治」,為百姓生產生活不斷改善發展環境。

直面制約發展難題,公安機關不斷提高實戰能力,構建中國特色的現代警務體系。在山東,「案管中心+」模式成為深化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實現由信息化辦案向數位化管理提升;在山西,執法全流程智能管理平臺使數據互通、資源共享、服務實戰、確保實效的思路變為服務於民的具體實踐。

「110」背後的人民警察隊伍敢於動真碰硬,在服務人民的道路上全面助推工作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善治親民

不斷更新的社會治理理念和方式,催促著人民警察勇於創新、勤於思考,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者和探索者。黨的十九大以來,各地公安機關積極打造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社區、鄉村、海上、網上樣本。被老百姓稱讚為「楓」景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成果在大江南北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

在北京,民警進入社區擔任副書記,將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公安力量扎入最基層的工作,與群眾交心相處;在甘肅,「治安戶長制」聘任了一批能力強、信譽好、威望高、服務熱情的治安戶長,形成了公安工作與群眾自治良性互動的新型農村治安防控模式;在上海,長寧分局全力推進智慧公安建設,努力打造「最安全城區」;在浙江,安吉縣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吸收公安、信訪、人力社保等10家單位成建制常駐,多部門集中辦公、集約管理、集成服務。

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在「平安中國」這幅畫卷中,展現的是從鄉村到城鎮、從沿海到內陸、從線下到線上的全方位安全保障,書寫的是人民警察不斷提高執法能力、執法水平和執法公信力的故事。以訪民情、解民憂、化矛盾、防風險、查問題、治亂點為主要內容,人民警察在具體的工作中發揮作用,傳遞著國家治理的溫度。

選擇了警察這份職業,就是選擇了忠誠、選擇了擔當、選擇了奉獻、選擇了為民、選擇了堅守。警察節這一天,警察不放假。他們仍然堅守崗位,在堅決捍衛國家政治安全、全力維護社會安定、切實保障人民安寧的路上履行使命。

(本報記者 彭景暉)

