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記錄文字獄。在漢朝,楊惲就因為文字惹怒了漢宣帝,被判處了腰斬;明朝朱元璋時期就特別討厭「賊」「寇」「禿」「僧」等等字眼;而各個朝代中,文字獄最為嚴重的是清朝,特別是乾隆時期。
在乾隆時期,發生了過百起文字獄,其中差不多一半被處於死刑,而且還是特別殘忍的酷刑,比如凌遲、戮屍等等,其中多為捕風捉影、望文生義,最為荒唐的是連瘋子胡亂畫出來也被判死刑,使得當時人心惶惶。
這裡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於關於這樣的一件事情。
乾隆時期,有個縣令非常喜歡對對子,所以經常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府中聚會。有一年,他喜得一子。縣令就非常高興,就在縣中大辦宴會,除了親朋好友,也宴請了一些當地的才子。
在宴會開始前,縣令的雅興來了,就想對對子,正好今天那麼多才子都在,縣令就想在眾人面前,顯露一下自己對對子的才華。於是就對著眾人說:「在這大喜之日,在場的各位是否有什麼佳作?」
而到場的才子紛紛都推辭道:「今天是縣令喜得貴子之日,應由大人開個頭。」
縣令此時非常高興,就命下人拿出筆墨紙硯,揮揮灑灑寫了一句:「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
這對聯一出,場下紛紛發出讚美之嚴。縣令也十分滿意自己的佳作,因此命人貼在大門上。
不過幾天後,有個窮秀才路過,看到了這副對聯,就開始哈哈大笑,笑到走不了路。有人稟告給縣令聽,縣令就覺得這個不知好歹的秀才膽敢取笑他,就命手下人去把窮秀才抓住了。窮秀才被抓後也不緊張,不緊不慢的對縣令說:「你可知你要大禍臨頭了?」
縣令聽到大禍臨頭四字,就突然害怕起來。但是沒等縣令問話,秀才就說:「你把父業放在君恩前面,如果被皇帝知道了,你必然是死罪,還得株連九族!」
縣令一聽,嚇的半死,立馬命人給了秀才100兩白銀,就問秀才該如何是好。
秀才拿到了銀子,自然給縣令出主意,於是改了一下:「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
縣令一看,終於鬆了一口氣!
文:上下古今團隊 離城創作
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