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富豪,髮妻病故後娶妻子妹妹,生一兒子成為當代名人

2021-01-12 史海觀復

虎父無犬子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南懷瑾這個名字,對當代中國人來說並不算陌生。南懷瑾精研儒、釋、道,將中國文化各種思想融會貫通;除此之外,對於醫學、卜算、天文、拳術、劍道、詩詞等皆有專精,可謂是博學多才。南懷瑾一生致力於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著述極為豐富,影響了眾多中外人士。

南懷瑾先生是當代名人,但他的出身以及受教育程度都不算上等。南懷瑾出生在溫州,溫州自古以來都是一個魚米之鄉,在溫州樂清縣有一個大家族南氏家族,南氏家族祖上也是溫州一帶的富戶。但南氏家族到了南懷瑾先生爺爺那一輩時,便已經沒落了。南懷瑾先生的父親名叫南仰周。俗話說:「虎父無犬子。」南懷瑾先生能成為一代名人,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他的父親南仰周先生對他的教育。

年少擔責

南仰周先生沒出生時,他的父親便已經去世,南家也已經沒落。南仰周作為一名遺腹子,等到他出生後,南家的家庭情況更是貧窮至極。南仰周並不是家中的獨子,他出生時,上面還有兩個哥哥。作為家裡最小的么兒,南仰周本該是受哥哥們的寵愛,不必為了生計而操勞。但南仰周的兩個哥哥都沒有賺錢養家的能力。

南家在之前是大戶人家,他的兩個哥哥早已習慣了優渥的生活,如今家道沒落,他們也無法在一夜之間找到求生之計。在這樣的情況下,反倒是12歲的南仰周在小小年紀便擔起了養家餬口的重任。

與兩位哥哥不同的是,南仰周吃苦耐勞,並且有一定的生意才能。他開始做一些小生意,憑著聰明的頭腦和堅強的意志,南仰周逐漸把生意做大,攢下一份不錯的家業。在名利雙收之後,南仰周先生並沒有停止自身的成長。

南家本就是大戶人家,書香門第,南仰周先生因為幼年家貧沒能獲得較好的教育,在如今家業強盛之後,南仰周先生便開始用功讀書,彌補以前落下的教育。南仰周很喜歡閱讀歷史相關的書籍,他的性格也是十分的友好。

深情敵不過造化弄人

在名利雙收,又有了較好的聲譽之後,南仰周先生的愛情也到來了。與大多數有名之士相同,南仰周先生娶了一位賢惠善良的妻子。婚後夫妻二人十分恩愛,生活和睦。但是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雖然二人情感很好,卻始終沒能擁有子嗣。南仰周的妻子因為體弱多病,導致無法生育。

沒有子嗣,成了夫妻二人的遺憾,但更讓南仰周深受打擊的是,妻子因為身體原因在結婚沒過多久便病故了。南仰周先生對於妻子的病故十分悲痛,他很長時間都沒能走出來。或許南仰周對妻子的愛成了一種執念,在妻子去世一段時間之後,始終沒能走出來的南仰周選擇了娶自己妻子的妹妹趙荷香為妻。

趙荷香與自己的姐姐其實是有些相似的,趙荷香善解人意容貌出眾,嫁給南仰周之後任勞任怨操持家務。她持家有道,與自己的姐姐一樣是一位賢妻。在南仰周那個時代,續弦再娶是很正常的,並且南仰周沒有子嗣,再娶是必然的。南仰周娶了亡妻的妹妹一方面是為了懷念髮妻,另一方面是為了保持跟妻子娘家的聯繫。還有最後一個就是為了孩子。

但沒想到的是,趙荷香過門之後,也一直沒能生育。南仰周先生雖然想要子嗣繼承家業,但他絕非蠻橫不講理之人。教育程度較好的南仰周深知子嗣不可強求。因此雖然趙荷香過門後一直沒能生育,南仰周也始終誠心待她。帶著對前妻的緬懷,趙荷香雖然沒能生育,也一直得到了南仰周的善待。

晚年得子卻不溺愛

或許是南仰周的信念與真誠打動了上天,趙荷香後來還是為南仰周誕下了一名兒子。雖然老來得子,但南仰周對自己的兒子也一直是既疼愛又教育有方。南仰周為自己唯一的難得的這個兒子起名南懷瑾。

