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南漫記——出「秀才」的地方
有的人管教師叫「秀才」,而大河南這個地方就愛出秀才。我能知道的最早教孩子們的「秀才」是張太生和張鳳剛,他們是爺爺輩的。
1960年代以後,村裡出的「秀才」就多了。我上小學的時候,村小學的校長叫常奎,能記起名字的老師有劉雲、王玉、宗秀峰、王建國、王玉林、羅秀章、趙香琴。我上三年級那年,來了一個新老師叫井樹琴,她不是我們大河南村的,一年級、二年級的老師我都想不起來了。
(原來的大河南村小學)
上五年級的時候,班主任是劉雲。我因為家裡成分高,又不太聽話,頗不受劉老師的喜歡。這年鄧小平第二次上臺,恢復考試,但成績還沒有公布,他就又倒了。上學仍舊實行推薦。我這個富家子弟,連社辦初中——當時叫農中也不讓上,只好蹲級。
這回王建國當了我們的班主任。他對我影響最大、最深遠的是,教我們寫毛筆字。他把自己寫的字發給我們,叫我們當仿影(字帖)。從那時起,我就愛上了書法。後來,王老師調到農中去當老師了。
那時候,村校的老師大都是民辦教師,掙工分,外加幾塊錢的補助。這在當時也是很不錯的呀,不用下地幹農活受苦,還能掙工分、掙錢,所以成分高的想當老師,那是「牆上掛門帘兒——沒門」!只有貧下中農家的才有資格幹這個。學校還有「貧管校」,老貧農張蓬,就是張成山他爹就當過村小學的「貧管校」。
那時候,大令湖、下寺、沙澗兒都有學校。當老師的也都是我們本村的。在這些地方當過老師的有張秀亭、趙香明、劉慶花、卓秀英、張振斌、劉殿斌、王玉、羅恆廣等人。
五年級畢業那年,正好村裡(大隊)辦初中,我們五年級的學生「連窩端」,全都上了隊辦初中。劉雲又當了我的班主任。趙香明老師教物理,劉殿斌老師教化學和數學。趙香明教師後來擔任過大河南鄉中校長、三裡棚學區校長。劉殿斌老師後來調到了區文辦,1990年擔任趙中校長,2000年調到張家堡鎮中,任校長。
考學出來當老師的,1960年代,有郝憲偉、曲成瑞、張珊、張清、王憲。我在黃金坎中學上學的時候,郝憲偉老師當我們16班的班主任,教英語。王春迎校長退了以後,郝老師當了黃中校長。曲成瑞老師一直在趙中當老師,後來調到黃中,朱奎校長調走以後,他接任校長,一直到退休。
和我年齡相仿的本村老師,學歷最高的是張進順和張柱。張進順1978年考入河北新醫大學,1982年畢業後,到張家口醫學院(現在的北方學院)當老師,後來評上了教授,當到副院長,現在還帶研究生。張柱畢業於河北師大畢業,曾在黃金坎中學、寶峰寺林業中學任教,現在涿鹿中學,中學高級教師。我三表哥張進明,也是教師,他畢業於柴師大專班,現在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任教,也是教授。
王雙林、宗秀蘭都是我的同學,也都是把青春都獻給了教育事業。宗秀蘭是在第三小學校長任上內退的。王雙林是個書痴,愛書如命,讀書不輟。現仍在三尺講臺筆耕墨耘。
小一伐兒的,有嶽奇柳、王金娜、張盼、李陽、王金敏、王金亮、王金星(王利他閨女)、牛金生、張連利、郭靜、王金金、王金楠。王金亮是王寶的兒子,畢業於廊坊師範,之後考入北航讀博士,現在是天津工業大學的教授,哈哈,真是後生可畏呀!
還有我大哥的兒子嶽文嵐,也是教師,他的戶籍雖然不在大河南,但他的根在大河南。他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現在正在讀博。還有李曉燕,也算我們大河南的。
我列舉的不用寫還有遺漏,畢竟我個人信息量很有限。希望熱心的讀者予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