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完美對出,竟娶到2名絕色佳人

2021-01-11 騰訊網

當中國還處在封建社會時期,婚姻大事都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根本沒有可能自由戀愛。別說自由戀愛,在那個時候,男女見面都是有違禮教的。孩子長大之後,父母都操心著給兒子娶曼妙佳人,為女兒找乘龍快婿。在一些古裝劇中,我們會看到,家長採用「比武招親」的方式來挑選女婿,當然這種方式多半是影視作品的虛構,現實中並不多見。此外,還有一些父母會以才華擇婿,讓前來競爭的人寫詩填詞或者是對對子。明朝的時候,就有這樣一例。明朝有位才華出眾的大臣,生了一對姿色絕美的女兒,他將兩個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因此女兒們的婚事他也格外上心。他曾經在朝廷上坐到了正三品大員的位置,深得皇帝的賞識,但是他直言敢諫,在朝堂上得罪了一些小人,因此遭到陷害。

他一氣之下就辭官回鄉,安享生活。沒有了繁瑣的公務,日子很是清閒,他有時登山賞景,有時與朋友唱和酬答,過著「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浪漫生活。在家閒居多年,兩個女兒也長到了出嫁的年紀,慕名而來求婚的人絡繹不絕,其中也不乏豪門子弟,但這個大臣都將他們拒之門外,因為他覺得這些人都不適合他的女兒。遭到拒絕之後,這些富家公子哥們都說這大臣眼光太高,竟然連他們都不放在眼裡,都很好奇他會招什麼樣的女婿。終於,過了不久之後,這個大臣宣布了公開招婿的消息,他開出的條件很簡單,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無論高低貴賤,只要能對出他的對子的,他就將女兒嫁給他。聽說這個消息後,那些想來提親的人都高興壞了。

他們還以為那個大臣會怎樣為難人呢,結果要求這麼低。但是,當他們真的前往大臣家中看到他所出的對聯之後,才覺得大臣的要求果然不低。大臣的上聯是:「一大嬌,二小嬌,三寸金蓮四寸腰,五匣六盒七分彩,八分九分十倍嬌。」很多人看到這上聯都搖頭不止,覺得太難,根本對不出來,只得哭喪著臉回家。剛開始登門對對聯的人很多,過了幾天竟然一個人都沒了。大臣見此情景,也在想是不是自己的上聯真的出的太難了?但是他依然沒有改變主意,他相信肯定有人能對得出的。果然,一個月之後,一個家境貧寒的窮酸秀才登門拜訪,告訴大臣自己是來對對聯,但是他又說他家很窮。

不知道他對出下聯後,原來的規定還算不算數。大臣聽了他的話之後,便對他說:「年輕人,你就放心吧,我說話向來是算數的,你只要能對得出,我就把女兒嫁與你為妻。」於是窮酸秀才完美對出,原來秀才張口就對出了下聯:「十九月,八分圓,七個進士六個還,五更四鼓三聲響,二嬌大嬌一人佔。」大臣對這個下聯十分滿意,兌現了自己的諾言。秀才因為一副對聯,娶到2名絕色佳人,真是羨煞旁人。後來,秀才發奮讀書,考取功名,日子過得十分幸福。

