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

2021-01-08 大凌子好物分享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

說起對聯,那可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雖然對聯在現代還是存在的,但是古代的人們才是對聯的忠實粉。古人為何那麼喜歡對聯呢?是因為對聯和作詩相比,對聯對作詩容易多了,要求的也沒有那麼嚴格。我們的大才子紀曉嵐,大文豪蘇東坡,都是對聯的忠實愛好者。因為對聯可以表達很多的意思,在古代的時候,就有一個富人寫對聯炫富。但不巧的是被一窮酸乞丐看見,於是就在對聯上添上了一筆,結果你想不到。

說起對聯的起源,我們就要先從三國時期說了。大家都知道,古代是比較落後的,沒有什麼可以供古人娛樂的東西。不像我們現在,有手機、有電腦、有無線網、有大西瓜,一玩起來就不會停。可是古代人,如果是閒著,那就真的是閒著。他們能做的就是找樂子,可是一樣東西玩久了也會煩啊,所以就會想些新奇的玩意。平凡人尚且如此,就別說那些文人、大才子了。

於是那些文人就發明了對聯。可是對聯的前身,並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這樣。他是在鬥嘴的基礎上,變為現在這樣的。因為人都有勝負欲,那些文人雅士也是一樣。但是他們不能破口大罵啊,畢竟是文人雅士,最基本的素質還是要有的。所以就給對聯設置了很多的規矩,分為上下兩聯,要字數相等,韻律呼應。也正是因為這些,才有了今天的對聯。對聯在古代是一種非常好的娛樂方式。

對對聯不僅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還能鍛鍊人的表達能力,大家說是不是很好?所以對聯就特別的受歡迎。而且有時候如果你有什麼話想對一個人講,或者想讓大家知道,就可以用對聯的形式很好的表達出來。對聯發展到現在,各種各樣的都有,也越來越正規。就像大家過年的時候,看到每家每戶門上貼的,那都是恭賀新春的對聯。給老人賀壽的也有,而且新人結婚的時候,也會貼對聯。有人也拿對聯作為炫富的手段。

其實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在古代的時候有父子兩人,因為家裡有錢就花錢買了進士。中了進士以後,就寫了一副上聯: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下聯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都夫人。這副對聯所表達的就是,他們家非常的有錢,兒子和父親還都是進士。但這副對聯,被一個窮酸秀才看到以後。秀才就出手改動了一筆,改動以後意思變了很多。

經秀才改過的對聯,被大家看到以後都說:簡直是王者吊打青銅哇!大家想知道秀才改動過的對聯嗎?小編評論區裡告訴你!

