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所說的窮酸秀才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學歷,放到現在絕對是精英

2021-01-08 歷史生活百態

雖然古代的不少文學作品裡常常嘲諷"窮秀才",但是秀才實際上無論是考取難度,社會地位都不可低估。要成為一名秀才,需要通過縣試、府試、省試三場考試,難度相當於現代考取博士。

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遂改稱茂才。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復改稱秀才。至南北朝時,舉薦秀才尤為重視。

若是在古代,要想成為知識分子,走上仕途,為官一方,只有考科舉一條路可走。

現在的學歷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古代也有學歷,分別是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秀才一般可以擔任從七品以下的官職,政治地位相當於現在的科級官員。普通的秀才通常能在各級學校,私塾擔任教師,協助縣衙管理治安、稅務等鄉村事務(等於鄉鎮長),甚至可在縣衙任教諭(縣教育局長)等正式官職。

成為秀才以後,還會擁有免稅、免徭役、見官不跪等特權,有些秀才還享受國家補貼。

那麼秀才相當於,今天我們一個什麼水平呢?很多人覺得應該是小學到中學的水平,其實這樣理解是誤區的,古人基本上很多都是在十多歲就考中秀才,按照我們現在的年齡水平,這個年齡應該還在上中學,其實這樣理解是不正確的,古人十多歲就結婚了,我們現在20多歲,30多歲都還沒結婚都有,而且在古代,考中秀才,都會被記錄家族族譜,還需要寫個人傳記。這是一項榮譽,從社會地位來說,相當於重點大學的畢業生。

「舉人」階段的考試叫「鄉試」。秀才中舉的概率遠小於十分之一。中舉之後,首先在省城進行「複試」,複試合格者才有進京趕考的入場券。

進士牛逼自不必說,全國每三年考一次錄取大概200名,平均每年67人,加上恩科平均每年估計也就100人,也就是說進士相當於全國高考排名前100的人了,這個難度真的是太大了,清華北大橫著進,估計相當於北大清華博士研究生的學歷。

再看下進士的待遇。成績最好的比較年輕些的,一般去翰林院做庶吉士,繼續培養三年,這個前途也最大,熬個多少年正常都能熬到封疆大吏督撫級別,最差的也是知府級別,最好可以升到帝國最高領導層的大學士。 成績中等的一般會放京官,成績最差的和年紀很大的一般會外放知縣,熬到老估計能混到知府級別。古代科舉可以一直考,年紀大很正常。

每三年京城會組織一次會試,通過這個考試,你就可以成為進士,但前提條件也是一樣,不可以跳級考試必須一步一步來。按照如今的社會地位來說,進士相當於正處級幹部,會試過後就是皇帝親自評選的殿試,也是最後一個等級。這場考試是不淘汰人的,只是做出排行

進士那都是中央省部級領導幹部培訓晉升了。

「狀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進入翰林院擔任修撰,前途十分光明,一般可以坐到侍郎,巡撫,御史等較高的官位,這就是古人所謂的「無災無難到公卿」;明代二甲進士,清代庭試成績優秀者,可進入翰林院擔任庶吉士,三年後再進行考試,依據成績依次可以留在翰林院擔任修撰,進入六部學習或擔任地方官。三甲進士一般可以進入翰林院學習或直接放外任,但需要從知縣做起。

其實,考上了秀才,就是個知識分子了,雖然沒有國家給的「」鐵飯碗「,但當地的各種文化活動,都少不了秀才的身影,比如主持婚禮葬禮,開張開業,文藝演出等,收入肯定不會少。就算不愛交際,性格內向的,撈一個校長乾乾,那叫易如反掌。

所以秀才的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考中了秀才,雖然不能直接做官,當時也能保證你這一輩子吃喝不愁,不用務農為生了。今天的考試級別和古代不同,不是升級制的,而是根據年齡和學歷的增長而進行的考試,沒有可比性。

古時候,老百姓主要靠地方的紳士、宗族制度來維持秩序,人民內部的矛盾由這些有德望的人出面往往就可以得到令人滿意的調解。在這種士紳自治的體制中,秀才們自然成了紳士們的主力,有著超然的待遇也是可以理解的,這不也正是古代政府和人民尊重知識的體現嗎?

