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令喜得貴子,寫了一副對聯,窮秀才卻大笑不止:你將被滅族

2021-01-08 上下古今

在中國歷史上很多朝代都有記錄文字獄。在漢朝,楊惲就因為文字惹怒了漢宣帝,被判處了腰斬;明朝朱元璋時期就特別討厭「賊」「寇」「禿」「僧」等等字眼;而各個朝代中,文字獄最為嚴重的是清朝,特別是乾隆時期。

在乾隆時期,發生了過百起文字獄,其中差不多一半被處於死刑,而且還是特別殘忍的酷刑,比如凌遲、戮屍等等,其中多為捕風捉影、望文生義,最為荒唐的是連瘋子胡亂畫出來也被判死刑,使得當時人心惶惶。

這裡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關於關於這樣的一件事情。

乾隆時期,有個縣令非常喜歡對對子,所以經常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在府中聚會。有一年,他喜得一子。縣令就非常高興,就在縣中大辦宴會,除了親朋好友,也宴請了一些當地的才子。

在宴會開始前,縣令的雅興來了,就想對對子,正好今天那麼多才子都在,縣令就想在眾人面前,顯露一下自己對對子的才華。於是就對著眾人說:「在這大喜之日,在場的各位是否有什麼佳作?」

而到場的才子紛紛都推辭道:「今天是縣令喜得貴子之日,應由大人開個頭。」

縣令此時非常高興,就命下人拿出筆墨紙硯,揮揮灑灑寫了一句:「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

這對聯一出,場下紛紛發出讚美之嚴。縣令也十分滿意自己的佳作,因此命人貼在大門上。

不過幾天後,有個窮秀才路過,看到了這副對聯,就開始哈哈大笑,笑到走不了路。有人稟告給縣令聽,縣令就覺得這個不知好歹的秀才膽敢取笑他,就命手下人去把窮秀才抓住了。窮秀才被抓後也不緊張,不緊不慢的對縣令說:「你可知你要大禍臨頭了?」

縣令聽到大禍臨頭四字,就突然害怕起來。但是沒等縣令問話,秀才就說:「你把父業放在君恩前面,如果被皇帝知道了,你必然是死罪,還得株連九族!」

縣令一聽,嚇的半死,立馬命人給了秀才100兩白銀,就問秀才該如何是好。

秀才拿到了銀子,自然給縣令出主意,於是改了一下:「君恩臣必報,父業子當承。」

縣令一看,終於鬆了一口氣!