相關焦點

  • 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卻完美對出,娶到兩名美女
    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卻完美對出,娶到兩名美女大家好,歡迎來到我的百家號「胡哥叫歷史」。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 朱元璋喝酒出了個上聯,窮酸秀才對出後,立刻升為三品大官
    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堪稱天上掉餡餅,下面這個窮酸秀才,對了個對聯,立刻被封為三品大員,魚躍龍門,簡直運氣太好。這種奇特的遭遇,也只有朱元璋時代才會有。朱元璋雖然沒讀什麼書,但是尤其好學,而且動不動就來個對聯,寫首詩。而且因為出身貧寒,因此很是關心百姓的疾苦,很喜歡到處微服私訪,體察民情。這一天,朱元璋帶上幾個隨從有一次出了皇宮,看到一家酒樓開張,很是熱鬧,於是想進去喝酒。
  • 朱元璋隨口出了上聯,窮酸秀才思考片刻對出,結果獲封正三品大員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淵不久前曾給大家介紹過朱元璋寫詩以明志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其實明太祖朱元璋除了寫詩外,還曾出過一副高難度對聯,今天咱們就來講講朱元璋與這幅對聯的趣聞。
  • 大臣招女婿出一上聯,無人敢對,結果被他對出,拖走2位美女
    話說在明朝的時候,尤為才華出眾的大臣,他生下了2個風姿卓越的女兒。他很愛他的兩位女兒,將她們視若掌上明珠,大有那種「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心怕碎」的意思。因此他對2位女兒的婚事也很看重,顯得格外上心。 本來這位大臣是朝中的3品大員,深得皇帝的賞識,不了被一些小人中傷,他已經厭倦了這樣的爾虞我詐。於是一氣之下就辭官回鄉,過著清閒自在的生活。
  • 「窮酸秀才」別被小說電視劇誤導!在古代秀才地位不一般!
    說到秀才,很多人都會想到「窮酸秀才」這個詞,的確,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爭先恐後的去考取功名呢?哪怕是一輩子一個小小的秀才!其實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很不一般,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窮酸,至少要比普通人家過的要好!第一秀才在古代可以免除徭役,什麼是徭役呢?
  • 看過很多風塵女子愛上窮酸秀才的故事,她們為何不愛富家公子
    但是,在窮酸秀才那裡得不到好結果的情況也不少啊。如果那些窮酸秀才一直落魄,風塵女子和窮酸秀才結合後,只可能變成一個粗糙的村婦。如果窮酸秀才發達了,丟棄風塵女子,一定是大概率事件。一般窮小子發達以後,連糟糠之妻都會拋棄,還會在乎風塵女子嗎?實際上,在古代社會中,反而是富家公子把風塵女子娶回去的情況更多。雖說他們娶回去,也大都是做妾。
  • 乾隆殿試出一對聯,考生當場翻臉拂袖而去,乾隆說:欽點為狀元
    因此,為適應隋朝時期政治關係的發展,擴大統治階級規模,加強中央集權,將公務員選拔權收回中央,統一進行科舉考試,學生不問區內每個人都有機會當官,從出生到廢除清朝,共成為維持封建統治一千多年的重要支柱。科舉制度給了很多寒門學生做官的機會,但科舉很嚴厲,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日臻完善,最終分為四個等級,其中最低等級是原始考試,是各州縣組織進行的選拔審查。
  • 古代窮酸軼事隨想
    雖然老秀才窮酸至及,但仍有幾個酸味兒相投的狐朋狗友。難免偶爾或酒肆或家中一聚小酌。一次,經過夫妻口水大戰之後,老秀才得勝,決定家中請客。夫人不忍殺了只功勳卓著的老母雞,加上院子裡長的蔬菜瓜果,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等朋友們到齊圍桌落座,老秀才站起身形,哈腰拱手向眾人作了一個鑼圈揖就打開了酸匣子:「歡迎諸位賞光,盡顯蓬蓽生輝,鄙人深感榮幸之至。
  •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說起對聯,那可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雖然對聯在現代還是存在的,但是古代的人們才是對聯的忠實粉。古人為何那麼喜歡對聯呢?是因為對聯和作詩相比,對聯對作詩容易多了,要求的也沒有那麼嚴格。
  • 520蘇寧易購帶頭「撒狗糧」 為十二星座萌獅徵婚
    520蘇寧易購帶頭「撒狗糧」 為十二星座萌獅徵婚   520,由於諧音「我愛你」,也進一步成為了廣大青年男女用來表達愛意的一個節日。
  • 大臣出上聯:寶塔尖尖,七層四面八方!蘇軾對出的下聯讓大臣跪服