南仰周先生本人對文學歷史等都十分感興趣,在年輕之時也讀了許多史書,有一定的文學造詣。南懷瑾在自己父親南仰周的影響之下也對文學方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這也造成了南懷瑾的偏科,使得南懷瑾在數學上十分不擅長。小學畢業的時候,南懷瑾的數學考了全班倒數第一,於是南懷瑾便退學回家。

南家雖然成了富裕人家,但是南家的長輩對南懷瑾這個獨子卻沒有望子成龍的要求。南仰周只有一個心願,那便是兒子能夠平安健康。南仰周對於南懷瑾的家教屬於典型的散養型,充分尊重孩子的自由選擇,不對孩子寄予過高的期望。也因為南仰周的努力,南懷瑾並不需要為自己的生活憂慮太多。

也好在南仰周為南懷瑾打拼出了一個較好的家業,雖然退學了,南懷瑾在家學習的時候,父親給他請一名博古通今的老師,南懷瑾跟隨老師學習傳統國學,這個也成了他之後一生的事業。跟隨著老師學習的過程中,南懷瑾對國學有了很好的了解,並且也發現了自己在傳統國學上超出常人的興趣和天賦。

在這樣自由的家教下,南懷瑾隨心所欲按照自己喜歡的事情來做,他沉浸與國學文化,最後終成一代國學大師。

南仰周先生出生時貧苦,但他卻能夠靠自己的打拼又創造出一番事業來,還將家族的名譽又重新掙了回來。娶妻之後,雖然沒能得到子嗣,妻子也在不久之後便去世,但南仰周卻並沒有過分悲痛,他娶了妻子的妹妹緬懷妻子,二次結婚之後久久不得子嗣,南仰周也從未薄待過自己的妻子。

他始終相信子嗣這等事情不能強求,名利雙收之後也未曾浮躁。老來得子,雖然辛苦,但南仰周對南懷瑾的教育卻十分得當,這也是為什麼後來南懷瑾沒有辜負南仰周,成為一代名人的原因。