文:上下古今團隊 離城創作

圖: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縣令喜得貴子寫對聯慶祝,窮秀才看後大笑不止:你命不久矣
    哪怕你在他面前放下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他看了不開心,就要治你的死罪。朱元璋就是一位這樣的皇帝,他是農村出生,沒讀過書,因此當上了皇帝了之後經常會讓人來給他講解四書五經,提高自身的文化,可能正是因為吃了沒文化的虧吧,所以他很看重子女的教育。有一次有一個叫盧雄的年輕人要去兗州當知州,朱元璋覺得沒問題批准了。
  • 縣令喜得貴子寫一對聯,落魄秀才看後大笑:若不修改,你必死無疑
    但是對聯不僅能夠消遣作樂,也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在古代封建社會,很多皇帝為了穩定統治,大興文字獄,不少文人都曾受牽連。乾隆時期,有一個書生,十分的有才學,且擅長吟詩作對,尤其是對對子,有啥高興不高興的事,都要作對來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書生憑藉自己的努力,很順利的考中進士,進入仕途,被朝廷封為一個縣令。
  • 鄉紳老來得子,一副對聯險釀大禍,幸遇窮秀才巧妙化解
    中國人每逢喜事都喜歡在自家門口張貼對聯,不管是結婚還是喬遷甚至是喜得貴子,都必須在家門口張貼上大紅對聯,用以寄託美好的願望。經過十月懷胎,終於生下一個男孩,鄉紳喜得貴子十分興奮,於是立刻拿起筆墨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口:子當承父業, 臣必報君恩並且還放了一串鞭炮,吸引了好多百姓的圍觀,大家對恭喜鄉紳心願達成,但是在人群中突然傳出一聲刺耳的笑聲:「就這水平?寫得很一般嘛!」
  • 財主喜得貴子貼對聯,窮書生大笑:你大禍臨頭了!財主驚慌失措
    自古至今,逢年過節或有喜事的時候,我們都很喜歡張貼對聯,以寄託美好的願望。對聯看似簡單,裡面卻大有學問,要寫出一副好對聯需要有真才實學才行!北宋時期的呂蒙正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從小家裡很窮,母子二人還非常不幸被父親趕出家門,過著母子相依為命的生活,多年後經過努力終於高中狀元,入朝為官,深受宋太宗的賞識,多次出任宰相一職。呂蒙正年輕的時候,一次出門經過大財主的府前,看見很多人正圍在大門口湊什麼熱鬧。於是他也徑直的走了過去,原來財主家剛剛喜得貴子,一高興就貼了一副對聯在大門上:子當承父業, 臣必報君恩。
  • 財主喜得貴子貼對聯,窮書生指著對聯大笑:你大禍臨頭了!
    寫對聯並不是一件容易事,若是肚子裡沒有墨水,那寫出的對聯容易讓人笑話。在古代,若是你在創作對聯時,寫了不該寫的字眼,那麼可就不是被人笑話這麼簡單了,搞不好是要掉腦袋的。坊間傳言,北宋時期,京城中有一名叫呂蒙的書生,他天資聰穎,七歲便能寫詩,十歲便可以做文章。雖然呂蒙才識過人,但是他的家境貧寒,人們因此瞧不起他。
  • 員外老來得子貼對聯,窮書生大笑:你大禍臨頭了,員外驚慌失措
    有這樣一副對聯,上聯:子當承父業,下聯:臣必報君恩。這看似很普通的一副對聯,可差點要了主人的性命,大家看出其中的奧妙了嗎?可能大家沒看出來,放在古代呢?在古代,普通人要是貼了這副對聯,殺頭是小事,甚至可能被株連九族。
  • 秀才看不慣這一家子女兒,給老人寫一副對聯,女兒們羞愧難當
    窮秀才看不慣這一家子女兒,給老人寫一副對聯,女兒們羞愧難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眾多的文學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通俗易懂,人人信手捏來的對聯了。對聯是文學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它並不遜色於文人的詩詞歌賦。古人喜歡切磋文採,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對聯,別看對聯簡單,其實對聯是最考驗文採的,不僅要句式整齊,上下兩聯還要遙相呼應,寓意相同。所以,對聯的簡單卻不失檔次,成為了文人切磋的形式。說到文採,不得不說的一類人,那就是秀才,他們寒窗苦讀十幾年,只為能夠金榜題名,但四年一次的科舉,讓秀才們熬白了頭髮。在古代沒事幹的時候,秀才們成為了宣傳文學最大的隊伍。
  • 財主喜得貴子貼對聯,遭窮書生笑:你將要大禍臨頭,財主驚慌失措
    對聯一般都是在比較喜慶的日子才會張貼的,用來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憧憬。對聯字看著不多,卻字字都有訣竅,還有排列的順序都大有講究,所以,寫對聯也不是一樁容易的事情。考上狀元之後,呂蒙入朝為官,深得宋太宗的信任,還曾經擔任過宰相的職位。在呂蒙還是一個窮酸書生的時候,有一次經過大財主的門前,看到有很多人在圍觀看,就忍不住好奇前去看看。原來是財主因為喜得貴子,表達自己的開心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外。對聯是:子承父業,臣必報君恩。圍觀的人都紛紛叫好,而唯獨呂蒙表現的特別不屑,若無其人的說:就寫成這樣,真實不咋地。
  • 有一副對聯,賊都不敢偷
    家人告訴王羲之,王羲之能夠理解揭聯者心情,所以也不生氣,又提筆寫了一副,讓家人再貼出去。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 福無雙至 禍不單行