相關焦點

  • 這是屬於平安中國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110」與「1月10日」這個日期融合在一起,誕生了「中國人民警察節」,法治中國又多了一個莊嚴又有溫度的符號,平安中國在國家文化層面又多了一個具體的註解。在日前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解釋,將1月10日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誌性。
  • 這是屬於平安中國的節日——寫在第一個「中國人民警察節」_新聞...
    「110」與「1月10日」這個日期融合在一起,誕生了「中國人民警察節」,法治中國又多了一個莊嚴又有溫度的符號,平安中國在國家文化層面又多了一個具體的註解。在日前公安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公安部新聞發言人賈俊強解釋,將1月10日確立為「中國人民警察節」,體現了鮮明的政治性、廣泛的人民性和警察職業的標誌性。
  • 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舉辦特殊晨會慶祝中國平安三十歲生日
    2018年5月25日,平安產險河北分公司在職場前院舉辦特殊晨會,隆重慶祝平安人共同的節日——中國平安三十歲生日,同時開啟《擁抱科技,感恩前行—中國平安30周年巡展》活動,伴著公司司慶,還隆重舉行了中國平安保險河北分公司
  • 漫話中國傳統節日食品
    傳統節日,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自誕生起便成為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除了發揮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作用外,傳統節日也成為維繫華人世界的文化紐帶。
  • 「110節日快樂」3536架無人機組成警察節圖案致敬平安廣州守護者
    10日晚,廣州市公安局在廣州塔二樓平臺舉辦廣州公安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暨廣州110成立35周年鐵軍形象展示活動。當晚,珠江兩岸多個地標建築同時亮燈,上演「廣州公安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光影秀」。3536架無人機分別在廣州塔及海心沙空地騰飛躍起朝天幕齊發,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及「廣州110」成立35周年。
  • 中國的節日
    過去,春節被稱為「新年」,因為按照中國歷史上一直沿用的農曆,這天是正月初一,為新一年的開頭。據記載,中國人民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由虞舜興起的。公元前兩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帶領著部下人員,祭拜天地。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當作歲首,算是正月初一。據說這就是農曆新年的由來,後來叫春節。
  • 新春賀喜:中國傳統節日,玩中國傳統遊戲!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所以今年鼠年的新春,也同樣是具有中國傳統節日的標誌,不論是鞭炮還是年夜飯,都是中國傳統節日的必備要素,所以在春節裡做具有中國傳統的事,無疑才是最能夠符合節日氣氛的事!
  • 我們的節日·重陽節
    中國四大祭祖節日之重陽節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又稱"踏秋"。同時,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之一。
  • 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獻給平安中國主力軍
    原標題: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獻給平安中國主力軍  1月10日,我國將迎來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這是繼護士節、教師節、記者節、醫師節之後的第五個行業性節日。全社會要關心和關注、積極支持人民警察,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這是法治社會的應有之義。    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即將來臨之際,讓我們向人民警察道一聲辛苦,向他們背後默默奉獻的家屬們表示深深的敬意。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警察要牢記初心使命,繼續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壯美畫卷中,書寫濃墨重彩的輝煌篇章。
  • 送給領導的中秋節祝福語,祝您節日快樂平安吉祥
    送給領導的中秋節祝福語,祝您節日快樂平安吉祥時間:2019-09-12 22:4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送給領導的中秋節祝福語,祝您節日快樂平安吉祥 一、中秋節到,祝福送到,一送快樂心情好,二送健康身體棒,三送幸福無極限,四送工作事事順,五送財源滾滾來,六送我心願
  • 韓國端午祭,屬於中國端午節的分支,沒有粽子沒有龍舟
    一個韓國的老人正在唱著韓國最古老的詩歌,通過翻譯,知道了裡面百分之八十是中國」楚辭「的文墨,中國的歷史也是他們的部分歷史,如今三千裡江山被一分為二的南部,有一座太白山脈的大關嶺,它的前方就是現在韓國的江陵。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中國傳統節日花朝節
    這是名劇《桃花扇》描述花朝節踏青歸來的盛況。花朝節,又稱花神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是在農曆的二月份舉行,但是因為花期的時間不固定,所以花朝節的時間也隨著花期而變化。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出去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用五彩紙剪花粘在樹枝上,叫「賞紅」。古時有「花王掌管人間生育」之說,故又是生殖崇拜的節日。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3日訊(記者 魏金金)「中國傳統節日裡蘊含了太多中國歷史、中國智慧、中國快樂,從春節到元宵節,從中秋節到重陽節,從四季更替到24節氣,這其中都值得細細體味。」清華大學文創院執行院長胡鈺在21日舉辦的中國節日創意大賽主題發布會上談到,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當代中國,我們可以從中國節日裡找到紓解焦慮的方子,找到身份認同的引子,找到聯絡世界的路子。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中國平安:大象的狂奔
    日前,港交所披露的最新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摩根大通花費約10億港元增持中國平安H股,增持後,摩根大通的H股持股比例從16.95%上升至17.05%。與此同時,中國平安A股近期的交易也十分活躍。以最近一周的數據為例,共有37隻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從資金淨流入角度看,這37隻個股中,有13隻個股為淨買入。
  • 致敬警察節,祝天下所有的警察節日快樂
    ,因為這既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責任與擔當,祝天下所有的警察節日快樂,願天下無疫!始興縣公安局——莊建偉逐年遞增的電信網絡詐騙類案件,是群眾反映最大,受苦最多的犯罪行為,犯罪手段層出不窮,每一次攻破都需要強大的科技手段作為支撐,有時候線索一來,我們所走就走,平時很少有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只能偶爾打個電話,報個平安,每當偵破一樁案件,完成一項任務時,我心裡都很踏實,也很久成就感,中國人民警察節的設立,對我們來說既是一種鼓舞也是一種鞭策,我與戰友們一定會竭盡所能去奮鬥
  • 金色警徽,天平衛士,節日快樂!
    自2021年起,每年的1月10日這群在特殊崗位上的奮鬥者們也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節日他們就是——中國人民警察!這是中國人民警察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日子,也是人民警察隊伍必將永遠銘記的歷史性時刻。法院110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
  • 來自棲霞區的孩子們筆下的中國傳統節日是這樣子
    現代快報訊(記者 劉偉娟)掛燈籠、畫海報、包餃子……元旦將至,在南京市棲霞區,老百姓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迎接中國傳統節日的到來。2020年12月31日,現代快報記者獲悉,孩子們也沒閒著,從此前的冬至開始,就用筆頭記錄自己眼中的中國傳統節日。
  • 「5.20」說說中國的「網絡節日」
    第二個叫「中國學生營養日」,這是在2001年國家教育部和衛生部發文定的,目的是在於廣泛深入宣傳學生時期營養的重要性,大力普及營養知識。第三個叫「陌生人節」,誰定的,什麼時候定的,無法考證。大意是這一天你如果認識10個陌生人,在一年裡就會好運連連,所以又被叫做「生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