文/史海觀復

相關焦點

  • 大清律禁止兼祧兩房各為娶妻,為什麼還有人讓小妾與髮妻平起平坐
    大清律禁止兼祧兩房各為娶妻,為什麼還有人讓小妾與髮妻平起平坐民國時,有個大名鼎鼎的旦角梅蘭芳,他那同甘共苦的髮妻王明華的一對兒女得了天花都病故了,王明華卻不能再生育,而且還因兒女的離去傷心成疾。梅蘭芳就想納妾生子,可是他看上的美女小旦福芝芳不肯當妾,他就想出了一個方法,用兼祧兩房的名義娶兩個妻子,讓福芝芳不當妾,而是當妻子和王明華平起平坐。
  • 劉恆髮妻代王后分明生了四個兒子,為何在劉恆登基前全都死去了?
    劉恆在代國一共生活了14年,直到西漢高后八年(前180年)離開晉陽,在長安未央宮繼承皇位,是為漢文帝。劉恆在當代王期間,原有原配代王王后,姓氏籍貫皆不祥,代王王后一共為劉恒生有四子,在劉恆被擁立為皇帝前,代王王后已病逝,她的四個兒子,卻在劉恆當上皇帝後不久也相繼病死。孝文皇帝登基後數月,群臣請立太子,竇姬的長子劉啟因其年長和嫡出,被立為太子。
  • 他用葬禮的方式給小妾扶正,髮妻憤怒出家當尼姑,結局卻出人意料
    唐某是一個窮小子,從小在貧民窟長大,家裡還是組合家庭,父親的前妻留下兩個女兒,母親又生了他和一群妹妹。唐某讀書不多,但是他很有志氣,發誓一定要發達。在唐某長大成人後,他當了一名推銷員,工作努力卻賺不到大錢。他發現娛樂業賺錢容易,就到一家歌廳唱歌。這時他遇到一位端莊美麗的姑娘若薇,一見鍾情,墮入愛河。
  • 姐姐不願吃苦拒絕嫁窮書生,妹妹願嫁成貴夫人,生下一厲害兒子
    父親無奈,又不能退婚,於是要妹妹嫁,結果妹妹嫁過去成了豪門夫人,生下一子更是家喻戶曉。 而徐韶春家裡這兩位優秀的女兒也有很多名門家族過來提親,但徐韶春最終挑中了譚家,譚家在當地是個大戶,父親又是晚清重臣。在大女兒年少的時候,徐韶春就把大女兒許配給了譚繼洵。
  • 劉恆髮妻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為什麼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都死去?
    《漢書》中記載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在劉恆登基後的幾個月中相繼離世,所以立了尚存皇子中最年長的劉啟為太子。司馬遷在《史記·孝文本紀》中對代王后的生平、其子之死隻字未提,只在《孝景本紀》中講到「孝文在代時,前後有三男,及竇太后得幸,前後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就是說代王后生了三個兒子,在竇太后得到寵幸之前就都死了。
  • 清末中國首富:一是胡雪巖,另一個是他,兒子一晚輸上海100棟樓
    ,他這話的意思再明白不過,就是說:不要給子孫後代留財產。清末中國有兩大富豪:一個是胡雪巖,另外一個是盛宣懷。胡雪巖晚年破產,至此之後,盛宣懷就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首富。他的財富如果換算成現在的資產,不管是李嘉誠還是馬雲,都無法跟盛宣懷相提並論。盛宣懷1916年去世,留給子女的資產至少高達幾千萬兩白銀(當時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年的生活費是十幾兩)。
  • 漢文帝的髮妻代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在劉恆登基前後全部去世
    他的政治和經濟舉措,使當時的漢朝經濟迅速發展,統治也得到了穩固。他還和兒子漢景帝共同開啟了西漢王朝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漢文帝的為人歷來被人稱讚,司馬遷曾經評價他說:「孔子言『必世然後仁。善人之治國百年,亦可以勝殘去殺』。誠哉是言!漢興,至孝文四十有餘載,德至盛也。廩廩鄉改正服封禪矣,謙讓未成於今。嗚呼,豈不仁哉!」然而他的髮妻代王后卻在史書上只有零星半點的記載。
  • 晚清大員和民國名人聚集的風水寶地,各個巷子裡都有名人遺蹟
    晚清大員和民國名人聚集的風水寶地,各個巷子裡都有名人遺蹟攝影撰文/二指禪掌門南鑼鼓巷像一顆大樹的樹幹,分出的樹杈就是那些藏滿名人故居的小巷子。選一個周末,帶上相機,穿梭在小巷裡,和晚清大員和民國名人親密接觸了一下下。觸摸歷史,總能找到久違的興奮點。僧王府是離南鑼鼓巷地鐵站最近的名人故事。
  • 她克子克夫克父,無奈戴發修行,後嫁給富豪,生下一子成總統
    後來經人介紹嫁給了附近村子的竺某,結婚以後兩人的生活還算美滿,沒多久王彩玉就懷孕了,來年春天就生下一個大胖兒子,這讓夫妻倆十分高興,誰知這樣的好日子沒有持續多久,兒子卻患上了急病,因為沒有及時醫治,孩子不幸身亡。
  • 父親去世後叔叔認他當兒子,後他救叔叔一命,叔叔卻沒留遺產給他
    最近香港富豪林建名去世,引發了許多人對於林百欣家族往事的討論。林建名是林百欣嫡長子,不過他卻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而是二房生的弟弟林建嶽成為了父親的接班人。當然有人說林建名一生荒誕無稽,精力都花在泡妞上面了,換成誰也不會讓他接班的。不過林百欣家族的分家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 她兩度喪夫三喪子女,算命說她克夫克子,生下一子成家喻戶曉名人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是南唐後主李煜所寫《相見歡》中的一個句子,說的意思是人生中的長恨實在是太多太多了,就像是那東逝的河水,無休無止,沒有盡頭。是這個末帝在自己的亡國之痛中提煉出來的長嘆,就是他的人生。