  •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說起對聯,那可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雖然對聯在現代還是存在的,但是古代的人們才是對聯的忠實粉。古人為何那麼喜歡對聯呢?是因為對聯和作詩相比,對聯對作詩容易多了,要求的也沒有那麼嚴格。
  • 18副絕妙對聯,機智又有趣!
    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
  • 員外門外貼對聯,眾人皆恥笑,不料書生揮筆修改,眾人拍手稱絕!
    員外門外貼對聯,眾人皆恥笑,不料書生揮筆修改,眾人拍手稱絕!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老來得子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情,可是,就是因為一副對聯,喜事兒差點變成了壞事兒。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這個還得從一位老員外說起。北宋年間,有一個員外,姓趙,家住在河南洛陽。
  • 窮秀才沒錢進京趕考,員外管家為何主動贊助,妻子一句話道出實情
    1、「偷雞窮秀才」哪來的錢,讓他得以進京趕考?有一個秀才,姓馮,雖然飽讀詩書,但家裡依然窮得叮噹響。好在妻子也不嫌棄他,和他一起踏踏實實地過日子,還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快要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可是馮秀才根本拿不出一丁點兒錢來。妻子看丈夫愁得唉聲嘆氣,便給丈夫出主意:「馬上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需要貼對聯。
  • 八個最有趣的對聯故事,文雅又幽默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對聯又稱楹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留下許多精彩的對聯,今天詩詞君總結八幅精彩的對聯故事,不論真假,但品一品其中的趣味吧!兩猿伐木山中,問猴兒如何對鋸?一馬隱身泥裡,看畜生如何出蹄!
  • 經典對聯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家人大驚,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 康有為送對聯,卻沒人看懂,隨手添上幾筆,引眾人大笑讓姑娘羞澀
    康有為送對聯,卻沒人能看懂,隨手添上幾筆,引眾人大笑,讓姑娘羞澀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文化積累,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精彩。對聯就是中國的一大傳統文化,在古代,只要是讀過書的秀才,必備的才能就是寫詩對對子。當然就算是現在,對聯也經常出現。過年的時候,張貼春聯,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在結婚時,更是常見,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等等。
  • 秀才對聯減一字無比絕妙,財主也減一字笑掉大牙
    要是將平仄搞錯而貼反了對聯,可是會被人笑沒文化的。一年春節,衙門交給更夫一副對聯,要其貼好。更夫貼在縣衙前,內容是:「盛世無須掩閘門,太平不用敲更鼓」。縣官大發雷霆,當眾宣布將貼對聯的更夫辭掉。可憐更夫大過年的失業,這春節是沒法過了。這時城裡有名的張秀才上前大聲說到:「大人,且慢,這對聯沒錯」,說罷就將對聯的最後一個字裁掉了,內容變成:「盛世無須掩閘,太平不用敲更」。這樣對聯就變成了一副六言妙聯,眾人都讚嘆秀才的才學,縣官也不在追究更夫了。
  • 他是北宋宰相,寫過一副奇怪的對聯,還有一句名言無人不知
    他寫的《寒窯賦》(又名《破窯賦》、《命運賦》)裡就有這句話: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呂蒙正被錄取為進士第一名,任命為將作監丞、昇州通判。此後呂蒙正官運亨通,曾幾度拜相。今天咱們主要講講呂蒙正年少時的故事。呂蒙正是公元944年出生在河南洛陽,洛陽這個地方可謂人傑地靈,曾先後出過王隨、富弼等名相。不過,比其他們,呂蒙正年少時太難了。
  • 火葬場門口一副對聯:早來晚來早晚都來,下聯:太經典了
    在不同時節,貼的對聯也有不同的叫法,春節時貼它,叫作貼春聯,辦喪事時用的叫輓聯,辦喜事時用的則叫慶聯。歷史上,最早的對聯是五代後蜀主孟昶寫的春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這副春聯因為被題在孟昶寢室門板的桃符上,所以對聯也被稱為桃符。因為對聯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所以從古至今,也發生了許多和對聯有關的趣事。
  • 以「豬狗」入聯,如何寫一副豬年對聯?
    有文友提問:以「豬狗」入聯,如何寫一副豬年對聯?一、春風十裡候天蓬:六甲番人首先推出今年新寫的春聯,這副對聯曾在百家號介紹過,在此重新注釋:上聯:烈酒三杯辭義犬;下聯:春風十裡候天蓬。二、豬悟能光駕定稱心:不過也有文友提出疑問,認為下聯的「天蓬」是借指,上聯的「義犬」最好也如此,所以六甲番人又推出另外一副原創對聯對聯:上聯:哮天犬值年曾如意;下聯:豬悟能光駕定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