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政重在革除舊弊 為官貴在立行新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 許耀桐
樂東縣在縣委書記林北川同志的帶領下,各項重點建設風生水起,民眾愛黨為公安居樂業,短短的三年發生了從「後進」到「先進」的全方位躍遷和巨變。樂東巨變,變在哪裡?最根本的原因在於,為政要革除舊弊,為官要立行新規。樂東的革除舊弊和立行新規,成為踐行「三嚴三實」最好的載體和最美的展示。
造成一個地方的落後,可能有多種因素,諸如:自然條件的惡劣,經濟發展的遲滯,生活水平的低下,教育基礎的薄弱,等等。但是,最關鍵的還在於官員形象的醜陋、官場風氣的汙濁。原來的樂東,存在嚴重的「三無」。一曰官員無情,樂東有一個鎮,鎮上80%的人卻不認的該鎮長,這樣的幹部對群眾還有感情嗎?還能指望他們給群眾辦事嗎?二曰官員無信,樂東的幹部說話沒人聽,做事更沒人跟,因為他們沒有信譽,老百姓又怎能相信你。三曰官員無責,樂東還有一個鎮,連續兩任的黨委書記居然多次脫崗「逃離」,這樣的幹部能叫重任在肩、守土有責嗎?正是如此落後的官場狀態,使樂東的幹群關係形同戰場,一觸即發。
毋庸置疑,作為一縣精明的領路人,林北川書記甫一上任,著手改造樂東,當然知道要從革除官場舊弊、整治官員風紀始。樂東縣以鐵腕手段革除了「四大舊弊」:一是平庸的幹部不讓混了,2013年村「兩委」換屆,全縣有1/3的村支書、1/2的村委會主任、1/5的村幹部換了新人。二是給懶政怠政者以嚴懲,2014年,全縣立案懲處「庸懶散奢貪」、不作為不擔責的黨員幹部55件73人,給予黨政紀處分58人。三是政績表現不良者一律免職,那些鬧不團結,村務管理不民主,不作為亂作為,民意反映欺壓百姓、與民爭利的村幹部,一個不留、一個不要。四是禁止官僚主義瞎指揮,原來的樂東官場,作風漂浮,不少幹部不幹事也不想幹事,不願下基層。現在,則絕不允許幹部整天只呆在辦公室看報告、批文件,坐在會議室裡聽匯報、發指令。
革除舊弊勢在必然,立行新規更為重要。如果沒有立行新規,舊弊難免捲土重來。樂東縣在革除舊弊的同時,及時推出了「五大新規」。一是「四級聯動」機制,「縣領導掛帥、機關幹部駐點、鎮幹部配合、村幹部參與」。「四級聯動」的制定,目的在於推動幹部下基層,讓作風在一線轉變、問題在一線發現、矛盾在一線解決、工作在一線推進,讓群眾在一線看到黨、看到政府、看到幹部。二是「基層辦公制度」,現在的樂東,80%的縣常委會在基層召開。各級幹部爭著在一線辦公、現場辦公,已蔚然成風。三是制定具體的「四項制度」,即議事決策、土地承包、財務管理、村務監督等四項制度。這四項制度紮實地推進了縣域治理的科學化、民主化、規範化進程。四是密切聯繫群眾的規定,如有這麼一個規定,每逢周末,鄉鎮書記、鎮長必須有一個帶班,擅離職守將嚴格處理。有一個鎮黨委書記就因為不在崗而被就地免職。五是黨員幹部起模範帶頭作用的規定,例如,殯葬改革,民政局長先遷自家墳;徵地拆遷,鎮長村主任先拆自己房;環境整治,書記縣長帶頭掃大街;治理酗酒,機關幹部先奪杯。
樂東巨變的奇蹟告訴我們,一個地方的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場的衰敗。要改變落後的地方,就要首先改變落後的官場。林北川書記,這個「一線總指揮官」,正是從為政革除舊弊、為官立行新規起步,凝聚起全縣580個基層黨組織、1523名「兩委」幹部和1.8萬名黨員的精氣神,才幹成了大事業。
習近平指出,「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須有一個良好政治生態。」「必須營造一個良好從政環境」。樂東的可貴啟示在於,為政革除舊弊、為官立行新規就是為了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和從政環境。從這個意義上說,學習樂東就要學習他們大膽改革,革故鼎新,在密切聯繫群眾上下工夫,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道路,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樹立為政為官的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