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到底啥意思?

2021-01-09 敢說真話的土妞

農諺老話是老祖宗在種地的過程中,通過長期實踐、反覆觀察、總結出的一些規律。農諺老話是用最樸實的語言表達出來,指導著農民進行農業生產、預測天氣。農諺老話的種類有很多,其中一類就是用二十四節氣來安排農事。農村老人則是這些農諺的信奉者、傳遞者。

村裡的王大爺就精通農諺老話,種地總是以此為依據。不過他說節氣類的農諺雖然比較精準,但是要靈活使用,因為農諺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者受地域限制,不可以一概而論。二者受年歲限制,不可以生搬硬套。前者是可以理解的,那麼後者是什麼意思呢?看看王大爺的具體分析吧。

以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為例。有這樣一句農諺,「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那麼種瓜、種豆一定要在清明節前後幾天嗎?答案並非如此,是要根據年歲適當調整的。這裡的年歲就牽扯到公曆、農曆、平年、閏年等。

二十四節氣是按公曆來排序的,一般都是在每年的4月5號或6號。而對應在農曆上,時間就不固定了。比如2017年的清明節是在農曆的三月初八,2018年的清明節是在農曆的二月二十。

這一現象是農曆的十九年七閏造成的。公曆一年365天或366天,而農曆一年則353天、354天或355天,為了能平衡時間差,不至於出現「搖扇過春節」的現象,就設置了這樣的閏月規律。一旦出現閏月年,節氣在農曆的時間上就有所偏差。比如2017年閏六月,2018年的清明節就落在了農曆二月。

不過對於這樣的情形,老祖宗也給出了應對性措施,那就是「二月清明莫在前,三月清明莫在後」。意思是這樣的,如果清明在農曆二月,那春種農作物要在清明之後播種;如果清明在農曆三月的話,則在清明之前播種。

碰到清明節在農曆二月的時候,如果依舊在清明節前後幾天播種的話,一旦碰上倒春寒,很容易導致大豆、花生、棉花、瓜類等爛種爛秧,造成籽實質量低劣、產量低下等現象。

由此可見,節氣類的農諺確實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並不是農諺不精準、也不是時代變了,老一套的東西用不上了,而是我們只懂得一些皮毛,也沒有靈活運用。另外王大爺的話,也透漏出了這樣一個消息,那就是今年清明過後,免不了要倒春寒,今年的春種莊稼是不宜早種的。

對於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農諺,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圖片僅供參考,與正文無關)