相關焦點

  • 朱元璋隨口出了上聯,窮酸秀才思考片刻對出,結果獲封正三品大員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不久前曾給大家介紹過朱元璋寫詩以明志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其實明太祖朱元璋除了寫詩外,還曾出過一副高難度對聯,今天咱們就來講講朱元璋與這幅對聯的趣聞。
  • 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完美對出,竟娶到2名絕色佳人
    他們還以為那個大臣會怎樣為難人呢,結果要求這麼低。但是,當他們真的前往大臣家中看到他所出的對聯之後,才覺得大臣的要求果然不低。剛開始登門對對聯的人很多,過了幾天竟然一個人都沒了。大臣見此情景,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上聯真的出的太難了?但是他依然沒有改變主意,他相信肯定有人能對得出的。果然,一個月之後,一個家境貧寒的窮酸秀才登門拜訪,告訴大臣自己是來對對聯,但是他又說他家很窮。
  • 看過很多風塵女子愛上窮酸秀才的故事,她們為何不愛富家公子
    因此在他們那裡,不會得到什麼好結果。但是,在窮酸秀才那裡得不到好結果的情況也不少啊。如果那些窮酸秀才一直落魄,風塵女子和窮酸秀才結合後,只可能變成一個粗糙的村婦。如果窮酸秀才發達了,丟棄風塵女子,一定是大概率事件。一般窮小子發達以後,連糟糠之妻都會拋棄,還會在乎風塵女子嗎?實際上,在古代社會中,反而是富家公子把風塵女子娶回去的情況更多。雖說他們娶回去,也大都是做妾。
  • 朱元璋喝酒出了個上聯,窮酸秀才對出後,立刻升為三品大官
    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堪稱天上掉餡餅,下面這個窮酸秀才,對了個對聯,立刻被封為三品大員,魚躍龍門,簡直運氣太好。這種奇特的遭遇,也只有朱元璋時代才會有。朱元璋雖然沒讀什麼書,但是尤其好學,而且動不動就來個對聯,寫首詩。而且因為出身貧寒,因此很是關心百姓的疾苦,很喜歡到處微服私訪,體察民情。這一天,朱元璋帶上幾個隨從有一次出了皇宮,看到一家酒樓開張,很是熱鬧,於是想進去喝酒。
  • 秀才看不慣這一家子女兒,給老人寫一副對聯,女兒們羞愧難當
    窮秀才看不慣這一家子女兒,給老人寫一副對聯,女兒們羞愧難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在眾多的文學中,最受歡迎的,就是通俗易懂,人人信手捏來的對聯了。對聯是文學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它並不遜色於文人的詩詞歌賦。古人喜歡切磋文採,其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對聯,別看對聯簡單,其實對聯是最考驗文採的,不僅要句式整齊,上下兩聯還要遙相呼應,寓意相同。所以,對聯的簡單卻不失檔次,成為了文人切磋的形式。說到文採,不得不說的一類人,那就是秀才,他們寒窗苦讀十幾年,只為能夠金榜題名,但四年一次的科舉,讓秀才們熬白了頭髮。在古代沒事幹的時候,秀才們成為了宣傳文學最大的隊伍。
  • 「窮酸秀才」別被小說電視劇誤導!在古代秀才地位不一般!
    說到秀才,很多人都會想到「窮酸秀才」這個詞,的確,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爭先恐後的去考取功名呢?哪怕是一輩子一個小小的秀才!其實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很不一般,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窮酸,至少要比普通人家過的要好!第一秀才在古代可以免除徭役,什麼是徭役呢?
  • 縣令喜得貴子寫一對聯,落魄秀才看後大笑:若不修改,你必死無疑
    對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古代才子經常與好友聚在一起,望著明月,喝著小酒,吟詩作對,因此也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對聯。還有的才子喜歡用對聯逗趣,比如說蘇軾和佛印,蘇軾出上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則對:水流東坡詩(屍)。
  • 古代窮酸軼事隨想
    明武宗初年,廣東地界兒有個窮酸的老秀才終日衣衫襤褸、蓬頭垢面,嘴上時常念念有辭或溫婉情深或刁鑽刻薄……如顛如狂。吃了上頓沒下頓,眼看連筆墨紙硯的開銷都支撐不下去了。靠勤勞賢惠善良的妻子做粗布鞋,在集市上換些散碎的銀兩;老秀才偶爾也代人寫一紙訴狀或幾幅對聯等掙壺茶錢。艱難度日。
  • 縣令喜得貴子,寫了一副對聯,窮秀才卻大笑不止:你將被滅族
    縣令此時非常高興,就命下人拿出筆墨紙硯,揮揮灑灑寫了一句:「子當承父業,臣必報君恩。」這對聯一出,場下紛紛發出讚美之嚴。縣令也十分滿意自己的佳作,因此命人貼在大門上。不過幾天後,有個窮秀才路過,看到了這副對聯,就開始哈哈大笑,笑到走不了路。有人稟告給縣令聽,縣令就覺得這個不知好歹的秀才膽敢取笑他,就命手下人去把窮秀才抓住了。
  • 「一道直直,兩扇開開」也叫對聯?秀才各加3個字,堪稱佛教奇聯
