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一般都是在比較喜慶的日子才會張貼的,用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對聯字看著不多,卻字字都有訣竅,還有排列的順序都大有講究,所以,寫對聯也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
在北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叫呂蒙,呂蒙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對他人生雪上加霜的是在小的時候母親二人就被父親掃地出門。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的把他養大,呂蒙從小就是一個勤奮愛學的人,長大後中了頭名狀元,金榜題名。考上狀元之後,呂蒙入朝為官,深得宋太宗的信任,還曾經擔任過宰相的職位。
在呂蒙還是一個窮酸書生的時候,有一次經過大財主的門前,看到有很多人在圍觀看,就忍不住好奇前去看看。原來是財主因為喜得貴子,表達自己的開心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外。對聯是:子承父業,臣必報君恩。圍觀的人都紛紛叫好,而唯獨呂蒙表現的特別不屑,若無其人的說:就寫成這樣,真實不咋地。
結果呂蒙的話被財主的管家聽到了,心想這窮酸書生也不看看自己,還敢妄下評論,於是,就把他的話一五一十向財主講了。財主聽了非常生氣,決定出門看看是什麼人敢出口狂言。果不其然,財主出來看到呂蒙,對他說:你這窮小子,也敢評論別人。
呂蒙聽到大財主的話,不怒反笑:「我不配,你將要大禍臨頭了」說完就要離去。而財主一臉蒙,自己寫個對聯怎麼就要大禍臨頭了,旁邊圍觀的人也都齊刷刷的望著呂蒙,呂蒙道:你寫對聯,竟然把君放到後面,你說你是不是要大禍臨頭了,大財主聽罷驚慌失措。確實是自己的過失。在那個年代,當朝的天子是高於一切的。財主回過神來,趕忙向呂蒙道歉自己剛才的言語,並且請求呂蒙幫忙重新寫一副對聯,呂蒙笑了笑:不用這麼麻煩,你把君放到前面不就行了嗎?財主恍然大悟,重寫了一副對聯: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
對於新貼出來的對聯,圍觀的人都拍手叫好,紛紛稱讚這個年輕人未來一定不可估量。果然,在公元977年的時候呂蒙高中了狀元。後來成了參知政事,參知政事是國務工作最有實權的宰輔職務,他第一次進入朝堂時,被大臣輕視,呂蒙正假裝沒聽到走過去,同列人不能替他咽下這口氣,想幫他爭論一番,而呂蒙卻攔著不讓計較,最終因為自己的出色朝堂中再也沒有敢輕視他的人。
呂蒙在自己的職位上踏踏實實做官,一直很受宋太宗的賞識,後來一度成為當朝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