相關焦點

  •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關山聽風「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清明節在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產生祭祖掃墓風俗和時間不一致產生的,是一種給人們劃定大概時間範圍的說法,實際上是民間因春耕生產忙碌,或因其它原因不能及時上墳,在祭祖掃墓時間上一種寬容的說法。
  •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老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究竟說的啥意思呢? 農村有些老話讓人不好理解,然而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話總是有其道理的,需要人們細緻琢磨。「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這句俗語便值得諸君好友琢磨思考。
  • 農村俗語「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立春在臘月,天寒在三月」,啥意思?進入臘月之後,年味就更濃了,冬天的氣息也從大雪紛飛中更佳了,寒冬臘月裡,我們期待春節的到來,春節快到了,春天還會選嗎?春季啥時候到來?從氣象學上說,春天應該是按照二十四節氣來安排的,二十四節氣分辨四季,一季有六個節氣,四季是這樣區分的:春節: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從以上可知,春季是從立春節氣開始的。
  • 去世前三年清明不上墳不立碑,農村祭祀習俗,時間口訣值得參考
    不滿三年,新墳祭祀口訣  很多地方都有這個習俗,就是不滿三年的新墳,前三年的清明是不能隨意祭拜的,也不能立碑,那麼啥時候去祭祀比較合適呢?這裡有個口訣!  就是說,第一年上墳最好是選擇清明前10天,不能過了「春社」(一般是農曆二月初二),而且頭次上墳,還需要看好時間,選個吉日去。
  •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就要到清明了(四月四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說的是人們上墳時悲傷的心情。在過去上墳有許多講究,比如「前三後四」之說 。意思是在清明前三天或清明後四天上墳燒紙最好。直到現在,許多農村還保留著這種傳統。即不在清明這一天上墳燒紙。
  • 老話說「欺山不欺水,填河莫填溝」什麼意思?老話到底是何含義?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農村文化在中國的文化長河中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雖然,多數農民朋友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們所明白的道理絲毫也不輸一些文化人,尤其是在農耕方面的經驗,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是值得很多人學習的。而說到農村文化,那在農村裡流傳的各式各樣的俗語,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
  • 農村清明上墳「前三後四,左五右六」是啥意思?
    清明未到,孝順的人此刻已經在上墳掃墓了。往年到了3月份,蘇嘉杭基本上所有的高速,都是已經封堵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交通方面的壓力,導致上墳掃墓必須要提前。但是以前啊,在農村裡的風俗習慣啊,清明上墳掃墓講究「前三後四,左五右六」。
  • 農村關於清明的習俗,這些忌諱要知道,農村長輩很在乎
    各位讀者大家好,這裡是」山中桃谷「,每日分享三農趣事,了解更農村資訊。今天是清明,又到了上墳祭祀的節日,清明節是我國唯一以二十四節氣命名的傳統節日,其歷史悠久,節俗迥異,在不同地域呈現出不一樣的清明習俗。農村關於清明的習俗,這些忌諱要知道,農村長輩很在乎!
  • 2019年清明放假安排日曆表
    2019年清明節是幾月幾號2019年清明節時間:2019年04月05日 星期五 己亥年(豬年)三月初一—— 杜牧《清明》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韓翃《寒食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晏殊《破陣子·春景》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 玄天仁女:2020年十二生肖農曆三月運程(清明至立夏)
    玄天仁女(原名李莉)著名易學風水實戰應用專家多家知名媒體撰搞人2020年屬鼠農曆三月運程(清明至立夏)庚辰月(陽曆2020年4月4日—2020年5月5日)這個月份需要注意一件事情,會因為別人的過錯影響到自己,代人受過。
  • 今日臘月初一,農村俗語「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是啥意思?
    在農村有「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臘月初一晴,天幹到清明的意思是,如果臘月初一這一天是晴天的話,那麼乾旱的天氣要一直持續到清明節前後,也就是說從臘月初一開始,一直到清明節,降雨都會很稀少。
  • 有關清明節古詩詞有哪些 描寫清明緬懷先人的經典詩句
    《清明後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後,雲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5.《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 農村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是啥意思?
    農村老人都喜歡在農閒的時候聚在一起聊天,在聊天的過程當中,有些老人便會時不時地冒出一兩句俗語用來教育他人。有那麼一次,我在與老人聊天的過程中聽到這麼一句俗語:風流女子莫教貧,瀟灑男子莫讓富。但我不知其意,於是便向老人請教,老人告訴我說:一、風流女子莫教貧風流是指人的風度和儀表。出自《漢書·趙充辛慶贊國忌等傳》中,在這個傳記中有這麼一句話:「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意思是說:其民風和民俗自古以來就出自自然,而今編成了動聽的歌謠,從而將古樸的民風流傳了下來,並能時時聽到。
  • 農村俗語「門向緩山莫向尖,緩山有福尖不安」啥意思?
    2020-11-25 05:55:13 來源: 胡月月 舉報   農村私人造房子實在不容易
  • 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
    導讀:農村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有沒有九?隨著冬至的到來,也正式地進入了數九寒天。數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才能結束。對於什麼時候開始數九,也是說法頗多,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種說法叫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上的意思夏至之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冬至逢壬數九就明顯說不通了。冬至如果要是逢壬數九那麼將會延後很多,而且會雜亂無章,所以對於數九開始計算,還是從冬至到來就開始計算。至於逢壬數九,這裡所說的壬乃是壬辰的寓意。
  • 「特別推薦」雲帆·庚子清明詩會
    庚子清明見茉莉花開葉永新清明公祭日,花意亦愁深。素潔憐貞子,幽香動遠禽。絕多風雨色,不見垢塵心。採摘知誰贈,哀哀長笛音。清明祭陳桂枝行衣竹淚塗,重履踏青蕪。陌上春三月,墳頭酒一壺。幽冥應詭暗,往事但興蘇。雨後花心溼,何堪聽鷓鴣。
  • 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什麼意思?為何忌諱這些數字?
    農村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啥意思?有道理嗎?農村的老輩人過生日都是很講究的,很多人都是害怕過生日的。當然了這也和過去的社會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畢竟在過去生活條件不好,農民也沒多少積蓄。而且過去農村裡辦喜事,各方面的開支不少,又不像今天的彩禮那麼高,以前吃酒席都是拿幾個雞蛋就行了,所以老輩人怕破費,也怕麻煩,一般都不過生日的。一輩子都沒過過生日的,在農村也有不少。關於過生日,農村裡也流傳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男不三,女不四」就被很多人所熟知,在過去也是在很多地方有這種規矩。那俗語「莫提七十三,莫講八十四」是什麼意思呢?這兩個數字為什麼不能提呢?
  • 農村老話「七豬八馬九羊頭」啥意思?「羊頭」又指的是什麼?
    導讀:農村老話「七豬八馬九羊頭」啥意思?「羊頭」又指的是什麼?在農村老人看來,每個人的生辰八字都是以陰曆時間來算的,比如所屬生肖、出生年月日都應該以陰曆時間來算,而民間的看生辰八字,男女結婚看日子,生肖相剋等,都需要一個會看日子的老先生來說道說道,而老先生也會選一個良辰吉日來祝福這對新人。既然老先生看日子都是選好的日子,選開避諱的日子,那麼就有不佳的運程,而這些人們用一個「犯月」的名詞來確定。
  •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莫吃卯時酒,莫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這句老話說全了是「莫吃卯時酒,昏昏醉到酉;莫罵酉時妻,一夜受孤悽」。主要是說生活中關於平時喝酒和與老婆吵架的一些經驗常識,由於是過去人們長期生活經驗總結的教訓,往往意義還是非常深刻的,因而這句老話還是特別經典又富含哲理的!
  • 俗語:「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啥意思?關乎自身利益
    俗語:「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啥意思?關乎自身利益文/遐慕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今天,筆者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天幹莫望雲頭雨,背時莫望好親戚。這句話啥意思呢?關乎自身利益。相信在座的各位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單單就從字面意思就能明白這句話究竟想要表達的意思了。