    每年都會派一個庵裡的小尼姑去請當地一個很有名的,姓賈的秀才來撰寫楹聯,然後拿回來再張貼在柱子上。當然了,這稿酬可不菲,每次都需要花上十兩銀子。直到有一年,「清德庵」花費巨資,重新裝修,煥然一新,氣派非凡。尼姑庵主持在門口踱來踱去,總是覺得欠缺什麼。當她的目光落在柱子上時,發現經過風霜雨雪,對聯泛白、且邊角有捲起,甚至殘缺。至此,主持知道欠缺的是什麼了。
  • 縣令喜得貴子寫對聯慶祝,窮秀才看後大笑不止:你命不久矣
    哪怕你在他面前放下了一個小小的錯誤,他看了不開心,就要治你的死罪。朱元璋就是一位這樣的皇帝,他是農村出生,沒讀過書,因此當上了皇帝了之後經常會讓人來給他講解四書五經,提高自身的文化,可能正是因為吃了沒文化的虧吧,所以他很看重子女的教育。有一次有一個叫盧雄的年輕人要去兗州當知州,朱元璋覺得沒問題批准了。
  • 趣味盎然的5副對聯,利用漢字特點,真是妙極了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歷史上有大量名聯,也有很多不出名的對聯,需要知音的賞識。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好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趣味盎然的5副對聯,利用漢字特點,真是妙極了。
  • 康有為送對聯,卻沒人看懂,隨手添上幾筆,引眾人大笑讓姑娘羞澀
    康有為送對聯,卻沒人能看懂,隨手添上幾筆,引眾人大笑,讓姑娘羞澀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幾千年的文化積累,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精彩。對聯就是中國的一大傳統文化,在古代,只要是讀過書的秀才,必備的才能就是寫詩對對子。當然就算是現在,對聯也經常出現。過年的時候,張貼春聯,春聯就是對聯的一種,在結婚時,更是常見,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等等。
  • 鄉紳老來得子,一副對聯險釀大禍,幸遇窮秀才巧妙化解
    經過十月懷胎,終於生下一個男孩,鄉紳喜得貴子十分興奮,於是立刻拿起筆墨寫了一副對聯貼在門口:子當承父業, 臣必報君恩並且還放了一串鞭炮,吸引了好多百姓的圍觀,大家對恭喜鄉紳心願達成,但是在人群中突然傳出一聲刺耳的笑聲:「就這水平?寫得很一般嘛!」
  • 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卻完美對出,娶到兩名美女
    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卻完美對出,娶到兩名美女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胡哥叫歷史」。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 經典對聯
    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筆寫了一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家人大驚,夫人更是不解,可王羲之笑而不語,讓兒子只管貼出去。夜間果然又有人來偷揭,可在月色下一看,見這副對聯寫得太不吉利。儘管王羲之是書法名家,可也不能將這副充滿兇險預言的對聯取走張掛啊。來偷揭的人只好嘆口氣,又趁夜色溜走了。
  • 才女出一上聯:「野花不種年年有」,秀才對出下聯,才女低頭不語
    正文:對聯對大家庭一定是很熟悉的,因為我們過年的時候要貼對聯!還有很多吉祥語來表達對新年的祝福!至於對聯,現在能寫的人不多了,據我所知,在古代,文人騷客經常會聚在一起寫對聯,有些對聯至今還流傳著,事實上,對聯就像詩歌一樣,包含著人們的喜怒哀樂,有一個表達愛的對聯一直流傳至今,甚至大多數人都聽說過它!據史料記載,這種對聯出現在明代,我們都知道,娛樂活動在明朝開始流行,有錢人家會去會館尋歡作樂,俱樂部會所是一個娛樂場所。
  • 18副絕妙對聯,機智又有趣!
    2、唐寅嘲商人一日,某商人找唐伯虎求寫一副對聯,唐欣然揮毫而就: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流商人看了嫌對聯發財的味不濃,唐伯虎見他是一俗夫,便又寫一聯嘲笑之:按風俗,喪事喜事都要貼對聯,秀才犯了難,有位文人卻寫了一副對聯:臨親喪,作新郎,哭乎?笑乎?細思量,哭笑不得辭靈堂,入洞房,進耶?退耶?
  • 秀才對聯減一字無比絕妙,財主也減一字笑掉大牙
    ,作對聯貼對聯講究的是平仄合宜,由此也就形成了對聯的上聯和下聯。要是將平仄搞錯而貼反了對聯,可是會被人笑沒文化的。縣官大發雷霆,當眾宣布將貼對聯的更夫辭掉。可憐更夫大過年的失業,這春節是沒法過了。這時城裡有名的張秀才上前大聲說到:「大人,且慢,這對聯沒錯」,說罷就將對聯的最後一個字裁掉了,內容變成:「盛世無須掩閘,太平不用敲更」。這樣對聯就變成了一副六言妙聯,眾人都讚嘆秀才的才學,縣官也不在追究更夫了。
  • 這些運用飛白修辭創作的對聯,滑稽巧妙,讓人啞然失笑
    對聯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對聯創作有許多藝術手法,比如雙關:「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須梅。」再比如同音不同字:「新婦負薪歸,滌新釜而煮新腐;道官觀稻去,回道觀而戴道冠。」關注小編,一起來看看運用飛白修辭創作的奇特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