相關焦點

  • 古代的秀才,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他們的身份是民是官?
    俗語常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提起秀才,我們總會想到知識淵博、見多識廣的讀書人,不過,秀才到底是什麼身份,他們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其實,秀才起初跟讀書人沒有多大關係,它是指「才之秀者」,即特別有才能的人。
  • 古代科舉制誕生的秀才,舉人,進士,相當於現代教育的什麼學位
    科舉制能使一個幾代農民的家庭從此不再受溫飽問題的困擾,成為達官顯貴,也正如老話所說:讀書改變命運。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殊不知這一日風光的背後是多少年的坎坷心酸,備考之路可以說是道阻且長,而且與今日一年一度的高考不同的是,科舉考試通常每三年舉行一次,試問人生能有幾個三年。五十多歲才中了秀才例子在古代並不罕見,因為科舉入仕是他們唯一能夠翻身證明自己的途徑。
  • 「窮酸秀才」別被小說電視劇誤導!在古代秀才地位不一般!
    說到秀才,很多人都會想到「窮酸秀才」這個詞,的確,百無一用是書生!那麼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爭先恐後的去考取功名呢?哪怕是一輩子一個小小的秀才!其實秀才在古代的地位很不一般,根本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般窮酸,至少要比普通人家過的要好!第一秀才在古代可以免除徭役,什麼是徭役呢?
  • 古代什麼學歷能當官?為什麼人們說秀才窮酸?
    古代什麼樣的學歷能當官呢?當官之後能拿到多少俸祿呢?為什麼人們都稱呼秀才為窮秀才呢?首先,古代的學歷劃分的等級依次為童生、秀才、舉人、進士。其中童生是有學問的文人,這類文人只比普通百姓要多認識一些字,沒有功名。比童生高一級別的秀才,也不能做官,但是畢竟比童生級別高,官府會給秀才一些補助,一年也就四兩銀子和少量的大米。
  • 古代的「腰纏萬貫」有多少錢?放到現在是什麼水平?
    古人說的「腰纏萬貫」要怎麼理解呢,放到現在來看是什麼水平?一貫,我們通常認為是1000枚銅錢。那麼萬貫就等於是千萬枚銅錢。如今一枚普通銅錢可以兌換到一到兩元人民幣,那麼古代的萬貫相當於現在的一到兩千萬元,毫無疑問,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是非常有錢的水平!
  •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
    有錢人寫對聯炫富,窮酸秀才只添一筆,結果你肯定想不到說起對聯,那可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文化。雖然對聯在現代還是存在的,但是古代的人們才是對聯的忠實粉。古人為何那麼喜歡對聯呢?是因為對聯和作詩相比,對聯對作詩容易多了,要求的也沒有那麼嚴格。
  • 看過很多風塵女子愛上窮酸秀才的故事,她們為何不愛富家公子
    在古代的小說或者各種曲藝雜談中,流行著非常多的風塵女子愛上窮酸秀才的故事。於是這裡就讓人產生了一種疑惑,明明富貴人家的公子更有錢,社會地位更高。為什麼風塵女子不是愛上富家公子,反而偏偏要愛上窮酸秀才呢?
  • 古代的員外官有多大?若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在古代我國,有很多官職,其中一個就是員外,員外郎有幾個別稱,比如員外和外郎,還有一個通稱為副郎。那麼,員外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你覺得古裝電視劇裡有這麼多員外呢?如果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級別的官職呢?
  • 古代窮酸軼事隨想
    不成敬意,望諸位莫要見笑」老秀才說到蘿蔔、白菜、豆腐和雞肉時用手輕輕指點,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和謙虛,更是炫耀滿腹經綸的窮酸文採。當說到雞肉時省略了,用了而已。眾人彼此寒暄了幾句就開懷暢飲起來。可是席間一位後生可長了見識:文化人就是講究,酒席宴前得先拽幾句文縐縐的客氣話。看老秀才那彬彬有禮的架勢有誰能不敬畏幾分呢?特別是還知道了雞原來還叫「而已」。真是博學多才,要不怎麼叫秀才呢?
  • 古代,考上秀才一年可以掙多少錢,能養家餬口嗎?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百變歷史秀,分享不一樣的歷史】想必不少人都知道《儒林外史》,這本書中大都描述了古代封建制度下文人的悲慘生活,並不是我們在影視劇裡所見到的,古代能夠考中科舉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古代科舉制度的等級,最低的是童生,童生上是秀才,秀才上是舉人,舉人上是貢士,貢士上是進士。童生是最慘的,沒有功名,如果幾十歲還是童生,那是會被周圍人鄙視的。秀才呢,是最低級的科舉文人,比童生要好一點,但是自古我國民間就有窮酸秀才的說法,很顯然秀才生活也過得不咋地。那麼秀才在古代究竟一年能夠領到多少錢?能不能養活自己的一家人?