  • 悲情王妃:生養5個子女,只有一子成活,兒子稱帝,她卻不是太后
    生養5個孩子,只有一子成活;兒子成為皇帝,她卻不是太后!她是皇帝生母,卻沒有太后之名,死後獲賜「皇帝本生妣」!都說女人嫁得好人家,就會幸福一生。其實,這話也並不絕對,清朝鹹豐年間,有位普通的官宦之女,憑藉自己清秀的長相與溫婉的脾性,15歲嫁入王府,成為嫡福晉。婚後兩人感情很好,她先後生養了4子1女。
  • 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引言:中華名人庫是國內權威的名人百科平臺,領先的行業專家數據資料庫,以「弘揚名家精神,傳承璀璨文化」為重要核心,旨在為各行業專家名人提供一個豐富、權威、開放式的互動展示平臺。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 泰國國王因戀母而不婚,直到40歲才娶妻,婚後卻是一個花心大蘿蔔
    泰國卻克裡王朝第六位君主——拉瑪六世,1880年出生,1910年登基,在位時間為15年,他的名字叫哇棲拉兀,鄭寶是他的中文名。一、登基十年,拉瑪六世不結婚作為國王,30歲登基,登基10年不娶妻,只是因為戀母。作為一國之君,沒有子嗣怎麼辦?雖然大臣們一個勁地上奏請求國王大婚,但是依然沒有絲毫的效果。
  • 兒子當眾「吐槽」爸媽偏心妹妹,看到妹妹臉後,網友:是我也偏心
    隨著二胎的開放,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生下兩個孩子,如果是一男一女的話那更是人生圓滿了。但是孩子一多,圍繞孩子最多的就是偏心的問題了,畢竟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很難做到準確的一碗水端平。通過視頻可以看到,這個小男孩正就讀三年級一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有了自主的意識,一上臺就開始吐槽起自己的父母,而從孩子的一些簡單的話語當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他因為父母的偏心,忍受了多大的委屈,受到了多大的傷害。男孩從生活的細節說道:每當妹妹過生日,爸媽都會請假在家,給妹妹布置房間,充滿了儀式感,但是自己過生日時,卻異常簡單,晚上吃個蛋糕就完事了。
  • 蔡少芬與張晉合照像他媽媽?47歲為生兒子拼三胎
    早前蔡少芬為老公張晉產下一子,這是繼生下兩個女兒後的第三胎,也是她在47歲作為高齡產婦冒著危險懷上的孩子,早前她參加採訪時忍著眼淚說很遺憾沒有給張晉生下一個兒子,可能這也是為什麼兩人堅持要三胎的原因。只不過生完孩子後的阿芬立馬憔悴了很多,生產當天張晉錄下了過程,從產房出來時阿芬就表示自己再也不生了,也有可能是太過於辛苦導致說話的阿芬聲音特別小。近日,張晉曬出夫婦兩人約會的小視頻,張晉稱兩人結婚12年,兩個人風雨都是一起牽手走過,所以在紀念日當天拋下孩子兩人單獨約會吃晚餐,視頻一開始阿芬走在前面,張晉霸道的牽過妻子的首,過了一會阿芬看到老公在錄視頻,扎進老公的懷裡對著鏡頭笑。
  • 父親死了,終於沒有人逼他生兒子了
    家裡除了我,還有一個親妹妹。這樣的家庭組成在計劃生育時代還挺少。其實,妹妹的到來正是因為家裡渴望有個兒子。而我父親他們兄弟姐妹一共四人,父親排行老二,我有兩個姑姑,一個叔叔。在爺爺奶奶的觀念裡,生兒子非常重要,沒有兒子就等於絕後。很不巧,我父親和叔叔生的都是女兒。
  • 他是莫尼克王后的兒子,謎一般的存在,經歷複雜,英年早逝
    在西哈努克國王病故後,莫尼克王后和兒子西哈莫尼國王相依為命,形影不離,生活得也算是幸福吧。很多人都以為西哈莫尼國王是莫尼克王后的獨生子,其實不是,莫尼克王后有兩個兒子,長子是西哈莫尼國王,次子是諾林達拉邦王子。對於諾林達拉邦王子,幾乎找不到他的詳細資料。
  • 他是民國才子,19歲喪妻,拒絕再娶,一個人孤獨活到84歲
    民國時期,很多文人的愛情婚姻都很浪漫,一再戀愛、結婚、離婚、再婚,可是有一位著名學者用情專一到情痴的地步,他一生只有一位妻子,婚後三年,妻子病故,他才20歲,卻拒絕再娶,一個人孤獨活到84歲。這位民國著名學者就是馬一浮,馬一浮出生於1883年,他是。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 扒扒內地撈金娶妻的臺灣男星現狀,吳奇隆成富豪,趙又廷大紅大紫
    2006年,歐弟從臺灣轉往內地發展,兩年後搭檔汪涵等人主持《天天向上》迅速爆紅,繼而影視歌、綜藝全面發展,不僅賺得盆滿缽滿,還娶了重慶妹鄭雲燦,婚後誕下一女,成為妥妥的人生贏家。 2016年離開《天天向上》後,歐弟的人氣雖然呈下滑趨勢,但紮根內地10多年積累了不錯的人脈,所以如今並不愁工作,收入也頗為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