    在黃州一呆就是四五年,隨著時間的推移,蘇軾逐漸看開了,也就不想那麼多,閒暇之餘遊山玩水,創作出不少千古佳作。不久後,蘇軾覺得不能把滿身的才華給荒廢了,就在當地開館講學,希望能培養出一些才華橫溢的學生。聽說名滿天下的蘇東坡在講學,許多學子都慕名而來,畢竟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甚至有些人揣著乾糧,從幾百裡外的地方趕來,只為了能見上偶像蘇東坡一面。
  • 才女出上句:玉葉金花一條根,藥房掌柜助秀才巧對,才女羞紅臉
    於是開始花重金培養這個女兒,從私塾請來大儒給女兒上課,這個王小姐天資聰慧,再加上後天的學習,從小就才華橫溢,才女的名聲也在城中傳播。多年後,才女長大了,也到了出閣嫁人的年紀,十裡八鄉的小夥子們早就聽說這個王掌柜家有個才女,都想要將這個王小姐娶回家,但是這些人,一個都入不了王小姐的眼,儘是些無聊庸俗的人,沒幾個有真才實學,天天在煙花柳巷鑽進鑽出,怎麼可能會配得上王小姐的才學,但是這人也要嫁啊,於是她就和王掌柜商議,說自己辦一個以文招親的大會,而這個選擇方式,就是對對子,誰能對上還讓她滿意,那就選誰。
  • 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他們的身份是民是官?
    《管子·小匡》載:「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裡也有相關記載:「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漢荀悅《漢紀·武帝紀一》:「其秀才異等,太常以名聞;其下才不事學者,罷之。」這裡的秀才,都是指優異之才,跟其本身的學歷和身份沒有關係,與現在的「人才」意思接近。秀才被賦予政治身份,是在漢朝以後。
  • 上聯為:一水為水,二水為沝,三水為淼,聰明的你能對出下聯嗎?
    在古代,那些能夠寫對聯的文人雅客基本上都是有一定的知識素養的,不然,怎麼能寫出集內容和結構的完美對聯。今天要講的是一個關於對聯的趣味搞笑故事,因為顧客看對聯的失誤導致的搞笑故事,大家也可以嘗試著評判下,這對聯寫的是不是在理。
  • 大河南漫記——出「秀才」的地方
    大河南漫記——出「秀才」的地方 有的人管教師叫「秀才」,而大河南這個地方就愛出秀才。我能知道的最早教孩子們的「秀才」是張太生和張鳳剛,他們是爺爺輩的。 1960年代以後,村裡出的「秀才」就多了。
  • 窮秀才沒錢進京趕考,員外管家為何主動贊助,妻子一句話道出實情
    1、「偷雞窮秀才」哪來的錢,讓他得以進京趕考?有一個秀才,姓馮,雖然飽讀詩書,但家裡依然窮得叮噹響。好在妻子也不嫌棄他,和他一起踏踏實實地過日子,還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快要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置辦年貨,可是馮秀才根本拿不出一丁點兒錢來。妻子看丈夫愁得唉聲嘆氣,便給丈夫出主意:「馬上就要過年了,家家戶戶都需要貼對聯。
  • 窮秀才結婚當天被悔婚,媒人:我女兒嫁你,結果女兒成一品夫人
    在曾國藩身居高位後,歐陽夫人也被封為一品夫人。這樣美滿的婚姻,實屬難得。父親身為私塾秀才,文化很高,曾國藩就在父親的教誨下長大。他五歲受到啟蒙,六歲就進入了家塾。十五歲參加長沙府童子試,名列第七。曾國藩的聰明才智在他少年時就已經展現出來。後來他求學于衡陽、湘江等地時,遇到了歐陽凝祉做老師,歐陽凝祉也就是他未來的嶽父。
  • 才女出對聯招親,連出兩個上聯,都被「乞丐」對出,才女心服口服
    佛印和尚立馬搶過蘇軾的扇子往水裡一丟,扇面上寫著蘇軾的詩詞,佛印就對出下聯:水流東坡屍。下聯中的屍諧音是詩,對仗十分巧妙,兩人相視之後哈哈大笑。我國的對聯文化可以應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古代女子甚至以對聯的形式徵婚,以此來選擇合適的夫君。比如在北宋年間,就有一位女子用對聯的形式徵婚,後來被一位才子對出,兩人因為對聯最後喜結連理。
  • 小姐巧出上聯「一語雙關」,窮秀才為生計竭盡心力,下聯實在妙
    小姐巧出上聯「一語雙關」,窮秀才為生計竭盡心力,下聯實在妙大家都知道,古人對於吟詩作對是非常有興致的,特別是在宴席上,隨興作詩是一件特別有雅興的事情。人們往往對詩歌的了解更多,其實作對也是非常考驗水平的。
  • 古代,考上秀才一年可以掙多少錢,能養家餬口嗎?
    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古代科舉制度的等級,最低的是童生,童生上是秀才,秀才上是舉人,舉人上是貢士,貢士上是進士。童生是最慘的,沒有功名,如果幾十歲還是童生,那是會被周圍人鄙視的。秀才呢,是最低級的科舉文人,比童生要好一點,但是自古我國民間就有窮酸秀才的說法,很顯然秀才生活也過得不咋地。那麼秀才在古代究竟一年能夠領到多少錢?能不能養活自己的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