  • 朱元璋喝酒出了個上聯,窮酸秀才對出後,立刻升為三品大官
    在古代,一般的窮苦百姓和讀書人要想躍龍門做官,那必須通過科舉這條路。而且科舉那可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考上了那真的是祖墳冒青煙才行。但是還有一種方法堪稱天上掉餡餅,下面這個窮酸秀才,對了個對聯,立刻被封為三品大員,魚躍龍門,簡直運氣太好。這種奇特的遭遇,也只有朱元璋時代才會有。
  • 古代那些很窮酸的文人,即使家裡沒錢吃飯,但還是餓不死
    古代那些很窮酸的文人,即使家裡沒錢吃飯,但還是餓不死說到古代的文人,給我們的感覺就是比較兩袖清風,其實也就是沒有錢。和現在的生活不一樣的是,如果家庭背景沒有那麼好,自己還不努力的話,那還真有餓死的可能。
  • 朱元璋隨口出了上聯,窮酸秀才思考片刻對出,結果獲封正三品大員
    其實明太祖朱元璋除了寫詩外,還曾出過一副高難度對聯,今天咱們就來講講朱元璋與這幅對聯的趣聞。▲明太祖朱元璋劇照事情還要從明太祖朱元璋這裡說起。▲現代人所扮演的明朝秀才沒料此時一位窮酸秀才正好從裡面出來,兩人差點兒撞上,本想破口大罵的書生見到朱元璋周圍都是虎背熊腰的侍衛,知道此人惹不起,便連忙拱手道歉。
  • 全新的角度看歷史.雜談篇《那些窮酸的秀才們?》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濟公(暴露了我的年齡),有一集片中一個富員外讓秀才給自己寫春聯,寫完以後故意羞辱秀才,說秀才的字寫的難看,一個字就給一文錢。好像秀才在大家眼裡就是弱雞,又窮又挫,總是被人欺負,可別認真,認真你就輸了。
  • 高學歷的明星除了保送三子,還有窮酸的呂秀才,被下降頭的她?
    高學歷的明星除了保送三子,還有窮酸的呂秀才,被下降頭的她?因為娛樂圈中一些現象,例如很多人明星在錄製綜藝節目的時候,經常被很多網友看來是沒有常識,一些人甚至連基本的算術都不會,因此很多人對娛樂圈還存在著這樣的物誤解,就是娛樂圈中的明星都是一些學歷比較低的人。
  • 30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比現在一本厲害嗎?
    截止2019年末,全國共有中等職業學校1.01萬所,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3339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032所,職業高中3315所,技工學校2392所,雖然中等職業學校數量比2018年減少了151所,但從整體來說規模還是比較大的。
  • 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說出來會讓你蕭然起敬。先說說當年考上中考是什麼待遇。當年考上中專,一旦收到錄取通知書,就立馬遷戶口,俗成「農轉非」。現在人可能對戶口這玩意兒沒什麼概念,當年可是吃皇糧的待遇的。
  • 古代的各種官職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
    我們在學習歷史或者觀看古代影視作品的時候經常會看到一些人被封官封侯,小到地方父母官、大到朝廷重臣,每個朝代的行政區劃不同、官職稱謂不同,很多人對官職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今天,一起來學習下古代的官職都相當於今天的什麼官?太守。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
  • 1995年的1萬元,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少錢?銀行員工給出答案
    可能在幾十年前,沒有人能想到現在一個月的工資就能有大幾千上萬塊,更不可能有人想到現在的房價已經達到了近萬元每平方了。在幾十年前,「萬元戶」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縣城的有錢人了,畢竟在那個人均工資才幾百元的時代,一萬元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但是,一萬元放到現在可能就不太夠看了。
  • 大臣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窮酸秀才完美對出,竟娶到2名絕色佳人
    遭到拒絕之後,這些富家公子哥們都說這大臣眼光太高,竟然連他們都不放在眼裡,都很好奇他會招什麼樣的女婿。終於,過了不久之後,這個大臣宣布了公開招婿的消息,他開出的條件很簡單,出一對聯為女兒徵婚。無論高低貴賤,只要能對出他的對子的,他就將女兒嫁給他。聽說這個消息後,那些想來提親的人都高興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